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735

  然后,大汉站起身,向德拉科斯行礼,接着站在河边,他眺望着左侧前方的对岸,那里将是他的任务目的地,下意识的摸了摸绳索,确认其系得很牢靠,猛吸一口气,大吼了一声,像一头人鱼迅捷的钻入了水中,倾刻间掀起的浪花就掩住了他的身形……
  黑幽幽的河水奔腾向前,再难发现他的踪迹,只有轮轴“吱吱呀呀”的飞速转动着……
  德拉科斯的目光紧随着不断延伸至水中的绳索,心情也越来越紧张……
  之前,戴弗斯在勘察完布鲁提山区周边的地形后,提出这次战争的最佳突破口在比西尼亚,并且说出他的设想时,斐利修斯和军团长们都惊呆了:要一个人游过百米的惊涛骇浪,身上还负着几十斤的重量(绳索的重量和河流的冲力),还要不被敌人哨兵发现,这太冒险了!
  但是,戴弗斯却拿出了有力的证据:数学研究院的马提科里斯专门跑到入水处,几次放下树干,发现河水最终大都会将树干推到下方对岸的浅滩附近。他还计算出了此处河水的流速和方向,认为人应该能够到达对岸。
  戴弗斯还让跟着安塔奥里斯出使过布鲁提的一位随从(其实就是安特拉波里斯),讲述了他的发现:比西尼亚人在南面的河边小道前面建有防御营地和哨塔,北面通向科森扎的道路上也设有哨卡,唯独在河滩前没有专门的岗哨。或许因为比西尼亚城就在前方,也或许这段咆哮的、无法航行的河段,给了比西尼亚人自信。
  作为一名将领,都不希望与敌人陷入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中,与布鲁提的战争却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最终,戴奥尼亚的军团将领们同意了戴弗斯的冒险计划。
  百米的绳索一眨眼间就到了极限,绳索绷得笔直,一股巨大的力量拉拽着轮轴,如果没有几个士兵用劲全身力气拉住,整个轴承就会被拽往河中。
  德拉科斯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第一个下水的士兵肯定是失败了,否则绳索不会绷得这么紧,但他还是示意士兵们再坚持一会儿,希望那名士兵能够解开身上的绳索,有羊肚披挂的浮力,克拉蒂河中游还有十几艘船正张网以待,他很有可能被救起。
  但绳索一直绷紧,士兵们持续与大河角力,终有力竭的时候。
  德拉科斯当机立断,急忙拔出军刀,准备砍断绳索。哪知士兵们已经乏力,轮轴“呼”的一声飞起,若非德拉科斯闪得快,被砸中不死也得重伤。
  绳索带着轮轴扎入河中,连个浪花都没溅起。
  岸上的人呆立半响,悲伤和畏惧开始笼罩每一个人。
  德拉科斯很快回过神来,作为第二军团军团长,他是军团的核心,他首先不能慌。
  他立刻示意士兵们赶紧爬到坡上去,搬新的轮轴和绳索下来。
  这样结实的百米绳索,图里伊的所有船具店连夜加工了几天,才制出三套。这意味着第二军团最多只有三次机会。
  “谁先上?!”德拉科斯看着剩余的两名被挑中的士兵,打了个手势。
  在可怕的大自然伟力面前,再加上之前的惨剧,两名游泳好手退缩了,他们相互看了看之后,在德拉科斯期待的目光下低下了头。
  一股怒火在德拉科斯心头燃起,他张嘴就要骂人。
  “让我去吧!”这时,旁边走上来一个人。
  德拉科斯定睛一看,原来是新成立的戴奥尼亚海军推荐上来的人,据说是海军中游泳速度最快的,只是因为体格不够健壮,戴弗斯他们认为他很难负重游过百米的汹涌激流,因此仅将其列为候补。但在此紧要关头,他迎难而上的勇气让德拉克斯精神一振。
  德拉克斯没有再多说什么,亲自为他穿上羊肚披褂,系上绳索,然后郑重的说了一声:“哈迪斯将庇护你!”上一位士兵的失败让德拉克斯下意识的将河神阿刻罗俄斯抛弃,换上他最信赖的冥王。
  “放心吧,我,塞克利安,可是要在英灵殿里留名的人!”水手充满自信的说完,大步走到最前沿的礁石上,夕阳余晖在他修长匀称的流线型的身体上投下仅有的几分暖光。
  随着他纵身入水,德拉科斯的心再次被吊到嗓子眼儿上:能不紧张吗!如果再失败,估计那两个懦夫就更不敢上了!无法游到对面的浅滩,部队就无法平安到达对面,更无法夺取比西尼亚城,预定的作战计划将无法实现,就不得不施行第二套方案……这意味着之前多消耗的时间、精力以及军粮等等都将导致这场对布鲁提的战争变得更加艰难!
