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436

  和孙家这里谈妥,蕙娘随即修书一封,送回山西给乔大爷参阅。未几乔大爷便送来回信,盛赞蕙娘用心,又为自己的一点情绪道歉。反正桂家表态站在权家这边,宜春号在朝鲜这里有付出,展演间又得海外先机,不能说没有收获,他态度转变,也是自然的事。蕙娘也懒得和他置气,令雄黄措辞一封,回信敲打、勉励一番,又让他送两个心腹掌柜过来,预备和盛源号谈判。她这里又给王尚书写信,请王尚书一家到梅花庄中消闲。
  王尚书现在在京的无非也就是他本人以及几个侍妾,以及次子一家。他太太米氏却是回老家省亲去了,其中次子王时,因是京中名士,交游广阔,十天倒有九天是不在家的,这一阵又去太行山游玩了。王尚书也不说自己不好带着儿媳妇出门,竟是生生把次子媳妇渠氏也带在身边,欣然应邀,到梅花庄内和蕙娘说话。
  他这么一兴起不要紧,倒让蕙娘不好招待,思来想去,预着近日朝中没有大的纷争,王尚书借着给老太爷穿麻戴孝,也收拢了不少旧党人心,现在未必有事要求自己,只好自己款待渠氏,又抓了权仲白的壮丁,让他和王尚书应酬。
  渠氏果然进门就开口向蕙娘道歉,“我娘家行事不知礼,乱了规矩,竟把腿伸到嫂子娘家地盘里,也没先打过招呼,还请嫂子多见谅则个。您身份尊贵,不好离京,不然,我们还想将您请回老家,当众摆酒谢罪呢。”
  盛源号这些年来,也是渐渐做大,在行中颇算个人物了。权仲白、蕙娘搬出官家以大欺小,是有点站不住脚,渠氏能说出这番话来,已算很给面子——不过,她到底是没提盛源号撤出朝鲜的事。
  一个行当,有一个行当的规矩,尤其是晋商,规矩更为严厉。该争的时候互下绊子决不手软,但该让的时候也没个二话。像朝鲜这个情况,国公府作为宜春号的大靠山之一,他们家发祥地、祖居地、货源地,也算是宜春号的自留地。盛源号贸然进入,亏了礼数,依照行中规矩,各位大佬耆宿,应当是要在山西老家大摆宴席,当众向宜春号的东家们谢罪的。
  当然,蕙娘、桂含春等人,又不从商,并不在乎这个,但渠家等盛源号东家赔罪以后,行走江湖时看到乔家就得软上三分,但相应的来说,宜春号也应允许盛源号在朝鲜继续把生意经营下去,顶多自己开个门面,用商场手段,把人家挤垮。官场上的力量,可以压服盛源号,但不能断掉盛源号的财源,让他们就此不做生意。
  蕙娘对渠氏的这番潜台词,也是心知肚明。她懒洋洋地笑了,“今日不说生意上的事,文娘虽说是你嫂子,但晚你入门几年。平时和我说起来,都很念你的好……”
  居然是和渠氏套起了交情……
  她要弯弯绕绕,渠氏亦不能不配合,只好耐着性子陪蕙娘抚今追昔,说些文娘刚入门之初的事。因她也曾是在家守灶不嫁身份,说起这一层,两人还颇为投缘,蕙娘叹道,“说起来,毕竟曾是守灶女,脾气都大了点,姑爷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好,但心里有时就觉得不大平坦。我们家仲白是如此,不知你们家王时又如何了。”
  香雾部在文官家中是没有多少眼线的,尤其王家,发迹没几年,用的且都是多年来熟惯的下人、家生子。不过,就不需眼线,蕙娘也知道王时的做派:反正名士风流嘛,常年在外是难免的,逢场作戏是难免的。虽说这些做派,不耽误他尊重正妻,和正房繁衍子息,但搁不住做妻子的心里就觉得委屈。一般姑娘也就罢了,三从四德惯了,可守灶女嘛,那就不一样了。
  果然,渠氏这也是说得入港了,怕也是头回有人体谅到她的难处,她叹了口气,“按说,他待我没说的,这些年来,家里也就添了两房人,在外头拈花惹草,也就是玩玩,当不得真。可嫂子您说得对,我们这做过守灶女的,心气都高,我心里有时也觉得好没意思。可娘家哥哥们都帮他说话,说我有福,嫁了个文采风流的大才子,最是清贵不过了。爹娘也都是这个意思,我也就不爱抱怨什么了,反显得我自己太挑剔,有什么意思呢?”
