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436


“那,老太爷那里……”石英询问。
“也不用特别送信了。”蕙娘不轻不重地戳石英一下。“这是我的陪嫁,祖父不会越俎代庖的,我没有送信,他不至于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石英赶快跪下来为焦梅分辨,“父亲怕也是顾虑到您这身体……”
的确,现在孕期堪堪进入第四个月,胎算是坐稳了,可蕙娘人也算半废了,她双腿轻微水肿不说,时不时还头晕目眩,非得躺下才好,一身神功,十成里简直去了七成,刚才打点起心思来和权仲白过了几招,现在又被石英的消息带得兴奋了一阵,缓过劲来,已经是又觉得好一阵昏眩。对石英的话,居然无话可答,只好靠回去半闭上眼。“我心里有数的……让梅叔不要轻举妄动,李总柜爱干什么,那都是他的事。这眼看十一月了,他该回来预备年事啦。今年雪下得这么早,冲粹园肯定有不少地方需要修葺。”
她说得不错,承平六年的冬天特别地冷,才刚十一月初,就接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道路纷纷上冻,冲粹园成了个琉璃世界,往常在冲粹园门口候诊的病人们也都无影无踪:他们都是租的平房,到了冬天炕火不暖,根本无法居住是一,二来,往年到了冬天,权神医是要往城里去住的。
今年的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因为道路上冻,权仲白往来也特别不方便,尤其是马行速度放缓以后,他经常要入夜了才回到冲粹园。这么坚持了小半个月,等到十一月下旬,差点就出了事――马匹跑得快了那么一点,在冰面上打滑,一车人差点冲到沟里去。
被这么一闹,二房还没说话呢,府里吓着了。权夫人给蕙娘带信:今年还是回府里来过年吧,冲粹园毕竟僻处城外,万一大雪封门,房屋出了什么问题,真是求援都不方便。
蕙娘自也无话可说:如果不是因为她的身子,权仲白其实根本无须往返得这么频繁。倒是阁老府听说了这么一回事,还想把孙女接回去住一段时间,却又为权夫人婉拒了。新媳妇有了身孕,不是出去住,就是回娘家养胎,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府里有多不待见她呢,再说,成亲没满一年就回家长住,始终犯了忌讳。
不过,林氏就没有这个顾虑了,正好,林三爷回京面圣,永宁伯府便来人送了信,想请姑奶奶回府住一段时间。太夫人和夫人都没说什么,只是令她随身带着大夫人打发过去的燕喜嬷嬷,也好有个照应。权夫人还令权伯红也跟着过去住几天,大少夫人却道,“到了年关,事情就多,今年婷娘又是远道而来。我不能帮着娘接待,已经是失职了,还是让伯红留在家里,帮着打点些琐事吧。”
权夫人也只好一笑了之,“还是你想得周到。”
太夫人叮嘱的又是另一番口气,“到了娘家,也不要过于劳累,还是一心养胎为上,对焦氏我也是这句话。府里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婴儿的哭声了,这一次一连三喜,是天大的好事,谁出了差池都不好。”
大少夫人已经有七个月身孕了,她肚子还不算太大,精神头也比蕙娘好得多,出差池的可能性当然小,听太夫人这一说,不禁就惦记起蕙娘,“听说二弟妹情况不算太好……”
“是不太好,她反应大。”太夫人随口说。“闹头晕呢,前阵子吐得也厉害,整个人都没精神。所以我就说,季青和瑞雨不该过去的,说是不麻烦,其实还是给嫂子添了事……你看这不是,他们一回来,仲白就说她不怎么害喜了。”
权季青和权瑞雨的确是十一月初,下过雪之后就都回府过年了。大少夫人为小叔子、小姑子分辨了几句,“本来四个月了,也就没那么爱吐了……”
太夫人又叮咛了权伯红几句,反正无非是要好好和林三爷多处处之类的话语,又让林氏,“和你弟弟多亲近亲近姐夫。”
言下之意,昭然若揭,反正是为了权伯红好,两口子都垂首听了,回去卧云院后,权伯红便问大少夫人,“真不要我陪着过去?”
“我是预备住到临产再回来的。”大少夫人和丈夫也没什么不能直说的。“还有两三个月呢,婷娘要能顺利入宫,在家也就住这么一段日子了。”
虽然都是一家人,但认识不认识,差别还是很大的。现在二房虽然住在家里,但焦氏要一心养胎,不可能和婷娘套太多近乎,大少夫人才能放心回去娘家,讨两重婆婆的好。但权仲白以后是可以经常入宫,和婷娘怎么都会熟悉的,权伯红错过这个机会,和婷娘那就真是形同陌路了,以后继位,很多事安排起来就不太方便。权伯红叹了口气,半开玩笑,“那你还不如在娘家生了,省得回来这里,来来去去的还折腾。”
“我倒是想,但娘不会准许的。”大少夫人轻声说,“没看连焦氏都要撮弄回来生产?拿我们当贼防呢……也好,回去住久一点,巫山生产的时候,我人不在,接生产婆全让娘她们安排,你也不要插手。是男是女我都高兴,全看天命。”
提到巫山,权伯红神情不禁一暗,“她能不能生下来都难说!前阵子吓成那样,都见红了……”
这还是在怪她处置小福寿一家手段太狠辣专断,大少夫人叹了口气,“你当我愿意吓唬她?那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她嫂子和我同姐妹一样――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她的心也实在是太大了,这边我才有了身孕,她那边就和二房的丫头勾勾搭搭的,全心全意就是要对付我……”
“你就急于这几个月?”权伯红最耿耿于怀其实是这一点,“先往京郊你的陪嫁院子里一打发,再过两三个月,巫山孩子落了地,你爱送到哪里去,那也都随你。包保娘和祖母绝不会有第二句话,说不定私下还会夸你有决断呢。可现在你哪里还落得了好?长辈们心里对你的不满,连我都看出来了……这么大的事,你也不和我商量商量!真不知你在想些什么。”
捂肚子这一招,蕙娘是炉火纯青,大少夫人也不落人后,她眉头一皱,“说话那么大声,也不怕吓着你儿子……”
权伯红立刻就没了脾气,他叹了口气,握住妻子的手,轻轻地拍了拍。“我这还不是提防着那一位吗?二弟是没得说了,决不是被美色所迷的人,可那一位手段的确是高,你露出这么大一个破绽,要是巫山这一胎有事,她能不抓住这一点兴风作浪?”
