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妆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345


太子仍然不语,垂头喝茶。
他很为这样的儿子儿媳感到欣慰,不过,就算他能够不逼他充盈后宫,朝中那些人会肯吗?
“其实我有个主意,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听。”
这时候,门口传来道清亮的声音,只见殷昭微笑站在那里,与太子妃一道望着众人。
太子微笑望着女儿:“你有什么主意?”
殷昭扶着太子妃走过来,先看了众人一圈,然后走到谢琬身边,说道:“不过是册立个太子,又不是眼下就要登基亲政,你们慌什么?
“煦儿已经三岁了,过不了两三年便要开始启蒙,等到他六七岁,便可学习过问政事,只要精心栽培,再到他十二三,又是一个好皇帝苗子。那个时候你们俩想当太子便就继续当,不想当便直接让给煦儿,你们从旁辅政,有什么事儿让他去烦恼,谁想塞女儿给他,也让他收着,于你们岂不大好?”
一屋人俱都愣住,只有太子妃在盈盈微笑。
“公主这主意简直太妙了!”
崔福双掌一击激动地道:“我看小公子平日里带着那帮孩子在王府杀伐决断很像那么回事儿,反正也到了该封世子的时候了,以奴才之见殿下登基之日不如干脆封了小公子为太孙,如此一来,太子平日一面辅政,一面栽培小太孙,代代传承下去,大胤江山定然可保万世无忧啊!”
听他这么一说,谢琬殷昱竟然无言以对!
宫中有宦官不得插手政事的规定,而且是这种册立皇嗣之事,可是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去怪责他的多嘴,反而因此沉吟起来。
的确是个好办法,那小子实在皮得很,而且如今看起来对于朝堂以及斗争之类没有什么反感,殷昱一面先当着太子,一面把他往当皇帝的路上拐,太子万一身子不行他再继位,如此既保住大胤江山后继有人,朝堂不至群龙无首,又保留了可以随时撤退的机会,这实在是个好主意!
只要精心栽培,殷煦资质不会比殷昱弱,过得十二三年,殷煦十五六岁的时候,已经完全可以继承皇位了。如果那时太子在位自然是好,皇位直接传给他便是,就是不在了,那会儿殷昱把皇位禅让出来当个太上皇,与她幽居别宫或者微服私巡,岂非更加自由自在?!
谢琬想到这里,先前那视死如归的心情已经荡然无存了!
而殷昱这里更是得意起来。
等殷煦长到十五六,可以大婚之时,前后也不过十余年的工夫,这十年里他还打算让谢琬给他添几个小毛头,哪里有功夫去理会别的女子?到后来那些年他也要忙着跟她陪着孩子们健康成长,更加没功夫了!要是有条件不错的姑娘真想进宫,就塞给殷煦呗!
再说了,他儿子继承了他和谢琬的长相,模样十分不差,就连将来的皇位都毫无悬念地落在他头上,连争夺都免了,谁又会放着原配的太子妃不做,放着美貌多才的太子不要,非要做他这个拖家带口的中年男人的妾?
没这个道理!
这么想来,这最后的一点风险都竟然完全让殷煦给挡去了,看来养儿子还是大大的有好处!
他开心地看向谢琬,眼神向她征求意见,她笑着点了点头,他便一把抓住她的手,冲御案后不停捏下巴的太子道:“父亲!我看就这么办吧!我会把煦儿好好培养出来的!”
太子微笑道:“煦儿那孩子聪明活泼,好好栽培下去,将来只怕真的比起你来还要更优秀些,这主意甚好!崔福,把本宫那对玉兔儿赏给公主。再去唤逢之过来拟旨!”(未完待续)
正文、434
开元
殷昭压根就不是喜欢这些金玉的人,不过这是来自父亲的赏赐,她一样觉得很欢喜。
殷昭的一席话把所有人头上的阴霾全给散去了,殷昱牵着谢琬欢欢喜喜亲亲爱爱地在东宫用着午膳,正在王府里跟平哥儿、魏暹的侄儿的魏峻,以及靳永的长孙靳怀等人玩官兵捉强盗游戏的殷煦却蓦地连打了几个喷嚏,——他怎么突然有种被算计了的感觉?
登基吉日以及私下里这些事情定下来,内阁与礼部还有二十四司就各自开始忙起来了,龙袍龙冠这些是早已制好,但太子与太子妃服饰这些都须得赶制。
除此之外,还要忙着搬家。
安穆王府自是要空下来了,谢琬在这里住了近三年,倒是真落下几分感情。这些日子来府拜访的人穿梭不止,连殷煦都觉得格外不同了,拉着谢琬问是不是要出事了。自打那天打了几个喷嚏,他就隐隐有了种担忧,姑姑说事出反常即有妖,莫不是要出妖怪了?
