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36


焦阁老轻轻地嘶了一口气,一时没有说话,而是径自陷入沉思,权仲白回思片刻,也不禁自嘲地笑了笑,“牛家、杨家对这件事大加关注,并不稀奇,怎么您也——”
“宫事,和我是没有太大的关系了。”焦阁老略带疲倦地摩了摩脸,他瞅了权仲白一眼,并没有正面回答孙女婿的问题,而是继续逼问,“可这件事,蕙娘怎么和你吵得起来的?这又关她什么事了,你且说来听听。”
权仲白没有办法,只好粗粗地把自己家里的安排给说了几句,“……早就有这个心思了,上回进宫,她按着长辈们的布置,故意只和宁妃说话,挑着皇后针对宁妃,现在后宫中是三家混战,就为了给明年进宫的秀女腾点地方呢。”
“哦?”老太爷眸中,不禁精光一闪,他又沉吟了一会,这才安慰权仲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家里的事,你不是世子,就不好随意插手做主。他们怕也不是对东宫位有什么想法,就出个藩王母妃,对你们家也能多添一个有力的强援。毕竟,看在孙家的面子上,东宫位置,几年内是不会轻动的……宁妃衰弱一点,也符合皇上的心意。”
“您是说——”权仲白心中烦厌无比,却又不好和在家一样,将这不快显示出来,他顺着焦阁老的话往下问。焦阁老瞅他一眼,笑了。
“你还看不懂吗?虽然大秦后妃,按例是必须采选名门之后,可当今皇上的心可大着呢,他是肯定要限制外戚的。一叶落知天下秋,从吴兴嘉的归宿上,你就该悟出来这一点的。帝王心思如海,可深着呢……别看孙家现在虽然危若累卵,可只要定国侯能把开海的差事办好,他们家不会有大问题的。越是限制孙家几个兄弟,就说明皇上越还是要用定国侯、要保太子……”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可要保太子,也得能扶得起来才行。心性、品德、手段都可以慢慢地教,但身体却不一样……”
或许是想到了焦四爷,老人家默然片刻,才续道,“对太子的身子骨,说话最重的人,当然就是你了——”
出乎权仲白的意料,焦阁老竟没有提出任何非分要求,他只是重重地捏了捏自己的手心,语气还是很浅淡的,“为国为民,这件事你不能不小心处理,对着自家人,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心里要有数。对着皇上呢……你该怎么说话,怎么做事,就得靠你自己的悟性了。”
权仲白心中一跳,一时间多少想法,纷至沓来,他低声道,“我明白您的意思……”
“国家需要钱啊,”老人家长长地叹了口气,还怕他听不懂,“因人废事,多少年沉积下来的老习惯了。孙侯一去,开海的事不停也得停,不论牛家还是杨家上位,都不会让孙侯继续主持开海大业的,少了他,许凤佳、桂含沁、林中冕三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用处?那是去跟着蹭功劳的……尤其是杨海东,朝廷的钱,他想着用在地丁合一的花费上,不是不支持开海,可这件事在他心里要往外推……我当了多少年的家了,我明白的。”
他的眼神无比清澈,“很多事不推一把,不蹭着巴着,从车沿边上翻上去,这趟车走了,世易时移,就再办不成喽……当今的确是锐意改革,可圣意也是会变的,从前昭明帝刚登基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锐意改革呢……”
权仲白只觉得脊椎骨寒浸浸的,又似乎有一团热火在心底烧,他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给了一点准话。“这件事,我也只能尽力去做。还要看皇上究竟是否寻根究底,以及娘娘病程如何……不过,撑到孙侯回来,想来还是不成问题的。”
老人家点了点头,他拍拍权仲白的臂膀,“你也不容易!不过,自在不成人,大家都不容易,还是善自努力、彼此共襄,为广州多出一点力吧!”