  这话说得动情了,蕙娘跟着她,也深深叹息一声,“你还算好的了,我们家仲白,虽然野得要命,恃才傲物愤世嫉俗得让人头疼,但始终还给我留了两个子嗣。你看文娘,祖父在的时候,没留下个一儿半女的,现在祖父去了,她还无所出,在家里,只怕是越来越抬不起头了吧?”
  渠氏不免欲言又止,半晌方道,“婆婆是有些心急,却也知道大嫂贤惠,并不妒忌。是大哥自己太忙于公事,几乎不近女色……这种事,急也没有办法吧。”
  蕙娘瞅了渠氏一眼,也不说话了,过了一会,才慢慢地道,“这男人都是好色的,谁不是爱偷腥的猫。妹夫要是宠妾灭妻都罢了,这不近女色,我心里真觉得古怪得紧。听说他和前头一个情深爱笃……”
  她绕了这半天,就是为了说这一句话——渠氏嫁进王家,很有些年头了。以她为人,有些事,就算不是一清二楚,起码也能知道点内情。王辰原配去世可能有古怪,这她知道,但到底有什么古怪,是如何古怪,老爷子心里也许有数,但蕙娘却是没法去弄明白。
  渠氏面上,果然闪过了一线阴影,她动了动嘴唇,又黯然摇了摇头,蕙娘见了,心底如同坠了一块大石头,直往下沉去,她忍不住脱口而出,“没想到,老爷子竟……”
  她想说:老爷子竟走眼了。可这话讽刺得她自己都不愿出口,老爷子是真走眼了,还是难得糊涂?又或者为了爬到政坛最高处,就非得皮厚心黑到这个地步,王家不如此做,老爷子也不会把文娘嫁入他家?
  这话到底断在了口中,蕙娘却还是情不自禁,慢慢地道,“王家媳妇,不易做啊。”
  渠氏也是王家媳妇,王辰原配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她心里,能没有一点压力,一点恐惧?她长长地叹了口气,低声道,“索性和您明说了吧,我们家那位,对这些事是一点都不知道,只一心吟诗作赋,做他的大诗人。我心里更情愿他这样,好歹,他是个热心人,待我也很有情分。”
  “至于大哥,他常年都在老家,我也不了解他的为人,只是做官的人,城府总要深些。”渠氏慢慢地道,“我看大哥对家里的事,知道得要比王时多……还有,他对前头嫂子,挺有情分的。”
  不用她再多提点,蕙娘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这件事,要说错,王尚书和妻子当然错得最多,可对其做出暗示的焦老爷子,在王辰心里形象只怕也不太好。他的不近女色,到底是真忙于公事,还是不愿接近文娘,又不想给焦家留下话柄,所以干脆全不近女色?