他的忧愁被忙得脚不沾地谢琬忽略了过去,“没出事,要出事也是出好事,等会儿尚衣局的人会来量衣服尺寸,你要当太孙了,可不要到处乱跑。”
“为什么当太孙就不能乱跑?”他不解地问。
大人的世界真是太难懂了,那天明明见着父亲母亲前后脚出去,脸上绷的紧紧的,回来后两个人就手牵手高兴得不得了,听姑姑说他们要接皇祖父的位置当太子了,他们这么样喜怒无常地,真的适合教训那些不听话的臣子吗?
殷煦在忧虑中迎来了给他制小冕服的宫人,然后又是给他搬东西的人,再接下来。就是接见给他配备的各类随侍宫人以及侍卫,他数了数,居然总共有五六十人之多!这阵容都快比得上他父亲当时的待遇了!
那他是不是也可以像父亲一样。将来长大了之后去东海打仗去?不,东海那边没仗打。他还是去西北吧,西北那边不太平啊,鞑子们太可恶,他得想办法让他们看到他的威力才行!
嗯,就这么办,等他长到父亲那么大的时候,他就偷偷地带着侍卫溜去西北打鞑子!
他对着墙壁握了握拳头,终于有了人生里第一个明确的目标。
安穆王夫妇带着太孙于登基大典的前一日搬进东宫。这一夜是个不眠之夜,为了翌日的大典,整个朝堂都忙了个通宵,走流程,讲规矩,没有一个人是轻松的,但每个人又都是欢喜的,在经历了数年朝政忧患之后,终于随着新元的开启,朝纲秩序逐步走回稳定。
五月十九艳阳高照。这一日大胤第五代君主在太极殿登基亲政,年号嘉康。
钦命尊先帝庆平皇帝谥号为英宗,册立皇长子安穆王为太子。册封安穆王妃为太子妃,皇长孙殷煦为皇太孙。
赐皇三子殷昌为恭王,赐武侧妃为端妃。
封太子妃兄长谢琅为文定伯,妻洪氏为文定伯夫人。封谢琅长子谢匡为文定伯世子。
追封已故大将军窦准为陈江侯。
这一日举国同庆,四方同欢,皇上下旨大赦天下,凡徒刑三年以下者尽皆释放,大相国寺广开佛门,做水陆法会。超度历年来于社稷有功的功臣良将,以及无名的军勇。
庆典持续了整整三日。第四日开始早朝,修正律法。调整官吏任用,提拔了大批底层有为的年轻士子,其中魏暹及武淮宁自请下放外任,齐如铮改入行人司,谢琅仍任朝林院侍讲,靳永接替窦谨之位补入内阁,改任吏部尚书。
第五日,皇帝下旨,护国公霍达谋杀良将,其行可诛,罪不可赦,本该合府同刑,念在霍家世代护国有功,故酌情削去护国公府爵位,其子孙后嗣一律削职罢官。
数代盛宠不衰的护国公府终于倒了,大家心里有些舒坦,更有些慨然。
旨意里虽只字未提惠安太子之事,但知情者个个心里有数,此罪是刻意被按下以维护皇室颜面了,毕竟此案元凶乃是孝懿皇后,如果拖出这桩案子,必然也会伤及皇帝脸面。私底下个个更是三缄其口,把惠安太子四个字紧紧压在了心底。
虽则如此,但皇帝想为惠安太子出气的心思也还是摸得着痕迹的,比如假设没有这桩案子,那么霍达谋杀窦谨之罪绝不会祸及子孙,顶多是削去爵位而已。霍世榜兄弟与霍英等人该怎么还怎么。
而数日之后的大行皇帝封陵前夕,皇帝又再降旨,着移惠安太子棺椁改葬于先帝棺侧,与先帝合葬永陵。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霍家被削爵之后搬出了国公府,以霍家数代的根基而言,生活自是不成问题,但终究祖宗挣回的风光尊荣葬送在霍家这一代手上是事实。
霍家的衰败让朝野热议了好几个月,随着御花园的红梅绽开了第一朵花苞,西北那边终于传来消息,蒙军不知是不是打累了,还是惧怕了草原上的风雪,他们派了使者到大胤阵营,请求大胤朝廷派遣过去商谈马市细节。
消息传到京师的那日,全城的百姓又击掌称赞起来了,他们英明的君主果然大扬了国威,让野蛮的蒙军服了软。
殷昱这段时间又忙起来,他日夜思考着派什么人来担任这个钦差合适。思考来思考去,看着冰冷的殿室,起身出门去了文定伯府。
谢琬最近在文定伯府小住,因为上个月谢琅发现殷煦居然可以写出一首五言的打油诗,他如同发现了大宝藏,想要挖掘出他更多的潜能,于是前两日以一把良弓为诱饵,诱了他过来暂住,在他尚未正式启蒙的时候,已经提前让他嗅起了书香。
