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334

  长缨来到前院,透过花窗看去,果然府门前徘徊着好些人,均指着沈家在咒骂着。
  谭奕开门出去驱赶:“官宅门前肆意喧哗,想干什么!”
  众人望着她威严神色,怵了怵,回道:“沈长缨害死自己亲姑父,哪里来的脸当朝廷的将军?她该自刎谢罪!”
  谭奕怒斥:“我们将军是朝廷钦封的将军,几时轮到尔等指手划脚!这是要造反不成?!”
  门口人愣了下,接而被轰散。
  谭奕回来见长缨站在墙下,要说什么,被长缨阻止了。
  “不过是些愚民,不必理会。”
  她的官职是兵部定的,将衔是朝廷给的,杨际还没那个能耐削了她,他目的其实不在她,也不会做出这么无聊的事。
  说到底令杨际如鲠在喉的是凌渊和杨肃,但他却不知道,凌家压根就没想过要站队。
  这事弄得除了她耳根子不清静了些,实际上是带不来什么损失的,他唯一激怒的只会是凌渊,就连杨肃都未必会搭理他。
  既然如此,便先看看凌渊如何决定再说。
  ……
  杨肃得知这件事是长缨与凌渊他们在戏园子回来的翌日。
  漕粮的事完了,他又得开始下一拨。近日与秦陆谢蓬忙着合计五城兵马司的事,余事无暇顾及。
  佟琪在他议事的空隙里把事情报给他,他停笔思索着,没有立刻答话。
  事情谁干的显而易见,杨际惦记着什么他不管,反正不管怎么样他们相互是敌人。
  他只想着长缨,凌晏这事不解决,长缨这身骂名便永远也掀不了。
  要解决这事便得证实长缨指证凌晏是凌晏主动授计,但凌家方面并没有证据证明她,更加不知道这证据在何处,这又该如何才能证明她清白呢?
  佟琪道:“要不要再着人去外头放放话?”
  “不必。”杨肃坐起来,“先看看凌渊会怎么做。”
  杨际出手刁钻,戏园子里颂唱凌晏生前事迹,并没有提到半句长缨的不是,至少百姓看完戏后如何做,跟他可没有半点干系。
  甚至连凌家都不能凭这点正面回应。
  你若正面回应,那便正中了奸人下怀,反过来站在道德高端指责他不是。
  而他若是出面帮长缨,也容易让事情变复杂。
  但杨肃连等了两日,也没见凌渊有什么动静,而街头议论愈发热烈。
  到早朝这日,他早早到了宫中,自凌渊到来起就眼不错珠地望着他。
  凌渊却神色如故,依旧冷脸一张进了殿,就连杨际到来时也未曾流露出半点波动。
  杨肃开始凝眉,几乎要怀疑凌渊是不是真打算认怂?
  照例是轮流议着朝政日常,身旁不远的凌渊眼观鼻鼻观心十分镇定。
  杨肃开始琢磨倘若凌渊真不应战,那长缨被杨际整的这一出,他又该怎么拉她出来为好?
  就觉得身边有人走出来,而后举着厚厚一本折子朗声朝上:“漕运总督府多年疏忽治下,自总督起至督催,上下各级贪赃枉法官官相护,臣亲查证据在此,恳请皇上严查!”
  满殿文武,包括门槛外头立着的官员们听闻此言,俱都齐刷刷抬头望着殿中的凌渊。
  杨肃也蓦然顿了一下,看过来。
  漕运总督府为顾家总揽多年,后又在刘蔚事件事被他设计让杨际撤换了自己人担任总督,不管怎么说自皇帝与太子有皇权之争日起,除去顾家门生及太子拥趸,余下大臣均以中立之姿临朝。
  更莫说如朝中几户世家,更是轻易不会掺和宫闱之争。
  杨肃是预想过凌渊会有反击,却没有想到他会这么样的雷霆之势进行反击!
  他以武宁侯之尊公然出列弹骇,竟是要拿漕运下手直捅东宫的心窝子?
  杨肃扭头看向侧上首立着的杨际,来了点精神。
  杨际眼底有锐光,皆落在掷地有声的凌渊身上,看模样确实也没防着凌渊会来这一出。
  漕运在东宫与顾家手上的事朝野皆心知肚明,但明面上没人敢说。
  如今凌渊告的是漕运司,岂非与他抬出凌晏来逼迫他端正立场的手法如出一辙?
