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9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7/1136

  算了!
  我说不定就是一个将死之人,罗信如果能够在以后照顾一下这些将领,自己也能够放心的走。
  想到这里,胡宗宪的脸上现出释然之色,端起了酒杯道:
  “不器,老哥也敬你一杯。”
  “大人,我们也敬你一杯!”那些部落族长也都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那些知府,布政使等文官脸色一变。
  这么多将领对罗信如此狂热,所有的山民族长也是如此,恐怕用不了多久,罗信在整个南方便是一个土皇帝了,登高一呼,响者如云了。
  罗信也端着酒杯站了起来道:“各位,此次能够剿灭反贼,让山民和汉民亲如一家,全赖诸位将领和各位族长同心协力,当然还有各位地方官员的后勤支持,我一定会向陛下为你们请功。”
  众人闻听,心中都十分舒服,便是那些知府和布政使等文官,心中也是一阵熨帖,心中暗道:
  “都说罗信不抢功,还真是如此啊!如果能够跟着这样的人,仕途可期啊!”
  “各位,请!”
  “大人,请!”
  众人一饮而尽之后,罗信目光扫过众人道:“不器年纪还浅,管理如此大的南方,真是如履薄冰,这些时日,每日都感觉自己疲劳至极,近几日更是觉得有心无力了。说实话……”
  说到这里,罗信苦笑了一声道:“自从来到南方,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真是心力交瘁。”
  众人原本兴奋的情绪一冷,大帐内寂静无声。他们不明白罗信为什么会说这些话,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说喜庆话吗?
  罗信的目光扫过了众人,见到众人都茫然的模样,当他的目光望向了胡宗宪的时候,却见到胡宗宪向他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敬佩之色。
  胡宗宪此时望着罗信,心中不由感慨万分,自己的年龄比罗信大了两旬还多,但是却没有罗信看得透彻。
  罗信如今在南方的权势和名望,已经与胡宗宪全盛的时候不差上下了,甚至还要高出胡宗宪。与此同时,罗信面临的困境便与胡宗宪当初一样,当初陛下和内阁会忌惮和担心胡宗宪,此时自然也会忌惮和担心罗信。
  如果在有人在嘉靖帝面前挑拨几句,三人成虎,恐怕罗信便没有好结果了。
  会有人挑拨吗?
  当然会!
  肯定会!
  特么的,你罗信才二十六岁,就三品大员了,眼看着最低也是从二品了,让我们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的人怎么活?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掌控
  我们活不好,你也别想活好。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这样的人。
  更何况……
  罗信还有一个大敌,是内阁首辅徐阶!
  上面有一个内阁首辅,下面有着太多的想要往上爬的官员。但是官员的等级决定了就是一个金字塔,越往上,位置就越少。你罗信上去了,就挡了别人的路。而且你这么年轻,一挡就是几十年。
  受不了啊!
  所以会有很多人对罗信下手,只要给他们机会。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性!
  胡宗宪现在就非常后悔,如果他当初能够像罗信这样看得明白,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下场了。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种退一步绝对不是示弱,而是一种避免损伤,以退为进,是一种自我保护。罗信的功劳摆在那里,没有人能够夺走,罗信如今要做的就是,果断的放弃权利,让嘉靖帝和内阁知道他没有像胡宗宪那般把着大权不放的野心,也没有当封疆大吏的心思,也不想成为谁的拦路虎,摆出一副老实混资历的态度。
  如此这般,不仅是消除了陛下的忌惮和担心,也获得了很多官员的好感,让罗信更加游刃有余一些。
  这不禁让胡宗宪越加的感叹。
  当宴席过后,胡宗宪和罗信相对而坐。胡宗宪笑道:
  “该给陛下写奏章了吧?”
  “是啊,白莲教的事情已经压了两天了,也该给陛下写奏章了。我们两个各自上奏。我们商议一下。”
  “好!”