“她要不是这么个高手,家里也就不会说她了。”大少夫人想着小福寿,轻轻地说。“你说得对,我是行动得太急了一点,竟露了个破绽……看来,不给她找点事让她忙,她还得继续盯着我不放呢。”
“你――”权伯红要说什么,想一想,又重重地叹了口气。“人家现在有身孕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还是那句话,家里对子嗣看重得很,你现在出招,就是触犯长辈们的逆鳞。横竖这几个月,两边分开,她也不能把你怎么样……等来年孩子落地了再说吧!”
“我这七八个月的身子。”大少夫人嗔怪地说,“还能上哪去兴风作浪?回了娘家,我肯定也就是好生待着呗。你当我傻呀,和二房似的,害我还得派个自己人出来,这一次,我手辣,可她也落不了好……她的大丫头和小福寿走得近,我转头就处理了小福寿。你当祖母没有过问原委吗?”
这还是大少爷第一次比较平静地和妻子谈论小福寿的事,“哦?可你不是说,没有真凭实据……”
“我同祖母也是这么说的,”大少夫人低声说,“确实是没有真凭实据,倒不如什么都不说了。不过,祖母也是大风大浪过来的人,难道她就不会想呀?”
见权伯红神色大霁,她又添了一句,“也就是你继母,硬要往我心胸狭窄上栽了……也不想想,真要动巫山,我会做得那么明显?”
她的眼睛闪闪发亮,“要动一个人,法子多得是,哪里需要自己出手?”
这对夫妻关系亲密,平时也是很默契的,权伯红闻弦歌而知雅意,不禁眉头大皱,他要说话,可却被大少夫人抢着堵了一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爹几次说你心肠还软,你就是不往心里去……不未雨绸缪,难道还要等我们被逼得无立足地了,再牛衣对泣?这件事,你就当作不知道吧!”
权伯红还能说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蕙娘会对付大少夫人,大少夫人自然也会对付她。全面中了debuff啊……啧啧,这一次可有点不妙了。
猜猜看,这一次大少夫人会如何对付她呢?
☆、77借刀
就算再能为,小辈始终都是小辈,斗得再厉害,那也是围绕着长辈们的欢心在斗。现在权家长辈的态度很清楚、很一致:合府上下要团结一致、克服万难,将有限的力量投入到无限的生育中去,任何想要破坏生育大计的宵小之徒,都要准备迎接无穷无尽的打击报复。那么当然,小辈们也应当尽力予以配合,专心地担负起哺育第三代的重任,至于府中闲事,长辈们既不会让它来烦到孕妇,孕妇也不应该多管,一切资源,都向生育大事倾斜。
会这么慎重,多少也是因为大房、二房都过了最佳的生育年纪,动作快一点的如许家,许世子才二十出头,孩子就五六岁了,可见权家两兄弟平白是耽搁了多少年的工夫。现在把大少夫人也耽搁成了大龄产妇,就更没有人敢掉以轻心了,也所以,蕙娘一回权家,大少夫人就回娘家躲着了,除了权伯红、权仲白定期过去探望之外,府里甚至很少派人和她互通消息,就是要让她专心养胎。至于蕙娘,人在国公府,那就更好办了,孕妇嘛,总有一定的特权,和大少夫人一样,府里也给配了专门的小灶,就安置在立雪院外头的一间小屋子里,由蕙娘自己的厨师掌勺,吃吃喝喝,都由蕙娘自己的陪嫁庄子供应。这回也没有什么摆谱摆架子的说法了,权夫人是唯恐蕙娘吃得不舒心,损害了胎气。
晨昏定省,由于孕妇不能早起,并且天冷路滑,也由太夫人亲自免了。蕙娘隔几天相机到两个长辈的院子里去请请安,也听不到一句不入耳的话,权夫人和太夫人甚至连朝堂大事都不和她说,蕙娘也没精神去理会,只大概知道改革派同保守派又发生交锋,这一次战火绵延得比较久,事情也闹得比较大,似乎焦阁老也有牵扯其中……不过,朝堂中的风风雨雨,归根到底,老人家不牵扯在其中的,也少。
从十二月起,她已经进入胎儿快速增重长大的孕中期,虽然已经不再害喜,并且食量大增,但头脑缺血的症状一直没有改善,记性下降不说,一用心力,便头晕目眩,非得闹得躺下才好。蕙娘也是想得开,别说她管不到的朝事根本就不过问,就连管得到的宜春票号,她都全然懒理,任凭李总柜在京城逗留了一个多月,她也毫无表示,终日里只是缠着权仲白打转,别说三餐喝药非得在权仲白眼皮底下进行,就连他偶然晚归,她都非得撑着睡眼,等到床上多了个热乎乎的八尺男儿,才能酣然入睡。除此之外,就是两饱一倒,得闲了看看书、弹弹琴,也算是为没出世的宝宝陶冶陶冶情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