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1136

  沈炼的话将罗信吓了一跳,如果沈炼真的把这番话禀报上去,然后真的被嘉靖帝采纳,大明可真就离亡国不远了。罗信突然失态的惊呼也将沈炼吓了一跳,不由迷惑地望向了罗信。
  “沈大人!”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所以神色间没有了谦虚,而变得极为严肃。
  “学生认为大明边军战力每况愈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官统兵,虽然这是为了防止武将做大,引起叛乱,但是却造成了外行指挥内行。兵者,诡道也,是单成一家之学。”
  罗信说到这里便不再言语,实际上意思已经十分明显。如今的士林几乎都是儒家,更别提考中功名的那些文人。但是儒家也不过是一家之言,并不能够像如今那些士林把儒家夸得那种层度,仿佛儒家就是万能的。兵事,还是要靠兵家。
  沈炼自然听得明白,便皱眉道:“但是你却以两千余人击败阿拉坦汗二十万大军。”
  “家传!”
  罗信只说出了两个字,沈炼心中便恍然。罗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儒家弟子,他还是一个兵家弟子。甚至是先兵家后儒家。沈炼的心中不由有些泄气,原本以为经罗信这一例,武将变得更加不重要,边关连年失败,都是因为武将无能。如果由文人完全掌兵,定不会如此。心中正亢奋,却不料被罗信一桶冷水浇下,原来边军战力低下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文人统兵。
  作为文人的沈炼心中还是十分不服,凝声道:“武人粗鄙贪婪,这大明军队中哪个不贪污,哪个不吃空饷?我看这战力低下,就是因为这些武将造成的。”
  罗信便住口不言,这一点确实是武将造成,但是却有着历史原因。这是朱元璋的政策所造成,罗信自然不敢多言。而且那沈炼虽然生性耿直,却并不是一个口风紧的人,一旦将罗信评论朝政的话传出去,便给了严嵩和徐阶机会。
  如此一来,书房内便沉默了下来。气氛便有些尴尬。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陆忠的声音:
  “老爷,外面有客来访。”
  陆庭芳便站了起来,推开门便见到陆忠站在门外手中拿着一个名刺。伸手取过,目光一扫,眉毛便是一抖,脸上现出喜色,转头对沈炼道:
  “纯甫,何心隐来了!”
  “真的?”沈炼也兴奋地站了起来:“走,我们去迎接何兄。”
  罗信跟在了后面却是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他知道这何心隐前来这里,恐怕并不是冲着陆庭芳,而是冲着自己来的。何心隐知道初五罗信一定会前来给陆庭芳拜年,恐怕还是想要将罗信拉进心学一派。
  这恐怕也是自己率军击败阿拉坦汗产生的后遗症,让朝中各派都开始重视自己。不知道如今严党,徐党……还有锦衣卫会如何对待自己?
  “陆兄,沈兄!”何心隐见到陆庭芳和沈炼迎了出来,便大笑着上前。
  “何兄,快请!”陆庭芳和沈炼上前,一左一右把住何心隐的手臂,三人大笑着向着书房行去。完全将罗信扔在了一边。罗信眼珠子转了转。便故意放慢了脚步,心中暗道,一会儿自己就去和师娘告辞,然后偷偷地离开,不和何心隐见面。却不妨这个时候,何心隐却转头道:
  “陆兄,后面那位小哥莫非就是你的得意弟子罗信?”
第三百二十三章
劝南游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阵气苦,心中暗道,你装什么装啊?好像没有见过我似的。此时陆庭芳的目光也是微微一缩,何心隐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却是让陆庭芳从亢奋中清醒了过来。
  之前罗信在知府府中遇到何心隐的事情可是和陆庭芳说过,在这一瞬间,他便明白了何心隐这次来的目的。
  罗信此时可谓炙手可热,凡是得到北方战事消息的人都知道罗信势必简在帝心。未来飞黄腾达可以预知,都想要将罗信拉进自己的阵营。
  但是陆庭芳却并不想罗信成为心学门人,便笑道:“正是他,今日我们三个相聚,不要管小辈,走走走!”