  “军团长,到……到头了!”
  不用士兵焦急的呼喊,德拉科斯已经看到轮轴停止了转动。
  又失败了吗?德拉科斯的心沉了下来,他不愿意就此放弃,大喊:“拽紧线索!”
  他边喊,边上前帮忙。粗糙的绳索在力量的相互拉扯下,在掌心里来回摩擦出一道道血痕……但是德拉科斯却感到了这股力量没有上一次那么大,他再次振奋起来:“兄弟们坚持住!坚持住!……”
  他激励着身旁的士兵,而纯索的拉力在逐渐的减弱,最终它松弛下来。
  成功了?!德拉科斯难以置信的看着视野里模糊不清的对岸,感觉全身的力量都被抽空似的,他一屁股坐在礁石上,身旁的士兵则轻声的欢呼起来。
  绳索又在一点一点的收紧……停止……移动……停止……移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德拉科斯感觉时间太过漫长之时,终于绳索再次绷紧,传来三下微弱的震动,过了一会儿,又是三下震动……
  德拉科斯确认了暗号,压抑着激动万分的心情,对士兵喊道:“快!快将它绑到大树上!快!快!”
  傍晚,一条长索横亘在克拉蒂河上方,连通两岸。
  一名第二军团士兵双脚盘住绳索,双手紧握,交替前行,整个身体倒悬在半空中,最低处身体距离河面不过两米高,河水溅起的浪花能弄湿全身,更可怕的是河水咆哮犹如魔龙在耳边低鸣,再加上一直摇晃不定的绳索……
  虽然这几天士兵们都特地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可现实的场景却需要他们必须有更大的勇气。显然这名士兵具有足够的胆魄,而且其爬绳的技能也相当快捷,因此才会被安排第一个通过这“绳桥”。另外,军团为了快速的通过,并且确保绳索和爬行时的安全,过河的士兵都没有穿戴头盔、胸甲、胫甲,携带铜盾,而是在背上紧绑着一根刺枪和一面不大的木盾,当然在第一个过河士兵的身上还系着另一条绳索。
  等他终于爬到对岸河滩旁的一棵大树上时,塞克利安正等在树下,他的胸口鲜血淋淋,明显是受了伤。
  原来,冲力强劲的河水裹挟着他冲过了河滩,狠狠的将他撞在了礁石上,险些让他痛晕过去,但求生的欲望让他强忍被锋利的石棱刺破胸膛的剧痛,双臂紧紧的抱住礁石,而恰好在这时,德拉科斯他们全力拉住了绳索,给了他喘息之机,他用尽全身力气,费劲的爬上礁石,最后一步、一步小心的挪到了河滩上……
  在塞克利安和那名士兵的一起努力下,第二条连通两岸的“绳桥”建立起来,第二军团第一大队的士兵们开始依次过河。
  即使有了两条“绳桥”,士兵们过河的速度仍然很缓慢,因为只有当前一位士兵到达对岸后,后一位士兵才能开始抓住绳索爬行,毕竟同时在一条绳索上挂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无论对付出巨大努力才连通两岸的绳索、还是作为“绳桥”支柱的大树,都将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德拉科斯不敢冒这个险。
  注:塞克利安之前在第一次克罗托内战争结束时出现过,吕西阿斯前往图里伊议和时,他是巡逻船的船长。
第一百零三章
独担重任
  士兵们要想在黑暗中顺利爬过这绳桥,到达彼岸,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技巧,虽然只有近百米,其实很耗时间,遇上笨拙的士兵,过河的速度犹如蜗牛爬。后面的战友们干着急却不敢出声,因为有好几个同伴一着不慎,就摔进了河里,不见了踪影。
