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476


说完他又望着沈观裕:“沈爱卿!此贼该如何处置,你来说!”
沈观裕道了声遵命,沉吟道:“臣觉得韩将军先前有句话说的很对,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陛下既然连废太子都能严惩之,这公然藐视皇威的安宁侯自然不能姑息,否则,对陛下岂非十分不利?老臣以为,安宁侯论罪当判斩立决!”
“斩立决?”皇帝愣了愣。
太子当初被废,知情者都知道是因为曾替陈王抱屈的结果,但朝廷对外自然又另有一番说辞,无非是挑了私行私德说事。不管外人信不信,太子终究是因为道貌岸然的理由被废的,而假若此番安宁侯罪名坐实反而不加严惩,外人岂非会对太子被废的真相加以深究?
牵扯到陈王,那就绝不可小觑了。
若此事传开,太子曾为陈王陈情之事传出京师,那么定然会有人猜测陈王之事个中另有猫腻,而有些藏匿在民间的阴暗势力,难道会不借机蠢蠢欲动?
皇帝听得这番话,竟不由吓出身冷汗,望向沈观裕的目光也多了丝深沉。
但是斩立决……又未免太重了些罢?
他犹疑地看向沈宓和顾至诚,期盼他们能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沈宓二人却相当有默契地望着脚尖,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根本接收不到他的信息。
皇帝有些无奈,他们不作声,楚王肯定也是不会作声的了,想了想,便就试着跟沈观裕道:“沈爱卿,要不,朕判他削官去爵,贬为庶民,迁回原籍,留他一条性命可成?”
沈观裕揖首道:“禀陛下,安宁侯掌领五城营,执政有方,于朝廷颇多建树,这样的人材杀了委实可惜。反观老臣近年却有些力不从心,恐怕无法再替陛下效劳,还请陛下赏老臣辞官归隐,告老归田,籍书墨以度余年。”
皇帝瞪起眼来。
安宁侯算什么人才?他对朝廷有什么建树?除了吃喝嫖赌籍着国舅爷的名声作威作福他还会干什么?!这沈观裕竟拿辞官来威胁他!
“父皇。”楚王这会儿倒是出声了,“沈大人博才多学,又有丰富的从政经验,这样的人才正是我大周不可多得的,依儿臣看,沈大人再为大周效劳二十年都不成问题,还请父皇三思。”
“请陛下三思!”
沈宓顾至诚皆都跪下来,声音一波波回荡在上空,震得人底气全无。
于公来说,安宁侯一个纯粹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后戚,又焉能与有着百余年底蕴且又凭着本事任上了前朝首辅的沈观袍相比?于私来说——罢了,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他就是执意要保他,凭顾志诚他们这股怨气,他也活不了多久。
左右留着也不过给他捅漏子,倒真不如送他们个顺水人情。
皇帝凝眉沉默片刻,负手吐出一气,“都察院都御史沈观裕听旨,刘俨蓄意纵火,毁寺杀人,罪证确凿,着削去爵位,于三日后斩于午门!命尔即刻通报三司执行!”
第243章
搞掂
安宁侯两眼一晕,瘫倒在地下。
“陛下圣明!”
沈宓顾至诚等人齐齐下拜,声音宏亮威武。
墙外胡同里马车上,沈雁听完护卫们的禀报,却有片刻的怔忡。她是想快刀斩乱麻地处理掉安宁侯没错,却没想到结局会这么惨烈。当然她知道有楚王在,安宁侯讨不得什么好下场,毕竟皇后党们能除一个是一个。
可是沈观裕这么样不给自己留任何余地,却仍是出乎她意料之外,刘俨乃是皇后的第一大左右手,前些日子屡遭斥责已让她一肚子气没法儿出,这次他被判了斩立决,沈观裕又从中使了这么大的劲,皇后能甘心吗?
她忽然间就为沈观裕捏了把汗。
不过不管怎么样,如今旨意已下,皇后想要掰回来也是不大可能了。
她看看已然渐亮的天色,将车帘放了下来。
院子里,锦衣司的人已经出来将刘俨押走,皇帝望着沈宓与顾至诚,想了半日竟也找不出什么话来说,想起这一夜前因后果来,也只好道:“让诸位爱卿受委屈了,只是不知道顾颂与沈家姑娘现如今又在何处?”
