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436

  “里头挤的,哪个姓许的不是忙得团团转,连侯爷都没能脱身呢,不这么搞,哪能把升鸾带出来。”桂含沁却叹了口气,“再说,过几天他就要南下了,这一回不哭一哭,以后,怕是想哭都找不到哭了!”
  他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以许家、桂家的底蕴,哪里就这么危急了?送灵南下回来了,见面机会还多得是么。蕙娘不熟悉桂含沁,没有接话,孙夫却是神色一动,她有几分不满地道,“怎么,妹夫还是一心就要辞官?这也太儿戏了些么!善桐她是不肯进京,不然,、七妹,甚至还有娘,那都是要说她的。哪有这样为□子的,这才遇到一点风雨,便要回去老家了,日后风浪再大些,她难道还扬帆出海,躲到海外去?”
  她扫了众一眼,自然而然,便有一股气势出来,“今日也都不是外,是有话直说,夫为妻纲,三堂妹不懂事,要教她,不是顺着她一道胡闹。她想辞官就辞,难道她想杀,就去杀了?今日由着她的性子,日后是后悔也买不着仙丹吃了!”
  蕙娘这才知道,原来桂含沁闹脾气要辞官,还真不是有意拿捏皇上,他是真的不想干了——他比许凤佳大了一岁,今年才刚刚三十,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这时候辞官退隐,的确是骇听闻。尤其听来,仿佛还是因为妻子的意愿要辞官的,也难免孙夫对桂含沁夫妇如此不满,甚至要当着自己这个外的面,正色训斥。
  不过,按孙夫一贯的性子来看,不是自己,她也不会这样说话。如此看来,孙家和桂家之间的纽带,倒还真是桂含沁这一房夫妻了。——倒也情理之中,桂含春夫妻进京的时间,毕竟还是短了点儿,两家又没有姻亲关系,这样的同盟,确实是脆弱了一点。桂含沁夫妻这一退隐,说不准两家的沟通就要出问题……
  “二堂姐也是知道的,”桂含沁受了这一番数落,却仍是笑嘻嘻的,没半点脾气。“她就是叫造反,都去造,当官不当官这样的小事,可还不是由着她么?”
  孙夫气得罕见地翻了个白眼,许世子亦是摇头轻叹,世子夫却失笑道,“明润,真可说是五好丈夫了。三姐姐也不知哪辈子修来了福气,今生能说到家呢。”
  毫不意桂含沁的怪诞不说,居然仿佛还隐隐有些欣赏之意……
  “福气那也是她自己修的,”桂含沁的一双眼睛,仿佛永远都睁不大,他自然而然,倒像是有点打趣自嘲地道,“这个,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地方,她竟瞎了眼还肯嫁,只好多疼疼娘子了么。不比们家老许,样样都拿得出手了,待娘子便苛刻了点。”
  许凤佳便嚷道,“喂,做什么又扯到头上,自己惧内也就罢了,未必要成天同娘子说些歪理邪说的,也要把她惯成——”
  他话未说完,桂含沁和杨七娘同时看去,许将军口中那句话便说不出来,‘们家娘子’几个字,只含混了一个字,便移开话题,冲孙夫道,“姐夫怕还要过一阵子,适才牛家来了,大家总要应酬一番……”
  蕙娘同他们不熟悉,也就不去插话,她带笑坐一边,望着许凤佳同桂含沁来回斗嘴,不知如何,又想到了皇上曾把他们两再加个权仲白,凑成了个惧内三杰。——不过,权仲白同许凤佳加一起,怕也实是赶不上桂含沁的惧内了,连她都不能不承认,这个退隐山林的理由,实是荒诞到了极点……
  但想到如今天南海北、了无音信的权仲白,心中又焉能没有半点感慨?一样是分隔两地,家是‘明月寄相思’,自己呢?却是‘幸得明月隔天涯,隔了冤家’。桂少奶奶西北思夫时,权仲白还不知做什么呢!
  #
  权仲白现做什么呢?
