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436

  歪哥噢了一声,若有所思,过了一会,他低声道,“我觉得……我觉得娘好厉害。”
  他瞅了父亲一眼,鼓起勇气严肃道,“您和她比,就有些逊色了,您可要好好待她,不然,娘跑了怎么办。”
  权仲白失笑道,“哟,你还看不起你爹了。”
  他想了想,道,“嗯,刚才在东城,你是被镇住了。那爹一会就带你去外城走走。”
  他抱起儿子,让春华楼给雇了一辆车,又托他们回府带了话,便带着歪哥上车去了外城——外城要比内城更为贫穷,歪哥在车里看着,都有些害怕,权仲白却把他手腕上的带子给解了下来,道,“放心吧,在外城,没人要拐你的。”
  果然,到了地儿,他一下车,因没戴帽子,便被人认出来了,“权神医来了!”
  紧跟着,歪哥就更加目瞪口呆了——也不知从哪里汇集出了一长串人.流,一个个拥挤却又有序地排成了长队,有人就近就从大杂院里搬出了桌椅,拿炉子上现烧的开水给烫了,又反复擦拭,才请权仲白落座,还有人在给维持秩序,“一个个来,都别冲撞了神医!都是街坊邻居的,心里都有数,病重的先来!”
  一时桂皮等人也到了,文房四宝一伺候,更加方便,过来问诊的贫民,自然有些是衣衫褴褛、神态凄凉的,可待权仲白都极虔诚,上来前自觉打水洗了脉门,领了药方,都跪下给权仲白磕头,权仲白一开始还面露不悦之色,道,“说了让你们别这么矫情了。”
  这些人也不肯听,还有里正在旁劝道,“受了您的活命大恩,连个头都不给磕,他们拿什么来还您的情呢?又不让给立生祠——您别拿眼睛看小人,上回有人打从这路过,我们都听说了,房山那一带不说了,江南附近都有您的生祠呢!我们这天子脚下,不能这么张扬,就让他们多给您磕几个头吧!”
  歪哥从未跟随权仲白出诊,自然未曾看见这样景象——听说他是权仲白儿子,还有些人走之前顺便给他磕头的,他往一边走几步,都有人自发跟在身侧护卫,孩子这下才明白:难怪他爹不担心自己被拐,在这一带,可能还真没人这么大胆……
  等权仲白把病人都看过了,已经过了晚饭时分,余下有些轻病号,桂皮也可应付,权仲白便带着歪哥先回家去——出来一天,他也是有点累了。一上车,歪哥便道,“爹,你真有生祠吗——”
  立生祠,那几乎是圣人才有的待遇了,他看着父亲的眼神,已经截然不同,权仲白摸了摸儿子的脸颊,笑道,“让他们别立了,都不听话的。我也就不管,也许是有几个吧。”
  他见儿子面露深思,便道,“爹和娘都挺有本事的,你娘随随便便,就能让一千多人活得脱胎换骨,你爹救过的人,数字也比这个要多了……钱、势、才,都能改变别人的生活。能把牛家那样的大家族,打落十八层地狱,也能让许多人过上从前不敢想的好日子。也许日后,你为了维护你的钱势,会做前一种事情,爹亦不会怪你,这世上总是难免这样的事,但我总觉得,若一个人到了死前,只能回想起自己这一辈子享了多少福,终究是没有意思的,世上除了你自己,还有谁关心这些事?在北城,爹教你,穷应能独善其身,在东城,爹教你,达应兼济天下,若能让更多人的生活,因你发生改变,你才觉得自己在世间留下了许多痕迹,并没有白来一趟。”
  他顿了顿,道,“当然,坏的改变,也是改变,但同类相护,还是好的改变更好些,是不是?爹说的话,你听懂了吗?”
  歪哥难掩迷惘之色,半晌才道,“没全懂,可是我记住了……”
  权仲白笑着摸了摸歪哥的头,道,“只是让你明白,世上还有这么一个活法。人要怎么活是自己选的,你最后要怎么活,爹娘都不会有二话。只要不为非作歹、胡作非为,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那就成了。”
  歪哥点了点头,显然还在消化他的那一番话,权仲白又道,“你想帮帮那户人家,也是人之常情。这世上惨事很多,要因为这样就不去帮,不出手,你爹还做大夫干嘛?不过,给他们银子是不管用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过几天,让你桂皮叔到附近走走,若那户人家风评不错,便给他在附近安排一个工来做,只要肯出力,不几年,日子也就好起来了。你看好不好?”
