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1136

第三百一十七章
惊闻小三元
  所以嘉靖帝便有些为难。罗信这个功劳可是不小,可以说这一场大胜如果没有罗信,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完全是罗信主导了这一场大胜,特别是在此等灾年中获得这样的大胜,特别是在天下对嘉靖帝产生失德怀疑之时取得的这场大胜,让嘉靖帝觉得不封赏罗信……
  不!
  不好好封赏罗信,他自己的心中都过不去。
  但是,要如何封赏呢?
  嘉靖帝的目光望向了严嵩和徐阶,此时嘉靖帝满面春风,心情愉悦至极道:
  “这次胜利是绝对性的,看奏章上所奏,马芳正在乘胜追击。经此一役之后,蒙古元气大伤,最起码十年之内北方不会再有大型的战争出现。这让朕能够到处精力针对东南,将倭寇之乱彻底解决。”
  “陛下英明!”严嵩和徐阶齐声说道。
  实际上,严嵩和徐阶此时心中也都松了一口气,今年的局势实在是太过险恶。但是令他们最恐惧的蒙古军却出乎意料地大败,如此便让他们悬起来的心放回了肚子里。至于倭寇,在他们看来,其威胁远不如阿拉坦汗。此时他们已经不担心大明的外敌,而是担心嘉靖帝对罗信的封赏。见到嘉靖帝的目光望过来,这两个人心中都明白嘉靖帝目光中的意思,心中飞快的寻思了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嘉靖帝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两位爱卿,你们看如何封赏罗信为好?”
  许响便看向了严嵩,一方面如今在朝堂之上,徐阶原本就如同严嵩的跟班,在严嵩没有开口之前,他自然不会开口。另一方面,他心中也知道严嵩和他的心思一样,绝对不会对罗信按好心。所以他只要等着严嵩开口去得罪罗信就可以了。
  严嵩倒是没有想到许家的心思,此时他一门心思都在想着如何阻挡罗信简在帝心。如何让嘉靖帝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罗信忘记。他在那里寻思着,嘉靖帝却是心情激荡,这一场大胜来得太及时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地上缓缓地踱步道:
  “边关武将和蒙古交战多年,也没有取得如此大胜。而且闻听蒙古军到,便望风而逃。这是我们大明军队不行吗?
  我看不是!
  而是我大明读书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罗信一个小小年纪的读书人就能够将蒙古大军玩弄于鼓掌,这证明我大明还是有人才,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好好封赏,重赏。”
  严嵩和徐阶无奈地对视了一眼,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陆炳看了一眼严嵩和徐阶,然后垂下了眼帘。心中暗道:
  “这两个人一定不会让罗信进京,留在陛下身边。”
  又偷偷看了一眼正处于亢奋状态中的嘉靖帝,眼中现出了复杂之色。他自幼就是嘉靖帝的玩伴,对于嘉靖帝十分了解。他知道嘉靖帝的性格反复无常,天性凉薄。别看今日如此亢奋,如此重看罗信,但是很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将罗信忘记。只要严嵩和徐阶能够阻挡罗信进京,恐怕罗信最终还是要毁在严嵩和徐阶的手中。
  “陛下圣明!”严嵩见到嘉靖帝言中已经把罗信树立为士林榜样,口中便无奈地说道。
  嘉靖帝便顿住了脚步,转过身形望向了严嵩。严嵩便知道自己必须开口了,而且此时他的心中也有了定计,便道:
  “陛下,按照常例,是文人封文职,武人封武职。不知道陛下是想要罗信从武职,还是从文职?”
