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1136

  众人的眼睛都是一亮:“我们弹劾谁?只要你说出一个目标,我们就会用折子把那个人给淹没了。”
  “弹劾我!”高拱淡淡地说道。
第六百一十七章

  “你?”
  众人惊讶地望着高拱,随后一个个若有所思。高拱目光扫向众人,见到众人并没有失态,反而若有所悟,眼中不禁现出满意之色道:
  “就弹劾我无能,身在内阁,却什么事情也不做,致使徐阁老公务繁重,身体每况愈下,呼吁陛下将我罢黜内阁,换一个人来内阁辅助徐阶,嗯,那个张居正就不错。”
  众人琢磨了一会儿,便都琢磨过味来了。
  看着是弹劾高拱尸位素餐,但是这事情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从嘉靖的角度去看,恐怕不是高拱尸位素餐,什么事情也不做,而是做不了。
  嘉靖帝既然提升高拱进内阁,会不了解高拱的能力吗?如此在内阁却成为了一个摆设,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高拱已经被徐阶逼到了墙角,压制得根本就没有丝毫还手之力。徐阶已经独掌朝纲了,内阁已经只有徐阶一个声音了。
  那么……未来会不会在大明也只有徐阶一个人的声音?
  在他嘉靖帝死后?
  众人想到了这里,不由都对高拱竖起了大拇指。
  “那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等等看吧!”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或者是等罗信离开京城,或者是等到我们退无可退的时候。”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到了七月。大明北方在慢慢复苏,被黄台吉屠杀的北方又开始渐渐变得有生气。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人是生命力最为顽强的一种生命。
  这半年,对于朝堂来说是风云变幻,但是对于天下学子来说,也是匆忙而紧张的半年。
  因为这半年的二月,四月,六月,各地分别经过了县试,府试和道试。
  过了道试的学子都换上了秀才衣,挎着秀才剑,纷纷离家游历,因为距离乡试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要到明年八月秋闱。这对于那些早就向往外面世界的秀才们,便迫不及待地结伴而行了。
  京城。
  作为大明的中心,对于这些秀才来说,那是必须来游历一番的,是带着朝圣的心理来的。
  而此时,在大明的中心,京城的朝堂之上,徐阶已经独掌朝纲了,最起码在表面上看是如此,高拱已经真正地成为了内阁的一个摆设,如同严嵩时期的马芳一般。
  邹应龙依旧在考察着内外官员,不时地罢黜,调动京城内外的官员,渐渐地将徐党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周玉,张洵和罗智依旧在修编《元史》,因为徐阶说不合格。不过徐阶却把徐时行调到了内阁,和罗信一样担任内阁司值郎。并且十分重用徐时行,将许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给他做。
  罗信呢?
  罗信如今只负责一件事,那就是去户部为嘉靖帝催要银子。罗信也不言语,每天都会去户部,仿佛他是在户部工作一般。然后每日在回到内阁向徐阶汇报,换来徐阶一顿苛责和训斥,甚至给罗信下了一个月的期限,如果在一个月内再不能够催要回来银子,就不必在内阁任职了。罗信也不反驳,依旧每日去户部。
  他这种状态连徐时行都看不下去,但是他此时已经跟紧了徐阶的脚步,虽然心中曾经敬佩罗信,但也只能够对罗信敬而远之了。
  周玉等人更是义愤填膺,这一日,在周玉的书房内,晋阳九杰都在座。周玉忍不住噼头便问:
  “不器,你究竟准备忍到什么时候?”
  “是啊!”张洵也忍不住说道:“我们这半年来,结交了很多有识之士,虽然我们在京城官职微小,但也是一股庞大的力量,我们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这半年来,邹应龙通过考察提拔的官员有着很多都是贪腐之辈,甚至草菅人命,知法犯法,只要我们将这些折子上去,一起弹劾邹应龙,身为吏部尚书,却提拔大量如此人为官,最差邹应龙也是一个渎职之罪,给徐党一个警告,别把我们当做软柿子捏。”
  罗信凝声道:“那些证据属实?”
  “属实,我们有人证,甚至有被害得家破人亡的苦主。”
  “先放着吧,好好养着那些人,一会儿我会让陆元拿一些银子。现在还不是时候,徐阶正是鼎盛时期,只要陛下对徐阶圣眷不落,就算我们弹劾邹应龙,证据确凿,徐阶也会死保邹应龙,如此陛下也不过正是会将邹应龙叫到跟前斥责一番,毕竟这不是邹应龙贪腐,不是邹应龙草菅人命。这些证据只能够在徐阶有着失宠的趋势之时,才会起到巨大的效果。”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众人不由泄气道:“恐怕还没有等到徐阶失宠,我们这些人就被打发到岭南那些毒瘴之地,这辈子也许就死在了那边了。”
  “不会很久的!”罗信笑道。
  “嗯?”众人皆是望向了罗信。
  “不要小看高拱!”罗信目光渐渐地变得深邃:“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他的日子更不好过。我们等他先动手。”
  “我不觉得高拱有多厉害!”刘秀文摇头叹息道:“如果他有办法,早就反击了,又何必被逼到了如今这番模样?都成了内阁的摆设了。”
  罗信苦笑道:“他在等我离开京城。”
  “那你……”罗智突然惊道:“我听说徐阶那老匹夫给你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在一个月内再催不来户部银子,便会罢黜你内阁司值郎的职位?”
