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1136

  “这……”罗信的脸上愈加苦涩道:“退婚这件事情还真是和严党无关,而是徐阶逼迫老师如此做。”
  “我也听到传闻,如此说来那些传闻都是真的?”
  “是!”
  “啪!”马芳一拍桌子道:“真是个小人,在内阁我看他很不顺眼。当初严嵩还在内阁的时候,一副跟屁虫的模样。如今成为内阁首府,又嚣张得了不得。可是就他那个阴柔的性子,早晚会被高拱给挤出内阁。”
  罗信点点头,因为他知道,历史上徐阶最终就是被高拱和张居正联手挤出了内阁。
  “你也这样认为?”马芳见到罗信点头,兴奋地问道。
  “嗯!”罗信点头道:“徐阶的人格魅力不足以服众,但是……”
  “但是什么?”
  罗信的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道:“徐阶在那个位子却压不住百官,势必会引起党争,一旦最终高拱将徐阶挤出内阁,便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大明朝堂的党争便会愈演愈烈,最终大明会毁在党争之中。”
  马芳沉默了半响,最终点头道:“不器所虑甚是。”
  罗信也不说话了,两个人开始喝着闷酒,半响,罗信问道:
  “那日我和老哥说的草原之事,你和陛下说过吗?”
  马芳阴着脸点点头道:“说了,但是陛下却没有说什么。”
  说到这里,自嘲一笑道:“陛下每日醉心于修道,只要黄台吉不打到京城城下,恐怕他是得过且过。”
  罗信长叹了一声道:“陛下也老了,已经失去了雄心。唉……我还是先自保吧。”
  “自保?”马芳眼中露出了震惊和担心之色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罗信眼中露出了一丝讥讽道:“那位徐首府让我重修《元史》。”
  “重修《元史》?”马芳思索了一下道:“徐阶也只能够做出此等阴险之事,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想要打压你十年八年。”
  “十年八年……我有几个十年八年?”罗信苦涩地说道:“更何况,我重修《元史》用不了那么久的时间。我在想,如果我用一年的时间将《元史》重修完毕,会不会逼得徐阶对我下重手?”
  马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道:“你担心徐阶害你?”
  “难道不应该担心吗?”
  马芳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道:“不器,你智慧过人,但是对于做官的经验还是差了一些。”
  罗信精神一振,朝着马芳拱手道:“还请老哥指点。”
  马芳目光变得深邃道:“你知道做官要有哪三思吗?”
  罗信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前世今生还真是都没有做过官,对做官这个职业还真是没有丝毫心得。于是干脆便再次拱手道:
  “老哥,你就别难为我了,我如今一头扎进官场,根本就是懵懵懂懂。”
  “思危,思退,思变。”马芳凝声道。
  “思危,思退,思变!”罗信轻声重复,眼中现出思索之色。
  “不错,为官之道,眼光要长远,否则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马芳淡淡地说道:“所以,徐阶不能,也不敢加害与你,最多是打压与你,让他在内阁时期,不允许朝堂之上有你的声音。”
  “如何不能?如何不敢?”罗信有些不明所以。
  “先说不能!”马芳的眼中也露出了一丝讥讽道:“不器,不要小看自己。如今你的官职是小,只是一个六品官,而且还没有什么实权,只是一个清贵翰林。但是不要忘记了,既还是一代名将,是你自己亲手打出来的一代名将,金字招牌,满朝武将,无人可与你争锋。你更是一代大儒,整个大明士林也都对你尊敬。
  这些还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年龄。如今你才只有十五岁,你这个状元的岁数实在是太可怕了,只要你不出错,未来的内阁首府一定是你的。
  试想一下,你这样的一个人,满朝文武谁不想和你搭上关系?谁不想在你微末之际和你交好?所以说,徐阶打压你,大家还不能够说什么。但是,徐阶一旦想要害你,立刻便会有无数的达官显贵来保你,因为他们一旦保下了你,你就欠他们一个人情。而且以你的名将和大儒的地位,想要保住你并不困难,只要保你不死,朝堂之上的起起伏伏,以你的学识和名望,终有一日会重返朝堂。最重要的是,到时候百官保你,徐阶便会被孤立,想要在内阁首府这个位置上做得久一些,他就不能够害你,最多只是打压。”
第五百三十五章
为国储才
  “再说不敢!
  徐阶如今爬得已经太高了,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终有退出朝堂之时。所以他要思退。要知道害你不死,你将来势必会对他进行报复。他的屁股地下也不干净。说严嵩是一个大贪官,他贪的也不少。严嵩就是前车之鉴,他又如何敢将事情做绝?除非他有把握将你害死。但是,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他不敢。”
  “我有那么厉害?”罗信不禁失笑道:“老哥你虚言了吧?”
  “虚言个屁!”马芳爆了一句粗口,望向罗信的目光流露出羡慕之色道:“你敢不敢和老哥打赌?如果徐阶敢害你,第一个跳出来保你的朝堂大佬就是陆炳。”
  “陆炳?”罗信吃惊道:“我和他可没有半点儿交际,他为什么要第一个跳出来保我?”
  马芳轻声道:“你看到过百官有过几朝元老,你可见过锦衣卫指挥使连任过两朝?”
