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9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0/1136

  不会!
  那谁被黑锅?
  罗信呗!
  所以,罗信便无视了嘉靖帝的圣旨,那些圣旨只是留着自己确实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拿出来的撒手锏。
  罗信又从包袱里面取出几张纸,递给了泾王道:
  “这些人都是侵占屯田的皇亲国戚,让他们将屯田交出来,并且缴纳这些钱粮,作为占有屯田这么多年的罚金。这件事情,王爷您能够帮我完成吧?”
  泾王看完这些纸张,脸上不由现出苦笑:“应该没有问题的,您把握的火候恰到好处,会让我们这些人伤筋动骨,但是有能够让他们保持基本的体面活下去。以后别说没有了造反的心思,便是想要造反,也没有那个钱财了。
  但是,这朱源贪婪吝啬,恐怕很难说服。”
  罗信摆摆手,含笑道:“不要紧,贪婪会要了他们的命。”
  “要命?”泾王不可置信地望着罗信,试探地问道:“罗大人,这朱源只是贪婪吝啬,却又胆小如鼠,并没有……”
  “造反是吧?”罗信淡淡地说道。
  “嗯!”泾王点头道:“毕竟是皇亲国戚……”
  “呵呵……”罗信淡笑了两声道:“泾王,知道陛下为什么要盯上你吗?知道我为什么要放过你吗?”
  “为什么?”
  罗信沉吟了片刻道:“今天在这个屋子里面说的话,我出去是不会承认的。”
  “我明白!”泾王看着罗信平静的神色,愈加觉得罗信的神秘,连小王都敢自称,而称呼我了。不过,罗信根本不在乎一个注定落魄的王爷,淡淡地说道:
  “大明虽然有着南方市舶司和北方互市,但是毕竟市舶司才运行几年,而北方互市刚刚开始,朝廷的财政只能够说刚刚走出困境,并不富裕。
  但是,这几年却是连年自然灾难,每年国家都要拿出大量的钱粮赈灾。而且前几年剿灭倭寇,近年和高丽的战争,都让朝廷财政捉襟见肘。如今又爆发了白莲教和张道源的造反,朝廷没有钱了。”
  “没钱了?”
  泾王的神色一愣,随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朝廷没钱了,便盯上了他们这些皇亲国戚,他们还有特权吗?
  没有特权,做皇亲国戚干什么?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兵乱
  “实际上,如果泾王你不造反,就算陛下想要盯上你,也没有机会不是?”
  闻听罗信讥讽的言语,泾王又变得沮丧。任何一个皇亲国戚造反,下场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斩。
  “那你为什么救我?”泾王迷惑地问道:“把我杀了,整个泾王府都是朝堂的,又何必留给我一些?”
  “是我替你隐瞒了造反的事实,我不会上报陛下你造反,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也许还会得到陛下的嘉奖,让你度过富贵的一声。”
  “可是……为什么?”
  “因为我要钱粮啊!”罗信淡淡地说道:“只要你带头退回了屯田,而且以认错的态度,上交钱粮作为罚金,这便是一个带头作用,如此再收回其他皇亲国戚侵占的屯田,让他们上交罚金,原本就会简单了很多,再加上你去做他们的工作,本官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而且是与各位皇亲国戚在亲切友好的局面下,将屯田和罚金收缴上来。
  至于像朱源这样的人,王爷请放心。陛下给我的圣旨可不止一个。你泾王都带头认错,上交罚金,退回屯田,如此还有反抗的,那就只有严肃处理了。”
  “严肃到什么程度?”
  “我是不会杀皇亲国戚的,不过会将他抓起来,押解进京,由陛下亲自处理。是贬为庶民,还是午门外杀了,那就和我没有关系了。我只管将他的家抄了。他不是贪婪吝啬吗?便让他一个铜板都不剩。”
  泾王沉默了,脸上虽然很难看,知道这个恶人是自己当了。自己必须带头退回屯田,而且还要上交罚金,更是要做剩下的皇亲国戚的工作。
  可以说,自己将会把所有的皇亲国戚得罪个遍。
  但是……
  他可以不做吗?
  不做,就会被罗信以造反的名义,斩杀。
  为了保命,自己也必须做。而且正如罗信所说的那样,自己这样做了,说不定还能够得到嘉靖帝的嘉奖。
  当然,这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罗信不将自己暗中准备造反的事情暴露出去。于是,泾王不得不站起来,向着罗信躬身一礼道:
  “谢谢!”
  罗信摆摆手道:“把事情做好,还有,将那个龙袍赶紧烧了吧。”
  “我明白!”
  “我会在知府衙门住几天!”
  “我这就召集名单上的皇亲国戚。”
  “嗯,我走了!”
