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355

谢菲尔德说出自己的担忧,真的撕破脸了,当年老范德比尔特关闭了纽约唯一一座铁路线,造成了几万人的拥堵。老洛克菲勒和卡耐基的导师斯科特的石油大战,老洛克菲勒为了打击斯科特,他不让石油运送一滴到宾夕法尼亚,甚至关掉了在匹兹堡的炼油厂。
“威廉你太过于悲观了,如果真的开战,相信你的公司和摩根的公司都会迎来反托拉斯法的调查组,这是两败俱伤。你知道我们标准石油为何后来和卡耐基钢铁公司和解了么,多年前两家是有仇的。”
小洛克菲勒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来,叙说了一段和解的过程。洛克菲勒家族其实介入到钢铁行业比摩根都早,钢铁行业有两个重要原材料非常重要,一个是优质铁矿石,另外一个是优质焦炭。在十年前,卡耐基钢铁公司出现了一个判断失误,就是在两种原材料的布局上出现了失误,重焦炭轻铁矿石。
这给了标准石油机会,当时标准石油就出手买下了收购梅萨比铁矿,也就是现在摩根想要从洛克菲勒家族手中购买的矿山。
这只是让洛克菲勒施展一次他在石油业上的熟练武功而已。通过控制运输,使用超低价格,也就三招两式,洛克菲勒成功地控制了采矿行业。连卡内基的几个老部下买下了部分梅萨比的股份。
但是钢铁行业的当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焦炭业,还在卡耐基的控制之下,最后卡耐基主动登门,他承诺在梅萨比地区只买洛克菲勒的铁矿石,也不插手矿石运输。洛克菲勒当然明白卡内基所想,马上回应说自己绝不进入钢铁行业。
“也就是说大湖区最优质的矿石在你们手中,卡耐基自己控制着焦炭业,这样才建立起来了无坚不摧的钢铁王国,所以摩根是想要收购你手中的矿山,然后在去找卡耐基谈谈?”谢菲尔德恍然大悟,原来石油大王和钢铁大王之间,还有这么一点交情。
最终没有让钢铁战争提早爆发,可能是反托拉斯法,可能是卡耐基并不想重蹈早年间老师斯科特的覆辙,最终双方和解。他就说,怎么洛克菲勒父子这么肯定的表示,只要自己不同意,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没这么容易成为霸主。
“当时父亲同时对钢铁业和采矿业出手,可以说敌人是卡耐基和杜邦两家,最终父亲选择了对付杜邦,但现在看来,当初就应该硬顶着反托拉斯法,把杜邦家族收拾掉。”伊迪丝洛克菲勒一听到自己的弟弟说这件事,肯定补充其中的细节。
这让小洛克菲勒深深地感到了受伤,能不能考虑一下自己的姓氏问题?
“约翰你说芝加哥的钢铁公司有一家是你们家控制的,是哪一家?”谢菲尔德想起来小洛克菲勒谈论过这个事情。
“是苏必利尔联合铁矿公司,钢铁公司是……”伊迪丝洛克菲勒抢在小洛克菲勒之前开口,“商业机密!”小洛克菲勒瞪了一下自己的姐姐无奈道,“伊迪丝,你可以暗地里面告诉他,就不要再洛克菲勒庄园把公司的事情都泄露出去了。”
“这样我信心就大多了,原来基础条件还是不错的,有什么可藏着的。要不我掏违约金,把我们关于德克萨斯油田的合同作废。”谢菲尔德对小洛克菲勒有些不满,刚想再说什么,摇车里面的婴儿转醒,打断了即将到来的争论。
“我只是说说而已,能真对着伊迪丝的弟弟怎么样么?”谢菲尔德吹了一个口哨,轻佻的说道,“约翰,你这一点就需要学习,总是掺杂着个人感情说话。”
谢菲尔德拍了拍裤子,施施然的站起来抓着抱着婴儿的伊迪丝洛克菲勒离开,“最近我就在你们家办公一段时间,还有一个项目要谈。”
小洛克菲勒脸鼓鼓的,看着谢菲尔德和家族叛徒肩并肩的离开,狠狠地道,“现在怎么觉得?当初和南方大公司的合作决策,是一个错误?还丢了一个家庭成员。”
“我当然是有事来纽约,并不仅仅是被杜邦和摩根的合作激过来的,实际上还真有一点业务关系!”谢菲尔德老老实实的站在镜子前面,像是一个木偶任由伊迪丝洛克菲勒摆弄,终于新鲜产品出炉才道,“用洛克菲勒庄园做谈判场所,希望不要怪罪,主要是约翰可以理解!”