#
既然都来给老太爷扶脉了,权仲白势必不能不主动提出,要为岳母以及妻子生母扶扶脉,这也是他体现孝心,给蕙娘做面子的地方。老太爷正好就借着这个空当,让蕙娘进来陪他说话。
祖孙俩几个月没见,虽然都是深沉人,可毕竟思念之情难掩,蕙娘进了屋一见祖父,眼睛便亮了起来,她也不知用哪里生出来的委屈,似乎是埋怨老人家,“这一出门子,就不能跟在您身边伺候了,我看您这几个月,憔悴了不少——”
“是吗?”老爷子摸了摸脸颊,他笑了,“还是我孙女儿心疼人!”
他站起身来,亲昵地摸了摸蕙娘的后脑勺,却不提权家事,亦不问蕙娘好,而是让蕙娘,“你和我一起见一个人。”
蕙娘不禁有几分纳闷,她立刻收敛了撒娇的态度,不言不语,在老太爷身后给自己找了个位置。老太爷一敲磬,“让他进来吧。”
不片刻,就有一位青年文士碎步进了内室,他给老太爷跪下行孙辈礼。“晚生王辰,给师祖请安,师祖平安康健、笀延百年。”
老太爷嗯了一声,“起来吧,别这么客气,你父亲在安徽任上还好?”
他显得轻松随意,蕙娘心中却是一紧,她紧盯着这文士的玉冠,恨不能透过他的黑发,望进他的脑子里去。
——虽然未曾通报门第,但此人当是王光进之子无疑了,他父亲年前刚从安徽学政右迁为安徽布政使,也算是朝野间正崛起的封疆大吏。王光进中进士那一年,老太爷正是会试总裁,这一声师祖爷,王辰叫得是不亏心的。
观此人衣饰,只怕已经出孝,王家的动作,还真是不慢!看来,老太爷的继承人,在接近两年的铺垫、酝酿之后,终于还是浮出水面……
作者有话要说:老人家心思深啊~
今晚有长评30的加更,估计要8点半-9点更新……急着出门别的话二更再说了,一会见!
☆、58教你
“护卫一方水土,责任重大,父亲素日同我等说起,总是忧心忡忡,万不敢掉以轻心。”王辰的场面话,说得还是很漂亮的,因有蕙娘在,他没有把头完全抬起,只是略略扬起来回话。“这半年来,人是瘦了一些,所幸精神还算健旺。”
“会懂得战战兢兢,就是好的。”老太爷点了点头,“这半年来,安徽境内别的不说,第一个巢湖安宁了,不闹水患了。皇上很高兴,我听了心里也舒坦,一方水土,水在土前。水利是永远都不能放松的,你父亲干得不错。”
王辰面色一松,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双手给老太爷呈上,“这是父亲半年来的一点心得,因兹事体大,不便就上折子,特令我送一封信来,给您先过目了。”
要送信,什么人不能送?让王辰送来,自有用意。老太爷接过信,并不就看,而是搁在一边,随口道,“这次上京,住在你父亲从前买的小院儿里?”
王辰说话并不快,在得体范围内,什么话,他要想一想再回答,连个是字,都答得很谨慎,“那处离国子监近些,也方便随时过去上学。”
“啊。你是来上学的,”老太爷装糊涂,“也是个举人喽?还是家里使手段,给弄了个监生?”
“是举人。”王辰一点都不生气,他语气很从容,“承平元年的举子,当科没中进士——”
他犹豫了一下,又说,“前年那科,因先妻子病重,就没应试。这次进京,是预备明年那场会试的。”
老太爷点了点头,“抡才大典,哪里是说中就中的,蹉跎一两科而已,人之常情,你还算年轻呢!”
又问王辰,“文章可有带在身上?拿来我看看?”
朝廷首辅、日理万机,即使看在布政使的面子上,能和王辰多说几句话,又哪会有时间看他的行卷文章!王辰呆了一呆,看来是没带,老太爷便笑道,“现默一卷出来,能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