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1136

  “各位同年,我请大家喝酒。”
  这个时候周玉挤了过来道:“信弟,我已经安排好了,随我来。”
  不管是中榜的考生,还是落榜的考生都跟着周玉向着一家酒楼走去,一路上闹闹穰穰。来到酒楼,周玉包了一层,待酒菜上齐,大家酒过三巡之后,罗信趁着大家还没有喝醉,便站了起来。他这一站起来,整个这一层便是一静。
  “各位同年,如今北方战事将起,在宣府那边已经出现了蒙古骑兵,发生了数次冲突。虽然到如今在我们晋阳这边还没有出现蒙古骑兵,说不定在我们返回各自家乡的时候,途中便会遇到蒙古骑兵,所以我们不得不防。”
  众考生的脸色都变了,虽然有人觉得罗信在危言耸听,但是这种事情谁有说得准?这些人当中可是有着五十一个秀才,余下的也都是童生。都是有着前景之人,谁也不想死在蒙古骑兵的刀下。
  “各位同年,我想我们应该结伴返回。有车又马的集中在一起,没有车马的,我们共同出资去车马行雇佣一些大车和护卫。
  信认为,就算是出现蒙古骑兵,也只会是小股骑兵,这样方便他们来去自由。而我们这些人集中在一起,又有着车马上的护卫,就算是碰到了蒙古骑兵,他们也未必敢劫杀我们。”
  这个时候大家的反应便不一样,这是因为有的人家境富裕,有的人家境贫寒,而且什么年代都是家境贫寒的人多。那些家境贫寒的人都是靠着两条腿走到晋阳府的,如今哪里还有钱去雇佣大车和护卫?
  于是心里便存了侥幸心里,心中琢磨着哪里会那么巧就会有蒙古骑兵,这么多日子也没有见到一个蒙古骑兵的影子。特别是那些落榜的考生心中便更是犹豫,已经是落榜了,身上根本就没有几个钱,甚至有的书生身上连一钱银子都没有,只剩下几个铜板。
  “我相信罗师兄!”这个时候一个富家考生站了起来道:“罗师兄不仅仅是我们读书人中翘楚,而且还是罗家传人,想必熟读兵书战策,他的分析一定有道理。”
  众人闻听心中凛然,罗信是唐代名将罗艺后人这件事情在阳林县已经不是秘密,罗信文武双全这为人周知。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罗信的家传,不由一个个都认真了起来,就是那些落榜的贫寒考生心中也有些不安了起来。
  虽然他们这次落榜了,但是下一届他们可以卷土重来,如果碰到了蒙古骑兵死了……
  他们都这样想,那些中榜的考生心中想法就可想而知。大好的前程在等着他们,他们怎么可能不惜命?
  众考生的神色看在罗信的眼里,心中便知道大家都已经心动了,只是很多人因为身上无钱,这才沉默不语。于是再次开口道:
  “各位同年,我们不仅仅是同年,还是同乡。我们读书人品行是什么?那就是相互扶持。大家出门在外这么久,也许身上的银两已经花了七七八八,不如我们将身上还剩下的银两凑一辏,雇佣一些大车和护卫。”
  罗信没有说有人家境贫寒,而是说大家在外面久,身上的钱花了大半,这样便遮挡了贫寒考生的窘迫。读书人虽然讲究君子有通财之义,但是读书人也最好面子。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伤了谁的面子,不仅仅花钱得不到丝毫感激,反而会因此结仇。
  罗信话落,便率先取出了三十两银子放在桌子上道:“各位同年,我这里还有三十两银子,大家都凑一凑。”
  周玉含笑站了起来道:“各位,浩德也是阳林县人,如今迁居到晋阳,也算是主人。作为主人的当然要尽地主之谊。我出五十两银子。”
  “多谢周师兄!”众考生便一起拱手。
  “我这里还有二十两。”张洵也取出了银子。
  “我这里有二十五两。”
  “我这里有十五两。”
  “……”
  只是不一会儿功夫,几个富裕家境的考生就辏了二百多两银子,周玉见到立刻大声道:
  “各位,这些银两足够了。大家在这里畅饮,浩德这就去给大家将车马和护卫雇佣好。”
  “浩德兄,不急,今日我们一起喝个痛快。”便有人朝着周玉道。
  周玉便摇头道:“我们能够想到这件事情,其它县的考生未必想不到。去得晚了,恐怕就是有钱也雇不到车和人。你们先在这里喝着,我办完之后,再回来和诸位共谋一醉。”
  众考生一听心中便是一凛,连连称赞周玉想得周到,纷纷感谢周玉为此奔波。周玉便含笑离去。
  钱解决了,事情也定了下来,罗信便也放下心来。而那些书生因为罗信处理事情方式保全了他们的面子,心情便也放开,很快酒楼内便再次热闹了起来。待到周玉返回,告知一切都办理妥当之后,气氛便更加地热烈。
  待酒喝得八分醉的时候,便开始有狂笑的,有痛苦的……
  看着眼前这些考生,罗信心中不由感概。考中的书生脸上尽是兴奋和憧憬。不时地大喊:
  “待明年,我等必蹬桂榜。”
第二百七十六章
簪花宴
  落榜的考生有的痛哭失声,有的举杯高呼,人生百态,莫不如是。
  张洵坐在罗信的身边,脸上带着醉笑道:“信弟,我父亲和你小叔当年也是如此吧?”