  往年弹骇漕运的不过是些不怕死的士子小官,他武宁侯手握兵权,一呼百应,居然以这样决裂般的方式,拿漕运司的事来与他争锋打这场暗战?
  凌渊奉旨前往南康卫,他手上定然持有漕运司不少罪证!
  前不久才好容易让他把漕运总督换成了自己人,得知霍溶就是杨肃后,他近日正忙着亡羊补牢生怕杨肃再逮着漏洞。
  凌渊要是此时再告掉几个官员下来,他岂非功亏一篑?!
  杨际紧拧双眉,往神情冷峻又沉着自如的凌渊看了又看。
第228章
他已经赢了
  “武宁侯是否夸大其辞?倘若漕运总督府如此腐朽,为何都察院并未曾收到奏报?”
  立时有都察院御史站出来反驳。
  “张御史确定是没收到奏报而不是洞察悉知却隐瞒不报?”
  凌渊仿佛料到了似的,紧随着话音冷冷扫视过去,同时又掏出份折子来打开:“据查,过去两年里湖州府以及南康卫共往都察院上报弹本四十七道!
  “道道均指向漕运司官吏中饱私囊官商勾结,但有回馈的无有其一,张御史既然提出来了,那本侯就顺道将都察院也参上一本!
  “都察院欺上瞒下,渎职枉法,臣请奏皇上下旨彻查!让与案者依法重惩!”
  这番话掷地有声,满朝皆已哗然!
  打从东亭侯摘冠求去之事件后,这大面积并且力度这么大的弹骇可是从未再有过!
  谁都看出来凌渊这是动了真怒了,却不知道究竟东宫哪里惹恼了他?
  有机灵的很快联想到了近日街头的事,随即拢手围观起来。
  “皇上,武宁侯这是诬告!”
  锅从天降,没想到御史出来应战都被他凌渊给算准了而有了准备,都察院都御史也不能不出列了。
  “湖州码头与南康卫确有不少弹本上奏,但经都察院核实,几乎都是无中生有捏造事实!”
  “再不是事实,文武两边衙门一共四十七道折子,是否也得呈交皇上定夺?”凌渊寒眼看过去,“还是说衙史大人们认为可以代替皇上决策?!”
  都御史道:“你这是强辞夺理!”
  “是不是强辞夺理,都察院先帮着皇上看看这份弹本以及罪证值不值得重惩再说!”
  凌渊本就严肃冷峻,轻易也不搭理人不开口,加上他武宁侯实力在身,此今日却来势汹汹重击出击,顿时将素日抬起鼻孔看人的都御史给怼得无言以对,殿堂里也肃静下来。
  站在前列的宋逞看看凌渊又看看杨肃,拈须未语。同为内阁学士的顾廉也在短暂的凝神后拢着手冷眼旁观。
  余下如东阳伯父子与荣胤傅容等,虽是未曾出声,立在凌渊身后,却如同在无声中声援。
  杨际渐感呼吸沉重,凌渊声势明显压住了场子,则勋贵带头弹骇起了漕运司,正中皇帝下怀,照此下去,皇帝是绝不可能会打马虎眼的!
  他深吸了口气,看向顾廉,想冲他使个眼色,无奈顾廉压根就没往这边看来。
  于是乎又只得转头给眼色与詹事府。
  詹事于翼举笏上前:“启禀皇上,河道上之事或有疏漏,但水至清则无鱼,漕运南北数千里,官吏与船工无数,底下人纵有些许失仪,也无法杜绝。
  “臣以为武宁侯所奏之事无须郑重其事,只须责令御史勤加监查即可。”
  “于大人,武宁侯告的可不是底下人,而是漕运总督府上层十几位官员。”傅容一贯笑微微。
  “漕运总督新上任未久,武宁侯所举之事与其无关。”
  刑部也有外派官员在河道上,当即有人站出来。
  “跟总督无关,那就抓巡漕御史和理漕参政,总得有个出来担责的。”冯少殷道,“武宁侯奉旨前往湖州,当廷呈上官吏贪墨罪证,总不能任凭诸位几句话就和了稀泥了吧?”
  杨际抗不住凌渊步步紧逼,又见皇帝脸色愈发坚定,便抢在旨意下来之前道:“此事亦不能听凭武宁侯一面之辞,不如暂且将弹本先交付三司,容后再行定夺。”
  凌渊道:“太子此言未免轻率,这弹本是呈与皇上的,都察院有欺瞒先例,怎可再交付与他?臣恳请皇上亲断!”
  杨际开始气息不稳,再度看向顾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3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