  两个人商议了一个多时辰,然后胡宗宪离去,罗信开始铺开纸张写奏章。
  首先便是请功。
  先是为这次剿匪的官兵请功,然后为当地的官员请功。
  其次,是讲述了白莲教突围的事情,然后劝谏嘉靖帝不要把白莲教当回事,如今白莲教已经被重创,只要官府注意防范即可。
  最后讲述了自己心力交瘁,希望能够回到京城修生养息。
  奏章送上去了,罗信则是每日开始宴请江西的官员,士林名流,还有山民部落族长。还有一些商人。
  当然,罗信这次不会将这些人都请到一起,这些人都属于不同的圈子,弄到一起,反而没有多少话。
  比方说,官员和士林名流,不可能瞧得起商人,也不可能瞧得起山民,强行弄到一起,反倒尴尬。所以,罗信都是分批宴请。
  几番请下来,不说那些山民和商人,便是士林名流和那些官员对罗信的印象也极佳,甚至有些官员开始拜访罗信,开口想要加入复兴社。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他们要投奔罗信。
  罗信也总算放下心来,总算将江西这一方彻底稳定了下来。这个时候,他才将目光从江西这块地方望向整个大明的布局。
  此时的罗信已经不居住在军营里面了,而是借住了一个园子。
  这一日。
  琴双再次摆席,但是请的却只有两个人。
  一个俞大猷,一个戚继光。
  三个人坐下,罗信乐呵呵地给两个人倒酒道:“今日我们三个聚聚。”
  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个人默默地和罗信喝了一杯,放下酒杯后,戚继光突然道:
  “大人,你是不是要离开南方了?”
  罗信眼中现出一丝欣慰,心中暗道:“戚继光成长起来了啊!”
  于是点点头道:“是啊,过些日子就应该离开了。而且你也在南方呆不久了。”
  “为何?”戚继光轻声问道。
  “马芳将军年纪大了,陛下有意调元敬去北方,接马将军的班。不过,还是要先跟着马将军一段时间。”
  戚继光眼睛就是一亮道:“我的兵能带到北方吗?”
  “能!陛下会应允。”罗信点头道:“如今南方已经没有什么战事了。倭寇早已经消灭,张道源也消灭了,只剩下白莲教,已经翻不起风浪,最起码在十年内,他们过的是逃亡的生活。所以,你带兵过去,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就好!”戚继光眼睛放亮道:“早就想去北方和鞑子碰碰了。”
  罗信沉吟了一下道:“你去了北方之后,草原方面只要监视就好,不要和他们发生冲突。如今大明和草原建立互市,和平相处。不要因为你的好战,让这种和平关系毁于一旦。如今草原进攻的方向已经不在大明,而在西域。”
  “那……末将去干什么?”
  “高丽!”罗信淡淡地说道。
  “明白了!”戚继光立刻点头道。
  “俞将军,南方这边还是依靠你。元敬一走,南方能战之人,也就剩下你了。”
  “末将明白。”
  没过几天,罗信便离开了江西。而酿酒的工作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始准备了。若干年后,这里成为了大明水果酒最大的酿造基地,衣衫褴褛的山民过上了吃饱穿暖的生活,再也没有爆发战争。
  罗信接到了旨意,只是让他先回苏州,依旧当着南方经略。治理南方,同时搜寻白莲教余孽。
  罗信将军队交给了俞大猷和戚继光,俞大猷坐镇江西,做一些收尾的工作,然后也会撤离。而戚继光带着戚家军前往广东,收拢那里的军队,然后针对白莲教在做一番搜索,也会返回。而胡宗宪以身体还未康复为由,跟着罗信一起悄然离开。
  胡宗宪在看到了罗信的所作所为之后,心中豁然开朗,知道以前自己走错了路,虽然不知道现在还来不来得及,但是却已经心灰意冷,所以也一身便服要跟着罗信离开。看到胡宗宪想开了,罗信也很高兴,便和胡宗宪结伴同行。
  当初鲁大庆从京城回来,又带回来一些家丁,这些家丁都是一些老兵,跟着罗信的老娘在酒坊做事,如今要在江西和山民做生意,自然也要有防御的手段,便组织了三百家丁,罗信让万大全带了一百家丁,还有一百多个江湖高手,没有带一个军队中的士兵。胡宗宪带了三十个亲卫,还有五个锦衣卫,三方加起来不到二百人,个个骑马,一身便服,向着苏州行去。
  此时已经到了深秋时节,秋高气爽中,已经有了一些寒意,好在这是在南方,气温倒是令人很舒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7/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