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骑砍(校对)第6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692

  现在的丁奉就如同鞘中的宝剑,具体能发挥出多大的杀伤力……恐怕连丁奉本人都不清楚,只有真正拔出来对敌的那一刻才能为世人所知。
  不止是丁奉这种团部级中坚军吏,田信为姜维配套了完整的中高层指挥团队。
  姜维肯定是支持打仗的,既然察觉魏国有异动,那按照计划出兵就行了。
  只要战争机器启动,全国力量渐次动员起来……哪怕司马懿有层层考虑,恐怕也敌不过北府的人海攻势。
  没错,北府有更高的士气、积极性发动野战,只要发展到野战决胜,那府兵积极投入,势必是人海攻势!
  而魏军哪怕是防守,恐怕也不敢再搞人海。
  魏军吃多了人海的苦,现在肯定会想办法以精锐部队来参与野战,努力将参与野战的杂兵剔除一线,免得成为弱点。
  精兵不是好养,国力和战争限制了魏国的精兵数量;而北府不断的胜利累积之下,历战老兵极多,这些见多识广的老兵自然是精兵。
  起码这些老兵上了战场有勇气,可以气定闲神的拔刀子砍人。
  而许多训练刻苦的账面精兵、新兵上战场后……甚至会被恐惧支配,握着兵器不知道挥舞,浑身僵硬,以至于会眼睁睁看着敌人兵器挥舞朝脸上劈斩下来。
  河北魏军的青年军士正存在这种可悲的现象……河北前前后后休养了二十年,一些地区甚至超过二十年。
  此前魏军各种战役失利,老兵部队是一茬茬的被收割,战斗经验根本无法有效传承。
  以至于失陷中原四州、关中大败后,河北的新征召的这批军队就没有打过像样的决战,除了中高层军吏有大军团决战的经验外,中低层吏士很缺乏决战经验。
  特别是吴质关中军团被田信全歼、兼并后,魏国方面在野战、大军团运用方面的可靠指挥官就剩下曹真、司马懿两个人。
  因此面对河北魏军,府兵各路军吏都存有一定程度的轻视心态。
  这不是大意、骄纵,而是事实存在的现象;连续吃败仗的魏军丢掉了绝大多数经验老兵,现在魏军的基层部队缺乏实战经验绝非笑谈。
  所以诸葛亮侦查到河北魏军异动后,就像主动进攻,紧握战争主动权,不至于被司马懿偷偷夺走。
  姜维这里也是,有信心带着中路军打穿河内。
  做出决定后姜维当即前往孟津,与这里的军队汇合。
  驻守孟津的是第五中垒师的护军邓芝,对于开战的命令……邓芝整整等了三年。
  雒阳这样重要的地方,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始终由马超掌握卫戍大权,各处一线军吏都是北府鲜明的支持者。
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
  清河郡,甘陵城。
  盛夏雨季到来,使魏军探骑、信使运动受到干扰,也给驻节此处的司马懿带来许多压力。
  同时心中又有一些庆幸,河北对推广小麦种植有各种阻力,因此种植水稻、粟米、黍米为主……恰好不会因这场持续三四天的大范围降雨影响收种。
  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但不会出现绝产。
  但大范围降雨必然导致漳水、清水、淇水、白沟水系上涨,反而会方便府兵舟船行动。
  以府兵的骄横,凡是运船能抵达的地方,府兵就敢设立营地、据点。
  换言之,如果不能截击堵住对方的水师,那对方就能直趋邺都。
  某种意义上来说,邺都太过靠近黄河,有一种天子守国门的气概。
  司马懿静静等候,他无法说服魏军主动偷袭,却能做出一些虚张声势的假动作……这极有可能刺激对方,使骄横的府兵主动来攻。
  各人有各人的顾虑,司马懿顾虑的重点是田信。
  田信坐镇关中不敢轻动,是因为名位未定,不敢离开关中。
  只要田信待在关中盯死汉室皇帝、帝室近亲,那整个府兵全线就是稳固的。若是离开,亲征河北,就有可能发生某种极端恐怖的事情。
  而这种府兵后院生变的小概率事件,是魏国最大的翻身希望……以田信的稳重,肯定会掐死这种可能性。
  因此形势对魏国就很不利了,什么时候新长安城修筑完工,那就意味着田信完成了灭魏的内、外准备。
  做好各项准备的田信一定会代汉、称帝,将内部捋顺,然后发起亲征。
  田信若亲征,大魏可以极限动员五十万以上的大军……可这五十万大军里近半人是听着田信恐怖故事长大的青年,其他壮年、中年更是闻之色变。
  挨到田信亲征,那灭魏战争极有可能就是一场武装行军,不会有太多的战斗,更不会有什么拉锯、反复或反转。
  因此必须要赶在田信代汉之前,进行各种刺激,挑拨府兵主动来攻。
  这样的话大魏有防守优势,多少还有一战之力。
  就这么简单的轻重关系,死活就是无法说服朝中……既然无法说服,只好制造既定事实。
  一旦府兵发动全线进攻,由不得魏军各处松懈!
