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433

  裴寂颌首:“主要是家母遗愿。认为裴家就我了,我应该考取功名顶门立户。”
  晏衡怕他再说下去勾起李南风心病,岔开话道:“裴公子平日除了读书,还有些什么消遣?在京可有朋友?”
  “洛先生进京的时候,我就与他吃吃茶,聊聊南北轶事。他若不在,我会去会馆坐坐,偶尔也去茶楼。
  “此外,进京这年余,我做任一段时间的教席,也认识了文人为友,偶尔也会相约见见面。”
  晏衡点头,随后道:“我们家也有两个读书人,回头有机会的话,介绍你们认识。”
  反正李南风也不喜欢他,对他好也只是为求心安,他何不顺着她的意思大方点。
  即便他不说,李南风搞不好是要给他介绍李家人的,就李挚他们几兄弟那个德性,十有八九会跟这小白脸儿投契,与其如此,还不如先介绍晏弘晏驰给他认识,他还能落个好。
  ……
  喝完茶,午间饭馆里的气氛便渐渐散去。
  天色又阴了,李南风不能久留,由晏衡送到角门下两人便分道。
  晏衡直到看见她进了门才走。
  回到府里,他拿出怀里的荷包,扬起的嘴角压也压不住。
  他解开束绳,将里面的物事倒出来。
  荷包飘着香,里头是几颗黄豆大的碎银,几张小额的银票,算算约摸三四十两的样子。
  再有只水滴状的耳坠,一小块沉水香,以及两颗珍珠。都是姑娘家的玩意儿,透过这个,仿佛能看到一个随性小姑娘的日常。
  晏衡捏着那只耳坠,觉得挺奇妙的,前世从来没有想过离她这么近,这一世日日在一起,也鲜少再回忆从前,今日触发旧事,两厢回顾,也才知道自己那半生多么漫长。
  又想想重生之初他与她的针锋相对,险些就把这结伴重生的缘份给磨没了,也是惊险。
  如果能说服李家,达成相守的心愿,他这一生还能有什么遗憾?
  想到这儿,他忍不住把阿蛮喊进来:“去把我那绸缎铺子参股的文书还有账簿整理出来。”
  阿蛮不解:“爷您要干什么呀?”
  晏衡把荷包收起来:“去办就是了,问那么多做什么。”
  阿蛮“噢”了一声,下去了。
  ……
  府里下晌就开始到处是人,李南风走前跟李舒和金嬷嬷打了招呼,有她们遮掩,并没有人发现她整个下晌都在外头。
  她特意绕开了李夫人所在那道门而自旁门进入,也幸亏回的及时,刚进大门大雨就又哗哗下了起来。
  梧桐连忙招呼丫鬟来给她更衣,又暗觑着她脸色:“姑娘没生气了吧?”
  李南风手不停地更衣拆发:“你这么善解人意,我怎么还生得了气?”
  梧桐抿唇而笑,歪头给她穿衣裳:“才不呢。分明就是晏世子给姑娘的烤肉太好吃了。”
  李南风听着她瞎叨叨,笑了一下。
  随后她又想起来:“他是怎么知道裴寂的?”她倒要看看是谁没来问过她,就在背后乱告状。
  梧桐想了下:“奴婢听杨琦说,好像昨日管卿向他打听过裴公子。”
  “管卿?”
  李南风轻嘶了一声。
第472章
有秘密吗?
  管卿一早起来连打了几个喷嚏,同房的唐素以为他得了风寒,麻溜爬起来离他老远。
  晏衡今日约了徐策,午前一起吃了饭,听徐策把崔家情况简单说了说,饭后就往崔家来。
  崔哲一家四口,住在西门那边。
  崔哲的长子崔浩迎出来,引着二人前往烧伤了腿正卧床的崔哲房里去。
  晏衡先问了下伤情,之后也就直接问起了经过。崔哲道:“关于前周国史,立朝之后一直在编撰,负责的是翰林院陆学士。下官只是其中一卷的经办,掌管的是灵帝父亲,周英宗一代宗室的部分。”
  听到宗亲二字,晏衡道:“那你编完了吗?”
