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8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5/1136

  按道理,罗信是没有资格做东殿第一桌的。
  皇帝,亲王和王妃等皇室中人,会在正殿内。不是皇室血脉,是没有资格坐在正殿的。而高官是要坐在东西两个偏殿内,至于更小的官,就只有坐在配殿中了。
  以如今罗信三品礼部侍郎的官职是可以坐在东西两个偏殿内的,但是却没有资格坐在第一桌上。能够坐在第一桌上的都是国共和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但是罗信坐在这里,却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大家都知道,罗信不是以官职坐在这里的,而是以裕王的老师身份,以陪客的身份坐在这里的。老师也算作半个主人。
  而且罗信的另外身份也让在座的人都不排斥。
  在这一桌上做的人,实际上也分为两个阵营,六部尚书是文官体系,而国公是武官体系。而罗信呢?
  詹士府左庶子,翰林院掌院,礼部侍郎,那是真正文官体系中的清贵。自然会被六部尚书看成自己人。但是不要忘记了,罗信如今还是一个二等侯爷,这自然也被那些国公看成是自己人。
  最重要的是,谁都能够看出来,罗信小小年级,就能够成为三品礼部侍郎,可见陛下对他的恩宠,又是裕王的老师,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每个人也都对罗信十分客气。
  和各位寒暄了一圈,罗信才道:“各位老大人刚才在谈论什么?有什么趣事让下官也乐一乐。”
  “倒不是什么趣事。”英国公摇了摇头,脸色微微有些不悦道:“如今倭国已经被灭掉了,南方再也没有倭寇之乱。北方草原和我们大明建立互市,成为友邦,他们已经把兵力开始向着西域倾斜,高丽更是被不器你给打得伤筋动骨,如今四海清平,被誉为百年之内将无战事。所以,便有人提出要裁军。”
  一旁的成国公接口道:“一旦裁军了,将来想要在形成战斗力,那便很难了。一个国家的安定,那不是靠文官的嘴说出来的,而是靠武将打出来的。”
  “不能那么说!”户部尚书摇头道:“如今大明的兵太多了,国家养不起。”
  “怎么就养不起了?北有互市,南有市舶司,国家现在缺钱吗?”
  罗信心中就是一叹,实际上,罗信早就想裁军了。在他看来,大明武备松弛,武力衰弱。整个大明,也就北方马芳的嫡系军队,南方俞大猷和戚继光的军队算作强军,余下的都入不得罗信的眼中。
  尤其是罗信觉得府兵已经落伍了。以大明如今的财力,已经完全可以养得起军队了。但是却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只是这个事情太大,以罗信如今的官职,不可能推动此事,更不好发表评论。正为难间,便听到一声高喊:
  “皇上驾到!”
  众人便停下了话题,纷纷站起身形,向着门外走去。一直走到裕王府的大门外,在徐阶,高拱和极为国公的带领下,百官迎驾。虽然官员众多,但是却是鸦雀无声。
  等了大约半刻钟的时间,便听到整齐的马蹄声,众人循声望过去,在他们的视野中,便出来了整齐的金甲红披的御林校尉,骑着骏马,向着这边行来。然后纷纷下马,站在铺在地上的红毯两旁。
  罗信看着这些御林军,心中不由感叹。
  想当初汉朝建立羽林军,实力十分强悍,可谓汉朝中最能打的军队,羽林军的含义是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但是看看如今大明的将羽林军改名为御林军的这些人,就是一个仪仗队,放到战场上,经不起一个冲击。
  正在感叹间,便见到宫廷乐师各自捧着乐器,一边行走,一边弹奏,伴随着雅乐之声,便是各种依仗,纷至沓来。
  等那些仪仗队走过去,便是一队全神戒备的御前大内侍卫,簇拥着嘉靖帝的步辇行来,在其后还有着百执枪、佩仪刀、佩弓矢的侍卫,最后殿以黄龙大纛!
  百官在徐阶的带领下,在路旁跪倒,整齐地呼喝道:
  “臣等恭迎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锦出现在步辇旁,高声道:“平身!”
  步辇从百官的身前行过,从中门而入,百官也纷纷从地上站起来,跟在了步辇之后,走进了裕王府。
  步辇一直到正殿的大门前,便见到裕王扶着嘉靖帝从步辇上下来,百官神色都是微动。
  陛下竟然允许裕王与他共乘一车!
  几乎瞬间,大家的心中便都有了决定,望向裕王的目光变得火热。
  今天的裕王也是精神也是十足,昂首挺胸,倒是有了几分储君的风采。脸上一直带着掩饰不住的笑容,扶着嘉靖帝从步辇上下来。嘉靖帝给人的感觉,已经是风烛残年了,行走之间,已经有着微微颤抖。
  但是今天嘉靖帝的精神头却是很好,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被裕王扶着进入到正殿之中,在正中位置上坐下。便乐呵呵地说道:
  “朕的孙子呢?快抱来给朕看看。”
  裕王满脸笑容道:“儿臣这就去把孩子抱过来。”
  “嗯!”
