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476


眉娘冷笑着:“辛先生怎么这么有自信?”
“我平生最有自信的事情,便是一定能等到你出现。”辛乙嘴角有苦笑,仍不失翩翩君子本色。“当初在望月台上说的话,我每一个字都不曾忘记。你能欺骗自己,我却不能,我答应那个人要生生世世与她相守,那么不管天上地下,我也都会追随。”
眉娘望着他,心口微微起伏起来。
辛乙缓缓踱着步,继续道:“我从南往北,到如今誓死随在稷儿身边,也不过是在等待那个人而已。因为我知道,但凡她还在人世,便总有一日会出现。”
眉娘咬了咬下唇,背过身去。
庭院里春风吹得竹叶悉梭不止,人的心也很乱,这春光,照出了心底久远的羁绊。
“你们在说什么?”
门槛处忽然传来茫然的问话声,陶行扶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站在那里,“辛乙你不是要替爷传话给太太么?”
眉娘立时整了颜色转过来,颌颌首进了院子。
辛乙敛去眼里余波,也平静地道:“哦,眉娘正好从后院来,我问她几句话。”
说罢眼角往眉娘去处略略望了一眼,跟陶行微一顿首,也抬步出了门。
陶行看着他们二人,捏起了下巴。
沈雁这里见眉娘去了许久未归,伸了个懒腰也打算回屋去,陶行却打廊子那头过来了,说道:“太太有没有觉得辛乙跟眉娘有点什么?”为了充分表达想说的意思,他还特地竖起两根手指摆在一处,做了个提示。
“哦。你说他们啊。”沈雁恍然扬了扬下巴。
这个她当然有察觉,眉娘当晚出现在颐风堂的时候,辛乙那双如止水的眼睛忽然波光潋滟起来,她就察觉到了。
本来她也是很八卦的,但想想他们从前都是在王府呆过的,就是有过点什么也不奇怪。
虽说说起来辛乙身为王妃的师弟,湖州世家的公子,跟身为郡主丫鬟的眉娘配在一起也是有点悬殊,眉娘为王府做下这么多贡献,身份已经是其次了。就是她的容貌——这个重要吗?辛乙不是那种以貌取人之人,眉娘心地这么好,她的珍贵已经完全不能用外貌来衡量了。
第579章
忘恩
他们年纪又很合适,若是能成,那是再好不过。
到了她如今这份上,自然只有盼着身边这些人各自和和美美为愿望了。
因此,便道:“他们怎么了?”
陶行遂把刚才见到的情形都跟她说了。“辛乙可从来没对谁这么样过,我感觉,他恐怕也在思春了。”
想当年萧稷为着沈雁神魂颠倒的时候,辛乙也是这么说他的。
“思春?”沈雁瞥了他一眼,“你也太直接了。”
陶行嘿嘿笑道:“小的没读过多少书,不像太太有学问。”
“知道没学问还不去多读点书?非礼勿言,不知道吗?”
正说着,耳畔又有了凉凉的声音,辛乙站在三步之隔的廊下,负着手往这边睨来。
陶行立刻冲沈雁使了个眼色,灰溜溜地跑了。
沈雁微笑望着辛乙:“眉娘还好吧?”
辛乙云淡风轻走下石阶,揖首道:“只是正好遇见,问了问太太的去处,倒让陶行看见误会了。”
沈雁表示理解地点点头:“的确是误会。”又道:“你寻我何事?”
“方才爷从华府回来,舅太太托他转口信给太太,约您下个月初一去东台寺上香,顺便在那里住上一夜,赏赏山景再回来,爷这会儿正在看舆图,让我来转告太太,如是介时有空的话,就尽快回个话过华府。”
从前在韩家的时候也没有多忙,现如今整个萧宅是她的天下,自然就更闲了。
“知道了,你让胭脂派人回个话去。”
沈雁着人收拾了针线篮子起了身。
眉娘回了房,坐在窗前发了好一阵呆。又转到妆台前去坐着。
铜镜里映现出她布满疤痕的左脸,虽然看上去并不狰狞,但始终已谈不上悦目。
她摇摇头,叹了口气,又起身回到窗前,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张舆图,仔细看起来。
到了天黑。用了晚饭。她悄无声息换上夜行衣,然后擦着夜色跃上墙头,出了府去。
辛乙晚饭后提着灯笼到了前院。路经韩稷书房,正好见着陶行跟韩稷嘀嘀咕咕地说什么,等他走到门口,韩稷抬起一双充满谑意的目光看过来。而陶行又咳嗽着挺起胸,告退出门去了。他不禁也沉了脸色。走进去。
韩稷咳嗽着走到他面前,“听说你跟眉娘十分谈得来?”
辛乙额间浮出几道黑线,沉声道:“少主如今是越发闲了。你怎么不干脆挂牌当个媒婆?”
“这也没什么嘛!”韩稷摇着折扇,笑得肆无忌惮。“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跟了我这么久。我对你也有照顾之责,好歹现如今终于有人瞧上了你。我当然得赶紧替你盯着点儿,眉娘人很好,我看你还是早些把人生大事定下来罢。你看我都成亲一年多了!”
辛乙瞥着他,冷笑道:“是啊,成亲一年多了,没圆房顶个屁用!萧家的子嗣难不成从石头里冒出来么?”
韩稷倏地敛了神色,“我们圆房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一句话的事儿,怎么及笄都两三个月了还没办?”辛乙坐下来,自顾自斟了杯茶,又睨他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纯粹是不好意思。”
“谁不好意思?”韩稷抬起下巴来,“我自己媳妇儿面前,我能不好意思?”