  她蹙了蹙眉头,见渠氏已住口不言,甚至流露出些微后悔之色,便将此事按下不讲,和颜悦色地道,“看来,盛源号是不愿退出朝鲜了——你就给我透个底吧,这份不愿意,到底有多坚决呢?说不定,是封子绣没把这事给说清楚,朝廷意思,本来是把日本让给我们宜春号的,那个地方,市场可比朝鲜要大得多了。我们宜春,甚至可以把日本让给盛源,把盛源在朝鲜的铺面给买下来。”
  这个条件,不能说不优厚了,渠氏思忖了片刻,却到底还是摇了摇头,歉然道,“嫂子见谅,为了打通朝鲜这条线,我们花费的金钱不少,日本虽然更为阔大,但国内政权强盛,却是难啃的骨头。盛源不比宜春,小家小户,吃不下这块大肥肉。除非……”
  做生意嘛,漫天开价落地还钱,有这个除非,那就什么都好商量了。蕙娘却并未接话,眼珠一转,反而欣然道,“好,既然盛源不愿放弃朝鲜,我们也依足规矩办事。摆酒赔罪的事,你们可以操办起来,将来宜春在朝鲜立业时,也一定要请盛源来吃开业喜酒。”
  她不顾渠氏难看异常的脸色,又道,“好啦,现在公事谈完了,再来说说闲话吧……你今儿穿的这身衣服,花色倒是新鲜——”
  渠氏现在哪有心思和蕙娘说这个?她几乎有些粗鲁地打断了蕙娘,“我这儿是把话给说完了,可我公爹那,还有事找您呢。您要不介意,我打发人喊他去?”
  竟是连一句闲话都不愿多说,也不顾自己身为客人的礼数,站起身急匆匆地就出了屋门。
  作者有话要说:我其实觉得厚黑学和君主论核心都挺像的,为了得到常人无法得到的,只好付出常人无法付出的,比如说一部分人性。而且说实话我的确觉得大部分政治圈中的佼佼者都具备厚黑禀赋|||
  今晚提早更新
  我要为后天开始的9K字运运气……
  PS
谢谢大家的抓虫,昨天那章后来写很着急有错字和地点bug,还有最晕的是我发现我在很久以前居然忘记提到郑氏儿子夭折的事了,现在要再回去改好麻烦哟|算了,那就让她儿子活下来吧,昨天那章已经做相应修改啦~
☆、274按摩
  渠氏都落荒而逃了,蕙娘也不好过分逼迫她——她也是被渠氏给逗乐了,这个守灶女,虽然也精明厉害,但出嫁以后专心做人媳妇,在历练上,毕竟是欠缺了一点,谈判桌前,难免有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了。她索性站起身来,重新整顿一番仪容,又到正堂坐下,规规矩矩地等待王尚书进来。
  自从王尚书为焦阁老披麻戴孝以后,两家间的关系,似乎又近了几分,毕竟这样的交情,不是说斩就能斩得断的,已经有点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意思了。以后王家若是败落,焦家少不得要尽力拉扯,而焦家如果落魄了,王家要不容留遮蔽,也会被别人指指点点——有了这一层关系,王尚书见到蕙娘,态度要比从前随意得多了,他端出长辈的架子,受了蕙娘的礼,两人分宾主坐下,用了半盏茶,才和颜悦色地道,“前一阵子,老师家里不太平。我本有心出手,可看你处置得极为妥当,也就没费这个心,若是有什么能用得到你伯父的地方,你就只管开口就是了。对吴家,不妨狠一点,毕竟是化解不开的仇恨了,可对别人家,未必要如此赶尽杀绝不留余地……不然,人家心里也觉得你做事不够厚道。”
  蕙娘敛容受教,她揣摩着王尚书此来,说不定还存了请她再出手推吴家一把,把吴尚书入阁的事彻底搅黄的心思,因便堵他的话口,道,“本也想给世伯送信的,只是吴尚书入阁以后,眼看着就要轮到您了。这时候可不好生事,我又怎么好让您揽事上身?”
  她冷冷地哼了一声,又说,“要不是皇上找封子绣给我带了话,让我放过吴家,他们也没这么容易过关,好歹要再脱一层皮。我这里可还有些手段,没使出来呢。”
  只是一招,就把吴家给玩得名声大跌,后续手段有多毒辣,真是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王尚书在蕙娘跟前,有时真是只能端着个长辈的架子,他讪然一笑,吞下了原本将要出口的话,“可惜了,皇上终究是铁了心要把吴鹤运作入阁,不然,只是这一次的事,便可让他元气大伤,终生都难以再前进一步。”
  顿了顿,又道,“盛源号的事,渠氏给你打过招呼了?”
