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别闹了/(折腾)皇后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82

  
  虽然说,她的交际圈里还没传开这件事,但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张皇后之所以对乐琰另眼相看,完全是因为她和太子朱厚照一见投缘,向来眼高于顶,对同龄人不假颜色的太子,却是每逢休息都要闹着母后把乐琰接进宫去,与他较量各种游戏。
  
  一时间,京城自觉有望出个太子妃的人家,都开始抓紧了对女娃儿的教育,想来这样的小女孩,不过是有些小小的聪明,恰巧卖弄对了地方,便得到了太子的喜爱,可见得太子喜欢的是聪明伶俐的姑娘了。只要悉心教养好姑娘,将来迟早有一天也能在太子面前露脸的。皇上并没有第二个儿子,太子的地位稳如泰山,即使不能做太子妃,得到了青眼,做个选侍也是好的。
  
  乐琰现在到英国公府中,得到的笑容自然是更多了,即使是原本不大待见她的甄氏,也对她笑脸相迎,和她说话的口吻也和气了起来。但老夫人却还是那个样子,似乎乐琰得到太子的喜爱,完全在她的意料之中,而乐琰对她提携自己的报答便是,每次入宫时,她都会带上丽雪和张仑。别的不说,张仑就已经因为自己那稳重的言谈得到了圣上的赞许,听说,皇上还有意开年后就让张仑做太子的伴读。
  
  要给太子找伴读
13、才女不好当啊
...
  这件事,很早以前便已经提起了,太子虽然还没有出阁读书,但这并不是说他只要在宫中玩乐就可以了。出阁读书这件事,本身就需要很高的文化素养,至少要能看得懂翰林们传授的经书,而在这之前的启蒙工作,自然也是由翰林们来做,只是那些当红的翰林很少参与这些事而已,太子之前一向是一个人读书的,但近来,因为没个比较的对象,他似乎有些懈怠。皇上便想起了给他找两个伴读,方便师父们施展手段,但是人选迟迟没定下来,张仑得了这个彩头,全家人都为他高兴,自然对乐琰也就更和气了。
  
  乐琰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她虽然不是个会吃亏、能忍耐的人,但也不是那等恃宠而骄之辈,张皇后为什么喜欢她,她不知道也懒得知道,乘着当红得宠,她当然会谋求一些利益,比如说,要求父亲给自己请一个好塾师,并用女阁老沈琼莲的教授,来给自己在府里增加地位,但在态度上还是要保持谦和,至少,也要有一颗平常心。这她还是满能胜任的,反正,人生不过一场大梦,梦到哪就算哪呗。
  
  夏乐瑜在夫家的地位,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妹妹更加稳固了,南夫人已经认定这对夏家姐妹花都是有福之人,还在信中宽慰乐瑜,即使这一胎是女儿也没关系,以乐瑜的运气,一定能生下男丁的。
  
  自从过了腊月,乐琰就知道自己应该是要在京城过年了,果然,乐瑜告诉她,自己已经问过父亲,得到他的许可,让乐琰在京城过了年再回天津。也算是送个娘家人来陪姐姐待产吧。乐瑜已经处于随时可能生产的危险阶段,现在进进出出都分外小心,南雅更是着紧得不得了,还特地安排了一个长随,专职就一个,一旦乐瑜开始生产而他又不巧正在工作的话,这个长随便要去告知他这个消息,方便南雅请假。
  
  乐瑜捧着个大肚子还要操劳着安排过年的诸般杂事,自然是相当忙不过来,乐琰看不过眼,便给南夫人写信,希望她能派出一个经过事情的老妈妈,为乐瑜分担一些工作,谁成想南夫人接到消息,索性丢下了家里的一摊子事给长媳负责,亲自到京城把事事都安排妥当了,这才回到天津,长媳自然是有些埋怨的,但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她也只能忍了这口气了。
  
  恰好就在除夕夜,乐瑜胎动了,她虽然是第一次生产,但胎位很正,开得也快,不到三个时辰,便顺顺当当地生下了一个胖大小子,众人正欢呼时,乐琰去看了看时钟,宣布自己的这个侄子正好是大年初一子时所生。
  
  这样的生日,的确是大吉大利,众人都说将来必定是个有福气的,消息送到本家,南老爷、南夫人、南大哥都十分开心,唯有长媳
13、才女不好当啊
...
  有些吃醋,也只得道,“这个二弟媳,也真是太有福气了。”
  
  接下来,洗三、满月都不用说了,连皇后听说了,都有赏赐下东西来,英国公老夫人更是喜欢,连连叫乐瑜等出了月子,就把宝宝抱到她跟前让她瞧瞧。乐琰在外地做官的两个舅舅,接到喜讯后,也都打发人送了药材和吉祥物件来,乐琰这才知道,她的大舅舅张永成正在南京吏部任尚书,而二舅舅张永全则在江西南昌任知府,比较起来,虽然大舅舅的官位高了,但前途看好的却是二舅舅。
  
  两位舅舅派来的妈妈非常懂礼,又都是服侍过张氏的旧人,不但送了礼,还帮着乐瑜做了月子,这才离去,离去时千叮万嘱,请外甥女们有机会的话一定到南京、南昌做客,舅舅们非常想念。乐瑜和乐琰不禁都唏嘘起来,尽管母亲已经离去多年,但舅舅们的情分却是一点都没变,乐瑜是见过两位舅舅的,便对乐琰说起了往事,原来张氏的父亲早就去世了,她和母亲宇文氏一起省吃俭用抚养两个弟弟成人,为了能从英国公府里多索要一些钱财,张氏还异常主动地讨好老夫人,可谓是含辛茹苦,舅舅们知恩图报,尽管与夏家基本上算是翻脸了,但却从没忘记外甥女们,南雅考中进士后,也送来了钱财供他谋官使用,但南雅接着通过朝考成了庶吉士后,舅舅们却怎么也不收退回去的银子,口口声声说,就当为外甥女添妆了。外婆宇文氏也多次为外孙女们送来她亲手做的针线,这次更是捎来了不少活灵活现,工艺精美的肚兜、虎头鞋、虎头帽什么的。
  
