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成长实录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350


这话真是厉害了,一扫是一大片,从孙家开始,先不把皇后看在眼里,后又暗示牛淑妃不受宠,再似乎也有指宁嫔无宠的意思,最后还要指善桐手段厉害把丈夫管得严厉。错非牛夫人是太后嫂子,恐怕林夫人早都要翻脸赶她出去了。现在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倒都不知说什么好了,桂太太脸上神色数变,待要说话时,善桐看了她一眼,她喉咙一阵运动,最终还是咽了口吐沫,拿起一杯茶来,低头吃茶不语。
倒是米氏有些不大高兴,第一个挑头转了话题,和颜悦色地问林夫人,“前些时候我们听说三少爷又得了新差事,要高升进宗人府了,可有这样的事?如有,那是要恭喜了。”
林家内事,善桐已经听含沁详细说了一遍了——皇上生母早逝,家族零落已久,也就一个亲姐妹嫁在京里,身世还有迹可循。当年晚景凄凉时,因和林夫人交好,林夫人就做主把庶子过继给她做伴,当时说不准是搬弄一个碍眼的挡路石出去,没成想这无心之举居然成全了林家。自从皇上继位,这个三公子虽然在嗣母过世后又回了元房,但还是屡得提拔。人虽平庸爱闹,但是再没有不优容的,之前在造办司做事,已经是全京城上下数一数二的肥差了,现在换到宗人府,更是坐着收钱的好差事。林夫人提到三少爷,笑得眼睛都要看不见了,口中却道。“这我们倒还是不知道,如是真的,倒要谢谢王太太报喜了。”
便有一位石太太——自己丈夫是大理少卿,族内有兄弟是浙江省布政使的笑道,“现在全京城人,只怕谁都比不上王太太消息灵通了。”
米氏吓得忙说,“听老爷的意思,还以为众人都知道了,只是尚未下旨而已。倒是我失言了,万一事情没成,林太太可别怪我。”
“这哪能呢,就是不成那也是皇恩浩荡。”林夫人就说,“就我们家老三那着三不着两的性子,在造办司混混日子已经是心满意足啦!”
众人都笑起来,无形间就冷落了牛夫人,牛夫人看着似乎有些不大高兴,微微沉了脸,只是用茶,却并不出声。
因她是小辈,长辈们说话可以不用插嘴,善桐便要比桂太太有空得多,私底下揣摩牛夫人时,只觉得她像是京城里的桂太太一样:要说位份尊崇,贵妇人领袖,的确也是她们牛家当仁不让了。宫中又有太后又有淑妃,声势比谁都壮,也难怪她同桂太太在西北时一样,说起话来盛气凌人,透着颐指气使的味道。却要比阁老太太那漫不经心,还多少有点占着长辈身份无理取闹的态度要更惹人嫌一点。
两相比较,就令人觉得孙夫人的态度要和缓得多了,虽说也因为她似乎和自己亲近,但一个人究竟做人怎么样,还能从蛛丝马迹里看出来的……
林夫人似乎也注意到了牛夫人的不快,彼此再谈了几句话,便起身道,“亭子里已经备下了戏酒,几个儿媳妇也预先过去了,咱们也好过去赏花啦。没得辜负了大好春光呢。”
说着拍了拍手,便有几个千娇百媚,却偏偏举止端庄神色肃然,做丫鬟打扮的小姑娘从外头进来带路,林夫人亲自和牛夫人说笑着一马当先,米氏拉了桂太太说着西北故事紧随其后,善桐倒夫人落了单,正好石太太招手叫她过去,因冲她笑着说,“你梳这个元宝髻呀,比好些人梳着都好看,因你脸小,看着就显得又庄重又精致,嗯,这个珠花也配得好。”
今日满屋里除了善桐之外,还梳着元宝髻的也就是牛夫人了。其实发式就这么几种,大家无非也就尽量做点新鲜文章,撞头和撞首饰一样是最难避免的事。但善桐青春年华,花一样的年纪,梳起元宝髻来自然把牛夫人给比下去了,更显得她脸也和元宝一样鼓鼓囊囊的,善桐先还不在意,被石太太这么一语点醒,才明白牛夫人挤兑她,说不定就和这发式有关。她不禁感激地对石太太一笑,石太太冲她挤了挤眼睛,便不提这事,而是说,“说起来,两家也是老交情了。我族兄和你堂伯多年共事,虽说年纪虚长几岁,但也是你族伯多年的下属了。”