  泾王亲自将罗信送到了门外,然后回到房间里,呆呆地坐了半响,最后长叹了一声,开始写信。
  两日后。
  六个皇亲国戚来到泾王府,六个皇亲国戚在泾王府整整地呆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朱源气哼哼地离开了泾王府。而余下的五个皇亲国戚在泾王的带领下,前来知府衙门拜访罗信。随后,罗信便发出了通告,泾王等六个皇亲国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侵占的屯田退回,并且上交罚金。
  与此同时,俞大猷带着一千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朱源捉拿,打入囚车,派人押解进境,朱源的家产收归国家。
  罗信开始忙碌了起来,首先便是整理钱粮,送往前线的胡宗宪,有着这一批钱粮,胡宗宪又能够支持一阵子,让罗信接下来的日子略微轻松了一些。
  忙完这些,罗信便开始处理这些屯田,这些屯田有当初卫所留下的,有被这些皇亲国戚退回来的。
  这要是放在以前,一下子多出这么多屯田,那些官员和世家大族早就找到了罗信的跟前,看看是否能够用低廉的价格购买了。
  但是如今,却没有一个人前来,而且还占据着屯田的世家大族和官员,一个个都提心吊胆,琢磨着自己应该这么做?
  按理说,这种事情根本就不用思考,连皇亲国戚的屯田都退回去了,而且还交了罚金。你们这些官员和世家大族还想留着屯田?
  但是……
  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总是抱着侥幸的心里,一个个默默地看着风头。
  罗信却懒得理会他们,他没有时间去理会他们,他要先把屯田安排好,以免耽误了耕种。他已经早就和嘉靖帝商议好了,这些屯田是不出售的,作为国家的田地,出租给没有田地的农民,让他们耕种交租。
  所以,这些日子,罗信便张贴告示,出租屯田。
  太多的农民都涌了过来,大明近二百年,土地被不断地兼并,失去土地的农民太多了。当然,罗信也不是谁来的都分,是要经过考察的,以免有人滥竽充数。而且要先紧着最困难的农民。
  人口多的,除了种地,没有手艺的,等等。
  这是一个非常繁琐而耗精力的事情,罗信自然不会事必亲躬,各个州府的文官被安排下去,罗信只是负责最后审查这一关。
  好在南方文官官场可以说是罗信的势力最强的地方,这里有着最多的复兴社成员在这里任职,又加上罗信在南方罗砍头的威名,特别是一个个官员见到皇亲国戚都在罗信的面前认怂了,罗信让他们感觉到更加神秘,也更加高大,一切进行的都十分顺利。
  而就在这一切顺利中,罗信却收到了一个坏消息。
  南京发生兵乱了。
  罗信此时的心情很是复杂,心中有一种正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的念头,又有一种一万头草泥马从心里跑过的念头。
  说是瞌睡有人送上枕头,因为罗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想出来怎么处理武将和文官侵占屯田的办法,而如今南京就发生了兵乱。而南京的军权掌握在谁手中?
  自然是徐达的后代,那位徐鹏举的手中。而在军方,占据屯田最大的就是徐鹏举。如今发生兵乱,无疑让罗信对于收回屯田,并且对徐鹏举处以罚金,要好操作的许多。
  另一方面让罗信闹心的是,这南方原本就够乱了,如今南京再来上这么一下,南方都能够乱成一锅粥了。
  如今罗信经略南方,这南京发生兵变,直接的负责人就是罗信。这一下子,朝堂那些弹劾罗信的人,又有了目标,让罗信心烦不已。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准备
  南京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原本明朝的京城是在南京,朱棣登基之后,将帝都迁移到了北京。
  但是,南京的官员体系依旧在,和北京一样。虽然名义上也由南方经略管辖,但是实际上,谁也不愿意碰南京这个特殊的地方。
  胡宗宪当初就摆明了不管南京军队,而且徐鹏举也不服胡宗宪管。胡宗宪也拿徐鹏举没有办法,别说是胡宗宪了,即便是嘉靖帝,只要徐鹏举这些开国元勋的后代不闹得太过分,嘉靖帝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便是那些文官整天在武将面前牛呼呼的,但是在这些开国元勋面前,也都保持着尊敬,因为这些人实在是彪悍,又是跟着太祖打下的江山,他们可不和你讲什么理,让文官十分头疼。
  所以,便是当初裁军的时候,嘉靖帝和罗信商议了一番,都先将南京的军队先抛出在外,等着卫所的军队裁掉之后,好的影响造出来,让那些士兵听到好处,心生羡慕,那个时候再裁掉南京的军队,就水到渠成了。
  甚至于罗信经略南方之后,也有意识地避开了南京。谁知道这南京就出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0/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