  已经到了深夜,第一大队还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没有过去。德拉科斯感到时间紧迫,自己不能在此干等了,于是他命令还未过河的第一大队连队长组织好后面的士兵过河,并且提醒已过河的第一大队大队长阿德里安克斯:等天刚亮的时候,立即率领第一大队突袭沿河小道的防御营地,夺取它,保障第二军团顺利进入比西尼亚的领地,再合力攻下比西尼亚城。
  ……
  过了河的大部分士兵都在各自分队长、小队长的指挥下,悄悄而有序的躺在河滩上,抓紧时间休息,平复紧张的情绪,恢复体力、精力,以便能够用更好的状态应对接下来的战斗,而小部分状态较好的士兵则潜入树林中,用携带过来的工具尽量轻声的锯断小树,砍掉树枝,制作简陋的木梯。
  作为大队长的阿德里安克斯则带了几名护卫,匍匐在防御营地不远的地方,借着营地微弱的火光,观察营地的布置。
  这时,他感到有人在拍他的后背,回头一看,原来是第一分队长。
  他忙跟着他往回爬,距离营地很远,才坐起身:“什么事?”
  “那个游过克拉蒂河的勇士有急事,想要见你。”
  “他会有什么急事,难道是快不行了?!”阿德里安克斯不耐烦的说道。
  这几天,他的心情一直比较烦躁,要知道他为了组织代表团参加地峡运动会,甚至求得戴弗斯的批准,没有跟随第二军团参加增援塔兰图姆的行动。结果,出征的部队是载誉而归,而他所带领的运动会代表团却成为了整个希腊的笑柄。回来后,元老院里就有少数元老针对此事抨击他,虽然有戴弗斯和前雇佣军元老们的维护,他没有受到太大的责难,可是在他自己心里感到十分憋屈。
  恰逢布鲁提战争爆发,了解他的老友德拉科斯批准了他所负责的第一大队首先过河,担任占领防御营地、接应全军团的重任,给他证明自己、洗刷耻辱的好机会,因此他一直憋着一股劲儿。
  阿德里安克斯犹豫了片刻,考虑到塞克利安所立下的功劳,他还是决定抽出时间见他一面。
  此刻,塞克利安正在被过河的医生为他治疗,除了皮外伤,他最重的伤势,是左侧肋骨断了两根,左肺受到一些损伤。医生将断骨复位固定,同时为他包扎伤口。
  见到阿德里安克斯,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被医生阻止。
  “你还是躺着吧!”阿德里安克斯见他伤势较重,语气也变得缓和了些:“听说你有事要找我?”
  “是的……大队长……”塞克利安一说话,就牵动肺部,疼痛让他的脸都扭曲变形,声音像破了的风箱,嘶嘶作响,他费力的说道:“听说你下达命令,天刚亮……才……才会进攻东边那个敌人的防御营地……”
  “是的,这是军团长的命令。”阿德里安克斯以为他要请战,于是说道:“你现在需要好好休息,不用参加接下来的战斗。”
  “如果……如果先进攻防御营地的话……城里的敌人就会知道……我们来了……就会全力防御……我们想要拿下比西尼亚……就会增加困难,兄弟们的伤亡也会增加……为什么……为什么不直接进攻比西尼亚城?!……我游过了这条河……我知道他们绝对不会想到……我们……”塞克利安着急的说着,喘得更加厉害,医生连忙让他不要再说话,好好休息。
  虽然他的声音断断续续,还吐字有些不清,但阿德里安克斯已经明白他的意思:比西尼亚城没有防备,我们应该偷袭拿下他!
