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爷(校对)第606部分在线阅读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回礼后走到了沙盘前皱着眉头沉声道。
“现在情况如何?!”
作为总军师的威宁伯听得弘治皇帝发问,一个立正沉声道。
“谍报司最新密报显示,安南似乎正在加紧运动!并派人秘往占城,似乎正要商讨什么……”
“东吁等诸土司,多曾遣人往滇南流窜观望中蠢蠢欲动……”
王越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一封封密报递交给弘治皇帝。
这是谍报司送来的密报,上面标注着来自于汪直汇总的消息。
曾经能够统领西厂力压老牌东厂锦衣卫,成为厂卫翘楚的汪直手段自然不一般。
密报上甚至明确的画出了各方势力的归属图、关系深浅,也是由此军部才能够标注势力旗子。
“这是调查局的密报,且都看看……”
弘治皇帝说着,一摆手便见萧敬拿着调查局的密报分发给了军部的这些个统帅们。
张诚的密报份数就比较多了,主要是滇南地区的动向。
这个时候也看出两方同时运作的好处,互相印证之下很快的发现那些情况是相符的。
比如某土司突然秘密接待了一批人,但调查局的人暂时无法得知是哪方势力的人。
只知道应该是来自于东吁方向的,配合上谍报司获知的东吁土司秘密派遣人手前往滇南。
顿时就可以知道,东吁联系的是那些土司。
再比如调查局探知某土司派人出行,但行动隐秘不知其往何方。
将对方的特征、画像提交给谍报司。
谍报司根据对方的特征,很快的从安南都城升龙找到了这个人。
同时查探出安南王秘密接见了这批人,于是便可探知哪些土司联系了安南王。
“串联的不少,但观望者也颇多……”
看着名单上的一个个名字,成国公朱辅沉吟了会儿道。
“陛下,现在就让痴虎儿出发么?!”
弘治皇帝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望向了威宁伯:“已经调动了多少人?!”
“前后骑炮军卒一军之数,分作五批、已抵黔州两批。”
王越说着,顿了顿继续道:“剩余一军,业已换装完毕、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发兵!”
保国公朱晖这个时候站出来,立正低声道。
“末将建议,此番可再秘派痴虎儿先往!后定发兵之日。”
说着,保国公拿起指挥棒点住了桂西、黔州两地。
“如今黔州、粤北大局已定,永新伯停驻大材小用。”
“陛下可遣永新伯为一军,由黔州、粤北入桂西整合诸部卫所……”
弘治皇帝听得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他马上就知道了保国公朱晖的盘算,这是要让永新伯许宁这把利刃直切桂西啊!
桂西原本就是早期大明所经营的区域之一,如今算是控制力比较好的区域。
最初弘治皇帝没有去动桂西,一方面是考虑到引发动荡会波及粤北、黔州乃至滇南。
另一方面则是桂西的土司相较于黔州、滇南两地,恭顺了许多。
想要动他们也找不到太多的借口,且国朝在桂西府设立也存在多年了。
当地的都司控制力还算是不错,所以才暂时先放着。
如今的情况是黔州已经彻底被掌控住了,粤北卫所之患尽数消除。
那么不如趁着这次机会,一并将桂西的隐患一并拔除!
保国公的意思很简单,先找个借口把小公爷派到桂西去整合。
永新伯许宁可是一把快刀,不服的直接手起刀落顺势强行整合桂西。
若是服气,甭管真心还是假意都正好从侧面出兵滇南。
配合玉螭虎在黔州的作战,到时候战后论功行赏照黔州例走。
各家土司子弟、立下功勋士卒,全部收拢再行整合。
然后该送军官学校的送军官学校,该编入国防军的整合后编入国防军。
如此一来,滇南一地平定、桂西亦随之收回来了。
张小公爷想要借机收回安南等地的基础,业已扎实牢靠。
“成国公的意思是,让痴虎儿先以总督的名义前往桂西?!”
弘治皇帝沉吟了会儿,皱着眉头问道。
“若论及如此整合何人最合适,末将大约只认为玉螭虎一人尔!”
成国公的这话倒是没人反对,毕竟粤北、黔州两地的事情可都是明证啊!
如今国朝对此两个区域的控制力,那是大幅增加。
所有原属的冗兵卫所尽皆撤销,取而代之的则是新式的国防军军伍。
粤北那边的原属卫所造反了一大溜,现在他们几乎全都在北边儿、夷州的工地矿场里蹲着。
黔州的话,是叫米鲁几乎扫荡空了。
余下来的小猫两三只根本不成气候,张小公爷按服了四大土司家族后这些不过小菜一碟。
从这两次事件中张小公爷展现出来的手段,都堪称是典范级的。
即便是国朝内的老臣过去,也决计调动不了这么多资源处置此事。
“明为桂西、实为桂西,而暗剑之下,却指滇南!”
威宁伯王越笑眯眯的对着成国公竖起了大拇指,轻叹道:“高招!”
一边儿的虎头老国公则是双目微微眯起,嘿嘿的一笑。
“嘿嘿嘿……此番还可借机瞅瞅,桂西是否有通安南之贼!”
有的话,那就顺手一并给他清理了。
没有的话,也看看安南是否要挑起什么小动作。
此看似阴谋实则阳谋,我就是要削你、就是要拆你。
若不动,那就是等着被拆。
动起来,那咱就暴力强拆!
一句话,必须肛你!咋地吧!
“若要谋算西南诸地,则滇南一役可为练兵之用。”
虎头老国公双目缓缓睁开,那胡萝卜粗细的手指头指着西南诸地。
“整合粤北、桂西、黔州,再练兵于滇南!”
“军伍适应后,西南诸地于我大明国防军不过探囊取物尔!”
几个老家伙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弘治皇帝都激动起来了。
若是从前的话,弘治皇帝对于如此处置西南事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按照国朝的习惯,文官们肯定是要求招抚、处置地方官员。
其实也正是这种越闹越安抚的心态,才会造成后面土司们不惧造反。
而地方官宦们多姑息养奸,只要息事宁人甚至不惜偏袒土司的事情发生。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朝堂内完全无法插手军伍事宜。
兵部、卫所,现在大家都知道是要撤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