顾至诚与沈宓相视了眼,说道:“犬子尚且不知道下落,沈姑娘却要问韩兄弟了。”
众人往韩稷看过来。
今日这场仗韩稷功不可没,顾至诚看向他的目光更是多了几分感慨。
沈宓也同样热忱,但一想到自己女儿跟他在一起呆了一夜,心底里又有点不是滋味,仿佛自己精心培育的一盆名菊还没等开放,便就让人给窥了去似的。
韩稷望了眼皇帝,遂道:“沈姑娘乃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平日足不出户高贵淑雅,今日却因安宁侯而落得如此狼狈的境地,深觉闺誉有损,又伤及了沈大人等的颜面,方才执意要去寻短见,微臣好说歹说,告诉她陛下一定会维护她的清白,她这才冷静下来。”
沈宓听到寻短见三字,当即呛了口。
沈雁素日在府里如何没个正形又不是没人知道,她会因为这点事去寻短见?但是自家闺女的名声当然是要紧的,韩稷这么说明摆着就是在替沈雁善后。抬眼再往这小子看去,只见其眉目之间一派正色,于是先前的那点别扭好歹又消散了些。
他神色一凛,便就沉声道:“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昔日疼她宠她有如心肝,今日竟被安宁侯害得要去轻生的地步,我身负官职有皇命在身倒也罢了,只是内子定然会追随而去!这刘俨,真真是要害得我家破人亡么!”
上阵还得父子兵,沈家对外枪口向来一致。沈观裕深揖道:“还求陛下开恩,赏微臣的孙女一条活路。”
皇帝闻言哪敢大意,先前因为刘俨并未曾酿下大祸,所以他想给他保下条命来,这大家伙都寸步不让,眼下这要是沈雁为着闺誉名声而寻了短见,那沈家不想办法把刘家祖坟给刨了?可他又要怎么去给她活路呢?
正在沉吟间,楚王也开口了,“沈姑娘冰清玉洁,名声自然不能毁在刘俨手上。好在今夜知道此事的人不多,刘俨处斩之后自无外传可能,韩稷和顾世子都不是外人,只是等会儿沈姑娘回府后得寻个妥当的说辞。”
说罢他顿了顿,接着又道:“我看不如这样,稍后由我来护送沈大人及沈姑娘他们回府,就说沈姑娘在火场里被顺天府尹的人救下了就好了。之后在三司审案之时但凡有涉及到沈姑娘的地方,还请父皇交代下去避讳提及,也就无妨了。”
被顺天府的人救下当然就不怕外人说道了,大火是意外,救人是职责,谁还能说沈雁不应该被他们带走不成?只要不是不明来历的人,又没有人见到沈春是这种情况下,那么对她的闺誉便没有影响。
更何况,沈宓来时还已然给沈府众人垫了底,说她去了华家,但由皇帝下旨亲自避提这事,当然就更有公信力了。
只不过这话从楚王口里出来……
韩稷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皇帝倒是对此并无异议,他问沈观裕他们:“爱卿意下如何?”
沈宓沉吟片刻,点了头:“那就劳烦王爷了。”说罢深深看了看韩稷,朝他颌了颌首。
虽说韩稷也并非来历不明之人,但他与沈雁皆为少年男女,倘若传到人家耳里,难免会有些猜测。这一夜他所出的力,他自然也会记在心里,但一笔归一笔,报恩归报恩,沈雁的名声却不能因为这个而赔进去。
这里大家商议定了,皇帝便就启程回宫,因着早朝时间已到,沈观裕与顾至诚便就随同皇帝一道进宫去。沈宓告了假,必须亲眼看到沈雁完好无损,并且送她回去才安心。
韩稷便就去牵沈雁所在的马车,沈雁透过车窗看见他来,掀了帘子,说道:“搞掂了?”
