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76


沈思敏心下暗哂,面上却平静如初。
看来沈璎是还不知道她想要杜峻娶沈雁的打算,既然不知道,那就还可以往下继续。
她放了茶碗,“这恐怕不好。若不是师从沈家,却在这里长久地住下,难免多有不便。再说,无端端的,我也不便去跟老爷开这个口。”
“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沈璎道:“峻哥哥是府里唯一的表少爷,姑母若是信得过我,我可以请父亲去跟老爷提出来。如此姑母便不会觉得不便了。”
沈思敏待沈弋沈雁的态度都很疏淡客气,一想到这件事假若办成,替沈思敏办了事又解了围,从此跟这尊贵的大姑奶奶有了交往,竟是连沈弋她们都没有的荣幸,沈璎便不由有些激动。
沈思敏望着她,不言不语。
她是沈观裕的独女,即使这次他没曾替她落力去劝说沈宓,可不代表他连让峻哥儿住在府上这样的小要求都会驳回,而沈璎既要请缨,那却是再好不过了。她看得出来她极想巴结她的心思,这个庶女,虽然衣食无忧,但想必在府里也并不多讨人喜欢。
她需要有个她这样的人帮她挺起腰杆,抬高她的地位。
来日她若离京南下,府里便只有峻哥儿一人撑着,倘若有个沈璎这样急于投靠于她的人替她帮着点儿,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但她不能这么快就让她如了愿,越是容易到手的,越是不会珍惜。沈璎是有心计的,她可不能让她拖杜峻的后腿。
她缓缓地垂下眼,漫声道:“我先想想,过完这个年再决定。”
黑暗的夜幕里此起彼伏地传来炮仗响,除夕夜来了。
府里往年过年都请戏班子,但今年从素从简,鞭炮也放的少,晚饭后沈雁领了各房的压岁钱,便推说回房睡觉,把紫英扶桑她们这些不当值的丫鬟叫到碧水院插上门,开始抹起叶子牌来。
菱洲苑的红衣就在沈雁赢了一大堆铜板儿的时候到了碧水院。
“奴婢也不知道值不值得说。”红衣捏着衣角站在炕头下,期期艾艾地道:“今儿下晌,姑奶奶从二房回到房里后,三姑娘没多久就过来求见了。她跟姑奶奶在屋里说了好一阵的话,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往日三姑娘也常常过来,但姑奶奶从来不留她单独说话。”
府里都知道沈雁跟沈璎不对付,而且往往是沈璎作的时候多,红衣听命于沈雁,便不由把有关沈璎的事情也都通报给她。
听到沈璎又掺和了进来,沈雁拿着牌的手也停了停。
沈璎跑去沈思敏那儿,能有什么事儿?
“姑娘,会不会是三姑娘又想撺掇着姑奶奶出什么夭蛾子?”青黛心直口快,如此说道。
胭脂睨了她一眼,示意听沈雁示下。
沈雁反来复去想了片刻,也想不出来当沈宓抵死不同意收徒,沈观裕又明里暗里地帮着沈宓时,沈思敏还能有什么法子逆转局面,就是加上个沈璎,似乎也于事无补。可她内心里为什么总有种隐隐不安的感觉呢?
第158章
恩怨?
