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136

  “华山啊!”罗信挠了挠头道:“华山论剑啊!”
  “什么华山论剑?”周玉奇怪地望着罗信。
  “没什么?”罗信赶紧摇头道:“我只是觉得这华山的险峻就如同一柄出窍的宝剑!”
  “不错,恰如其分!”周玉一边点头一边自恋地说道:“我已经能够把一座山画出一柄剑的气势了。”
  罗信不由又翻了一个白眼道:“另一面我就写李白的侠客行!”
  “妙!”周玉不仅抚掌。
  到了午后,周玉一个人去河边钓鱼去了,罗信则是去了林秀才家。一个时辰之后,正在河边钓鱼的周玉听到了村子里传来的洞箫之音,便收了鱼竿,拎着鱼篓向着村内走来。站在门口静静地听完罗信吹箫,这才推门而入道:
  “信弟,你的洞箫愈加的精粹了。”
  和周玉接触得久了,罗信也了解了他的性子。很淡然,这是像他作的诗那样,很有一种道家的境界。所以罗信也渐渐和他放开,没有那么多的俗礼,闻言只是笑笑,转身向着屋子里走去。
  进入到屋子里,罗信便放下洞箫来到了桌子边向着打开的折扇望去,见到那幅画已经干透,便将扇面翻转,开始研磨。周玉便凑了过来道:
  “准备写字了?”
  “嗯!”
  周玉便兴奋了起来,他看过罗信的字,知道罗信的字写得非常好,神色变得专注。而罗信研磨之后,提笔而立,神色也专注了起来。意识沉浸在《侠客行》的意境之中,脑海中前世看过的那些武侠电影的镜头不时地闪过,渐渐地身上散发出一种肃杀之气。
  周玉眉头一挑,心中生出了一丝凛然,不由望向了身旁的罗信,目光中充满了惊讶。在他的感觉中,此时的罗信仿佛一柄出鞘的宝剑,让他感觉此时罗信的身影竟然仿佛和他画的那幅华山重合。
  罗信动了!
  提笔饱蘸浓墨,落笔苍劲有力!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在周玉的视野中,那一笔笔如同一柄柄利剑,或斩,或噼,或刺,或撩,或点……
  一种凌厉的气势扑面而来。
  待罗信收笔之后良久,周玉双目放光地望着罗信道:“信弟,你这一笔字已经可以为宗师矣!”
  罗信端详着扇面上的字,心中也十分满意。只是书写了这一幅字,让他有种自己的字又有着一丝提升的感觉。
  “我一定要学扇功,到时候你也给我扇面写上一幅侠客行!”
  周玉眉飞色舞,罗信含笑点头。
  周玉在罗家住了七天,太极拳勉勉强强地学了一半。
  这一日。
  两个人正坐在院子里交流时文制艺,便听到敲门声。罗信便站起身形来到门前打开门,便见到外面站着一个衙役,牵着两匹马。
  罗信一看认识,只是不知道他的名字。还未等他开口,那个衙役便道:
  “罗公子,我家公子可在?”
  这个时候听到声音的周玉已经来到了门前。
  “何事?”
  那衙役急忙说道:“大人让小的前来接公子回去。”
  周玉脸上就是一喜,对罗信说道:“信弟,事情看来已经有了结果,随为兄一起去?”
  罗信便摇头道:“我就不去了,只是文斗的日子如果定下来,烦浩德兄告知一声。”
  “也好!”
  关系到父亲前程的事情,他也不淡然了。立刻回身进屋和罗氏告辞,然后匆匆上马和那个衙役离开了上林村。
  望着周玉和那个衙役离去的背影,心里便有些感叹,一场文斗,不知有多少人名声鹊起,又有多少人黯然回归。
  又过三日,周玉骑着一匹马又来到了罗家。罗信一看到他腰间挂着的长剑就觉得肝痛。穿着一身长袍,腰间挂着一把长剑,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这也是罗信为什么弄了一把扇子,而不愿意挂剑的原因。
  而且周玉那把剑他也看过,就是一个铁片子,纯粹的一个装饰品。罗信甚至觉得那柄剑的杀伤力还不如他那把折扇。
第九十三章
临近
  “进来吧!”
