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476


韩稷在拐弯处等他,见他心事重重出来便就上前道:“皇上跟岳父说什么了?”
沈宓微叹一气,把话说了给他听。
韩稷听后也是一怔。
午宴很正式。也没有什么风波。许是人多不便,又或是才交代过不久,陆铭兰也没在这当口提起之前那事。正好韩稷他们要等到晚宴过会才会回府,沈雁下晌便与太夫人上了轿,顺道邀请了华氏并华夫人、陈氏曾氏等上府里吃茶用晚饭。
太夫人亲厚和气,气氛也好,沈雁提议抹牌,这里就有梅氏帮着张罗起来。
沈雁跟华氏打眼色,华氏便推了陈氏曾氏上场,太夫人笑道:“我们稷儿造孽,这么点大的孩子就离了娘,难怪雁丫头只给他吃熘白菜。她们娘俩有体己话说,不管她,我们玩我们的。”
大伙听见熘白菜这典故不免笑问起来。沈雁也出其不意臊了个大红脸,知道是丫头们传了出来,也只得厚着脸皮赔笑。华氏与华夫人双双瞪了她一眼,太夫人则笑道:“你们瞪她做什么?他们这样的年纪,不这样才让人担心呢。若是外人在,我也不会说它。”
华氏才又笑道:“太夫人您别纵着她,仔细她无法无天了。”
太夫人笑完又道:“他们要是能一直陪着我,就是无法无天我也是高兴的。”
众人闻言又默了一默,韩稷的身世大家心里都有数,他们迟早要认祖归宗大伙也有数,太夫人这话虽然听得出来不舍,可她们还真不知道怎么接口。
梅氏尚且蒙在鼓里,见状便就说道:“老太太多虑了,世子和大奶奶不陪着老太太,又上哪里去?”
“说的是!”太夫人笑道:“来来来,我们来抹牌,让她们娘俩几个旁边唠磕去。”
沈雁亲手给太夫人调了红参茶,便就引着华氏与华夫人往颐风堂来。
都不是头次来,进了房里坐下,丫鬟们便就寻胭脂青黛她们叙旧去了,沈雁留了福娘碧琴在跟前。
沈雁让人给华氏她们上了茶,便就问道:“母亲跟舅母把事情说了么?”
华夫人抿茶道:“说过了。”放了杯子,接着道:“华家本家族亲里姑娘倒是有,但一则久无往来,二则又学识粗浅,恐不能胜任,不过我们在金陵还有些人脉,江南女子性情温婉,且那些人家都还粗通文墨,要找一两个人出来,应还是不难的。”
沈雁道:“有我就放心了。眼下皇上还不知道这回事,究竟会如何还不知道,总之我先把人选留在手上再说,到时若需要,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凭着沈华两家这么宽广的人脉关系,要找几个人倒是不难的,难的在于一来要对方得用,二来又得对方心甘情愿,沈雁自己也是女儿身,也不愿进宫受那高墙困锁之苦,三宫六院之怨,别人若不肯去,又岂能强人所难?
这么一来范围就窄了,所需的时间也就更长了。
这里话题才罢,华氏忽然又道:“方才看你们老太太的意思,倒是不舍你们搬出去似的,姑爷打算什么时候跟皇上公开身份?我方才听葛舟说,先前皇上在召见姑爷和你父亲他们时,也问到这个,他们还不准备说?”
华氏向来不问政事,但这事关系到她女儿女婿,她却不能不操心。
沈雁听她提到这个,面色也黯了黯,“如今陈王案不是还没有结论么?等结果出来再说也不迟。”
华氏神色微变:“可是如今皇上已经登了基,若是还隐瞒不说,那就是欺君之罪!”
沈雁沉默下来。她不是不知道这不是欺君,可是谁也不知道公开身份后赵隽对韩稷这陈王遗孤会抱持什么样的态度,不管怎么样,给陈王府平反才是头等大事,就是再大的罪也都只能等这案子定了之后才能作打算了。
华氏说到这里就不禁有些焦虑。“那你跟老爷催过这案子什么时候定没?”
沈雁道:“老爷会加紧办的。”
“这丫头,就是会办你也得去催催呀!”华氏一指头戳到她前额上,“万一老爷事多忙忘了呢?”