文定伯府也早就有了御赐的府第,跟原先枫树胡同的四进大宅子相比虽然大不了多少,但是按规制建成的宅子就是多了几分庄严的气息。
谢琅在受封之后,回了清河一趟,重修了谢氏祠堂,然后在清河当地捐赠了两所医馆,上门的患者全部免费诊治,资金由文定伯府全额支出。谢琬也让他捎去一千两银子,同样以匿名的方式在当地设了座积善坊,如今已经收纳了十三名五岁以下的孤儿。
随着府一搬,许多人和事都有了变化,首先是洪连珠把程渊的女儿一家接到了京师,与程渊团聚,程渊的女婿随着岳父留在谢琅帮衬,然后是洪连珠又怀上了身孕。
齐如绣随着武淮宁赴了外任,她是心甘情愿的,武淮宁自请外任也是有原因的,谢琬成了太子妃,对娘家的关照自然会比从前更甚,这个寒门出来的自尊心强的男子,他想用实力来匹配将来有可能得到的优待。他想要实地积累经验,然后与谢琅和齐如铮一道,成为谢琬和殷煦坚实的后台和助力。
余氏如今真正成了京师有身份的夫人,但她的爽朗和热情的本性不变,无事的时候,她也常去殷昭的医馆帮忙。
如今齐家的家底已经不弱了,谢琬被封太子妃后,礼部曾经有人委婉地问她要不要替齐嵩挪一挪官位,她虽然也不支持这种行为,但是问过殷昱后,知道齐嵩在如今的位子上也呆了好几年了,替他挪个一级半级地并不算违制,因此也来问过余氏。
余氏对此的反应很大,而且十分严肃地拉起她的手:“琬儿如今是太子妃了,是国中后宅女眷们继皇后娘娘之下的表率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你关心我们我们没有不知道的,但是这种事,我们都不要掺和。不止是你舅舅的事,就是你亲哥哥要升官,那也得按朝廷规矩来!”
谢琬听着这话不免热泪盈眶。
谁说头发长见识短?舅母的这番见识,许多男人也会汗颜。如果都有余氏这样的见地,那么谢荣怎么会去行那旁门左道害了自己?窦谨又怎么会落得全家覆灭的下场?
人的*总是无止境,而道德与规范则是驾驭它的绳索,当挣脱了这根缰绳,的确就回头无岸了。
“我听舅母的!”
她含泪微笑抱紧了余氏,她要感谢她身后有着这么多无私关爱她的家人,在她一路走向巅峰的路上,他们从来不曾拖她的后腿,在她危急的时刻,也总是他们无不犹豫地递出温暖的双手,即使这辈子她没有享受过父母之爱,可是她得到的爱,却远远比这还要多。
是她错了,她不该用这样的方式去玷污爱她的亲人,她应该用另一种方面,积极而正面地让谢、齐两家壮大起来,成为大胤朝里的新贵,也成为殷煦背后坚实而无害的力量。
他们绝不会是曾经的护国公府,也不会是曾经的郑府,他们是在看到了这一切血淋淋的教训后,变得更加冷静,更加理性的文定伯府和齐府。
所以即使是成为了太子妃,在两府里她也同样住得怡然自在,因为他们都是深深爱护着她的亲人。
“娘娘,太子殿下来了。”
在庑廊下看谢琅调教两个小子念书的时候,夏至走过来,温声禀道。
正文、435
钦差
夏至如今是凤栖宫的司仪女官,也是她身边的第一女官,这个在她身边呆了四年,却从来没有说错一个字,没有办错过一件事的女孩子,她用她真正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沉稳和临危不乱的冷静,渐渐成为她的又一个心腹。
在搬府进宫的时候,她已经把钱壮周南他们送入军营里去了,几个人现在一个在码头,两个在营中,都有了个小官职。邢珠与钱壮已经成婚,与周南他们都住在罗矩他们所在的那条街,那条街如今已经有了个新的名字,叫做清河巷。
他们都记得当初是跟着谢琬从清河一路走出来的,他们自认都是谢琬的亲兵。
吴兴和秀姑已经有了两个孩子,长子实诚,次子机灵,他们也会有一个不同的未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3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