  罗信的眼中现出了一丝讥讽道:“我倒是等着他罢黜我。”
  “为什么?”众人不解地问道。
  罗信便叹息了一声道:“如今徐阶已经隔断了百官和陛下接触的机会,我这半年来,根本就没有见过陛下一次。我相信徐阶给我下的通牒,陛下都知道,只是陛下坐在一旁看热闹。如果我真的被罢黜了,陛下一定会见我一面,陛下是不会放过奚落我的机会的,然后很可能再表示我曾有功于大明,恩典于我,把我打发出京城,随便给我一个县令当,让我老死在外吧。”
  “那你还等着徐阶罢黜你?”
第六百一十八章
徐阶讲学
  “有些事情隔着徐阶,反倒不好办。如果能够见到陛下,也许会是另一番局面。”罗信轻声说道。
  冠盖满京华。
  这就是七月的京城。
  很多读书人都来京城游历,一方面是见识一番京城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想要结交一些京城权贵,看看有没有碰到机缘的机会。
  徐阶如今俨然心学的领袖,而且也极为推广心学。如果作为一个大儒,这么做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国内阁首辅,这样做就有问题了。一个内阁首辅去乐于讲学,推广心学,这势必会上行下效,让整个朝堂百官都跟风。
  这件事情不仅仅是高拱有着看法,就是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也有着看法,只是两个人都没有说,知道自己说也没有用,根本就阻止不了徐阶。
  这一日。
  是官员休沐日。
  徐阶受邀在香山讲学,据说会有数千士林前去听讲。京城的百官都是灵魂通透之人,如今谁还看不出,徐阶就是当初的严嵩,十分受嘉靖帝宠信?徐阶又乐于讲学,甚至已经有人喊出要为徐阶的讲学整理成册,必将是超越一切大儒的传世巨着。
  一时之间,徐阶在士林之中风头一时无两,已经几乎没有人再去谈论什么《孔孟合璧》,他们都在期待徐阶的巨着。
  在这种情况下,徐阶讲学,朝廷的百官怎么可能不趋之若鹜?
  徐阶心中自然是高兴,他在武功上无法超越罗信……嗯!最起码是在目前无法超越,但是等到他将东南梳理完毕,将倭寇剿灭,就算不能够超越罗信,最起码也可以和罗信并驾齐驱。
  但是,如今在文治上,他却认为自己正在超越罗信。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谈论《孔孟合璧》了,所以他要乘胜追击,彻底让士林忘记罗信。而当初罗信喝心学闹得也很僵,所以心学中绝大多数门徒也都十分支持徐阶,这便给徐阶造出了更大的声势,徐阶讲学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这次香山的讲学已经到了京城所有的最大规模。
  可以想象,等到后年会试之时,徐阶在开坛讲学,会是何种规模?
  徐阶要在香山讲学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播开来,几乎京城的大小官员都做好了前往香山听讲的准备。
  这倒不是徐阶讲的就是比罗信的《孔孟合璧》高明,也不是那些大小官员多么愿意学习,他们当初学的那些东西,早就在为官这些年随着吃进去的饭排泄出去了。
  但是……
  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徐阶也许记不住究竟谁去听他讲学了,但是一定能够记住谁没有去。这要是被徐阶记住了,那还有好果子吃?
  所以,到了这一天,除了数千士林学子在前往香山的路上络绎不绝,在这路上还有着无数的轿子,里面坐着一个个官员。
  如果从空中向着下方望去,那阵势真是壮观,数千学子,再加上近千名京城的大小官员,沿着香山的路迤逦而行,都赶上皇帝祭天了规模了。
  香山的平台之上根本就容不下这么多人,便有许多人沿着山路或坐或立,如此大的规模,让坐在搭起来的高台上徐阶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目光向着下方巡视着。
  那些士林学子也就算了,他们还没有资格靠近徐阶,但是那些大小官员来了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听徐阶讲学吗?
  当然不是!
  他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徐阶看到他们,知道他们来了,他们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
  罗信有没有来?
  来了!
  他现在正是低调的时候,又是徐阶手下做司值郎,怎么可能不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