“搞不掂能成么?”韩稷立在窗下,幽幽瞥着他,看了眼不远处正走过来的沈宓与楚王,他将目光收回落到她脸上,说道:“眼下没危险了,我就不送你了,令尊会与楚王一道送你回去。”
沈雁微讶:“楚王?为什么会是他?”
韩稷睨着她:“你差遣了我一晚上,难道还不肯放了我么?”说完他抬眼望着天边的晨曦,片刻后低头站直了身子,却是又说道:“回去就好好歇着,看嗓子都哑了。没事就别往外乱跑,省得惹祸。”
“什么态度?”沈雁瞪着他。
韩稷回转头:“当然是教训你的态度。谢天谢地,我终于摆脱了你的魔爪。”
说虽说得轻松,可望向她的目光又不觉黯了黯,那里头竟多了丝难以言明的意味。
整个捉拿刘俨的计划里,这丫头才是幕后真正的主谋,她就像坐镇大营的军师,运帱帏幄成竹在胸,若说从前只觉得她不过有几分小聪明,这一事下来,却又觉得这份小聪明也并非人人都能拥有。
但她的厚颜无耻,又真真让人牙疼。
“雁雁!”
正转过身,沈宓就已经快步上来了。
沈雁顾不上理会他,从车上跳下扑到他怀里,眼泪也刷地流下来。这一夜的惊险足够她回味好长一段时间,若不是韩稷赶到,她今日便已赴黄泉,哪里还能见得到今日这太阳!眼下终于见到亲人,自然满腔的委屈全都涌了出来。
沈宓不免多加安抚,但因为楚王还在侧,终不好太放肆。说了两句便就拍拍她的背站起来,冲韩稷深施了一礼:“将军相救小女之恩,沈某必铭刻在心。”
韩稷想了想竟无话可说,只好笑了笑,默然回了一礼。
楚王走上来,凝望着沈雁:“沈姑娘担惊受怕了一夜,想必困倦得紧了,还是先上车吧。”
沈雁看了眼他,闷不吭声地行了个礼,然后转身上车。
坐定后望出车窗,楚王与沈宓已翻身上马,而韩稷远远地站着望过来,目光深邃看不到底。
沈雁与他对视了片刻,双唇翕了翕,最终又还是什么也没说,放下了车帘。
其实她想跟他道声谢的,但想想未免又太矫情,再说还有楚王在,她与他相处一夜,若是当着他人还有接触,未免就有轻浮之嫌了。报答他的机会也不是没有,他不是想助楚王称帝么?东辽那边事情还没了呢,谁知道这次事件后朝局又会有些什么变化。
韩稷看着车马远去,这才转身往胡同那头走去。
天色在晨风里渐渐光亮,这一夜漫长到如同半生,又短暂到来不及留下任何痕迹。
回府的路上安静无话,但经葛荀先行回去报了讯之后,沈府里外却是都沸腾起来了。
季氏与陈氏本在沈夫人床前侍侯洗漱,听说沈雁已经回来,二人将帕子交给扶桑便就赶到了二房。虽然这不合规矩,但到底沈雁的失踪沈弋和陈氏多少也有点干系,相比较一个瘫痪在床的婆婆,显然眼下还是华氏和沈宓这边的态度比较重要。
因着楚王在,大家都先赶到前厅来相见,虽则楚王春风扬面,但座中人皆多有拘束。楚王见状也就起了身,按照先前商定的大略说了沈雁这一夜的去处,又说明了刘俨伏案以及如何去华府接的沈雁,便向沈宓深揖了一揖,告辞出了府。
华氏终于扑上来抱住沈雁,哭得完全没了形象。
沈弋也含泪迎上来,陈氏红着眼眶到了身旁,口里念叨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沈宣几次欲言又止,最后却坐回了椅上,看着他们七嘴八舌地向沈雁打听着她的去向,默然端起早就凉透了的一碗茶来。
这时候门外却急急地走来了荣国公夫人与戚氏,一见面便问道:“雁姐儿,我们颂儿呢?”
沈雁蓦地顿住,她出了净水庵后便不曾见过顾颂,想他武艺高强,要出来定是不在话下,原以为他早已回了家中,眼下既是没回,却不知去了哪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