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1136

  陆庭芳便严肃了起来:“如果你的文章只是一般水准,或是一般水准略微高出,被恹恹欲睡的考官随手抛弃没有什么奇怪的,历届有很多考生就是这样落榜的。”
  罗信悚然而惊,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落榜,真是哭都没有地方哭。陆庭芳深深地看着罗信道:
  “所以必须将文章写得令恹恹欲睡的考官眼前一亮,在不绝口,这才能够确保考官点中你的考卷。所以想要考中,就必须将文章写得出类拔萃!”
  罗信有些茫然了,虽然他如今学识已经很高了,而且也很自信,但是却没有参加过科考,更不知道大明的科考中写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出类拔萃?
  “老师,那样的文章有什么标准?”
  “你如今已经具备能够写出那样文章的基础!”陆庭芳断然说道:“想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必须拥有深厚的底蕴,熟读四书五经,通俗讲就是你肚子里有货,才能够写出那样的文章。你用了几年将为师书房中的书通读,便已经具备了这个基础。而且为师还发现你读过很多为师书房内没有的诸子百家书籍,所以你的底蕴没有问题,你需要做的就是将你的底蕴彻底发挥出来。”
  “如何发挥?”
  “三点!”陆庭芳竖起了三根手指,一根一根按下道:“理!辞!气!”
  “所谓理可是书中大义,天地人伦至理?”
  “不错!”陆庭芳点头道:“文章不能够偏离了这些道理,否则你就是离经叛道,别说考不中,说不得有牢狱之灾。所以一定要在这规则之内寻求文章的论理基础。这些基础来自于五经,同时宋朝诸儒之说也都是借鉴的经典。若说这理是文章的基础,那辞就是文章的表象。就如同一个人外貌,虽然说有不以貌取人的古话,但是无论什么时候,表象的重要性无虚怀疑。而论辞,还是要看汉唐,特别是汉代之书,你要多多研习。”
  “是!”罗信双目紧盯着陆庭芳,认真地聆听着。
  “至于气,那就是整篇文章要一气贯通,形成一种气势。从秦至宋的宗师大家文章之中尽可看到,就看你是否用心揣摩。”
  陆庭芳闭口不言,罗信微微垂下了眼帘,陷入了沉思。
  罗信原本以为自己对于时文制艺已经非常了解,而且感觉自己写起来已经得心应手,虽然感觉自己一直写不出来历史上那些经典的文章,还一直觉得是自己在大明的阅历不够,等到自己阅历够了,自然就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
  但是,如今听到陆庭芳这一番讲解,却让他心中豁然开朗,条理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
第二百零八章
条陈
  这一刻,他甚至有一种感觉,只要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将这理,辞,气融会贯通,再尝试写上几篇,不说能够写出和历史上那些经典同等级的文章,但是却也能够有着一个质的提升。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心中对陆庭芳充满了敬佩,能够将时文制艺总结到如此程度的人,实际上已经可以称之为大家,最起码是一个科考方面的大家。只是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话陆庭芳不早对他说,而是要到如今自己快要科考的时候才说?
  看着罗信望过来的目光,陆庭芳淡淡一笑道:“是不是在迷惑为什么如今为师才和你说这些?”
  “是!”感觉到陆庭芳对他的真情,罗信便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那是因为你需要积累,这是如今我看到你的积累够了,才和你说这些。如果你的积累不够,就是我和你说这些,你也领悟不到。只会觉得高深莫测,不得要领。”
  罗信明白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真诚地施了一礼道:“谢谢老师。”
  “坐下说话!”陆庭芳慈祥地说道。
  罗信再次坐下,望着陆庭芳。陆庭芳神色闪过了一丝不自然,但是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那两个人的文章你也看看吧,县里书局内就有卖的,虽然人品有高低,但是那两位的时文制艺却无疑是一代宗师。你揣摩一下,有好处。”
  罗信自然是知道陆庭芳口中所说的那两位是严嵩和徐阶,便轻轻点头道:
  “学生知道。”
  “你……去吧,为师有些累了。”
  罗信走出了陆庭芳家的大门,神色有些黯然。一想到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他的心不知道怎么就一阵阵发酸。心中不由泛起了严嵩和徐阶这两个人的名字,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自语道:
  “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小弟,你再说什么要还的?”
  背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罗信回头一望,却是见到大哥和堂哥两个人正骑着马跟在自己的身后,自己一时失神,竟然没有听到背后的马蹄声。
  “大哥,堂兄!”罗信喜道:“你们怎么回来了?”