  “当然是文职!”嘉靖帝想也不想地说道。
  严嵩微微低着的头便是目光一缩,如果嘉靖帝因为罗信大胜阿拉坦汗而让罗信去从武职,他还会不太担心来自罗信的威胁,毕竟大明是文人的天下。如今见到嘉靖帝想都不想地便将罗信定在士林之中,看来罗信是真的简在帝心了,最起码是在此刻简在帝心。绝对不能够让罗信进京,严嵩眼珠子一转道:
  “陛下,罗信能够立此大功,可见其能力和胆量。正如陛下所言,经此一战之后,北方边关当十年无战事。不如将罗信封为东南一方知县,这对他一个不是进士的读书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恩典,另一方面,以罗信的能力和胆量,说不定会给陛下带来意外的惊喜。”
  “不妥!”嘉靖帝摆手道:“罗信身为晋阳小三元,他想要的一定是正途出身,通过科考为官,如果朕此时封他为官,这不是奖赏,而是在害他。”
  “什么?”严嵩和徐阶都忍不住失声而叫。
  他们两个可不知道罗信如今已经连中三元,如果这是真的,说不定这罗信明年就能够高中举人,然后进京参加会试。
  “怎么会这样?”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震惊之色。严嵩是根本就没有关心过罗信,从来就没有把罗信放在眼里,甚至连罗信的名字都记不住。徐阶倒是记住了罗信的名字,但是也没有想到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会连中三元。
  一时之间,这个从未见过面的罗信竟然给两个阁老带来了一种莫名的压力。
  “既然不能够封官,那就只有封爵了!”嘉靖帝走回了自己的位子坐下。
  “陛下!”严嵩一听到嘉靖帝要给罗信封爵,心中便有不甘:“罗信只是一个十二岁的秀才,虽然立下功劳,但是封爵是不是有些过了……”
  “不为过!”嘉靖帝淡淡地说道:“就封罗信一个四等伯爵吧,嗯……就封为四等阳林伯。”
  在明朝的爵位除了宗室可以封王之外,没有异姓王。而且也没有子爵和男爵的爵位,只有公,候,伯三个爵位,每个爵位又分为四等。所以,四等阳林伯就是大明最低的爵位。
  严嵩和徐阶都在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只是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大名的爵位除了有等级之外,还要分世袭爵位,降等以袭和流爵。
  所谓世袭就是受封而领铁劵者,比如说罗信受封为四等阳林伯,将来罗信的长子就可以继承罗信这个四等阳林伯的爵位。而降等以袭,就是公爵的后代便为侯爵,像罗信这种伯爵,起后代就没有了爵位,除非将来罗信能够封侯,那么他的长子才可以继承个伯爵。至于那流爵就是只有罗信这一代,罗信死了,爵位也就没有了。他的后代没有继承权。
第三百一十八章
又是一年
  严嵩和徐阶此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嘉靖帝只是封罗信一个流爵,哪怕是降等以袭的爵位他们两个也就不阻止了,如果是世袭,他们两个便必须阻止。不能够让嘉靖帝太过重视罗信,于是严嵩便道:
  “陛下,不知这阳林伯可是世袭?”
  嘉靖帝便皱了一下眉头思索了一下,最终还是道:“流爵吧!”
  严嵩和徐阶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们心中也明白这个封赏不能够再阻止了,没有给罗信封官,只是封了一个四等伯,对于罗信立下的大功,这已经是最低的封赏了。如果再阻止,恐怕会引起嘉靖帝的不悦。
  所以,当即便由严嵩书写一份份圣旨,最后由嘉靖帝用玺,此次边关战役中的主要人物便得到了封赏。至于其他人的封赏就不用嘉靖帝操心了,自然会有严嵩去操心。这还需要等着马芳将战功报上来,才能够一一封赏。
  这些事情忙完之后,嘉靖帝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这一年来,难得地像今天这样心情如此之好。便让黄锦端上来他最喜欢喝的木犀露,同时也分别赏赐给严嵩,徐阶和陆炳各自一碗。嘉靖帝将一碗木犀露喝下之后,脸上带着笑容道:
  “朕还真是想要见见这罗信。”
  严嵩的心中就是一惊道:“陛下不可!”
  “嗯?”嘉靖帝看了严嵩一眼,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
  严嵩心中就是一跳,急忙道:“陛下,罗信为国之栋梁,马上就要进行乡试,如果此时陛下宣召罗信进京,既不是耽误了罗信的学业?如果因此而让罗信科考落榜,这反而不美。”
  “说得也是!”嘉靖帝的脸色一缓:“朕还期待罗信这个小三元能够高中状元,自然不能够耽误他的学业,朕就在这京城等他前来参加殿试。”
  严嵩和徐阶心中都是一惊,心中暗道,这莫非是陛下想要点罗信为状元?
  这一点状元,可就入了翰林,说不定陛下就把罗信带在了身边。这怎么可以?