  他倒也看月亮。
  依然海上,一艘船最上等的舱房里,他靠板壁边沿看了看月色,便同桂皮感慨了一句,“天气越热,海船越南,这月亮真正也就越大越圆,挂得越低。想来若古来此,也会有许多咏月诗句流传吧。”
  桂皮哭丧着脸,半点都没有精神和他风雅,他又一次央求权仲白,“少爷,您就不回去,也很该同家里打声招呼,这么不言不语地就上了船——这是要去泰西英吉利那!一来一回,不得几年的工夫?府里不得急疯了?您就是不为家里想,也得为宫里想想么!难道——难道——皇上那头,不——”
  权仲白瞪了桂皮一眼,见桂皮知趣地收敛了声量,才道,“以后再胡说八道,自己掌嘴。”
  桂皮也知道自己带出皇上字眼,生地已属不够谨慎,他轻轻地抽了自己一嘴巴,又开始央求了,“您就是不为别想,也好歹为小的想想吧,风高浪急的,要是出什么事,石英还没给生个一儿半女的呢——”
  “谁说要去英吉利了。”权仲白哭笑不得,他轻喝了一声,敲了桂皮后脑一下。“闭嘴吧。”
  “那——那咱们要去什么地方——”桂皮眨巴着眼睛,更迷惑不解了。
  权仲白的眼神黑幽幽的,像两潭深水,他望了桂皮一眼,却并没有回答。
  作者有话要说:小许、小桂的近况啦,于安这个争议人物的近况之类的,都交待了一下。
  有一些没看过前两部的可能会有点一头雾水,这个……也没办法|||因为除了于安以外的人必须要交待,不交待没法往下写了。
  而且还不好写|||琢磨了很久,迟了一点,不过质量第一嘛,大家谅解一下哈。
☆、208定计。
  孙侯是过了三更才进的绿天隐——这些年来,他很少外走动,皇后退位之后,更是深居简出,一应喜事都很难请到定国侯的大驾。乘着许家的丧事,不少勋贵终于找到了同孙侯接触的机会,桂含沁和许凤佳对着哭泣之余,还见到几位德高望重的老爵爷把他逼角落里,看来,是大有逼问他太子退位真相的意思。
  的确,因为牛家过分跋扈,现废太子民间、朝中都还有很多同情者,声望也一直不低,更有许多好事者,已经编纂出了各色话本,开讲汉武帝年间卫太子的传奇故事。借了这个名头,隐射的便是当朝之事……废太子身为皇后嫡子,士大夫眼中,那就是天然的皇位继承,虽然已经被废有一两年,现都就藩去了,但他的影响力,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消除得了的。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孙家感受到的压力特别的大,孙侯论年纪还不到四十,此时一进来,满面风霜之色,说他和许凤佳等隔了一代,众恐怕都深信不疑。他的神色,也要比母亲刚刚去世的许凤佳更凝重得多,一进屋便道,“时辰不多了,为免露出行迹,大家还是快商议正事吧,们总不能一躲就是一晚上,速战速决,尤其是升鸾和七妹,太久不露面,招闲话。”
  话音刚落,也不给众反应的时间,便向蕙娘肃容道,“没时间彼此试探了,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二少夫,虽说咱们家同仲白交情深厚,座诸位,也度极为相信仲白的品……但这毕竟是大事,们顾虑也多些,总是想知道贵府的真正用意。毕竟,说难听点,有仲白,们那也是旱涝保收,大可稳坐钓鱼台,不必牵扯到这一摊麻烦事里来的。”
  说是没时间啊彼此试探,但孙侯还是没把话给完全说破。蕙娘知道,场几个,可以说都欠了权仲白的大情,杨七娘的身子是他调养好的,桂含沁的大舅子从前结巴得说不出一句整话,是权仲白妙手施针,至于孙家就更别说了,欠权仲白的情,下辈子都还不完。——但这也都是欠权仲白一的,他们和权家并没有什么交情。而这些里又有谁是笨呢?大家都看得出来,权仲白和家里是有矛盾的。权仲白的品信得过,权家却未必和权仲白一样品过硬,她虽然是权仲白的妻子,但也是权府的主母,众对她一点初步的信任,倒完全还是看权仲白的面子上,但能不能精诚合作,还得看权家拿出来的理由,够不够扎实了。
  “稳坐钓鱼台,又哪有这么容易……”蕙娘扫视了几一眼,一边组织思路,一边徐徐地道,“牛家摆明了是要顺者昌、逆者亡,说难听点,这些年来,仲白对她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因为牛妃打探皇上身子,仲白不肯明说,牛妃便将们家族女接连作践了有大半年之久……让这样的登上后位,以后还有勋戚们的立身之地么?们也是未雨绸缪……”
  她说得再动听,眼前这些亦都不会跟着动了情绪。孙夫眉峰微聚,若有所思地望了丈夫一眼,许家小夫妻却是眼神深邃,倒是桂含沁插口笑道,“嫂夫恕交浅言深,这次贵府出面,怕是从中出力不小吧?”
