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爷(校对)第999部分在线阅读
画上的少年身穿一副金色的大明军制式铠甲,单手提着长枪、腰胯战刀。
一双丹凤桃花中,桃花欲语和那丹朱炽烈尽展无疑。
“这位王子的祖上是大明帝国的开国封王之一,曾为了保护皇帝而战死。”
海因里希转过脸来,脸色肃穆的望着这群国王们。
沉声道:“而他的曾祖父,曾经为大明帝国征服了几个周边国家、击败了鞑靼。”
“在他曾祖父七十岁的时候,还为了保护皇帝战死在战场上。”
“所以,他们家族是世袭的公爵、并每一代的继承人都会负责大明皇都的整体防务。”
这些话让国王们肃然起敬,忠诚即是荣誉!
古今中外皆是如此,这样的家族无论是放在古希腊、古罗马抑或是现在的欧罗巴。
那都是被人获知,都会肃然起敬的。
“这位少年的祖父曾经击败了鞑靼,并作为收服鞑靼的总指挥官、大明帝国军部总长而出现。”
“如今是‘大明帝国元老院’院监,并挂大将军衔……”
这个时候,边上的一位国王突然插话。
“对不起!大明帝国,目前有多少军队?!”
“大约两百万,其中三十万左右为海军。”
海因里希想了想,道:“同时可以调动下属国,大约一百万左右的军队。”
“大明帝国还有庞大的预备役,比如鞑靼现任的王已经归附了大明。”
“整个大明可以抽调出来的军队,应该也在两百万左右。”
这话说的,下面的这些个国王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整个欧罗巴全部军队加起来,也没这么多人啊!
能凑出百万大军,那都是把耕地的农夫都加塞进去了。
“海因里希将军,请继续。”
教皇不为所动,沉声道:“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他是我们去大明结交的最重要的人物。”
“好的!冕下。”
海因里希顿了顿,这才抬手对着这些国王继续介绍道。
“这位王子的祖父,在我离开前得到的消息被册封为‘忠武王’。”
“当然!这些都不是他成为我们必须结交的人的原因,根本上的原因……”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海因里希缓缓的道。
“大明人传承来自于祖先的文化,据记载源于数千年前……”
“而在他们的文化中,是分姓、名、字的。”
“这位王子的字,便是当今大明的皇帝陛下所取。”
“这位王子……是大明帝国最著名的诗人,号称‘即便是前五百年、后五百年也不会再出现’的……”
“这位王子,是大明最著名的学者!他创立了许多学科,获得了大明帝国所有学者所敬仰!”
“这位王子,十五岁便率领大军奔赴战场!与鞑靼死战,只是为了救护大明受灾的民众。”
“这位王子,他的学生是大明著名的官员、是著名的学者!他同时还是大明皇太子的老师!”
“而大明帝国的皇帝,只有一个儿子!”
“这位王子为大明平息了数次叛乱,为大明惩罚了多个不服从大明的属国。”
“大明帝国的皇帝极为依重于他,甚至多次召见他入皇宫问政……”
“他的名字……叫张仑,字螭虎。大明的民众们,喜欢叫他‘玉螭虎’,并认为他是天神下凡。”
“是来保护大明帝国、保护他们这些民众的,他的威望极高!”
这些国王们闻言,顿时肃然起敬。
十五岁便奔赴战场,整个大明帝国最为著名的诗人、学者们的偶像。
这些名号和头衔,已经足以让他们敬畏了。
难怪这位将军,将他列为必须要接触和拉拢的对象。
更别提,他还是皇太子的老师。
皇帝终究会老去,然后离开这个世界。
继承皇位的,毫无疑问的将是那位皇太子。
他是皇太子的老师,可想而知皇太子在成为皇帝后他的影响力会如何。
更何况……他才多大?!
将来大明帝国好几十年,他的影响力都不会减弱。
他的家族注定会得到绝对的信任,他的先祖已经为他打好了大量的基础。
没有皇帝会不重用这样的一个家族,即便他的子弟比较平庸。
倒是这些国王们,此时有些羡慕大明的皇帝。
忠诚数代人的家族啊,这种家族即便是欧罗巴也是难得一见的。
“所以……我们首要的,便是结交他、给他留下好印象!”
海因里希望着这些国王们,沉声道:“这将极大的决定了,我们能否与大明和谈。”
下面的国王们闻言,抬眼望向了那副画像。
却见画像上的少年英姿勃发,一双丹凤桃花和那俊俏的鹅蛋面儿让人心折。
望着这少年的模样,国王们开始寻思自家有那些合适的公主可以随军出访了。
第八百五十四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上)
当所有的条款都在吵的面红耳赤,终于被通过后。
整个欧罗巴开始飞快的转动起来,大量的工匠被集中起来。
一份份的拨款、物资拨付到位,船坞里一艘艘的战舰开始被制造出来。
不过,最早集结的则是使节团。
在听说了大明有着巨大的战舰后,他们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造出一艘比现在更大的座舰。
大半个欧罗巴的工匠们日以继夜,不惜轮番赶工。
投资人不知道从哪里运来大批的材料,终于将一艘相当于大明五千料的战船造好。
这艘被命名为“圣保罗号”的座舰,在教皇的亲自祝福下。
由抽调出来的五十艘战舰护航,开始缓缓的向着遥远的大明驶去……
“老了……终究是老了啊!”
杨一清苦笑的看着面前一叠叠的卷宗,内阁的权限如今空前庞大。
但也比从前更加的忙碌,因为内阁下属的各部、司太多了。
每天各部、司都会有无数的案牍上发,他们都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给出回复。
最迟不得超过三日,而他们的每一项决定都会被记录在案。
甚至每一次短会,都会有相应的照磨誊抄记录。
因此丝毫不敢出错。
而他们批复决定的卷宗,会发到弘治皇帝那里复核。
同时誊抄一份送到元老院,元老们如果觉着不合适将会召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