  蕙娘笑着点了点头,“您放心吧,还是要依足商界规矩做事,不会太过分的。刚才渠妹妹还和我说,要让家里人给宜春号摆酒赔罪……”
  两个超级大票号之间的战争,也就是蕙娘、王尚书当作闲话来讲了。王尚书叹了口气,“依我想,现在你们两家,倒还是和睦一些为上。不然,有些动乱的势头,只怕真的是压不住了。”
  蕙娘神色一动——王尚书和盛源号的关系,看来真的颇为密切,他不但令渠氏以王二少奶奶的身份出面,甚至自己亲身来做了这个说客。从前宜春号的事,老太爷可从没有对外人开过口,有什么事,都是让焦鹤出面去办的……固然,这也是王尚书和老爷子的性子不大一样,但一个展眼就要入阁的一品大员,为了票号利益开声,也可见这几年来,越发是官不像官,商不像商了……
  见蕙娘露出聆听神色,王尚书便叹了口气,“要不然说,西洋的奇技淫巧,只能供赏玩,不能当真了来办。一应事情,全是地丁合一、西洋工具给惹出来的。新党现在沾沾自喜,自以为地丁合一,清出来的那些人口,正好有的去做工,有的去西北种地。连年人丁繁衍那就是盛世了……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只是一般人鼠目寸光,只看得到眼前,压根想不到日后罢了。以许家那个不务正业的世子夫人为首,一个两个为了挣钱,不惜与民夺利。她父亲杨海东,从前老师爱将何冬熊……这些新党的中坚,本已经老奸巨猾、势大难治了,现在又添上了一个晋党,岂不是越发如虎添翼!现在晋商里,还没有倒向三皇子那边的,其实也就是盛源号、宜春号了……”
  这种事,的确要他这样的天下管家,才能看得出文章来。权家无人入仕,是优点也是缺点,自从老爷子去了,蕙娘对政坛、国情的了解是有点荒疏了,听王尚书说得这么惨,她不禁微微一怔,道,“怎么,晋商不是一向不过问政治,甚至都是两边投注的么,怎么这一次人心这么齐,都倒向三皇子那面去了?”
  “还不就为了个钱字。”王尚书的眉毛益发往下耷拉了,从前他刚进京时,蕙娘也见过他几面,那时虽说落魄多年,但做派却没丢下,总是个风度翩翩的美髥君子,可当了几年尚书,他见老得厉害,现在面上纹路深刻,鬓边白发隐隐,倒是真见了老态。“晋商、徽商、苏商,这五年来办工厂发家的不知有多少,全都奉许杨氏为神仙人物。这个许杨氏也是奇怪,自己花那么多钱研制出了新的机器,卖出去价钱竟也不贵,不到半年,别人就能仿出来一色一样的,就这样她也肯卖……这五年间,江南真不知变了多少,有钱人越发是富庶繁华、奢靡到了不堪的地步,可那些个没地的工人,失业的不知凡几,不是卖儿鬻女,就是背井离乡……”
  在蕙娘看来,杨七娘此举倒很有脑子,她卖得便宜,质量又好,人家也不至于去买仿货,都上她这里买正货,反而更容易回本。不过她是明白杨七娘心思的,此女‘志向远大’,并不指望从这件事上得到什么好处,好像是能推广出这些新式机器,心里就满足了似的。她沉吟着道,“有奶就是娘,这些商人们,现在肯定是站在她这边了。”
  “徽商、苏商还好,都是南边的,一心赚钱,也没什么太大的心思。”王尚书重重地说,“就是晋商,这十几年来栽培了许多读书种子,现在考出科举入仕做官的人,地位有六品、五品左右的,也有不少了。这些乡党互为表里互相照应,也是不小的势力……”
  此起彼伏,仔细这么一算,三皇子的声势,可说得上是十分可怕了。要文有文、要武有武,要钱也算得上富可敌国,比起来,二皇子这里的势力,便显得单薄了一点。尤其在文臣序列,更显得王尚书有点孤掌难鸣了。
