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436


“娘不抱,爹抱。”他把歪哥从清蕙怀里夺过,儿子自然乐意,扑在他怀里软软地喊,“爹——”
倒是比喊娘更字正腔圆,清蕙又不乐意了,“干嘛,这么喜欢,自己生一个抱,我才抱上呢,你又和我抢。”
两人你来我往,抬了几句杠,又逗歪哥玩了一会,只到孩子饿了要吃奶,这才令乳母抱走。权仲白见清蕙面上,隐带心事,儿子一走,笑容散去之后,便更加明显。也知道她心里有块石头,自然心情沉重,这几天晚上连睡眠都少了,要不然,也不会说午睡,就真睡到这时候才起来。
本想和她提一提牛淑妃新得那串夜光石的事,可这会权仲白又不忍心说了:她要烦恼的事,已经足够多了,多得几乎连一艘船都承载不了。见清蕙坐在床上,似乎还不愿起身,他兴之所动,便握住清蕙的肩膀扳她起来,一边道,“你想不想和我出去走走?”
作者有话要说:晚了一点,见谅!写完了又觉得有点不对改了一下。
明晚还有双更!
☆、130约会
冲粹园就是再大,也不过是那些地方,清蕙没动,“外头那么热,太阳还没下山呢。上哪也不如屋里阴凉,一动就是一身的汗……不去。”
“那晚上出去。”权仲白说,“晚上总不热了吧。”
“晚上不热了,晚上蚊子多呀。”蕙娘和他唱反调,“上回在莲子满边上,被咬了多少个包,难道你忘了?我手上现在还留着痕迹呢。”
这对夫妻,素来是喜欢抬杠斗嘴的,权仲白便不理蕙娘,自己开衣箱去寻衣物,蕙娘在床上又伏了一会,自言自语。“出去走走,去哪里走走好呢,这会除了屋里,也就只有杏林那儿阴凉了,可也就是一处林子、一个秋千,难道你推着我荡呀?”
“谁说带你在园子里玩了。”权仲白本来对自己的衣箱了如指掌,可自从蕙娘过门,给他添置了无数衣物,如今他自己的夏衫,就能堆了有两个箱子,想找的衣服化在这大衣箱里,犹如游鱼如海,哪里还寻得出来。他随手抽了一件丢给蕙娘,“你那个丫头来香山没有?要是来了,便让她改改,我们出园子走走。”
大户人家,门禁森严,庭院深深深几许?深得很多女眷一辈子只出过二门几次,从这户人家嫁到那户人家,还要算是一次。长廊套长廊、院子套院子,就是一辈子了。改男装出去游玩,那是戏文里的事——青楼名妓都不敢为之,她们学大家闺秀的做派,是学了个十成十的。当然,蕙娘在父亲去世之前,并不受这个限制,当时她年纪也还小,时常扮了男装,跟父亲出门办事,她对外头的花花世界并不陌生,可就是因为曾体验过软红十丈的好,这五六年来,被拘束在一个又一个后院里,要说不气闷,那是假的。可这但凡身为女子,又是大户人家锦衣玉食长大的,除了接受这既成事实之外,又还能如何?
权仲白这句话,真正是搔到了她的痒处,蕙娘眼睛一亮,什么烦恼,登时都飞到了九霄云外,她一下翻身坐起,“你好大的胆子,这要是被家里知道了,可得酿成不小的风波……出去走,去哪里走?这外头是野地呢,连天都是田,有什么意思——”
“进城就有意思了。”权仲白随口一说,见蕙娘眼神晶亮,倒不禁一笑:女人就是女人,焦清蕙有时候,真是女人中的女人,尤其是这口是心非的功夫,绝对修炼到炉火纯青地步。“本想带你去尝尝德胜门外头一间野馆子的手艺,你不耐烦起身,那就算了。”
“我去,我去。”清蕙蹦起来了——但又很快地察觉到自己的激动,偷偷地看了权仲白一眼。见权仲白似笑非笑,似乎不打算揪着她的失态不放,她略松了一口气,这才清了清嗓子,俨然地道。“玛瑙虽说没跟我回来,可我丫头里,手艺好的也不止她一个嘛。”
当下就把孔雀的妹妹海蓝给唤了进来啊,立刻拣选了权仲白的一件西洋布夏衫改小,三四个丫鬟围着飞针走线,不消一刻便做得了,香花开了妆奁,拿出螺子黛来,为她加厚了眉毛,又在唇边细细粘了些青青的毛茬子,还给粘了一个同肤色一样的喉结,若不细看,梳上男髻,束了胸,穿上夏布道袍,蕙娘又咳嗽几声,腰一直,手一摆,一转身衣袂带风,很有男子汉的霸气,“看着像不像?”