  罗青和罗胜跳下马,牵着马缰和罗信并肩而行道:“我二人被总兵大人许了一个月的假期,一个月后去晋阳府寻他。”
  “这么说大哥和堂兄要高升了?”罗信喜道。
  “总兵大人倒是给我们透了一个底,说是一个月后去了晋阳府,那个时候朝廷的旨意也就差不多到了,不出意外的话,我会是从七品武修校尉,而堂兄会是正九品巡检。”
  “恭喜两位哥哥!”罗信便拱手笑道。
  罗青便咧着嘴笑,罗胜虽然也高兴,但是眉宇之间还是有着一丝落寞,毕竟罗青如今已经是从七品,而他只是一个正九品。
  “你这是去哪儿了?”罗青问道。
  “去老师家辞行。”
  “这么说我们是要会上林村了?”罗青兴奋地问道。
  “嗯!”罗青点头道:“昨日父亲已经会村里看过来,家里没有什么损坏,这就要过年了,还要祭祖,所以自然要回去。”
  兄弟三人说说笑笑,便回到了家里。罗青和罗胜自然要先去见爷爷和各自的父母,而罗信则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取出了当初写下来的防止瘟疫的两页纸揣到了怀里,再次出门,向着县衙走去。
  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县衙,也没有人拦他,如今罗信进县衙就像走平地一般,根本不需要通报。打听了一下,周知县公务繁忙,罗信便直接去找周玉。周玉倒是老老实实地留在书房内温书,对于他来说距离乡试的时间也不多了,前些日子又沉不下心来读书,此时流寇的事情已经解决,他也开始沉下心来读书。
  兄弟两个坐下,周玉给罗信倒了一杯茶道:“可是要会上林村了?”
  “嗯!”罗信点头,然后从怀里取出那两页纸放在了周玉的面前道:“一场流寇不仅仅是城外,就是城内也死了不少人。虽然如今还是冬季,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防瘟疫的发生。”
  “是啊!”周玉叹息了一声道:“父亲这几日就是头疼这件事情,父亲对防止瘟疫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每日都在和同僚商议此事。原本父亲成功的将武斗争水转变成文斗争水,这就是一个功绩,随后我们阳林县和阳曲县的文斗有赢了,这便是父亲的教化之功,刚刚又守住了城,这更是大功一件。只要不发生瘟疫,父亲应该很快得到升迁。但是如果发生了瘟疫,以前的功劳便都会被抹杀。这是什么?”
  周玉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罗信放在桌子上的两页纸,罗信便道:
  “这是我写的关于防止瘟疫的条陈,拿给义父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什么?”
  周玉闻听神色一愣,继而低头飞快地读了起来,罗信在那两页纸上写的很详细,每一个条陈下面就陈述了理由。比如集中火化尸体的理由,洒石灰的理由,灭鼠的理由等等。
  周玉很快就将两页纸看完,抬头激动地望着罗信道:“信弟,这一切都是真的?”
  罗信便含笑道:“我怎么会拿此事开玩笑?”
  “不是!”周玉急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你怎么知道这些能够防止瘟疫的发生?”
  罗信便得意地一挑眉毛道:“你知道我看的杂书比较多。而且这些条陈不是一定能够防止瘟疫的发生,只是能够降低发生的程度。”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你等着,我立刻去找父亲。”
  周玉起身急匆匆而去,罗信便起身在书架上浏览了起来,看到书架上有严嵩和徐阶写的文章,便抽出一本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
  再说那周玉一熘小跑来到了大堂外,伸手在门上敲了三下,便听到父亲的声音有些焦躁地传了出来。
  “进来。”
  周玉便推开了门,望着坐在里面的周知县道:“父亲,孩儿找您有事。”
第二百零九章
让功
  周庭玉便微微皱了皱眉头,最终还是吩咐属下继续商讨防止瘟疫的事情,举步向着大堂外走来。
  “何事?”周知县的神色有着一丝不悦。
  周玉抬手将大门关上,然后轻声道:“父亲,这边。”
  周知县狐疑地跟着周玉走到了一个僻静之处,周玉将手中的两页纸递给了周庭玉道:
  “父亲,您看。”
  周庭玉接过那两页纸一边看一边问道:“这是什么?”
  随后他便没有了声音,目光迅速地从纸上扫过,然后翻开第一张去看第二张。待看完之后抬头道:
  “信儿在哪里?”
  周玉的神色就是一愣:“父亲,您怎么知道这是信弟写的?”
  “废话,信儿的笔迹我会认不出来?赶紧带我去见信儿。”
  “在我书房!”
  罗信正在书房内看着徐阶的文章,眉飞色舞,恨不得拍案叫绝。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匆匆地脚步声。
  “砰!”
  门被大力地推开,吓了正在沉醉在文章之中的罗信一跳,抬头看,却是周庭玉满脸激动地冲了进来。
  “啪!”将那两页纸拍在了罗信的身前桌子上,瞪着罗信道:“信儿,这些条陈都是你写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