  母亲这边的亲戚是这样的高情厚谊,乐瑜姐妹自然是感恩的,比较起来,夏家那边,夏儒就不说了,南京本家对他们也非常的冷漠,乐瑜几年都没听到夏老夫人的消息了,对比起来,越发的叫人心冷,与妹妹一起感叹了半天,这才照顾虎哥儿去了。
  
  今年是虎年,小侄子又是老虎头上出生的,乐琰便提议小名叫虎哥儿,大家都觉得好,也就这么叫下来了。乐琰看姐姐已经面露倦色,便抄起书本来到书房,抓住了正在练字的姐夫南雅,指出沈琼莲给她开出的书单中,她所遇到的难点,请南雅为她解释。
  
  南雅对这个小姨子还是很喜爱的,他要比乐琰大十多岁,就好像多了个小女儿似的,很是宠爱,听说了宫中发生的事后,更是惊叹于她的天分,这阵子都在忙于寻找好塾师。看到小姨子来了,心中提醒自己要抓紧了,便笑着问了几句虎哥儿的事情,听说儿子还在睡觉,就静下心来开始为小姨子讲课了。
  
  自从上次说定了让沈琼莲教导她之后,这位女才子便每隔一月都遣人出来,通知她进宫,在靠近宫门的一间
13、才女不好当啊
...
  小屋子里检阅她的读书情况,之后继续给她开更多的书单,乐琰体会到了她的厉害:她似乎是掌握了乐琰的极限,两次授课,每次增加的内容,都恰到好处地让乐琰必须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
  
  这次她带来的是王摩诘诗选,正和南雅讨论其中的意境和用字的精妙处,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呵呵大笑道,“正声,你好兴致,这样好的天气也不外出走走,却在书房里教女娃娃读诗?”
  
  南雅向外看去时,却是自己的同僚杨翰林杨廷和,杨翰林虽然也有相应职司,但生性风趣幽默,洒脱风流,常被人夸奖有魏晋风范,和他们这些新进人员一向是十分投契的,忙忙地起身问了好,又教乐琰叫人,道。
  
  “这是杨翰林石斋先生。”
  
14
14、杨翰林的风采
...
  乐琰穿越以来,早已被古人之间那复杂的称呼虐过了,一般说来,你在古代是绝对听不到一个人的大名的,就拿这个杨翰林举例,他很可能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杨廷和,但是身为后辈的南雅,当然不可能大咧咧地叫他杨廷和啦,而杨廷和也不能叫他南雅,必须叫他南正声,正声是南雅的字,对她这个小孩子介绍的话,那就得叫号了,也就是所谓的石斋先生。现在问题来了,乐琰她又不是明代史专家,她怎么知道杨廷和的字和号?所以,即使心里很好奇,她也只能行过礼,乖乖地问过好便站到了一边。
  
  南雅并没有让她下去的意思,而是对杨翰林说,“介夫兄,你当年也是神童出身的,今日可不能推脱,非得帮舍妹一把不可。舍妹自从去年被沈学士赏识提拔以来,还一直没有找到何时的塾师,我已经是找得焦头烂额啦,介夫兄,你说这个忙,你该帮不?”他说的沈学士,就是人称女学士、女阁老的沈琼莲。
  
  杨翰林呵呵大笑,感兴趣地盯着眼前的女童,见她眉目清朗,一双眸子仿佛寒星一般,生得也是十分秀气好看,正倚在南雅身边,滴溜溜的大眼睛盯着自己看,仿佛在思索着什么,便道,“好哇,原来这就是那个夏二姐,年末会文时,莹中学士已经对我说过了,她新收了一个弟子,自信不比西崖老人当年差呢,甚至连篁墩先生都对烟锁池塘柳赞不绝口,没想到,倒是这么一个不害臊的小丫头。”
  
  乐琰眨了眨眼,她正被一堆字号虐得不轻,在费力猜测疑似杨廷和所说的人都是谁,见杨翰林这么说,便不解地道,“哪里不害臊了,石斋先生是来臊我的,还是来瞧姐夫的?”
  
  杨翰林开朗地笑了起来,看了看桌上的书本,目光一闪,他自己也是有名的神童,虽然名气没有李东阳、程敏政那么大,但七岁时也已经是百里挑一、万中无二了。但当时他也还没有读王摩诘的诗,虽说,夏二姐不用学八股,但听说沈学士对她的要求十分严格,也要求她熟读儒家经典,暂且不要把精力放在诗词上,没想到,这不是主要攻关目标的诗词,也已经学到王摩诘了。看起来,这还真是个人中龙凤。
  
  他摸了摸胡子,忽然指着南雅道,“你可认得他是谁?”
  
  乐琰莫名其妙,答道,“姐夫。”
  
  杨翰林笑道,“能以这二字为一上联否?”南雅也望着乐琰,想看她如何回答。
  
  靠,为什么要藏拙!这就是原因啊!来了来了,终于来了!乐琰无奈地吐了口气,心知这样的挑战会一直持续下去,便搜索肚肠,片刻道,“窈窕淑女,宜室宜家。”
  
  杨翰林与南雅都点头微笑,乐琰心里有气,指着天花板道
14、杨翰林的风采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