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爷(校对)第944部分在线阅读
“陛下,国库、内库钱粮还能支应多久?!可否到明年春闱?!”
张小公爷沉吟了会儿,对着弘治皇帝开声问道。
弘治皇帝自己肯定是不知道的,他只能是回头望向了萧敬。
“国库、内库,恐怕支应至岁前便将告危……”
萧敬垂首对着张小公爷,低声叹气道:“粮为要紧,银钱倒是还有。”
“如今各地粮价皆有涨幅,靠各家货殖总会以粮压下。暂时不虞……”
但时间久了就不好说了,这是萧敬没有说出来的话。
张小公爷也知道,这便是统一了货殖会的好处。
“若是能支应一二,小臣便先往夷州看看罢!”
张小公爷沉吟了会儿,决定先去夷州。
“正好西南之地今年收成似乎不错,当可以调配一些粮秣回京支应。”
随即,张小公爷便把自己的思考说了一遍。
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先往夷州探查海因里希的虚实。
夷州正好也是产粮之地,实地考察一番后再与钱能调配一批粮秣从海路回京。
此番前往还可以顺路查探西南诸国,一方面南洋诸国如今看安南等国覆灭恐惧异常。
今年多番灾情,他们却常来朝礼。
弘治皇帝不好开口跟他们要钱粮,张小公爷倒是琢磨可以从这方面做文章。
这些事情定下来之后,便是要开始准备了。
水师是现成的,这次出发倒是不需要带多少人。
姬武将们修养了几日,反而是蠢蠢欲动想跟着自家殿下出去冒险。
弘治皇帝这边很快的召开了内阁小会,又带着张小公爷到军部去。
军部目前还需要进行改革,首先便是这一批毕业出去的军院生需要分配。
其实便是军卒的招募,现在军卒已经成为了热门职业。
进入军伍那不仅收入高且身份也高,随着弘治皇帝不遗余力的提高军卒地位。
如今大明开始渐渐的,摆脱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概念。
甚至有人打听如何入军伍,因为入军伍能识字啊!
且若是能混到军功,即便是离开了军伍家中亦可免税数年。
军伍职业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也是弘治皇帝乐于见到的。
“首先当立‘募军司’,由军师部下辖、各军伍分区域募兵……”
既然是要职业化,必然是要考虑待遇、考虑兵源并安置问题的。
后世成型的募兵制是几乎可以照搬的,安置方式也相似。
然而这需要牵涉到的,几乎是全方位的改革。
比如大量的退役军卒将会进入督捕缉事部,这将一定程度上分薄州府县的权柄。
而原本县令可以直接命令督捕缉事部拿人,现在就不成了。
权力细分之后肘制将会变多,抓捕缉拿需有证据提交。
大理寺的权限将下沉,至各州府县内专负判裁之责。
而原“督察院”则是改为“帝国刑律督察院”,督捕缉事部抓捕后证据需提交他们备案、提诉。
征召军卒的事情,自然也不会给他们插手的机会。
琳琳种种几乎囊括到了方方面面,弘治皇帝哪怕是看着卷宗、听着讲解也不免头大。
“这事儿……恐怕还得内阁与诸部配合啊!”
弘治皇帝听着也很是头疼,显然这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但只要这件事情抵定了,整个大明的稳固程度又添加了好几层。
但毫无疑问的,这件事情会极大的触及到文官集团的利益。
若是从前,弘治皇帝绝对连想都不敢想。
文官集团恨不得把勋贵、把所有武将,全都撤换成他们的人。
他们是一丁点儿的权限也舍不得给人,要从他们手上拿走权力无异于虎口夺食。
只是现在文官集团也分化了,那些夸夸其谈之辈基本都扫出了朝堂。
余下的都被弘治皇帝的“元老院”那枚胡萝卜吊着,除非原则性问题否则全部装聋作哑。
当然,要彻底摆平他们还是得让出部分利益。
但这事儿张小公爷可就不管了,反正自己的方案提出来了。
弘治皇帝如何操作,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陛下,这宁王一系造反一事……”
张小公爷虽然知道宁王这次造反,那绝对是死路一条。
他现在面临的情况,可比历史上惨多了。
历史上他就碰到王阳明等几个克星,然而这次造反……
他身边的不是情报局的人,就是一群二傻。
武器装备更是差了一大截,这怎么算他都是死路啊!
“他要攻下金陵,朕且让他攻下!”
却听得弘治皇帝冷哼一声,双目闪过一丝寒光。
“朕倒是要看看,这帝国里到底有多少心怀不轨者!”
听得弘治皇帝的这句话,张小公爷不由得悚然一惊!
很多时候他都会下意识的,被弘治皇帝的仁善所遮蔽。
毕竟历史上弘治皇帝本就是仁厚君主,从张小公爷的接触看来亦是如此。
可再仁厚他毕竟是皇帝啊!
龙……可是要吃人的,哪怕再仁善。
弘治皇帝显然是要看看这一波,那些读书人、那些金陵勋贵们站在谁一边。
“痴虎儿莫担心,霸州……其实一直在掌控之中。”
这话弘治皇帝说的自信满满,再看边上垂首微笑的萧敬。
张小公爷知道,甭管是宁王还是其他闹事儿的。
其实早就被盯的死死的了,弘治皇帝只是想看看还有谁要跳出来而已。
“朕的米粮养活了太多废物,也该废除一些了!”
便听得弘治皇帝冷哼一声,摆了摆手道:“朕的矿山,还需要不少人手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小公爷自然也知道什么情况了。
见弘治皇帝不再言语,张小公爷便要躬身告退。
“痴虎儿,军部与朕给你一张少将的空白告身。”
张小公爷刚准备告退,弘治皇帝又接着道。
“还有一封赐封圣旨!只要这海因里希为我大明出力,朕……不吝赏赐!”
卧槽!这是真下血本啊!
玉螭虎都有些吃惊弘治皇帝魄力,但想想这倒是朱家一贯的作风。
朱家很奇怪的特别喜欢重用外族将领,很多投效的鞑靼将领在他们这里被重用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