  歪哥点头道,“好,比我想得好……”
  他的心思,显然已不在这上头了,只是不断偷看父亲,过了一会,方轻声道,“爹……”
  “嗯?”权仲白把儿子揽进怀里,忍不住就在他头上亲了一下——歪哥现在大了,亲他还要看时机,不然,他和你闹别扭呢。
  “您和娘……活得好不一样啊。”歪哥到底还是把话给说出来了。
  权仲白不免微微一怔,“怎么不一样呢?”
  “您……您喜欢帮人。”歪哥涨红了脸,道,“娘就不喜欢这个,娘更看重的,是……是自己……这不是……”
  “人都是自私的。”权仲白说,“你娘也不是不喜欢帮人吧,她从来没有这个余力,又哪有这份心思呢?”
  歪哥道,“可……北城就不能和东城一样吗?开几间店,就那么一点银子,一千两不到,我几个月就花销完了。反正能自给自足的,又能让北城人都过得好些,娘为什么就不去做呢?”
  孩子太聪明,真是没办法,权仲白又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了,他只好道,“这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的,总要耗费心力,你娘也许是没这个心力去做了,也许是因为别的——教你这些,不是让你臧否你娘,是让你懂得,人有好多种活法,你娘教你的也不是唯一一种。但这也不是说,她做的就是错的……”
  “是不错。”歪哥低声道,“但你们两个人,太不一样了……您从前去外头,是、是不是因为和娘过不下去?”
  权仲白一时竟作声不得,正在脑中组织答案时,歪哥又抬头看了他一眼,道,“您别骗我——我、我不是孩子了……”
  刚要出口的话,又被吞回了肚子里,权仲白长叹一声,摸了摸儿子的后脑勺,道,“爹从前也做得不对,总觉得你娘这样过活,有点浅薄,其实每个人怎么活都是自己选的,只要不去害人,又有什么高下之分?日后,你也要遇到很多和你性格不合、理想不合的人,有些人,合则来不合则去,有些人,却不能这么简单就和你分开,遇到分歧就想逃避,终究是不成的。只能求同存异,我也改点,你也改点,久而久之,日子也就过下去了。”
  歪哥抬眸看着父亲,眼神仿佛天上繁星,纯净闪亮,“那您以后,再不会走了吗?”
  “就是走,我也一定会回来的。”权仲白慎重地道。
  歪哥灿然一笑,依偎进父亲怀里,“那您以后会改吗?”
  权仲白摸了摸嘴唇,看着车顶棚,低声道,“我也许会改,你娘会不会,可就不知道了。”
  “她不改,我帮您说她!”歪哥忙表忠心。“您也别也许了,您……您就改吧!”
  权仲白在儿子跟前,从来都没什么脾气的,忙道,“好好好,我改、我改。”
  终于把歪哥哄出了笑容——他今日一天,也是累得可以了,现在得到父亲许诺,未几便沉沉睡去,在父亲怀里打起了小鼾。
  权仲白轻轻地拍着他的背,想了想,又自露出苦笑,轻声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求同存异,其实也是知易行难……”
  他拂着儿子小小的脊背,不禁也陷入了沉思。
  作者有话要说:又爆字数了,汗,飞奔去吃饭。
  歪哥也不容易啊,小小年纪就认清了他爹娘也是有矛盾的个体……
  东城这个坑(可能都没人注意到)填上了~
☆、264投诚
  因从前权仲白也曾带着儿子四处走动,这一次蕙娘也不大放在心上,歪哥出门去,乖哥便尤其黏人,一起来便找母亲玩,直道,“哥哥不在,娘是我的了。”
  说句实在话,在两个儿子中间,歪哥得到的关注比较最多,毕竟是长子,且又不消停,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乖哥和他相比,就要默默无闻一些了,都三岁了,国公也没提起大名的事。蕙娘被乖哥一句话勾得大感对不起小儿子,又偏巧今日无事,便专心带着他,在自己院子里走了几圈,到后花园玩了一会,乖哥倒是因祸得福,高兴得扑在蕙娘怀里不肯撒手,到了晚上,还想撑着等歪哥回来了和他炫耀,不想歪哥回来得晚,他实在等不得,趴在母亲怀里就睡着了。
  歪哥回来时候,也是睡着回来的,第二日早上,权仲白一早就出去了,两个儿子吃完早饭给母亲请安时,蕙娘便觉得歪哥一直在偷看她的表情,她不免奇道,“你看我做什么?难道我脸上有字?”
  歪哥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想了一想,还是摇头道,“我不告诉您!——保密!想知道,您得拿东西和我换!”
  说着,便拉了弟弟,一溜烟地跑出去,一路叫到,“上学喽!上学喽!”