怎么可能忘?沈观裕都指着这案子重振旗鼓树立地位呢。但显然这个时候是不宜跟她顶嘴的,沈雁摸着额头,自己也不知道嗫嚅了几句什么。
“好了。”华夫人轻睨着华氏:“爷们儿的事爷们儿自有盘算的。雁丫头只管把内宅管得妥妥当当就好了,怎么能越殂代疱理会这些?再说了,眼下她不是在谋后路么,有皇后这份示好的心在,咱们帮雁丫头把这事办好了,来日就算皇上怪罪,总归也多个帮忙说话的人吧?”
华氏沉哼了一气,横了眼沈雁,停止下来。
沈雁哼哼叽叽站起来:“我去看看厨娘准备了什么菜。”溜了出来。
晚饭摆在临湖的漱玉阁,太夫人十分高兴,说了很多话,看得出来素日里的寂寞。
如今她身子骨还能动,隔三差五倒也还能上亲近的人家里串串门,再过得几年,尊贵如她,也不会再出门了,那时候府里只有魏国公和鄂氏,以及韩耘,这府里也就更加冷清。而鄂氏还不知道什么才醒来,更不知会不会醒来,韩家虽然风光无俩,但人丁凋零,也是让人叹惋的。
第567章
安定
华氏她们告辞之后,在半路与华夫人分了道,妯娌几个便就回府来。
沈宓正好也刚到府,正端着黄嬷嬷倒来的醒酒汤在厅里散酒气。
华氏扬手扇了扇风,啧地一声蹙眉走进来,“二门下就闻得到他的酒气,你这酒瘾倒是跟着官阶儿一块长了。”说着将他外袍脱下来,又命扶桑下去打水给他沐浴,这才走到妆台前去卸妆。
沈宓笑道:“哪里是我酒瘾长了,实在也是高兴,不管怎么说,我们这是打赢了最难打的一仗,接下来的总归好办多了。”
华氏停下手,从镜子里看了他一眼,说道:“等姑爷光明正大地改姓萧了的时候你再高兴也不迟。皇上虽不似太上皇,但也是堂堂国君,将来若知道被你们愚弄了,会高兴才怪。”说到这里她深吸一口气,先前在沈雁那里憋着的一股忧心又弥漫了出来。
沈宓听她提到这个,也默了默,“但不管怎么说,陈王案子未定之前还是得保险起见。”
华氏再看了他一眼,把鬓上的分镙丝金凤取下来,说道:“皇后让雁儿给她物色姑娘的事儿,你知不知道?”
“姑娘?什么姑娘?”沈宓摇扇的手停下来。
华氏转过身,便把话从头到尾跟他说了,“皇后要找的肯定不会是精明之人,但站在雁儿立场,又不能找愚钝之人,皇后想借沈家和韩家的势,雁儿也要借她在皇上面前的份量给姑爷留后路,这找人的事就很关键了,一个能被皇后接纳,又能够为姑爷和雁儿所用的人。得是什么样的人?”
沈宓才听了个开头便已经愣住。直到听完半晌,才又执扇走到她面前,“皇后要给皇上纳妃?”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华氏仰头看着他,“你们前几日不也在考虑皇嗣的问题?”
沈宓屏息片刻站直身,凝眉望着地下道:“我们是都这么想没错,可是皇上不肯。”
华氏也纳闷地站起来。
沈宓从一旁桌上拿起那几个还未来得及收起的折子,“这是下面几个官员上奏请求设立大选的折子。皇上不只不答应。还让我把这几个人给调走外任,我看皇后这主意有些悬,你明儿赶紧让雁儿先按兵不动。等皇后跟皇上商议好了再说。”
华氏可不知道这层,她起身道:“皇上为何不肯纳妃?这对他不是有好处吗?”
沈宓负手望着她轻哼,“是有好处,但说尽有好处也不见得。纳妃可以从速培养心腹势力。但是眼下这情况,却很容易反被权臣利用。如果真的大选,而我们沈家韩家以及几位勋贵阁老府上都推人进去,皇上是谁选还是不选呢?
“选的话,将来皇后保不住不说。反而更容易使权臣一家或几家坐大,更有可能因为宫闱纷争而引起朝堂纷争。如果不选,那岂不是得罪人?反过头来更容易被士族诟病。使人把矛头对向皇后了。如今皇上的心里,再没有人比得过皇后。他又怎么可能会做这些事伤及皇后地位?”