  罗信摇摇头转身向着屋子里走去,周玉倒是觉得自己很英武,跳下马之后,一手牵马,一手扶剑,昂然走进了大门。
  “快给为兄倒杯水喝,渴死了!”
  罗信先是帮着他将马拴在了树上,这个时候周玉已经和罗氏问安完毕,跑到西厢房内自己倒茶喝去了。
  “大兄,可是文斗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
  “嗯!”周玉放下茶杯道:“就在月底。”
  “可定下章程?”
  “没有!”周玉摇头道:“两县还在商议。不过既然是文斗,总是脱不开文人的范畴。不过也不好说,也许会有像你们两村文斗那样出个九孔球之类的。反正两县都极为重视此次文斗,都想要来个开门红。”
  罗信便摇头道:“如此范围可就广了,想要赢得文斗并不容易。”
  “是啊!”周玉也微微皱起了眉头道:“这次文斗只要成功,两县县令都会得到一场功绩。如果再能够获胜,那就是教化有功,说不得就能够向上升一升,所以两县才如此重视。”
  “县里的气氛如何?”
  “群情高涨啊!”周玉便笑道:“像疯了似的。不仅仅是县里的读书人,就是附近乡村的读书人也都赶到了县城,小聚大聚不断,日日吟诗作对,倒是那飞燕姑娘越加的火红了。”
  “噗嗤……”罗信忍不住笑出声来。
  周玉便斜了罗信一眼道:“小屁孩子,和你说也不懂。等你大了,就入髓知味了。”
  罗信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周玉便喝道:“你那是什么眼神儿?”
  罗信的眼神儿愈加地鄙视。
  周玉便摆了摆手,仿佛是要将罗信那鄙视的眼神扇走,然后说道:
  “还不止这些,附近州县的读书人听说了这场文斗也都在赶过来,这场争水文斗已经传播开来,会成为一场文坛盛事,我们阳林县这次是真正出名了。”
  看着周玉那眉飞色舞的模样,罗信便抬起手揉着眉心,一脸的担忧状。没有得到罗信热烈的回应,周玉这才注意到罗信的担忧状,便不解地问道:
  “怎么了?县里出名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啊!对我们的名声传播也有益处啊!你这是什么表情?”
  “我……蛋痛!”
  “蛋痛?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罗信赶紧转了话头道:“好名声自然有益,但是如果是坏名声,可就成了士林的大笑话。”
  “怎么会是坏名声?怎么会是大笑话?”周玉便有些急,这可是关系到他老爹的前程,由不得他不急。
  “我上次参加那个桃园文会应该是我们县最高水平的文会了吧?”
  “嗯,在秀才这个层次算是水平最高了。哦,对了,两县如今基本上达成了一个约定,不允许举人以上的文人参加文斗。只允许秀才和秀才一下的人参加,当然像你这种还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也可以参加。这也算是给你们这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一个学习的机会,你们要好好珍惜啊!”
  罗信便翻了一个白眼,然后便看到周玉自己在那里乐得不行的样子。这也能够笑成这样?这笑点太低了吧?不由低声嘟囔道:
  “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
  那周玉倒是耳尖,闻听到罗信的话,先是一怔,然后摆手道:
  “你说的不对,书里不是这么说的。”
  然后就是冥思苦想状,原来是他知道了罗信在陆府借书的时候,还给陆家小姐讲《西游记》,便也弄了一本看,此时听着罗信的话觉得熟悉,猛然间用折扇一拍手心道:
  “应该是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我说信弟,你这记忆力差了啊!”
  罗信叹气,索性不理会这货的中二,接着话头道:“大兄,你觉得就凭县里的那些读书人的水平会露彩儿?露丑还差不多。
  这要是只有我们两县的人观看文斗也就罢了,相信两县的水平也差不了多少。但是如今州府的读书人也过来观看,不知道是会得到州府文人的赞赏还是嘲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