  蕙娘望了他一眼,微微笑道,“桂将军说得对,本也看牛家十分不顺……”
  见孙夫似要说话,蕙娘摇了摇头,“不是因为吴兴嘉,而是……因为们家的宜春号。”
  天家入股大商号,监管诸商号运营的政策,一两年下来推行得意外顺利。最开始的疑虑、对抗期以后,商们发觉,皇家入股,对他们来说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天大的好事——有了天家这个靠山,宜春号这几年来大展拳脚,一开始几乎把盛源号挤得毫无容身之地,要不是盛源票号使出浑身解数,也令天家入股,恐怕真要被挤得收歇关门了。对这些大商户来说,他们原本最顾虑的,便是被各级官吏盘剥,为此,甚至不惜奉献出丰厚的利润,各自投效各级官员,也就是为了求个保护伞。而如今呢?一样的价钱,买来的是天家这绝对的金字招牌,还同官员们不一样,是决不会升迁调任,罢黜倒台的。从宜春号来看,天家也就是求个分红,并不想盘剥吞并宜春号的产业……如此便宜的买卖,他们自然是趋之若鹜,争相要和天家合作,入股分红了。有些报效之心最热切的,竟不求天家银钱,情愿献出份子,只求不受往来各私卡的重税盘剥。
  对于皇室来说,多了稳定的财源,又能规范了各商家投机倒把的不良行径,如某地有灾,往年各商号自然囤积居奇,将物价炒得飞涨,致使民不聊生,各层衙门三令五申,均都无能为力。如今么,只消宗府一纸行文下去,受了皇家入股的粮号,均只能按往年价钱上浮三成卖粮——想抵赖?平时营业账册,都是有宗府小吏过目的,仓里有多少粮米,往年按多少价钱发售,都丝毫抵赖不了。就是想买通宗府的,有燕云卫这样的特务机构监管,几年间揪出几个典范来,还有谁敢异动?这样赈灾,要比从前千里迢迢地拨粮过去便宜多了,只消几个信使来回传信,跑累几匹马罢了。至于粮号,这里赚得少了,但平时官府有什么生意,都要优先同他们来做,从长远来看,依然是更赚得多。他们本来规模就大,又得如此扶持,不过几年间,规模反而纷纷扩大,大有将分号渐渐开遍全国的意思。一时间山西一省,已成为全国民羡慕的所,浙商、徽商等几乎要闹起事来,其中不少大海商,因现海疆肃清,有广州海军,走私生意根本就没法做,也情愿改邪归正,请天家入股,正经口岸开展贸易。
  ——宜春号得了这股风气之先,这一两年间,岂不是赚得盆满钵满?生意真正是已经开始做到海外去了,现的分号,最远有开到印度去的!虽说退了有二成的股给桂家,但蕙娘的财富,却是有增无减,且可以眼见的将来,都将稳定增长下去。话说得大一点,她一个养权家一族,那都是绰绰有余的!
  这份财富,又岂能不遭觊觎?牛家本有干股,想要宜春号里多占一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众都有些恍然之色,孙夫道,“也不奇怪,牛家这些年来占的地虽多,但他们好歹还要顾点面子,也不能做得太过分。手里浮财却没有多少,看们权家,自然是像看一头肥羊了。想来就是因为这事儿,他们便越发视们桂家为眼中钉了吧。”
  桂含沁深深地望了蕙娘一眼,又挪开了眼神,若无其事地道,“们两家,本来也就够不和睦的了……有没有这回事,都得和乌眼鸡似的斗个没完。叔叔给写了信,原还让能不能央嫂夫出手相助,没想到嫂夫灵敏得很,一早就已经感受到了牛家的压力——又这么能耐,竟真能令家中长辈首肯。”
  有了桂含沁的背书,别还有什么好说的?孙侯断然道,“如此便再好不过,大家齐心协力,非得拿出个章程来不可。否则,皇上看从前的情分上,们这一代,也许还能保住些体面,但下一代的日子,怕却要难过得多了。”
  因事态变化得快,许家又出了丧事,孙家和许家显然还是第一次沟通,倒是孙家、桂家,许家、桂家,或是进京后有充足的见面机会,或是广州时常来常往,彼此相当熟悉,说来他对这三家都是最熟悉的。因此众的眼神,一时间全都望到了桂含沁身上,桂含沁也不谦让,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冲蕙娘道,“嫂夫说得对,皇上也有皇上的忌讳……看这件事,最终也还是要着落到忌讳这两个字上来。”
  只是这句话,便把基调定了最最危险的‘栽赃大逆’上,盖因牛家即使真有不臣之心,如今这样的局势下当然也不会再做蠢事,与其把希望寄托捕捉牛家的破绽上,倒不如亲自给牛家制造出破绽来。四户家里没有蠢材,面对这个局面,他们的思路,自然也都很一致。
  “这件事并不容易。”杨七娘眉间微蹙,嗓音带了一丝沁凉,“大逆不道之罪,坐实了那是要族诛的,不是铁证如山,恐怕难以把牛家一棍子打死。而这样的事情,一击不中,便很容易反而留下线索,为顺藤摸瓜,反而摸到了们头上……栽赃诬陷,罪不小。这件事,风险不小啊。”
  话虽如此,但众的神色都还很镇定——这样的事,当然不可能十拿九稳,没有一点危险,作为各家族现或者将来的掌舵者,拿命去冒险的事,他们也做过不少了。