善桐也隐约知道,浙江布政使刘徵倒台之后,京里这个大理少卿石老爷的族兄顶上布政使的位置。当时自己堂伯还在江南总督任上,这个人选肯定是他自己点头的,看石太太意思,也的确是他的嫡系。不过今日她又来赴林家的宴会,这就有点扑朔迷离了:林家现在正着急上火地攻讦杨家呢,石家这多少有点脚踩两条船的嫌疑。
京城局势还真是错综复杂,使人有雾里看花之感,善桐在心中又警醒自己:必须步步小心,一边顺着石太太的话往下说,“那的确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其实我前几天去见堂伯母,这珠花还是她给的。”
石太太忙冲她微微摇了摇头,脚下错开了几步,和前头几个夫人拉开了距离,才冲她善意地一笑,低声道,“好啦,你还想火上浇油?当着那一位的面,你可别提你堂伯母了,她心里正不痛快呢。”
只一句话就诈出牛杨两夫人不睦,当然也因为石太太特别配合,不过她说了这么一句也就不肯再往下说了,善桐也不可能去追着人家问,心底便暗暗好奇,也只能佯装无事。倒是石太太看她若无其事,倒有几分欣赏,便又低声指点道,“你才进京,亲戚也少,我看你像是不知道的样子。其实刚才她那样说你,我们倒都不吃惊。这么说吧,宁嫔娘娘出身低些,可相貌却远胜他人,难免惹得贵人不快……你偏巧是杨氏女,偏巧又也生得好看……”
她不往下说了,只是捂着嘴微微一笑。善桐有几分吃惊,虽未信实,却也觉得挺合情理。这位牛夫人看起来的确有股颐指气使的味道,要就真是因为迁怒,善桐也一点都不会吃惊。
反正牛夫人不喜欢她已成事实,桂太太也没有更讨她的喜欢,善桐便越发无所谓起来。只觉得林夫人难做——一时又好奇自己舅舅在地丁合一上到底是站在哪边,怎么米氏和林家、牛家关系像是都还不错。想着有空要讨讨舅舅的示下,他现在是皇上贴身的智囊了,对天子的心意应当是知道得比较清楚的……
正想着,一时就走了神了,众人落座后,她眼神还在亭外巡梭不去,牛夫人一眼看见,便笑道,“在西北也难以见到这样精致的景色吧?其实这府里花园还是小了点,林夫人小气,不肯请我们到城外大庄子里玩去。”
这摆明了夫人在笑话善桐土包子——可能是因为发家不久,林家占地的确不大,这小花园里就是几座假山,无非是一树桃花开得不错,余下也就是一些花圃了。善桐随常在村里,一出门就是碧空如洗青山隐隐,还真不至于被这点景色给迷了眼去。没想到落入牛夫人眼里,对景就是嫌她乡巴佬。善桐一时只好微笑,还是桂太太耐不得,开口道,“我看着不像,倒像是看美人儿迷了眼呢,杨氏你说是不是?”
这似乎是要为她解围,又似乎是把善桐往更不利的境地去推,善桐一时间也有点懵了,却也只能顺着道,“可不是看迷眼了?在西北可没见过这样精致的美人。”
她想到善桃的话,已肯定这是京城贵妇人‘比首饰比身段比衣裳比子息比通房’中比的通房了,会被林家拿出来装点门面,果然也都是貌美如花,兼且温顺到了十二分。果然林夫人被这么一夸奖,不禁握着嘴笑起来,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众人也都笑道,“哪里来的美人,上回过来还没瞧见呢。”
这无异于是把话柄递到了牛夫人手上,她要不挥鞭子那就怪了,果然笑着夸了几句,便冲善桐笑道,“少奶奶有所不知,你在西北管得严,你们家少爷怕你呢。听说好些人家看他孤单,要送个人过来,都被退了回去。不然,你这次过来也就看着美人了——要是看着喜欢,我家里也有几个,送给你瞧瞧?”