  罗信一直控制着自己,所以他此时也只有半醉,闻听到张洵所言,眼前便浮现出小叔罗智的过往。
  在他的印象中,罗智一直是骄傲的,就连作为长子的大伯罗野他都不放在眼里。就如同当初爷爷要斩去罗青一臂的时候,罗智便出言讥讽罗野,虽然他的心中并不是为了罗青,却显示出他在家中的地位。
  只是一个秀才,就让一家之主爷爷罗恒都高看一眼,可见在这个时代秀才的分量。再想想自己从县试,府试,一路到道试的经历,考场内的粪尿味道,所经受的压力,罗信突然觉得,一个读书人能够考中秀才已经是不易,已经可以算作是一种成功,怪不得小叔在家里和村子里会有如此地位。
  再想到自己考中童生之后,小叔脸上的神色和后来闭门读书的变化,和这次在晋阳见到小叔,发现小叔那跳脱的性子都发生了变化,整个人沉稳了许多,嘴角便浮现出一丝笑容。
  “看来小叔心中也感觉到了压力啊!明年将和自己这个作侄子的一起乡试,只要想一想,换位思考一下,就能够感受到小叔身上的压力。
  但愿小叔这次能够高中举人吧!”
  这两个月罗信不停地研究诸子百家,随着他的心境提升,眼界和心胸变得也不同。而且这两年来,爷爷也好,大伯和小叔也罢,对他的刻意善待,也让他心中的怨气消去大半。而罗青也常劝罗信不要过于计较,毕竟身体里都流着罗家的血液。
  所以,罗信虽然依旧和爷爷那边表现的疏离,但是心中却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怨恨爷爷那边。而且以他此时的眼界和心胸已经明白,就算自己再疏离爷爷那边,也改变不了都是罗家人的事实。还不如将整个罗家团结起来,进而约束他们,让他们成为自己仕途上的助力,正如他之前所想的,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才能够破开布满在他仕途上的荆棘。如果自己的家里都出现裂痕,那是给对手最佳的破绽。
  想到这里,罗信不由自嘲地一笑,心中暗道:“我什么时候变得控制欲这么强了,在前世的时候我可不是这样啊!”
  第二天。
  已经开始有各县的考生离去,那些离去的考生没有一起结伴,也没有雇佣大车和护卫,只是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只有阳林县的考生没有一个离去,因为他们再等罗信。
  罗信干什么去了?
  参加簪花宴去了。
  这是道试的规矩,在道试放榜之后的第二天,知府和提举要摆宴邀请当地名流和前三十名夺得廪生资格的考生以示庆贺。
  这就是一场贺宴,又是文人的贺宴,所以席间大家都挑好听的话讲,又有着清官儿抚琴唱歌,在这一刻,你根本看不出来北方边关局势的紧张,一派鼓舞生平。
  罗信的话很少,席间自然避免不了吟诗作对,而且往往是晋阳名士对这三十个廪生的考校。罗信回答得中规中矩,既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也没有跌份儿的地方,严守中庸思想,这这番作为倒是让晋阳名士和那些廪生对罗信感觉亲切的许多。
  席间罗信难免去向知府孙继先敬酒,孙继先便笑言:“罗信,你今年只有十二岁吧?”
  “是!”罗信双手捧着酒杯恭敬地说道,只是心里却有着一丝不妙的感觉。
  “如此说来你还没有取字……”
  罗信心中就是一紧,他瞬间就明白了,孙继先这是还没有死心,还是想着将自己拉入心学集团。他这是借着这次簪花宴的机会,当众要给自己取字。在大明有着一个潜规则,一旦有某个人给你取字,你也就和这个人确定了某种连带关系。
  更何况……
  罗信如今是什么身份?
  不过才是一个刚刚考中的廪生,就算他是小三元,那也只是一个秀才。
  孙继先是什么身份?
  一府之主,当朝四品。这样的身份一旦给罗信取了字,那就再也和孙继先脱不去关系,大家都会把罗信归到孙继先的门生党派,所以罗信绝对不能够让孙继先将话说完,一旦孙继先说出要给罗信取字,到那时候再拒绝,那就是撕破了脸皮,大家都不好看。
  再看看周围的那些官员和名流,此时都是一脸笑容望着孙继先和罗信,就等着孙继先给罗信取字之后,他们好将此事传为一段佳话。所以罗信立刻开口道:
  “大人,学生的老师已经为学生取字,只等着成年之后,便可使用。”
  “哦?”
  孙继先的脸色微楞,不过却没有什么气恼,因为他也搞不准罗信说的是真是假。陆庭芳提前给罗信取字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心中却充满了遗憾,多好的一个机会啊,就这样熘走了。便略微尴尬地一笑道:
  “陆兄为你取了何字?”
  陆庭芳根本就没有给罗信取字,罗信此时哪里知道自己的字是什么?但是这个时候却绝对不能够停顿,便立刻开口道:
  “老师给学生取字为不器。”
  “不器!君子不器!好!”孙继先赞道,然后饱含深意地看着罗信道:“不器,以后你可随时前来拜访老夫。”
  在罗信身后的那二十九个廪生脸上都露出了羡慕之色,但是罗信却只能够在心中苦笑,拜谢了孙继先。
  总算将簪花宴熬了过去,罗信回到了周府,自然又是一番欢宴,直到回到自己的书房,黛儿还缠着罗信问这问那,问一些考场中的事情,当听说考场内都是粪尿的味道之时,不由将一只白嫩地小手捂住了自己的鼻子。罗信便笑道:
  “这里又没有味道,你捂着鼻子做什么?”
  鲁大庆在一旁也跟着笑,黛儿也反应了过来,也跟着笑,两只眼睛笑得弯成了月牙。
第二百七十七章
报喜
  当夜。
  当罗信躺在床上的时候,总觉得今日的黛儿和之前有些不同,但是具体是哪不同,却说不出来。直到第二天清晨醒来才突然一拍床板,他终于知道究竟是哪里不同了,黛儿不再唤他小哥哥,而是唤他罗家哥哥。
  “这是她长大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