她收了牌,跟红衣道:“你再去盯着,有什么动静即刻来回我。”
其实她还是倾向于沈思敏不会跟沈璎勾搭到一起的,因为两者段数相差太多,沈思敏也不会轻易放下身段跟沈璎那种人勾结。不过沈思敏心高气傲,被沈宓那一挫,也很难说。倘若她们真有什么馊主意,自然还会有异动,暂且盯着,总不至于到时乱了阵脚便是。
翌日天才蒙蒙亮,华氏就让人来催沈雁进宗祠祭祖,然后便就准备进宫磕头。
五品以上的命妇今儿都得整妆进宫,当然像沈夫人这种行动不便的则不在此列。
华氏按品大妆下来非常美艳,而且她也懂得打扮,因为沈雁是得了太后的懿旨特别召见,于是生怕平时拿着胭脂胡乱在脸上抹的沈雁这当口穿错了衣裳,收拾好了之后连忙也去到碧水院。
谁知道迎面走来的沈雁却自行挑了身蔷薇紫起缠枝暗花蜀锦衣裙穿在身上,外面罩上件银鼠灰的貂皮斗蓬,头上再梳了对精巧的双挂髻,簪上珠花,耳朵上缀着简单的黄豆那么大颗的小南珠,衬着颈上那副项圈和八宝金锁,看上去通身衿持雅致又不失华贵,不由暗暗称赞。
沈宓在正院门口见了这对母女,也是情不自禁地点了头。
一时去到二门下,连同沈观裕一道出了府门。
这边厢荣国公府的人也正好出门,顾颂骑着他的小赤兔,立在幽暗的天光下伸长脖子往沈家张望,一时见着有马车出来,不由把目光盯在上头,可惜帘子封得严严实实,也看不清沈雁是不是坐在里头…
他这里心不在焉地骑着马,沈雁倒是从窗缝里瞧见了他。若在往常早就招呼了他,但今日可不比寻常,沿途那么多同进宫去的高官贵眷,让人看见了沈家的女眷这么不庄重可十分不妙。
华氏见她若有所思,不由握住她的手道:“是不是紧张?”
沈雁摇摇头。她才不紧张。她跟沈宓不同,沈宓那辈人亲历过乱世,也经历过家族的兴衰起伏,所以对于命运有些本能的敬畏。而她出生时沈家已经开始复兴起来了,在门第高贵的沈家,宗室亲王权臣勋贵俱是常客。
她们这代人没经历过那些充满着不安和忧虑的岁月,两世里她上至皇帝下至兵卒都见过,在她眼里这些人都只是身份略有不同的人而已,也许是无知者无畏,所以前世今生面对这些即使掌握着她生死命运的所谓的天家,她也一点都不害怕。
但头次进宫要是说一点都不紧张又有点说不过去,她想了想,又还是冲华氏点了点头。
华氏笑道:“别怕,太后很和气的。”
说了两句话,马车就停下了,应该是在排队进宫。
一路上跟沈雁从前进宫的流程没什么两样,朝臣们皆去太和殿叩见皇帝,而命妇们则先去永福宫给太后磕头,然后再去皇后处。之后就看太后和皇后的意思了,有看得顺眼的就留跟前说话,其余人就在指定的宫殿等候,等散朝之后与夫婿回府。
相比较拜见太后,沈雁更好奇的是今儿永福宫的朝拜是皇后主持还是淑妃主持。
她今儿进宫带的是胭脂和青黛,福娘太小了,怕她见的场面少会慌张。胭脂二人随在她身后一道进了永福宫,便见宫内隐隐有钟磬之声悠悠传来,而门下立着许多太监宫女,不时有命妇屏气凝声地出入宫门,光看这气派,就有种高高在上之感了。
华氏带着她在宫门下站了站,很快就有太监出来领她们进去。
沈雁因着对永福宫大致有着印象,所以目不斜视十分规矩,华氏暗中看了心下大定,心道平日里这丫头鬼马长枪,关键时刻竟不曾掉链子,越发地感到骄傲,到了正殿下时,见着太后被一众珠围翠绕的贵人围绕着,也不由坦然自若,将那股底气十足的落落大方展现了出来。
沈雁一进门,便被立在太后左右两侧的中年美妇吸引去了目光,虽只略略一眼,却也看了个分明。
这两位都身着大周礼服,左首这位大红底通袖大襟凤袍,前襟两袖并下摆绣满了翟纹,头上一顶堆着数不清珠翠宝石的飞翅大凤冠,相貌平平,端庄沉稳,便是刘皇后。右首这位也是差不多类似妆扮,只是凤冠上的大东珠少了两颗,身裳上的翟纹也略有变化,而且娇美动人,是杨淑妃。
她本还以为今儿永福宫要么是皇后要么是淑妃在,没想到太后竟这般会装聋作傻,把两个人都招了过来,让臣子皇帝都没有话说,就这手抹稀泥的功夫,不去当泥水匠真是工部一大损失。
她这里暗地仔细打量着,该行的礼节却是一样都没忘。
山呼叩拜之后,太后便就笑眯眯地唤起。
沈雁随着华氏在左首末座上坐下,太后道:“这是沈宓的女儿,你走近些。”
华氏拉着沈雁站起来,沈雁便就称是,提裙走过去。
太后示意她坐下,她看看左首又看看右首,然后看向中间的太后,说道:“谢太后娘娘恩典,不过有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以及淑妃娘娘在此,并没有沈雁的坐处。”说着,她又深深冲刘皇后与杨淑妃各行了个福礼。大礼方才已经见过了,这次表示下就成。
并不是她有意卖乖,实在是她代表着沈家小姐的名声,这个时候不能不机灵些。
太后闻言便就笑起来,“好个机灵丫头!”