华氏眉头紧拧,“照你这么说,皇上不肯选妃是为了皇后?怪不得皇后让雁儿别张扬,是怕皇上知道后阻拦吧?可皇后如今这般体质,想要再有皇嗣短时间内恐怕是不能——”
“皇上既然这么决定,必然有他的打算。”沈宓看了她一眼,说道。“皇后的幺子,如今算来也有五六岁了,皇上至今没让他露面,恐怕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华氏唉声坐下,说道:“这要是不答应选妃,没了皇后相帮,将来皇上怪罪起稷儿来可怎么办呢?”
韩稷不止是她的女婿,她跟他的姑姑萧霭妤还是约定过要同嫁一户人家的发小,这份感情于别人自是又不同的。
“天无绝人之路,事情不还没到那步么。”沈宓道,“等陈王案子平了反,便什么都好办了。”
他既这么说,华氏也不好再坚持,但心里记挂着女儿,仍是盘算着翌日早上让扶桑把话带到魏国公府去。
沈雁这里洗漱完毕,韩稷也回了府。
韩稷也惦记着沈宓出乾清宫时告诉他的事,进门换了衣裳,便把这事跟沈雁说了。
沈雁眉头紧锁:“这么说来,这事是真有麻烦?”
“自然是有麻烦。”韩稷喝着醒酒汤,说道,“我看你也别急着办,还是等他们俩自己把这事捋顺了再办不迟。”
沈雁伴着桌沿坐下来,沉吟道:“我倒没急着就要立刻办,不过觉得皇上始终还是会拗不过皇后罢了。”她对着窗外摇曳的紫薇凝视着,整个人透着异于往常的一股庄重,随着年龄增长,她眉眼间自带的稚气也渐渐褪了。
韩稷目光无意间落到她脸上,竟有些转移不开。
打从上次被误会圆房之后,为了不使沈雁尴尬,他更是把心思收敛得紧紧,如今心愿了了大半,那颗拘紧的心也渐渐放松下来。眼前的她作妇人打扮,与成亲前的样子区别极大,多了几分端庄,却又少了几分灵动。
“别总牵挂别人的事,”他伸手将她绾发的钗子拔了,看着那头青丝如瀑布般泄下来,“我们也该过过我们的日子了。”
沈雁猛地被他一扰,扭头又正对上他的气息,脸上也不禁有了红晕。
散开了头发的她又与婚前一般无二,目光狡黠如小鹿,乌丝映衬下,肌肤愈发显得吹弹可破。
韩稷心里像有潮水滚动,将她放倒在床榻上,吻她,然后勾起她耳畔的发丝在指间打圈,“我已经订了凤翔社的雅室,明儿晚上我们去看戏。你可还记得我青云胡同有座别院?等过几天这案子完了,我们再去那里住住。”
沈雁勾着他脖子,偎在他怀里,“那家里怎么办?”
“我们终有一日要离开,韩家上下尽是能人,少了我们天也不会垮的。”
沈雁笑了一下,安静躺在他臂弯里。
二十岁的男子已经很有男人味了,沈雁先还有些拘谨,但当适应了他的体温,渐渐也放松下来。她虽然觉得自己拥有处理一切的能力是件不错的事,但也不介意有人安排一下她的生活,夫唱妻随,她这么样跟着他,随遇而安,也是很好的。
翌日起朝堂恢复了秩序。宫城下的将士已经撤了,韩稷他们又恢复了悠闲的生活,早朝后往衙门里坐坐,隔三差五去大营里巡巡场,午前便就回府来吃饭,饭后要串门访友还是在家呆着全凭自己高兴,真个已与传说中的京城贵胄无异。
沈雁上晌发完对牌,正好扶桑奉了华氏的命过来传话了,沈雁因预料,又听韩稷提过,因而并意外,嘱扶桑回话说知道了,便就当真把此事暂且抛了开来。
早饭后又韩耘邀了王俅到府里来玩儿,俩小子不知在哪里采回一把野花带回给沈雁,沈雁把它们插在窗下水晶瓶里,然后抽空又让葛荀去内阁走了一转,跟沈观裕打听案子进展。
沈观裕正忙着与都察院里的老部下探讨审讯柳亚泽的事,直接把他打发回来了。
到午前沈观裕与魏国公及房阁老许阁老一道回府,沈雁才知道原来这些日子正集中精力对付柳亚泽,而到昨日下晌,听说赵隽登了基,他三个儿子先且松了口,柳亚泽崩不住,终于也把当年如何搜罗假证歪曲事实等给说了个清楚。
上晌都察院和大理寺便在整理这些东西,此是沈观裕主审,又是赵隽亲自监督,应该要不了几日便会定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