  蕙娘嗤了一声,“作怪!”便不理他,随意发落了家事,又叫雄黄过来,两个人一起看看宜春号这一季的账本。这都是昨儿刚送来的,为了陪歪哥,倒是耽搁了一天。
  两人先看了总账,雄黄还要看分账,蕙娘道,“算了,底下人就是要做手脚,你看账本能看出来?一个个都是人精子,有什么事早就写信来叫苦了。且看看总账,觉得哪处不对了,再拿出来细说吧。”
  雄黄不肯罢手,因道,“话虽如此,可账本里动的手脚,咱们也不是瞧不出什么端倪。总要隔三差五揪点小辫子出来,拿捏敲打一番,好让底下人知道头顶还有这么一重天——这几年来,李总柜的身子越发不好,已经很少管事了,乔家那三位爷,除了大爷以外,二爷、三爷都不在国内,海内外地跑,这些事,咱们不抓起来,谁抓起来?”
  蕙娘倒被她逗笑了,“到底是当娘的人了,和我说话,也摆出你的教子样来。”
  雄黄大胆地白了她一眼,蕙娘反而服软了,“好、好,小雄黄说得对,是该揪点小辫子出来,不然,底下人不听使唤呢。”
  “姑娘尽欺负人。”雄黄嗔了一句,便又说起正事,“从总账来看,票号这一季和去年比,吞吐量又大了些,现在万国来朝,都到口岸上做生意,广州、泉州、天津的票号,人手一直都不敷使用,账面上看,银子是越来越多的,都快愁花不出去了。”
  “储备总是不嫌多。”蕙娘也把总账翻阅了一遍,蜻蜓点水般看了几个数字,心里就有数了,“二爷、三爷一个去了俄罗斯,一个去了南洋,到时候那里的摊子要建起来,再多的银子都怕不够花呢。”
  雄黄嗯了一声,又说,“前一阵子,我爹过来看我,还说起这事。据说盛源号现在也开始往外走了,在朝鲜境内,已经开设了头一个分号。”
  蕙娘捻着书页的指头,不禁又用了几分力气,险些将上好纸张撕裂,她惊疑道,“嗯?朝鲜、日本不是闭关锁国吗,连生意都只和大秦朝廷做,盛源号就这样大剌剌地进朝鲜开票号啊,不怕朝廷知道了有话说?”
  “有钱能使鬼推磨,”雄黄道,“盛源号估计是看中了朝鲜和我们大秦的高丽参生意,那一带水匪也厉害,也有日本人,也有沙俄那一带的罗刹人,朝鲜的官商队年年都有被劫的。盛源号有能力做这个汇兑,朝鲜朝廷,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至于我们这里,谁还和他们计较这样的事。”
  皇帝一直都十分看重票号收集消息的能力,虽说朝鲜这个藩国,素来忠心耿耿,但这种事当然是伏笔越多越好。蕙娘对此并不意外,她蹙起眉头想了一会,方断然道,“盛源号能进朝鲜,我们也能进。我们不能进朝鲜,盛源号也别想进,这件事不是说只看眼下有没有妨害的,取笔墨来,我要给乔大爷写一封信……”
  这封信,蕙娘是文不加点一蹴而就,让雄黄吩咐专人快马送到山西以后,蕙娘又想了许久,雄黄看了,不禁便道,“虽说近大秦的这几个国家,汇兑是十分有利可图的,但朝鲜毕竟是蕞尔小国,论市场,怕是比不上南洋、俄罗斯……这几年宜春扩张得太快,您还说脚步要稳一些为好,怎么这就为盛源的一个举动,乱了方寸呢?”