  “风险倒还其次了。”桂含沁道,“这件事有两个难点,一来没有思路,如何妥帖地将牛家的行为,解释为谋逆,这有难度。他们家行事,实是太浅显了,浅显到一般都不懂得遮掩,什么都落皇上眼里……们要动手脚,反而为难。二来,就是即使有了思路,以们任何一家的力量,也都难以办妥。这样的事,本也不是一个世家能轻松办成的。”
  要栽赃牛家谋逆,最老土的思路,那就是鼓动牛家建造一些违制的建筑物,再暗地里这些建筑中放置一些违制的衣裳,又散布一些违制的谣言。譬如牛家对皇上的身体极为关心,恨不能皇上早立太子,然后就可以去死了。届时主少国疑,贵妃垂帘听政,牛侯爷便可如何如何云云。不要小看这样的思路,这种戏码虽然历史上上演了许多遍,但它之所以如此频繁地出现,就是因为所有的上位者,不论聪明还是昏庸,都很吃这一套。
  但这个思路,牛家这里是走不通的,因为牛家女眷实过分愚蠢,座几位又都心知肚明,二皇子生母根本就不是牛贵妃,他本甚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若皇上真个下世突然,大不了死前召见二皇子说明真相,再令生母正名,牛贤嫔再浅薄,斗倒牛贵妃还是绰绰有余的,现成的夺亲子罪名,到时候牛家还不是凄凄惨惨戚戚?挟天子以令诸侯,令身后皇权旁落的威胁,对皇上来说根本就并不存。就算是牛家建起一万幢插云高楼,皇上也不会多说什么的,反正他早就给牛家订好了结局,大可以秋后一并算账。
  但要另辟蹊径,需要准备的事情那就多了,里通外国?家现里通外国做什么。就是做出罪证来,皇上也不会相信。阴谋毒毙皇上?这倒是一条可行的办法,但非得宫中有若干死士太监,可以皇上身边服侍不可,但现皇上近身服侍医药的,和主持政事的太监压根儿就不是一拨,服侍起居的全是嫡系马,出了名只认皇上,平时宫中起居,无事绝不能出宫,没有任何老婆孩子……这些几乎就是与世隔绝,连宫中后妃都很难和他们说上话,更遑论一般世家了。这条路看来,也走不通。
  至于别的罪名,就是罗织上去了,触不到皇上的逆鳞也是无用。桂含沁有条有理地分析了下来,众也都是并无异议——这些途径,他们谁没有考虑过?要有别的看法,也早都想到了。
  蕙娘本来指望着桂含沁能自己把走私军火这条线给提出来,倒免了她一番唇舌,但见桂含沁说到这里,便不再言语,似乎陷入苦思,只是不经意地望了自己几眼,却看不出心绪如何,她不禁便心底骂了几声‘小狐狸’,这才轻咳了一声,意味不明地道,“这个局的确难破,除非如今海外有患,又或是边境罗春那里有了动静,或许还能浑水摸鱼。但奈何这两者似乎都不是们可以左右……”
  几家看看,看看,均都面色沉重,似乎全束手无策,只是过来对着发愁的——蕙娘几次想说话,均都强行耐住,却到底还是孙侯爽快,一口叫破,“看咱们也很不必各怀鬼胎了,都直说了吧,要破这个局,还得顺着皇上的心思去想。要说,最好是能把牛家同他多年来最忌讳的几个不解之谜扯上关系,们只幕后布线,台前绝不出面,妙似与不似之间,便让他自己去想那是最好的了。”
  话说到这份上,众都有些赧然了,许凤佳先道,“姐夫是说工部那场爆炸——”
  “孙大哥是说密云那事儿——”桂含沁却同时开了口。
  两对视了一眼,还没说话呢,孙夫面色古怪,徐徐道,“相公说的却是近来燕云卫全力追查的石珠案……”
  几家面面相觑——这些事,没一件是摆上过台面的,充满了忌讳和疑云,可以说每一件都耐寻味,很适合同牛家扯上关系。可能三户家,心里是都有些思路了,所以才想拉些同盟进来一道完善这个计划,却没想到,三家竟是选了三个目标,倒变成了如今这啼笑皆非的局面。
  且不说他们觉得有多荒谬,蕙娘心里那份哭笑不得,却是更别提了。她强行按捺下了心头的古怪,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把众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这三件事,说来也巧,工部爆炸,和密云爆炸,都有火器。石珠案和密云案,都有会发光的古怪石头……”
  见众神色,俱是一动,蕙娘便不往下说了,而是提起了另一个话头,“也赞成侯爷的看法,此计攻心,必须让皇上自己去想,自己去查才是最好。故布疑阵、多加曲折,他才会对真相深信不疑。但这样做,还有另一个风险,那便是燕云卫也许能力有限,也许有自己的考虑,只怕未必能跟着们布置出的线索去走……若行此计,恐怕是绕不过一个。”
  随着她的说话,屋内众的眼神,却又都不约而同地从蕙娘身上离开,投到了另一个身上。
  也许是因为涂了白蜡,灯下看来,杨七娘脸上竟没有一丝血色,她没有回避众的眼神,徐缓而又坚定地扫了众一圈,方轻声道,“少夫意思,是要拉表哥入伙了?”