  话落,便拉着何心隐向着书房走去。这何心隐哪里肯,便顿住了脚步,挣脱出一只手,一把抓住罗信的手臂道:
  “今日一定要与罗小英雄相谈。”
  罗信的心中就浮现出一丝苦笑,和老师对视了一眼,便也只好跟着三个人来到了书房。作为晚辈,又分别给三个人斟茶之后,这才落座。
  何心隐待罗信坐下,便亟不可待地问道:“罗小英雄,可否将击败阿拉坦汗之事给老夫详细讲述一遍?老夫虽然从它处得知,但是都是一些粗枝大叶,甚至以讹传讹,传闻你可以撒豆成兵,击败阿拉坦汗。”
  “撒豆成兵?”罗信不由面露苦笑道:“我哪里有那个本事!”
  “那就详细说说!”何心隐目光灼灼地望着罗信。
  罗信没有办法,只好略微详细地将事情又讲述了一遍。虽然刚才已经给老师和沈炼讲述了一遍,但是此时的陆庭芳和沈炼依旧像是第一次听到一般,听得满脸通红,热血沸腾。期间何心隐还不时地发问,原本罗信只是准备粗略地讲一下,被何心隐不停的发问,结果讲得比给老师和沈炼讲的时候还详细。
  待罗信停下来,不时地发问的何心隐却陷入了沉默。足足过了十几息的时间,何心隐抬头望着罗信道:
  “罗小英雄……”
  罗信这次急忙站了起来,摆手道:“何先生,还请唤学生的名字,小英雄这三个字学生承受不起。”
  一旁的陆庭芳也不想何心隐捧杀罗信,便道:“虽然信儿还没有成年,但是我也给他取了字,唤作不器。不如我们就提前唤信儿为不器吧。”
  “也好!”何心隐从善如流:“不器,如今距离八月乡试还有近六个月的时间,不器有没有想过去南方游历?如果不器前往南方,老夫一定好好招待。”
  罗信闻听神色却是一愣,心中也是一动。说实话,罗信真的很想出去游学,一方面是增长一些自己的见闻。另一方面也想要好好看看这个时代的大明。
  但是,这也只是想想。六个月的时间看似很长,但是在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最快的也不过是骑马,南北两头一来一往,六个月的时间还真是不多,很是匆忙。而且到了三月初一,罗信就要进入府学学习,虽然罗信不觉得在府学能够学到什么,但是那里也是一个群英荟萃的地方,在哪里和同年相互切磋,结交好友也是必经的一条路,便摇摇头道:
  “何先生,初一府学就开了!”
  何心隐便道:“不器,如今你才只有十三岁,十三岁能够考中秀才已经是老天卷怜。你这个年纪正是四处游历,增加见闻和学识的时候,待下一次乡试,势必会高中,说不得还会夺得一个解元。何必非得这次就考?”
  罗信便含笑道:“学生想试试。再说学生也没有夺得解元的想法,只是想要熟悉一下乡试的考场。”
  “没有那个必要!”何心隐劝道:“游历三年,下次乡试你必定高中。陆兄,沈兄,你们两个不会也赞同不器今年就下场科考吧?”
  沈炼不由色动,在他看来,只有十三岁的罗信不如放弃这次乡试,虽然罗信高中案首,但是却未必能够考中举人。而且他认为考中举人的希望很小。十三岁的案首已经令人吃惊了,怎么可能还考中举人。所以他心中此时也十分赞同何心隐的想法,便望着罗信道:
  “不器,我觉得何兄的提议不错,南方为文昌之地,你去游历一番,对你有着很大的帮助。”
  “你看!沈兄也赞同我的观点,陆兄以为呢?”何心隐的脸上现出了笑容。
  陆庭芳的神色却没有半点儿变化,别人不知道罗信的水平,他可是知之甚详。罗信如今都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会考不中一个举人?