  阿德里安克斯眼睛一亮:能够率一个大队独立拿下一座城池,无疑能够洗刷之前的屈辱!而对于偷袭城池,戴奥尼亚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已经有不少,夺取阿门多拉腊、夺取尼乌图姆、夺取格鲁门图姆,关键就是行动要突然、进攻要猛烈、推进要迅速,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予敌人最大的打击,使其陷入混乱。这已经被戴弗斯归纳总结,写进了《戴奥尼亚军法》的战术篇中。
  阿德里安克斯还记得戴弗斯再三强调的一句话:要敢于冒险,同时也要细心筹划。
  现在,他已经下定决心:不光要拿下防御营地,还要偷袭比西尼亚城!因此他要好好想想关于比西尼亚城的情况。
  戴弗斯曾经写了一个关于比西尼亚城的小册子(其实是安特拉波里斯的功劳),第二军团的队官们都能倒背如流。阿德里安克斯闭上眼,脑海里都能浮现该城的内部草图:比西尼亚城是座小城,城墙并非石制,而是双层木墙(布鲁提地区被希腊城邦包绕,受希腊人的影响较大,各个城市的城墙根据经济实力和受威胁的程度呈现多样化,克纳佩提亚、科森扎、维格城都是石墙,比西尼亚是木墙,安巴尼亚就只是简陋的木栅栏),城内大约有3000左右战士,而根据这几日在对岸持续的嘹望和侦察,比西尼亚城曾经派出过不下两千人的部队向西而去,至今未归,因此比西尼亚城算上防御营地,其剩余兵力应该与第一大队相差不多,以有心算无心,以有备攻无备,独立拿下比西尼亚城的可能性非常大!
  阿德里亚克斯之前未想到是因为习惯了听从上级的命令,现在他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决定派300人进攻防御营地,自己亲率700人偷袭比西尼亚城。
  他立即叫来各连队长、分队长,重新商议进攻计划,并派出更多的士兵进入树林,制作更多木梯,其动静自然比之前大了些,然而黑夜和奔腾的河水为他们的行动做了最好的掩护,百年来平安无事的比西尼亚人没有在城外建立哨塔,在木墙上仅有的几个哨兵也早早的进入了梦乡,比西尼亚城内仍旧一片寂静……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对于阿德里亚克斯而言太难熬了,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但黑夜终将会过去,等天边出现一丝微光的时候,他翻身坐起,拍醒身边的传令兵,小声说道:“通知各连队长开始行动!”
  传令兵通知各连队长,各连队长通知各分队长,各分队长通知各小队长,小队长们挨个叫醒手下的士兵。
  士兵们打着哈欠,拿起木盾和刺枪,几人扛起木梯,步履蹒跚地开始跟着队官前进。
  没有鼓声,也没有军号声,一切都在安静中进行。士兵们的目光迷迷糊糊的盯着前方军旗的摆动,随着队伍的缓缓行进,散乱的阵型渐渐变得整齐有序,士兵们脸上的迷蒙已经被清醒代替。
  150米……100米……50米……队伍已抵近城池的壕沟前,城墙上仍然看不到一丝动静。
  三米宽、三米深的壕沟里竖立着无数削尖的木桩,士兵们徒手无法越过,而壕沟的另一侧没有空地,直接就是耸立的木墙。
  木梯搭上去,一头扎进土里,由士兵们顶住,另一头不够长,达不到墙头,没有关系。士兵爬到木梯远端时,双手尽力上伸,扒住墙头,用力一撑,就翻上了墙头。
  在走道上裹着毛皮的哨兵正依着墙头酣睡,墙垛的震动和响声却使他警觉的睁开了眼睛,然而已经太晚了,十几架木梯搭在墙上,一次翻过墙的士兵就有十几人,很快就将走道塞得满满的,哨兵还未明白是怎么回事,不是死于枪下,就是成了俘虏。
  然后,墙头的士兵们迅速打开城门,各联队长按照事先的计划,带领士兵立即进城,将手下士兵分成三路,沿着街道向前快速推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