“好意思那你还分房睡?”辛乙望他,又眯眼道:“要不你就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房事方面有什么障碍?”
韩稷脸色刷地沉下来,啐他道:“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再往下说,你是不是该说我有龙阳之癖?”
辛乙站起来,悠然道:“总之你说的再多,不去做的话统统无用。择日不如撞日,有本事你这两日就把事儿办了。否则的话,您不是房事有问题就是有断袖之癖。”
韩稷手上扇子噗地砸了过去。
赵隽秉烛在乾清宫阅卷,碧泠宫里养成的习惯,他身边依旧不能陪着许多人。
当然,这也或许是他已经久存于内心的不安感,他是亲眼见过身边那么多人被杀的,而杀这些人的人还是他的父亲,如果说原先对于他的失败他还能归于失策,那么,皇后的死呢?皇后不是承庆帝亲自杀的,但是,他又是怎么对待他结发这么多年的妻子的?
郑王杀了她,他可以为了保住自己而不追究他的罪责,反而还下旨让他在外联合鲁亲王和辽王为他助阵,他本以对这宫廷不抱什么期待,这么样一来,更是对人性没有什么指望了。
有时候人的行为很微妙,理智上告诉他可以相信并信赖一些人,可自我感觉上又下意识地与这个世间保持着距离,他如今的感觉,就是自己一个人呆着是最安全的,宁可自己掌灯,也不愿有人亦步亦趋地跟着。
因为,他实在已经害怕了那些阴谋和算计。
窗口传来啪哒的轻响,是晚风把窗门推开了,他放下烛台,走过去,伸手来掩窗。
拴了窗,正要回来,才抬脚,他却忽然愣住在那里!
烛台旁,不知几时已站了个人,左边脸布满淡色的白疤,一双眼睛却如秋水潋波。
“眉娘?”他呼出声来,又下意识往前走了两步。
一把剑如闪电般搁在他胸前,那双了如秋水般的双眼,也立刻变得阴寒,“我看错了你,原来你根本不是什么知恩图报的君子!”
赵隽望着她,片刻垂下眼眸来,说道:“你是为韩稷来的。”
“我不为他,还能为谁?”
眉娘目光未退分毫,“没有他,你如今不是还在宫里呆着,便是被郑王或柳亚泽所杀,他是你的恩人,而你却为了个见鬼的理由把他官职贬得一分不剩,原来你就是这样对待你的恩人的,再过些时候,你是不是也会把朝中拥护你上位的这些功臣全部杀灭?就像当初你的祖父和父亲设局杀陈王一样?”
赵隽也未动,“你不过是陈王府一个侍女而已,为什么对萧家人感情那么深?我猜测,你留在定阳郡主身边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三年,你何以会对从未谋过面的韩稷忠心如斯?”
“你们赵家人别的什么都不会,就是会猜疑。”眉娘眼里有了讥诮,“陈王居功至伟,于社稷百姓造福无数,难道我不应该对他忠心吗?难道我也应该像你一样,将伪君子做到极致,一面享受着别人给自己谋求的福利,一面掉过头来将他打于马下?”
“我知道他是我的恩人。”赵隽紧随着她的话尾说道,“可是,你们也从来未考虑过我的感受。这个皇位我本不想要,是他三番四次说服我出来,我领了他的情,出来争了,可我以为你们是遵守着君为臣纲的规则的,既然推我坐皇位,难道不应该对我有着基本的坦诚吗?
“他作为臣子,欺骗了我,我罚他丢官,这有什么不可以?
“难道就因为他有恩于我,我就该事事忍让,事事迁就,那我还当这个皇帝做什么?你们既然想事事遂己心愿,为什么当初不直接做这个位置?我对这皇位本无欲求,你们既要我这样又要我那样,是觉得这傀儡捏在手里很好玩吗?!”
轻易不动怒的他,这会儿即使面对抵在胸前的剑,也没有一丝忍让的意思。
眉娘望着他,缓缓放了剑,“你说的都很有道理,可是,即使你要的是皇权,那也该想想韩稷是不是就应该因此受这么大的惩罚?他前后筹谋,最后得利的还是你,他身为萧家之后,未曾冲冠一怒掀翻这朝廷,这对你赵家来说已是莫大的宽容!
“就凭这个,凭传承这江山下去的是你赵家的子嗣,你就连在朝堂之上给他留个位置都不能吗?!可知道我若是他,便早已将你们这江山改了名姓,也好过还依旧要跪在你们面前称臣!”
字字沉重如石,敲打在这偌大的殿室之中。
赵隽隔着三步远与她对视,心里那抹灰黯又一点点笼上心头。
眉娘的话确是石头,堆成了一座山压在他心头,也许他最错的不是削了韩稷的官,而是当初根本就不应该答应他们出山当这个皇帝。他是韩稷和众功臣们推举起来的,这是他一辈子也无法更改的事实,即使是这次他没罚韩稷,那么日后也一定会有别的事情把他变成夹心饼。
说到底,他们服的是韩稷,而不是他。
他虽然坐上了皇位,但地位却如臣子,韩稷虽然归隐市井,但却成了真正的无冕之王。
他苦笑了声,退身在椅上坐下,喃喃道:“有时候,我真是羡慕韩稷,他的威信靠的不是祖荫,而是他自己的努力,而我,始终只能被当成坐享其成的无能之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