  “未曾。下官收集到关于英宗朝代的卷宗才不过半个月,筛选核对都得花上不少工夫,不可能短时间内编撰完。而走水那日,下官在罗汉床上书写,内子在帘栊下薰衣裳,这场火的起因委实有些匪夷所思。
  “而伤脑筋的是,搜集来的卷宗,都给烧毁了,今后又要重新一府府重新寻人核对。”
  崔哲说到这里长长地哀叹了一口气。
  晏衡凝眸:“那你可记得,当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记载?”
  崔哲回想:“周朝历朝两百载,宗室族人遍布各地,封府人数数以千计,隔的远的那些,因为都没有什么事迹留下,印象也不深,只有昔年郑王府因谋逆之罪被灭门一案下官还记得些许。”
  “郑王府?”捧起杯的晏衡又停下手来。
  “正是。”崔哲边回忆边说道,“关于郑王府的记载,周室遗留下来的所剩无几,下官为了完善,便四处翻卷宗,最后总算整理出来几分事件面目。
  “郑王府于十九年前被登基三年的灵帝以谋逆之罪论处,郑王赵檎与妻儿家小阖府被诛,一共四十七口全部在册。
  “但消息还是提前走漏了,赵檎身边四名幕僚除去姓谢的一位以外,全数不在府中。
  “花名册也找不到,因圣旨只交代杀尽赵檎一族,这三名幕僚便不知所踪,由于当时朝中有人见下手过惨而劝止,后来便也无人追查。
  “其实后来也有人在议论,郑王府谋反证据并不确凿,因此也有人怀疑是那些幕僚下的手,当然同样证据不足。但灵帝残暴的本性是因此暴露出来了。”
  晏衡凝思片刻,说道:“这四十七口人,确定都是赵檎的全部家人?没有漏网之鱼?”
  “理应不会有假。灵帝既然下了这么狠的手,首先就不可能让他们还有机会留人。事后肯定也会有再核查。如果有走漏的,灵帝必然不会放过。
  “再者,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灵帝亡国的时候都未曾趁势出来力挽狂澜,自然是不会还有人了。”
  晏衡对这番话倒也心以为然。
  郑王府为灵帝所灭,灵帝皇权告急,被宁王步步紧逼之时,那时候是最好的露面的时机,朝廷的臣子会拥护,会倒戈,而且还可以施以仁政将宁王起义的口号逼回去,那也是最好的报仇的时候,既然没露面,那也不怪世人认定郑王府已全灭了。
  可越是如此,这卷宗被烧之事就越显得可疑了不是么?
  如果没有猫腻,为什么偏偏涉及赵王府的卷宗被烧?
  他把茶碗放下,起身道:“崔大人安心静养,关于赵王府若是还记得来什么,烦请随时来告诉我。”
  崔哲颔首答应。
  出了崔家,晏衡跟徐策道:“多谢徐三哥,改日再请三哥出来喝酒。”
  “客气了!”徐策爽朗地道,“都是亲戚,若有差遣,世子吩咐一声便是。”
  晏衡跟他道了别,随即到了大理寺。
  袁邺在衙门里,正要出去,看到他来便在廊下顿了顿步。
  “袁叔。”晏衡打了招呼,而后道:“我眼下想见见牢里的凶犯,不知可否允准?”
  袁邺凝眉:“你有线索?”
  “也谈不上。就是想起点事来,问问看。”
  袁邺颔首,唤人取了锁钥领他去。
  晏衡拎着一壶酒到了牢里,立在牢栏前,里头的人一看到他,目光立时泛出灼人的亮光。
  “看来还记得我。”晏衡半蹲下来,倒了碗酒在牢栏内,“没毒,喝吧。”
  凶犯警惕地看着他,但或许是这酒香太诱人了,他瞪了半晌,又还是挪过来,闻一闻这酒,一口喝了下肚。
  “听说前几日你们已经各自招了不少,我再问你一件事,回答我,这壶酒便给你。”
  凶犯抬头:“你要问什么?”
  “郑王赵檎,与魏王赵苍,他们还有没有后人?”
  凶犯不语。
  晏衡便又倒了半碗酒。
  凶犯喉头滚动了下,端起碗来喝了。说道:“没有。魏王全府不论生死,个个在册,你们应该有数。”
  “没有漏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