  所差者不过是是否能够考中解元罢了!
  所以他心中便不赞同何心隐的提议,便含笑道:“何兄,你为什么要让不器去南方游历?”
  “当然是因为南方是文昌之地了!”
  陆庭芳便含笑不语,罗信也望着何心隐含笑不语。一旁的沈炼也是聪慧之人,方才只是为了罗信着想,并没有深想,如今却是想起了何心隐心学门人的身份,毫无疑问何心隐这是想要借着罗信游历南方的过程中,劝说罗信加入心学。
  那沈炼却也正是心学门人,想到了关键之处,那更是要劝说罗信前往南方游历。但是还没有等到他开口,陆庭芳却已经不客气地说道:
  “何兄,你是想要不器进入心学吧?”
  “不错!”没有想到何心隐倒是干脆地承认:“陆兄以为心学如何?”
  “好!”
  陆庭芳这一声“好”,便让何心隐心喜,但是随后便又听到陆庭芳道:
  “但是不适合不器!”
  “为什么?”何心隐不解地问道。
  陆庭芳心中暗道,罗信将来是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是要成为一代宗师的人,怎么可能进入心学,受到心学的束缚?但是罗信的思想体系还处于形成阶段,陆庭芳自然不会说,说了也会徒增笑尔,便摇头道:
  “何兄就不用问了,将来你一定知道。”
  何心隐的脸色就是一沉:“陆兄可是因为我们心学如今被朝廷打压?以避嫌疑?”
第三百二十四章
寻找黄石翁
  “当然不是!”陆庭芳断然否认。
  “那我就想不出为什么,还请陆兄解惑。不器可以不加入心学,但是总要给我一个明白。如果陆兄有真正的理由,何某以后再也不纠缠不器。”
  陆庭芳只是摇头,微笑不语。如此一来,何心隐便认定陆庭芳是因为心学如今遭到朝廷打压,为了罗信的仕途而抛弃心学,脸上便更加不悦道:
  “既然陆兄瞧不起心学,何某告辞!”
  话落,便径直站起来,甩袖要走。陆庭芳急忙站起来道:“何兄,何必如此!”
  沈炼也上前拉住了何心隐,但是却转向陆庭芳道:“陆兄,你又何必拒绝地如此果决?”
  陆庭芳却是苦笑摇头,但是却闭口不言。罗信编撰书籍之事的大事,哪怕因此得罪了何心隐,得罪了心学,陆庭芳也不会在现在将此时公开。那何心隐见此心中更是愤怒,根本不去看陆庭芳,而是望向罗信道:
  “不器,若是我不劝你加入心学,可是愿意前往南方一游?”
  罗信便站起来施礼道:“南方一定会去,只是府学开学在即,暂时脱不开身。”
  何心隐便怅然一叹道:“不器,原本是想着让你去东南看看,了解一下倭寇之乱。你既然能够想出击败阿拉坦汗的计策,未必就不能够想出破解倭寇之乱的方法。看来,东南之地依旧要经受倭寇之乱了。”
  罗信便苦笑道:“何先生过誉了,学生击败阿拉坦汗侥幸的成分很高。更何况东南有俞大猷,胡宗宪和戚继光,哪里还需要不器。”
  “俞大猷养寇自重,胡宗宪和严嵩龌蹉一气,戚继光……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罢了!”
  话落,何心隐直接甩袖离去,陆庭芳只有跟在后面相送,但是何心隐却头也不回地离去。陆庭芳唯有和罗信相视苦笑。沈炼从何心隐的背影上收回了目光,望着陆庭芳道:
  “陆兄,你不让不器加入心学,真是不是因为朝廷打压心学?”
  “不是!”陆庭芳真诚地望着沈炼,沈炼凝视了陆庭芳半响,目光渐缓:“可否告知纯甫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