  虽说半点都没有装傻,便爽快地承认了自己对燕云卫首脑封子绣,的确有非凡的影响力,但杨七娘却也并不遮掩自己的失望同反感,她的态度,可谓是一览无遗。
  蕙娘微微一笑,倒是很快把自己撇干净了,“可什么都没有说,七娘子别误会,就事论事而已,该怎么做,还需大家考虑。”
  而大家们彼此交换着眼色,一时间竟也无表态,过了一刻,还是孙夫重重地叹息了一声——看她态度,是准备把说服杨七娘的任务,揽到自己肩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大家可能都早想到了,但是无人愿意说出来
  可怜小七心里怕也不是没有预感||||
  话说,大家觉得这个排版好吗?还是原来的排版好,我以前觉得这个排版太疏了,现在又觉得分段不空行有点太挤。
☆、209交锋
  实话实说,要把封锦拉入局中,是有点坑人。这种牵扯到夺嫡、谋逆的废立大事,和平常的小打小闹可不一样。封锦作为大秦巅峰权力圈的一员,他也需要社交,需要朋友,有时候甚至也需要一些同盟,有时给孙家、许家送点内部消息,也是人之常情。但他的立场决不能有变——封锦作为燕云卫统领,和一般的文臣武将都不一样,他没有同皇上意见相左的权力,他不能背着皇上行事,他就是皇上的鹰犬和爪牙,甚至不需要有自己的意志。若有朝一日,许家倒台,封锦自然会设法保住杨七娘一家人的性命,这自然是毋庸置疑,但把他扯进来一道对付牛家,哪怕只是求他动一根手指,在杨七娘开口的那一刻,她都已经是把她的亲表哥陷于不义之地了……
  这手段并不光彩,但在座的人也没有谁是初出茅庐的花朵儿,孙夫人第一句话便道,“凤佳,这件事你不要开口。”
  许凤佳面上闪过一线尴尬,却也有些放松,有些感激:实在封锦这个身份,众人不论如何定计,都是绕不开他的。他要维护妻子,那许家还有什么诚意可言?但要说服妻子,又难免有些理亏。孙夫人这句话,是把他给解脱出来了。
  杨七娘神色木然,似乎全不明白孙夫人的言下之意,孙夫人也不理会,只道,“七妹你也不要怪妹夫,他是许家宗子,你是宗妇。有些事,明润可以任性,他媳妇可以任性,但你们没有任性的余地。身份所在,责无旁贷,我知道此事有违你的本心,可你问问在座这些人,哪一个没有为了家族,做过亏心事?肮脏事总要有人去干,有人一辈子无须去做,那是她的运气,如今事到临头,你也光棍些罢。”
  这话说得已经极为明白,也是孙夫人如此身份、如此威望,方能放胆直言,别人总没有这个立场去说。——她也是见好就收,说完了这句话,便闭口不言,显然是要给杨七娘思考的余地,屋内一时便沉寂了下来。
  虽是绿天隐密议,但横竖窗户上了板,也不怕人影泄露出去,屋内灯火是相当明亮,并无半点鬼祟猥琐之意,杨七娘的面容几乎全暴露在灯光之下,蕙娘虽细审她的神色,但显而易见,此女亦是颇有城府之辈,她心底定然有一番惊涛骇浪,可面上却始终是不露声色,只有一双眼睛,光彩连闪,不时似乎变幻过某些情绪,但也不过一闪,便已经消逝了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