  话说到这里,王尚书的来意,蕙娘也基本领会到了:也有说合盛源号、宜春号的意思,但最重要的,还是想向她寻求帮助。毕竟,从前老爷子的关系,现在王尚书虽然接过了一部分,但还有一部分,和王尚书若即若离没什么情分,但和焦家的关系,却十分深厚。
  蕙娘想了想,因道,“宜春、盛源的恩怨,不是这么一两句话就能了结的吧,宜春股权互相牵制,其实本身地位是超然一点,将来不论谁登上皇位,只要还想天下升平,估计都不会对宜春开刀的。这事,我不能就这么做主,还请世伯见谅……”
  她思忖了好一会儿,又勉强说,“倒是这申明厉害、联系亲朋对抗商党的事,我看的确是要紧的,世伯说得对,盛世人丁繁衍,但耕地有限,如不能对外扩张,迟早都要内乱的。现在这厂、那坊的,闹成这样,流民都快比前明末年还多了。一旦要闹起来,国家都要乱了。我生作是个女子,没有这方面的长才,不然,一定在世伯身边摇旗呐喊。现在虽不能亲自上阵,但写几封信倒是可以的。不如这样,世伯你把信给我,我再加个封,多添几句话,这里给您送去,您看如何?”
  王尚书最吃亏就是多年在偏远地方为官,人脉上始终欠了一点,老太爷放出去做官的那些门生,现在也不是没有做到封疆大吏的,奈何和他都没什么交情。蕙娘肯出面牵线搭桥,他焉能不喜形于色?也不再提盛源号了,忙和蕙娘把细节敲定了,方才同她说些王辰、文娘之间的事,因道,“王辰这孩子,多大了还不大懂事,成家立业,家在业先。他一心要做一番事业,倒是浑忘了这点,这些年来冷落妻妾,我们做大人的都看不下去。亏得文娘懂事,能体贴她。这一次,他母亲回乡,也顺带去看他。我已嘱咐内子,必定好好数落他一番。”
  蕙娘自然也要换出笑来,替文娘谦虚几句,又谢谢她们包容不懂事的妹妹:反正,文娘在王家,王老爷政治上有什么需求,她也只能是能帮就帮了。好在王家夫妻还算懂事,不会出现她出了力,文娘还要受委屈的情况,大家也就心照不宣、好来好去罢了。
  把王尚书这对翁媳送走,蕙娘的接待任务,才算是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能够空闲下来了,这半个月内,梅花庄里的一些人事,她要和良国公汇报,要和权世赟聊聊,要让他们掌握到自己这里的进度。尤其是同盛源号之间的攻守,更要对各方势力做出交代。与此同时,权世赟、良国公等人也要把东北那边的消息反馈给她,让她知道修船办货的进展,还有老家那里的一些内部斗争、不同意见等等。等这些事都忙完了,还有良国公府她身为主母无法回避的家事,宜春票号的公事……
  只是想到这些,她都觉得太阳穴一突一突地涨疼,这里客人才出了二门,蕙娘连见客的衣服都顾不得换,回身就扑到榻上,闭上眼呻.吟道,“我真个是要累死了。”
  和她的左支右绌相比,权仲白就要轻松写意多了,今天不过是陪王尚书谈了几句风月而已,他在蕙娘身边坐下,道,“倒是难得听你喊累。”
  蕙娘有气无力地撩起眼皮,扭头瞪了他一眼,“你当和这些人精子打交道,不耗费精神吗……”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居然气若游丝,“再见上一个,我怕我的脑子都要烧起来,以后都变傻子了。”
  权仲白到底是做医生的,听蕙娘这么一说,眉头不免一皱,他拿起蕙娘手腕,道,“翻过来躺好,我给你把脉。”
  蕙娘闹着要把手抽回来,“把什么脉,不把,我累,我要睡一会儿,你出去吧……这几天累得浑身疼,肩膀痛死了,没力气翻身……”
  权仲白也不理她,就着这个姿势,捏了捏蕙娘手腕,似乎已经把出了脉象,又翻她的眼皮看了看,便道,“耗费心力太过,有点阴虚火旺,反应到周身,轻微水肿。我给你下几针吧?”