她话音才落,桂太太便正色道,“牛夫人,这得罪也要说一句,我们西北地方偏远,风俗和京城不一样。含沁他不敢收用通房,倒不是惧内,他少年好弄开玩笑罢了。桂家家规同国律一样,不是四十无子是绝不可以纳妾开脸的,我家老爷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个服侍人。他一个小辈焉敢冒犯族规?犯了这一条,是要在祠堂里罚跪挨打的,西北规矩严!这一次过来,我看他别的也就是平平,唯独这一点还是守住了,我还是十分欣慰,如不然,他这么大人了我还要请家法,那就下他面子了。”
这么一说,送美人反而是在犯家规害含沁了,牛夫人脸上大下不来,一时竟僵在那里。倒是林家三少奶奶——原在下首陪坐的——摸着肚子笑道,“桂伯母这一席话,真是掷地有声。要是我们家有这条家规,三少爷的脊梁骨怕是早都要被打折啦。”
一边说,一边唉声叹气做可惜状,林夫人扭头看了她一眼,她也只是微笑并不说话,众人倒纷纷发笑,这就把场面圆过来了。林夫人过了一会,自己也笑道,“就是,虽说我们京城习俗,没个屋里人似乎也不像话,但西北民风这样方正,其实才是正道呢。来来,大家敬桂太太一杯给她洗尘。”
桂太太于是微笑举杯,先和主人遥遥一祝,又去噎牛夫人,“侯夫人满饮此杯。”
牛夫人气得脸上慈和神色几乎都僵起来,唇角蠕动了半晌,才勉强扭曲出一个笑来,善桐隔远望见,不免也低头喝了一口茶掩饰笑意,回神一想,又觉得桂太太手段也的确颇为老道。
她才不信这当太太奶奶的有哪一个是心甘情愿给丈夫纳妾开脸的,真正疼惜女儿的人家,现在看着桂家,说不定心里就打起小算盘来了。——政治上的事桂太太懒得管,她还是一心一意就奔着主题,逮着了机会,宁可明着噎一把牛夫人,那也要一举两得,顺便为桂含春的亲事使使劲儿。
不过,桂太太这话到底也有漏洞,牛夫人吃了一口茶,自己也回过神来,便笑着问桂太太,“嗯,说起来,听说这桂统领就是你们房内过继出去的庶子,桂太太这又怎么说呀?”
224、糜烂
善桐先也觉得不对,只是没想到牛夫人居然这么有胆,还真和桂太太顶起牛较了真。她不禁放下茶碗瞥了桂太太一眼,自己也有些不快:打人不打脸,就算人家是庶子出继,也没有把这种关乎身世的事大剌剌地就提出来的。
桂太太还没说话呢,林夫人也有点受不了了,直言道,“嗳,都别说话啦,先听戏吧。那边都开唱一会儿了,你们看,石太太都听住了。”
她应当是南边出身,一口南音吴侬软语,就是埋怨人也显得软软和和的。牛夫人得意地轻轻从鼻子里出了一口气,果然也不再说话,倒是桂太太脸上挂不住,索性一翻白眼,也来了个当仁不让。“这不就说含沁听话听教了?他爹就没这么老实,被过世公公绑在祠堂里足足鞭了三十鞭,我是要劝也不敢劝……唉,总归西北穷地方,还抱着古人的那些庭训过活。讲究个‘床笫之事乐而有节’,尤其是习武人家,更不愿沉浸酒色,淘空了身体,那就上不得战场了。”
要说牛家还有什么隐痛,什么不足的话,那肯定就是牛老爷在政治上的平庸了。牛家后宫显赫,但在朝政上实在是没有多少影响力,要不是镇远侯太不顶用,只怕早就崛起了,现在虽然阿附的扈从不少,但本家也就是一个牛德宝在山西道做个不大不小的武官,轮到战功,和桂家真是没得比。
桂太太这话倒显出了她平时近乎蛮横的霸道,第一针就往最痛的地方戳,别看是过江龙,却摆出了和地头蛇相持不下的架子来。牛夫人脸色一下就煞白了,待要说什么,又不好说什么,林三少奶奶笑道,“哎呀,听,这一段是我最爱的,凤凰仪的越剧唱得再好,也比不上这几句,快细听听——夫妻们,布衣粗服耕织随唱。学一个,隐山林梁鸿孟光。”
众人便不说话,闭着眼睛听完了,石太太也笑道,“嗯,真是好,王太太是福建人,听惯了闽剧,听这越剧如何?”
“我们在西北住久了,秦腔都听得起劲。”米氏笑着说,“到哪里听哪里的戏吧,别的可也没那么多讲究。”
这话中有话暗藏机锋,各太太都听得心中会意,善桐也很佩服舅母和稀泥的工夫。一时另一位马太太也道,“嗯,凤凰仪的戏也是常听的了,我爱听女班戏就为了这个,听唱得好,打赏不说,还能叫过来说几句话,倒是比看男班戏便宜多了。有个姑娘家在,还要闹回避呢。”
桂太太一时就向林夫人道,“说起来,家里若有千金,怎么不请出来相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3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