下方陪座的命妇也俱都笑起来。
刘皇后深深望了眼沈雁,含笑道:“沈家礼仪森严,平日里沈家子弟见的多,小姐倒是见的少。雁姑娘虽只有十岁年纪,却不卑不亢不慌不忙,足见家学渊源,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说着她往后招了招手,有宫女捧着匣子走上来。刘皇后看了看,从匣子里挑了对鸽卵那么大通体莹白的夜明珠来,拿一寸见方的黄绫铺底的檀香木盒子装了,微笑着亲手递给沈雁:“你气质灵动,本宫想来想去,倒是这夜明珠很适合你。”
沈雁看她这双手,肌肤虽然白皙细腻,但指节微突,掌形也稍嫌有些大,不大像是她平日见惯的贵族出身的贵妇人的手。不过对应着她幼时曾经务过农的历史,倒是也在情理之中。
她跪下接过来:“沈雁叩谢皇后娘娘,愿娘娘芳华永驻。”
既然皇后那么捧她,她当然也要表示表示。
论起前世她所受的那些痛苦,皇后怎会没有一点责任?她虽不至于把她恨到皇帝和沈夫人那样的程度,可若不是她为了使沈观裕能够更长久地被她利用,想要他撇去华家这层关系,华氏又怎会死?因此,她并不想让她这一世过得太顺遂,首先她想要郑王为太子,她就偏不想让她得逞。
但这一步究竟要怎么走,分寸如何拿捏,她却还没有想好。
刘皇后这边赏了这么重一份礼,杨淑妃当然不能不有所表示。而且她可是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宠妃,怎么能被皇后比下去?
沈雁才站起来,余光就从她一脸笑吟吟的背后看出她的不服气。她顿了顿,索性停下要离开的脚步,顶着那张看上去单纯无害的脸,跟皇后说道:“这么大的夜明珠,沈雁还是头一次见。娘娘赐爱,沈雁必当珍存。”
刘皇后听得这话,便就端庄地一笑,说道:“不必多礼。”
才起身,这边厢杨淑妃就以同样亲和的语气端凝的微笑开口说话了:“传说华家拥有大周四分之一的财富,家里的古玩珍品堆成山,沈姑娘在金陵住过多年,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比这还大的夜明珠,只怕也早就有了。”
四分之一的财富!华家之所以会被皇帝惦记上,就是你们这些人从旁妖言惑众的结果吧?
还连她在金陵住过多年都打听过了,这是在沈家身上花了多大的功夫?
沈雁忙道:“淑妃娘娘抬举了。只是这大周四分之一的家当这话华家可万万当不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一草一木皆属于天子,华家就连身家性命都是国家与社稷的,怎敢称拥有大周的财富?华家只是皇上的奴才,能替皇上和太后皇后办好差事就心满意足了。”
杨淑妃听得这话,笑容虽还在脸上,目光却先已变得幽深起来。
座中众人似也感受到了这股异样,俱都屏气凝声。就连太后也捧起了参茶,状似看不见。
沈雁却捧着那对夜明珠坦然而立,仿佛根本没觉出来刚才那就是个陷阱。
这淑妃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敢在这么多人面前摊派华家,这不是恨不得立刻把华家往火坑里推么?就这样的人,来日若是楚王打倒了皇后郑王,当了皇帝,淑妃当上了皇太后,这后宫里不会安宁暂且不说,朝堂上她是必然也要插手证明下存在感的了。
历史上多少朝堂动乱都是因着她这样的女人而起。
可假若连她也拔掉,楚王也必然当不成皇帝了,到时又由谁来坐这个江山?
沈雁从来没想过居然有一天会要操心这么要命的事情。
第159章
心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