  就因为朝鲜是蕞尔小国,什么动静都很难完全瞒死,所以她才会这样担心。要知道从前朝鲜闭关锁国,连和大秦的往来都不多,燕云卫更是懒得在他们身上花费心机,权家那个山谷,倒还算得上是绝对隐秘。可上千人在一处地方过活,必定是处处露出痕迹,不可能完全隔断和周围居民的来往,更别说凤楼谷和朝鲜王庭还有直接联系,盛源号这一进去不打紧,万一发觉不对向朝廷上报,这一切可就全完了。
  但再怎么说,盛源号也都算是个庞然大物,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很难去限制他们的活动。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蕙娘也不乐见宜春号在朝鲜开设分柜,有些事,还是能撇清就撇清些好……
  因乔大爷远在山西,有些事,又非得得他同意才好,蕙娘虽然在票号中威严日深,但说实在话,现在老爷子去了,权仲白又没有世子位在身,她办事也不好太过霸道。虽说蕙娘颇为介意,但这事,也只能等山西那边给个回话,再商量个对策了。雄黄对乔大爷的反应,还不大看好。“这几年,咱们的银子赚得越来越多,桂家现在又是大兴的势头。二爷、三爷还好,大爷年岁不小,倒是想着守成得多。若要在朝鲜生事,那就必须他出马去办了,年轻一代,还拿不出手,恐怕大爷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盛源就是做得再好,有桂家在前头,也动摇不了宜春的根基——就是他们做得再差,有王家在,咱们也兼并不了盛源……”
  蕙娘一人要管那么多事,这几年来,心思又在宫廷、政治斗争中放得多些,家事、铺子里的事,和票号中事,少不得都要栽培些亲信来处理,雄黄也是从小跟着她一起长起来的,家学渊源,这几年间,宜春号的事都由她经手打理,在有些细节上,她要比蕙娘还懂。
  “这说得也是。”蕙娘的眉头,又蹙得紧了一点,她慢慢地说,“这事,先搁一搁吧,等等大爷的回音也好,正好,我也能好好想想……”
  雄黄见她微微闭上眼睛,也是松了一口气,她起身要退出屋子时,蕙娘半闭着眼睛,忽然又梦呓一样地开了口,“你小侄子和乔家的婚事,还是算了吧。看帐人,不大合适同东家结亲戚的。瓜田李下,说不清楚……”
  雄黄顿时就出了一脊背的冷汗:看着是完全放手不管了,其实心底有数着呢。陈家就她一人在姑娘身边做活,她父亲和兄长都是焦家雇工。那边的家事,多半都是两个姨娘出面打理,姨娘是慈和人,不大管事儿,有些处置不到的地方,这里也是毫无动静。还以为,姑娘平时太忙,就没顾到娘家,不想,这里才和乔家接触,那里就被姑娘知道了。
  闲来没事,不敲打敲打、揪住一两根小辫子,不然,底下人不听使唤呢……
  她忽然就想起了这句话,忽然间,就觉得自己十分愚蠢、笨拙,姑娘的这句话,可不就是说给她听的?她倒是好,居之不疑不说,还反过来数落姑娘,为她瞎操心……
  也不提雄黄这里,如何疑神疑鬼、战战兢兢,蕙娘自己靠在炕上出了半日神,咬着唇思绪不定,许久,方下定决心,正欲将权仲白找来说话时,那边乔十七又来求见,还带了一份董大郎的口供来给蕙娘看。
  “十八般武艺还没使到一半呢,他受不住,全招了。”他颇有几分自得,“这件事,背后的确是有金主支持,弟妹你也知道,骗门中人,都比较老练。虽说金主也不会傻到自揭身份,但他们收人钱财,为人办事之余,也不免反过来探探底,为的就是预防今日这样的场面。——董大郎好歹是把命给捡回来了,他情愿随我们反过来对付背后那人。”
  说了半天,也不说背后主使者究竟是谁,多少有点卖关子的嫌疑,蕙娘笑吟吟喝了一口茶,望着乔十七也不说话,乔十七倒觉得有点没意思,他讪然道,“说来也是奇怪,虽说那家人和您们家也是有宿怨的,但这些年来,还算是相安无事。现在正是他们家入阁的关键时候,怎么还要横生枝节呢?”
  他这么一说,蕙娘哪还不明白是谁?她不由就冷笑一声,“原来还真是吴家在背后捣鬼。”
  “据董大郎说,不论是给了钱,还是将他赶出来,背后都有后招等着,就是他现在失踪不见,待到一段时日以后,也会有人出面报官,说焦家私自囚禁良民。骗不骗得到钱是一回事,吴家就是要给焦家添添堵。”蕙娘一边看口供,乔十七一边说,“若骗到钱,多少都是他们的。是以董大郎也热心行骗,不过钱再好,和命比又是身外之物了,等了几天都没见我们有放人的意思,他怕也知道那人的话有点不靠谱,再加上受刑不过,也就招了。”
  “顺天府里,虽然有吴家的门生,但知府也是个明白人,”蕙娘淡淡地道,“我们先去打了招呼,也算是占着理,他不至于行事太偏的……不过,就是这样,也该把董大郎交到他们那里去了——他身上没留下什么痕迹吧?”
  乔十七至此方明白蕙娘交代他,一定要用痕迹轻些的刑罚,是什么用意。不免叹道,“也好,这样一来,焦家越发是占着理了,吴家就是要发难,都捉不住多少话柄。”
  他望着蕙娘的眼神,更有所不同,又补了一句,“我们已把蜡丸喂下,董大郎吓得屁滚尿流,看来是深信不疑。若能打通顺天府的关节,每天给他传一枚解药,只怕还能用他一用。”
  他这么说,也不无显示自己,不显得自己过分无能的意思,蕙娘笑了笑,没有吝惜自己的夸赞,“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一次,多得你的照应,这样的脏活、累活,也不是谁都能办得这么利索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