  河北最大的劣势就是无险可守,邺都更是如此;面对黄河南岸的敌军进攻,几乎就没有什么寸步必争的险要之地。
  只要补给充足,府兵可以执行某种意义的‘蛙跳’战术,即绕过当前的城池,沿着河流、道路补给线继续向前推进,直到合围邺都。
  正如当年曹军攻灭二袁一样,先是拔掉袁谭的南皮,使邺都的袁尚失去侧翼。随后曹军各路争相进军,主力与袁尚对峙于邺都,然后分兵隔断邺都与周围支点城市的联系,并在局部聚集优势兵力逐个击破据点。
  再加上招抚、怀柔手段,将邺都为中心的防御体系进行瓦解。
  当年的曹军东边是臧霸,东南是联姻的孙家,西南是刘表,西边是关中诸将……所以可以投放到前线的力量有限,不敢全力以赴。
  而现在府兵可以动员长江北岸的所有人力、物力加入这场战争,形势跟当年曹、袁争河北不同。
  曹军后路不稳,也不敢打长期对峙战,无法投入全部力量。
  战术以分割、蚕食、削弱河北为主,仿佛群狼撕咬野牛一样,是一点点围猎,以前后几次的破坏战争,前后数年的时间为代价,直到击溃河北方面的战心和承受能力,才在最后一战而定。
  基于这场当年许多人参与过的战争,所以邺都的决策层认为北府灭魏,也将是这样一个反复拉锯的过程。
  认为大魏能扛住北府前几轮战争,只要扛住,就能练出真正的精兵,还是跟府兵有血海深仇的精兵。
  可这些人的看法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又因为过去的污点,司马懿很难说服这些人……只好曲线救国,刺激府兵提前来攻。
  心中敞亮,静静等候前线的消息。
  一旦消息传来,就即刻从甘陵后撤到他的大本营,广宗城。
  广宗城是交通要道,不管府兵怎么进军,广宗城是绕不过的一道必经之处。在这里集结足够多的军队,必能吸引、牵制府兵主力,为邺都方面减轻压力。
  邺都这里能稳住阵脚从容应对,那围绕邺都建立的卫城、外围据点,要塞城市就能稳定防守。
  若是北府主力围住邺都,再聚集力量扫荡、拔除邺都周围的据点、卫城……那就糟糕了,因此必须从侧翼吸引、分摊府兵的主力。
  “父亲,夏侯楙急报!”
  司马师阔步而来,手里攥着军情急递,雨水打湿衣袍,声音急促:“敌兵自高唐津渡河,约有五千之众!”
  假寐的司马懿被惊醒,稍稍愣神听了个五千之众,随即深呼吸身后接住竹筒,用指甲划开漆封取出帛书,摊在手掌上下审视字迹。
  五千之众,以府兵军制,那应该是第十四昭仁师六个团里的一个,一个团两千人,加上水手、附近征发的郡兵、民壮,规模就在四五千左右。
  昭仁师是汉成祖皇帝的中军主力改编来的,其中中高层军吏还是成祖皇帝拣选、提拔的,自是不缺作战勇气。
  从高唐津到甘陵也就百余里路程,司马懿盯着日期,见竟然是昨天下午夏侯楙从二百多里外的修县发来的,顿时惊骇的皮肉颤抖,眼睛瞪的圆溜溜。
  修县在高唐津东北二百里,从夏侯楙在二百里外得到高唐津的军情,然后再向二百里外的自己发出通告……而自己实际在高唐津百里外。
  绕了一圈的军情急递,这意味着昭仁师并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或许这支先头渡河的府兵目标是修仙的夏侯楙。
  夏侯楙才是魏军东线指挥,负责统合清河、河间、渤海三郡的防务。
  想到府兵的探骑侦查能力,或许已经盯上夏侯楙派到甘陵的信使。
  也感受到了来自夏侯楙的深深恶意,司马懿不敢耽误:“速速备马,与我撤还广宗城!”
  司马师一愣,不多言语就转身疾步而去。
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
  修县,夏侯楙在衙署中反复踱步,犹豫不定。
  他面前的夏侯玄穿过降雨区来见他,此刻正裹着毡毯抵御雨水清寒,原本俊朗的面容已经布满了细密、如果龟裂的疤痕。
  皮肤也显得暗淡、灰黑,不止是他,弘农疫情存活下来的吏民都有一定的体表症状,同时也伤了元气,做不得重活。
  那段记忆是夏侯玄挥之不去的噩梦,每一个染病的同僚上午还好好的,能强撑着说笑……可到了下午,就呕吐西瓜水一样的体液,随即就躯体麻痹、僵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