  嘉靖帝轻轻点头,裕王便快步离去,不一会儿,便带着李妃盛装而入,大礼参拜。
  “起来!”嘉靖帝含笑道:“快把孩子抱过来。”
  裕王朝着李妃轻轻点头,李妃便在宫女的搀扶下起身,抱着孩子走到嘉靖帝的跟前,将孩子交给了黄锦,然后又跪在了地上。
  黄锦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脸上笑得像一朵菊花。
  “陛下,您瞧,这小祖宗长得可真有福相,这精神头真让人喜欢。”
  嘉靖帝目光望向了孩子,声音中带着一丝急迫道:“快抱过来给朕看看。”
  黄锦便急忙将孩子抱到了嘉靖帝的面前,让孩子的正面朝向了嘉靖帝。
  实际上,刚刚出生的小孩子差不多都是一个样子,没啥好看的。但是人都是如此,都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好看,那嘉靖帝的目光落在了孩子的脸上,更是觉得孩子和自己很像。那孩子也不怕人,见到嘉靖帝伸出双臂来抱他,还咯咯笑了两声。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大势所趋
  这稚嫩的笑声令嘉靖帝那颗苍老的心都融化了,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将孩子接过来道:
  “让爷爷抱抱!”
  嘉靖帝将孩子抱在怀里,动作小心翼翼却很是僵硬,但是那脸上的笑容却是慈祥亲切,也许是血缘关系,那孩子也不怕嘉靖帝,竟然伸出小手去抓嘉靖帝的胡子。
  裕王紧张地看着嘉靖帝的神色,生怕孩子抓痛了嘉靖帝的胡子,让嘉靖帝讨厌这个孩子。
  嘉靖帝可不是一个好脾气,而且在裕王的记忆里,似乎也不喜欢孩子,从他记事的时候起,他似乎就没有感觉到嘉靖帝对他喜欢过,没有记得嘉靖帝抱过他。所以,此时他的心情不仅是紧张,甚至是恐惧。
  但是,在他紧张的视野中,嘉靖帝不仅没有不高兴,仿佛……似乎还很享受孩子的小手抓着他胡子的感觉,满脸的笑容,将孩子抱在怀里,望着裕王道:
  “孩子的名字朕已经想好了!”说到这里,偏过头对黄锦道:“给载垕看看。”
  黄锦便取出一张黄纸,来到裕王跟前,躬身递给了裕王道:“殿下请过目。”
  裕王双手接过了那张黄纸,打开后,轻声念道:“朱翊钧”。
  “这个名字,朕花了几天的时间,推衍出来的。将来一定无病无灾,福气无边!”
  此时众大臣都站在大殿门外,罗信听到朱翊钧这三个字,心中就是一阵激动。朱翊钧便是历史上的万历皇帝,既然朱翊钧这个名字出现了,便证明历史的方向并没有大的改变,最起码朱翊钧就是万历皇帝没有变,如此裕王自然也就是皇帝。景王没戏了。心中一颗大石放下。
  而裕王和罗信想的完全不同。罗信非常重视这个名字,而裕王却根本不在意什么名字,他在意的是嘉靖帝对待自己这个儿子的态度。如今见到嘉靖帝高兴而慈祥的模样,裕王的心中欣喜欲狂,使劲儿地安奈住心中的激动。
  嘉靖帝毕竟风烛残年了,逗弄了一会儿皇孙,脸上的神色便有些疲惫。黄锦小声道:
  “陛下,将世子爷交给奴才吧。”
  嘉靖帝用手指摸了摸孩子粉嫩的脸蛋,这才依依不舍地将孩子交给了黄锦。黄锦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抱过来,交给了李妃。嘉靖帝满意地望着李妃道:
  “你是我朱家的功臣,朕要重重赏你。你为天家的儿媳,荣华富贵在身,无须再赏,朕就赏赐你的娘家吧,封你父亲为伯爵吧。”
  李妃立刻跪下磕头道:“臣妾代父亲叩谢父皇天恩。”
  嘉靖帝慈祥地笑道:“不需多礼,替朕将皇孙带好,那便是对朕最大的谢恩。”
  带宫女将李妃扶起,嘉靖帝望着站在大殿门外的百官道:
  “时候也不早了,开宴吧。”
  “恭贺陛下,恭贺殿下!”大门外的百官齐声道贺。
  而这个时候,整个裕王府的人开始动了起来,宫人门穿梭在王府内,在正殿,偏殿和配殿中,一桌桌摆上了丰盛的佳肴。
  整个裕王府内,一时之间欢声笑语。
  但是,虽然人人脸上都有笑容,却并非每个人的心中都高兴。
  那些支持裕王的人,自然是从心底往外的笑。从今天的态势来看,裕王基本上就是储君了,他们的斗争胜利了。
  那些中间派,心中也高兴,终于确定了目标,可以倒过去了。
  但是……
  那些之前支持景王的官员,心情就不好了。即便是将山珍海味吃在嘴里,也味同嚼蜡。
  实在是没有心情啊!
  徐阶坐在那里,聆听着正殿之内嘉靖帝和裕王的笑声,心如刀割。
  而此时坐在正殿之内的景王,那心便如同碎了一般,脸上勉强挤出的笑容,却怎么看都像是哭一般。
  宴席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嘉靖帝先起驾回宫,然后百官纷纷散去。徐阶和袁炜凑在一起,一边神色严肃地说着什么,一边向着轿子走去。而就在这个时候,景王走了过来。
  “袁师,徐师。”
  “见过殿下。”徐阶和袁炜向景王施礼。
  “我还有希望吗?”景王淡淡地说道,但是徐阶和袁炜都从他那淡淡地语气中听到了怒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5/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