见权仲白直勾勾地看着自己,又是惊讶又是好奇,不用说,自然是已被镇住,她这才莞尔一笑,同他解释,“若要照管生意,长年累月地在家蜗居肯定也不是办法。自然是要时常出去行走的,女子之身,毕竟不便。我自己也学了全套易容手段,只是做得不如丫头们熟练罢了。倒是当年那些男装,现在发身长大,是再穿不上——再说,花色也旧了。”
面上看着再像,这一句话,终究还是露了底。权仲白免不得露齿一笑,领着蕙娘直出甲一号,在车马厅里牵了两匹马,又带上桂皮随身服侍,一行三人策马出门,从小路走了片刻,便拐上了官道。
浮云半掩了日头,香山方向的风吹过来也是凉的,官道僻静,前前后后,目光所及之处,只有这么三人三马。桂皮识趣,远远地拨马跑在前头,权仲白和蕙娘并肩策骑,见蕙娘不论是坐姿、手势,还是拨马的小动作,都熟练得紧,不禁感叹道,“你在京城闺秀里,也算是个异数了。我跑了这么多地方,不是将门出身,大家女儿能骑马的,全国就只有西北一处,你虽生活在京城,可有西北姑娘的自由、江南姑娘的精致、京城姑娘的矜持——”
见蕙娘似笑非笑,吊眼望他,仿佛在等他的下文,虽是一身男装,眉眼肩颈都做过修饰,看起来像个脂粉味道浓了些的公子哥儿,可眼波流转,一双星一样灿亮的眸子,又冷又热,亮得仿佛能直望进心底……他打了个磕巴,才续道,“还有西南苗家姑娘的霸气!你要是到了西南,没准还真如鱼得水,一辈子都不想回来了。那里虽然清苦闭塞,可却是以女方为主,掌事的都是女人,行的是走婚,孩子有的一辈子也不知道父亲是谁,只跟着母亲生活。”
“听说更高一点的地方,还有一妻多夫呢。”清蕙终是比一般姑娘要博学得多了,换作其余人,对权仲白所说,恐怕只能瞠目以对,她就接得上话。“我干脆去那儿住吧,把你带去,把纫秋给接回来,我也来个一妻多夫。”
这还是清蕙头一回这么直接地在他跟前提起李纫秋……权仲白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头,口中却笑道,“是啊,只许一男多女,是不大公平。不过那些地方是真的穷了,我去过的,在青海偏远些的山沟沟里,兄弟共妻乃是司空见惯的事,其实也还是没有女人挑选的余地。你要想一妻多夫,那可得谨慎挑选了,一家子兄弟要有一个不讨你的喜欢,那都不成呢。”
“哦,这可难办了。”蕙娘翘着鼻子说,“你们家兄弟,别人先不说了,第一个你呀,就很不讨我的喜欢。”
权仲白平时来往的全是老成之辈,就算杨善榆也是个怪人,可他一心扑在各色杂学上,对人情世故却很淡漠,哪里能和蕙娘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半真半假的,真是透了说不出的趣味。这两人仗着四周寥落无人,说的全是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凡有一句传扬出去,权仲白还好,只怕蕙娘以后都不要做人了。可越是如此,在光天化日下谈论这样的话题,就越有一种打破禁忌,说不出的爽快感。他看了蕙娘一眼,正好蕙娘也正看着他,两人目光相对,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新鲜和兴奋,也不知是谁先开的头,竟是相对失笑,还在马上呢,已经揉着肚子,笑弯了腰。
话匣子被打开来了,这寂静而无聊的长路,便不觉得难走,官道两边农田之中,传来那淡淡的肥料味道,也不觉得刺鼻了。权仲白给蕙娘讲了一些他在各地的见闻,蕙娘听得亦是津津有味,她虽然见识广博,尤其是对南边富饶之地,从经济到政局,都是了如指掌,可说起风土人情,哪里比得上权仲白是真正吃过见过?两人东拉西扯,总觉得没有多久,已是红日西斜,权仲白点着远处一个小黑点道,“那就是野店啦,也不知这会过去,有桌子没有,这家店可红得很,京里颇有人骑半个时辰的马,过来吃的。”
蕙娘在马镫上站起身来,眺望了远处几眼,又坐回鞍上,忽道,“啊,我知道这里,从前我们从德胜门出城的时候,时常在这里午饭,他们家的翡翠双绝做得的确是不错。恩承居嘛,大师傅是钟师傅的徒弟,那肯定得有座儿,没有座儿,拿我们焦家的腰牌一撂,大师傅也能给安排出座儿来。”
说到吃喝玩乐,她就要比权仲白精通多了,说起来是一套一套的,连着京城各大名厨之间的恩恩怨怨,都能如数家珍,“他们家刚做起来的时候,生意其实也淡,大师傅仁义,托了钟师傅求我试了菜,别的都只是还成,就是那味素炒豌豆苗做得真是好。衬上绿茵陈酒,是夏夜最好的下酒菜了。后来就是因为这么一搭配,恩承居火了,同仁堂的绿茵酒也走得好。以后我们外点,大师傅一律加工细做,还免收赏钱。我们倒有点不好意思,也不常叫了。”
她想到往事,不禁噗嗤一声,笑了起来,道,“唉,其实说真的,素炒豌豆苗,再好能好到哪里去?当然差别你还是能吃得出来,可不过一道菜,至于那么费事吗?总是京城的公子哥儿,有钱没处花,穷讲究罢了。真和祖父一样,闲来无事粗茶淡饭的,那才是真富贵呢。”
“你分明看得透,自己却又讲究。”权仲白刺她。“说到有钱没处花的穷讲究,你是祖师爷,你认了第二,谁能认第一呢?”