  说实话,严嵩和徐阶在心里还是看不起罗信的,倒不是他们知道了罗信的学问而看不起。而是南方对北方的歧视,他们认为罗信也就是在北方混了一个小三元,如果把罗信放在南方,恐怕连秀才都未必能够考上。
  但是,不管如何,必须让陛下熄了这份心思。哪怕是陛下点了罗信为状元,也不能够让罗信入翰林,留在陛下身边。眼神略微寻思了一下便道:
  “陛下,还是不要对罗信期望太高。南方千山千才子,罗信在北方能够中小三元,但是等到会试,却未必能够写出惊天文章。”
  嘉靖帝便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他能够听出严嵩话中之意,而且心中也认同严嵩的话。想当初南北榜答案中,曾经出现五十一人俱是南方人,没有一人的北方人。由此才出现了南北阅卷,从南方卷中选取十分之六,北方卷中抽取十分之四。嘉靖帝坚信罗信能够从北方那十分之四中脱颖而出,考中进士。但是,想要和南方才子争夺状元……
  别说是状元了,就是前三恐怕都没有机会!
  而在这个时候,严嵩又开口了。
  “陛下,想必那罗信在北方卷中考中进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又善于运筹帷幄,不如在殿试之后,便将他派往东南任一方知县,也许他能够给陛下带来惊喜,解决了倭寇之乱。”
  嘉靖帝眉毛就是一扬,目光便审视地望向了严嵩。严嵩便垂下了眼帘,心中暗道,北方边关应该已经没有了战事,将罗信送到东南,最好他就死在了那里。
  嘉靖帝收回了目光,想到罗信也许只是勉强考中进士,甚至还未必能够考中。毕竟罗信如今才只有十二岁,心中突然失去了兴致。
  过年了。
  今年罗家祭祖隆重了很多,一个是因为罗信高中了小三元,成为了真正的秀才。这一下,罗家可是一门双秀才。另一方面是罗信立下大功,想必用不了多久,圣上的封赏就会下来。当然,罗青和罗胜也会水涨船高。
  祭祖完毕,便是年夜饭,然后便是守夜。
  罗家所有人对于罗信的态度已经完全变化,以前的罗信虽然有才,但是却被罗智压着,毕竟罗智是秀才,而那个时候的罗信什么也不是。
  但是如今呢?
  虽然罗智和罗信都是秀才,但是罗信是案首,而罗智却连一个廪生都不是。罗智虽然有信心在八月乡试摘桂,高中举人,但是如今不是还没有到八月吗?
  所以这个时候,面对罗信,罗智的心中还真是有些尴尬。但是此时罗恒的心中却十分亢奋。罗信带着罗青和罗胜击败阿拉坦汗的事情已经让罗家人都知道了。罗信伤好之后,也没有隐瞒。毕竟这样的大事也隐瞒不住,早晚大家都会知道。如此一来,大家都知道在军中的罗青和罗胜要升官了,这让武人传家的罗恒心中怎么可能不亢奋?
  而且罗青和和罗胜都能够升官,位居首功的罗信会得不到封赏吗?
  “信儿,你说你大哥和你堂兄会被圣上赏赐什么官?”罗恒目光灼灼地望着罗信。
  罗信便摇头道:“爷爷,孩儿不知。但是升官是一定的,而且大哥会升得高一些,毕竟砍旗和斩断阿拉坦汗一臂都是大功。”
  罗野闻听,脸上便现出了一丝不自然。没有想到之前他一直看不起的罗青如今却出息成此等模样。而他自己的儿子却已经落在了罗青的身后。但是他心中也知道这也是罗信和罗青兄弟二人提携罗胜,如果这次突袭阿拉坦汗不带罗胜,罗胜便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
  这些男人在高兴,但是屋子里的女人却是在担心。因为此时罗青和罗胜还在草原上厮杀,谁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信儿!”罗氏担心地望着罗信道:“青儿……和胜儿不会有事儿吧?”
第三百一十九章
提醒
  罗氏这句话一出口,就是出于亢奋中的男人们心中也不由一凛,俱都担心地望向了罗信。实际上罗信在心中也担心,他特别担心自己的大哥。只要一想起罗青在战场上穷追阿拉坦汗的场面,他的手心就捏了一把冷汗。不过看到母亲,大伯母,大嫂和堂嫂担心的眼神,罗信还是在脸上露出了笑容道:
  “娘,您不要担心。大哥他们只是跟着刘大人在后面跟着马将军,没有危险的。”
  “那……刘大人会甘心跟在后面?”罗恒有些不信地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