  罗信神色一怔,马芳继续说道:“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子对于每一个皇帝至关重要,必定用最为心腹之人。所以每个新帝继位之后,必定首先换的就是锦衣卫指挥使。仅仅是换还不够,新帝害怕锦衣卫指挥使在锦衣卫经营多年,对锦衣卫依旧可以掌控,知道的秘密太多,所以历届锦衣卫指挥使能够有好下场的不多。他们注定只能够荣耀一朝,之后下场很惨。如此他陆炳便需要未来的一个大佬能够保他,而你却正好符合条件,所以他必定保你,让你欠下他一个人情。”
  罗信默然片刻,心中便觉得马芳说得有道理,说不定陆炳此时正在盼着徐阶害他罗信,到时候他好跳出来保自己,让自己欠他一个人情。
  罗信的心中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最起码他知道自己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心中又生出不甘,不甘被徐阶打压。
  看到罗信脸上的郁闷之色,马芳便笑道:“你也不用郁闷,陛下不会让徐阶打压你太久的。”
  “这是为何?”罗信精神一振。
  马芳的目光有些游离道:“因为陛下的身体……陛下需要为国储才了。”
  罗信心中就是一跳,他可是知道历史上的家境没有几年可活了,而且他见过嘉靖帝几次,嘉靖帝的身体状况确实很不好。
  “不器,任何一代皇帝见到你,都会把你培养成护国朝臣。更何况陛下如今只有二子,裕王和景王。裕王性子柔弱,景王飞扬跋扈,距离陛下的英明甚远。所以陛下不得不为下一代操心。
  以陛下的智慧,就算没有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陛下也会让严嵩远离朝堂,因为严嵩太老了,老得已经不能够为下一代新帝尽忠了。而高拱和徐阶年龄也不小了,并不是最佳的辅佐新帝之人。在你之前,陛下应该在培养两个人,一文一武。
  这一文应该是张居正,陛下应该会将皇位传给裕王,将张居正派给裕王做老师,就是让张居正和裕王早早地建立起感情。
  而那一武,应该就是胡宗宪,虽然胡宗宪也是文人,但是陛下却把他当做武人在用。”
  “胡宗宪?”罗信的心中便有些诧异道:“他如今做的官也不大啊。”
  “不然!”马芳老谋深算地说道:“你知道他的履历吗?”
  罗信思索了一下道:“他是嘉靖十七年的进士,入朝两年后便被派往山东青州府益都任县令。之后又任余姚知县,再任巡按宣府、大同等边防重镇,嘉靖三十年,巡按湖广。为官多年,官不见大多少,但是却!”
  调动很频繁,几乎将南北两方的政务和军务全都体验了一遍……”
  罗信的声音猛然停了下来,眼中露出了震惊之色道:“陛下这是在培养他的经验和能力?”
  马芳点点头道:“而且胡宗宪中进士那一年,主考官并不是严嵩,而是翰林院掌院张邦奇。如此严嵩也就不是他的座师。最重要的是他的历次重大的调任都是陛下钦点。比如出任胡国光巡按,初吻浙江巡按等等。这只有一个说明,他简在帝心。”
  “嘶……”
  罗信倒吸了一口冷气,对嘉靖帝的城府深为佩服,甚至恐惧。
  “只是……”马芳的脸上露出了讥讽之色道:“陛下向着磨磨胡宗宪的性子,但是却又偏偏不告诉他,一个人被如此打压这么久,耐心恐怕早就磨光了。胡宗宪不是陛下的狗,他是一个人,是个人就会有自己的想法,胡宗宪后来和严嵩已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不过陛下还不是很清楚罢了。或者是陛下很清楚,但是如今东南还需要胡宗宪,而且严嵩已经倒了,陛下想再给胡宗宪一个机会。”
  说到这里,马芳又摇了摇头道:“如果没有你横空出世,胡宗宪也许还会有一线生机,但是如今你横空出世,胡宗宪最终还是必死之局。”
  “这又和我有什么关系?”罗信不由苦笑道。
  “因为陛下如今把你当作未来的辅佐之臣!”
  罗信不为所动道:“这都是未来之事,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情,距离还很遥远。”
  “是啊!”马芳也叹息了一声道:“虽然我看到了这些,但是陛下的心思又有谁能够真正地看懂?”
  罗信哭笑不得地说道:“老哥,你分析了半天,最后却又说做不得数,老哥你拿我开心啊?”
  马芳摇了摇头道:“不是,你如今已经具备了辅佐大臣的底蕴,只是还需要在朝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名垂青史之事,这样才会让陛下下定决心。”
  罗信苦笑道:“我一个小小翰林,如今又被徐阶打压,我如何在朝堂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嗯……重修《元史》算不算发出声音?”
  “屁的声音还差不多!”
  “那我要是在一年的时间内将《元史》重修完毕呢?”
  马芳神色一愣道:“这也不算是什么声音,不过却是会引起陛下的重视。”
第五百三十六章
朝会
  看了一眼罗信,马芳道:“不器,不要担心你没有说话的机会,大明朝如今危机四伏。也就是因为你将阿拉坦汗斩杀,解决了北方边关之危,否则大明朝早就会出现问题。如今大明朝内外皆乱,究根问底,这一切都是因为大明朝的根子烂了,如果不是大明朝自己出了问题,什么北方蒙古,什么东南倭寇,都不成问题。
  朝堂的糜烂来自于士林再也没有硬骨头,而士林没有硬骨头却是起因于陛下。如果当初不是在大礼仪之时,陛下廷杖一百二十四人,更是当场打死十六人,残废者大半,正是因为那一次大礼仪,把士林的胆子打没了,也把士林的心打寒了。而陛下却自以为干纲独断,亲小人,远贤人。
  虽然如今严嵩倒了,但是整个朝堂之上俱都是严嵩之流,如今的内阁首府徐阶也是如此。没有人敢直谏。所以,如果你想要在朝堂上发出声音,并不困难。”
  罗信哭笑不得地说道:“老哥,难道你想要我在陛下面前喊出大明养士二百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