“祖父呀。”清蕙理直气壮地说,“我再讲究,那还不是祖父养出来的?祖父只有比我更讲究!”
权仲白倒被她噎住,正要憋几句话来和她较真,清蕙已经叹了口气,露出几分伤感。
“都说我们焦家是超一品富贵,”她低声道,“外人看来,是糊味儿都能熏了天,损阴德的热闹。其实人都是这样,看别人只看得到好。吹起来那就更没谱了,三分的好,也能给吹出十分来。焦家那是穷得只剩下钱了,都说富贵传家,不如诗书传家,连家都没有了,还传什么传?不可着劲儿花钱、挖空心思在钱上找点乐子,那就真的穷得连钱都没有啦……”
她素来处处要强,尤其对于祖父、父亲,那发自内心的尊崇,更是形诸于外,竟从未用这样的语气谈论过祖父——似乎隐隐约约,还藏了有几分不满……权仲白心中一动,试探着道,“那不是还有你和你妹妹吗——”
“女孩子哪算是家里人。”蕙娘静静地说,“你难道没觉出来吗?这世上享用所有好处的全是男人。从上到下,从皇上到乞丐,有了好处,先给男人,有了坏处,那是女儿先上。就是走投无路,也从来只有先卖女再卖儿,嘿嘿,远的不说,就说你们权家选婿,可曾有人问过云娘、雨娘的意见?可因为叔墨不喜欢倪姑娘,他就能换说莲娘。女儿算什么,永远都是外姓人,传不了根的。说是守灶女,可祖父那个花法,还是绝户的花法,恨不能闭眼之前,把家业花得河干海落,对我还好,对文娘,只求一个仁至义尽……连上心教养都懒。自从有了子乔,他作风就是一改,个中微妙区别,当我看不出来吗……真正放在心尖上的是谁,我清楚得很。”
焦阁老把宜春票号陪给蕙娘,在所有人眼中,那都是他对蕙娘的宠爱,可权仲白私心里其实是有点意见的:以老人家算无遗策、一切尽在掌握的作风,应该不至于察觉不到来自暗处的压力,鲁王背后那股力量就不说了,皇权对票号的觊觎,难道他一无所知?这个担子,重得连他自己都可能挑不起来,至于要把孙女逼到这个份上吗?再怎么说,她嫁人以后也只能是内宅妇人,如此殚精竭虑的,又是何苦来哉?蕙娘妹妹的亲事,他所知不多,可从她几次谈起时的态度来看,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与此同时,焦子乔却没半点责任,家里钱财以后全是他的就不多说了,即使将来钱花得尽了,两个姐姐能不养着他?得蕙娘这么一语,他才觉出来:老爷子确确实实,就是在盘剥姐妹两个,为孙子铺路……
“你在票号的事上,这么为难犹豫,迄今没能下定决心,是顾忌到老爷子?”虽是疑问,可他却已很肯定,“宜春票号的股份,怎么说和焦家是大有渊源。将来子乔要是不成器,你还给娘家一点,没人能说三道四。可若是脱手以后,再行置产,这份产业可就和子乔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这是一方面。”蕙娘没有否认,“还有一点,票号是祖父一手保驾护航培养起来的,你也知道,老人家子孙后代,全都没了,唯独这一个票号,还算是他亲自看大。明里暗里,多少压力想要谋夺这个亲生的孩子?软硬兼施,全被他给顶回去了。尤其是天家……几次结怨,第一次是那年水患,河道总督吴梅怎么都有个失察之罪,其实说来他身上也的确有这个嫌疑。当时我们家大寿,河南所有官员都去了,就他一个人没去,虽说吴家和焦家关系不好吧,可一般也不会这样。就因为当时吴阁老还在,安皇帝又要用他——其实这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正是因为吴家给安皇帝献了二十万两银子,让他能把当时的北宫重新往下修着,安皇帝就没有给他入罪。说起来,还是要逼我们家出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