  他难得关心人,蕙娘也不便再耍脾气,她慢慢撑起身子,自己去梳洗换衣回来,见权仲白已经拿出一根大粗针在手中掂量,便不禁倒退了一步,道,“这么粗?你把我当人还是当畜生啊……我……我不要扎了!”
  权仲白先还有点不快,后来扫了蕙娘一眼,倒有点啼笑皆非,因说,“我好像还从没见你这么害怕心虚呢,怎么,你是怕针吗?”
  他从前也给蕙娘针灸过的,现在一回想,便恍然大悟,道,“噢,难怪你怀乖哥时候,我要给你针灸,你总说孕妇见针不好。”
  蕙娘有点发窘,忙转移话题道,“我浑身疼得厉害,你先给我捏捏,一会我睡过去了,你再给我针灸吧。横竖我看不到,也就不怕了。”
  权仲白笑道,“哟,你还挺厉害的,我还没一个病人敢这么和我说话呢,你算是独一份了。”
  他容貌清雅,这一笑十分好看,蕙娘看了几眼,方道,“你好意思说!虽说主意是我出的,有些事你就是想帮我也帮不得,但到底是我们家的事,你看着我累死,难道就不亏心吗?”
  她直接就在床上趴下,“废话少说,快摁摁我的肩窝,你力道大,比丫头们摁得都舒坦。”
  话说到这份上了,权仲白这个相对来说比较清闲的幸运儿,难道还能偷懒?他先坐在床沿,为蕙娘摁了摁肩窝,只是这个姿势不好用力,蕙娘嫌他摁得不用心,权神医便索性跪跨在蕙娘身上,施展医家绝活,为她揉捏起了整片香肩。
  他手掌捺下去时,指下筋肉的确颇为紧绷,权仲白暗运真气,使手心发热,不疾不徐地将经络揉开,不多时,他身下的清蕙便发出了轻声的呻.吟,舒坦、放松之意,展露无遗。又过了一会,她好像是有点热了,便稍微一挪动,把衣领解开了一点儿,换了个更放松的姿势,方便权仲白用劲。
  针灸本来就要赤身*,所以一般只限同性患者能够使这法门。清蕙当时以为要针灸,只在肚兜外头披了一件红袍而已,估计都没系紧,现在这一挣,衣领顿时就敞开了一个大大的口,从她脑袋心往下看,怕都能看见衣襟内的大半风光……权神医眼力好,偶然一眼看去,便见到一点被压做半球的雪白,他忙挪开眼神,看向别处,但心跳,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快了一拍。
  “嗯……”蕙娘却好像一无所觉,她梦呓般地和权仲白闲话,“忙得都不记日子了——过几天我们还得回焦家呢,腊月里得回去给娘上柱香,你说,什么时候回去好?”
  被她这么一提,权仲白倒忽然想起来:不知不觉间,清蕙的热孝,已经过去很久了。
  他瞪着蕙娘的脊背,忽然间恨不得甩自己一个耳光:他不提一句针灸,哪来这么多事?现在倒好,该怎么办,连他也没了个头绪。
  可话又说回来了,权神医苦笑着想:就是在热孝里,给焦清蕙针灸,怕也是个苦差事吧……
  正这样想时,蕙娘又打了个呵欠,她扭过头来,半是狡黠——一半,一半也是带点羞涩地看了权仲白一眼,又道,“歪哥就快放年假了,他惦记着和你出去玩呢,你自己看着办,有空就带他出去走走,可别让儿子寒了心……”
  她张开殷红小嘴,素手拢了拢红唇,便又满足地转身趴下,把晶莹雪白的一小片肩膀,留给权仲白欣赏,过了一会,见权仲白没动静,还不满地耸了耸肩,道,“你干嘛啊,怎么不动了,摁啊,我正舒服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