“他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伊迪丝洛克菲勒整理着男人的领结,满意地点点头道,“去吧,别让人家等急了,拉夫林兰德先生也不容易,来了一趟纽约,好不容易帮你办了点事。”
来到洛克菲勒庄园的尊贵客人是,柯达公司的拥有者乔治·伊士曼。当然谢菲尔德对柯达公司最为知名的事迹,莫过于人家公司总部有个反应堆,还在某部小说当中被特务头子引爆了。
本来谢菲尔德的初衷,是享受一把合众国金字塔顶端的待遇,用金钱让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低头,不过现在要为即将到来的钢铁战争做准备,并购的事先往后拖一拖。变成了双方的合作,当然乔治·伊士曼如果愿意的话,谢菲尔德也愿意象征性的进行注资,帮助柯达公司进一步的发展。
现在的柯达公司已经是世界著名企业了,一八九五年柯达公司以卖价五美元的口袋式照相机投放市场,轰动了全世界——照相技术“面向大众化”之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这就算算吧,现在合众国的年人均收入不到二百六十美元,可是能买五十个柯达口袋照相机,上一次远在巴黎的老头子来电,就是要订购一批柯达相机,刨除可能不可名状的用途,老头子跨国代购业务也是做的很不错的,竟然还去柯达巴黎分公司应聘销售经理人,竟然还成功了。
既然有这种关系,谢菲尔德也就不见外,在乔治·伊士曼面前自报家门,“巴黎分公司的销售经理是我的父亲,他这个人比较崇尚自由,常年在巴黎生活。”
谢菲尔德亲眼看着乔治·伊士曼脸上闪过一丝古怪之色,虽然这个时间很短,就听到乔治·伊士曼开口道,“原来是哈里的儿子,他这个人么,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
“我就当乔治·伊士曼先生是在夸奖,虽然大部分人并不这么认为。”谢菲尔德没有深想这个问题,“出于合作的问题,我就不在私人关系上下手了。其实邀请乔治·伊士曼先生的原因非常简单,谈一谈关于合作的事情。我手中有一家电影专利公司,就在洛杉矶的好莱坞,出于很直接的原因,才有了今天的会面。”
第240章
电影霸权在手
主动找柯达公司的目的,当然是垄断垄断再垄断,没有任何的生意比垄断更加赚钱。谢菲尔德电影专利公司,具有电影行业的大量专利。但是并非是无懈可击,这一点用小洛克菲勒诉说当年洛克菲勒和卡耐基的钢铁之争做例子在合适不过了。
卡耐基认为铁矿比起焦炭而言并不算是珍贵,所以在两个重要的原材料当中,更加重视焦炭,觉得铁矿石这种原材料不会认为自己的弱点。但是这个弱点被老洛克菲勒发现,最终成了攻破卡耐基钢铁王国的王牌。
最终两人和解,卡耐基也在暗中和洛克菲勒家族解除了仇恨。否则的话,可能早上几年的时间,钢铁大王就换人了,根本等不到这一次摩根发起攻势。
在电影专利上谢菲尔德电影专利公司算是无懈可击,但是电影拍摄是需要胶片的,而且现在最为合适的胶片,就在柯达公司的手中。一八八四年,伊士曼干版和胶片公司成立,公司从合伙企业改为拥有二十万美元资产、十四个个股东的股份公司。推出EASTMAN负片。伊士曼先生和同事威廉H.沃克发明了负片相纸,卷筒。
一八八五年推出EASTMAN美国胶片第一片透明摄影“胶片”,这种胶片使用到二十一世纪。柯达公司还在英国伦敦开了一家批发办事处。
如果说想要在电影行业确立霸主地位,现在唯一能够还会被钳制的地方,就是在电影胶片上面,得知了卡耐基当年差点阴沟翻船之后,谢菲尔德更是小心谨慎,审视着自己的产业上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那部奥运冠军的电影,也有柯达公司的功劳。”谢菲尔德缓缓地开口,看着乔治·伊士曼,“虽然看起来电影和胶片生产商的关系并不直接,但是作为一个已经非常成功的商人,乔治·伊士曼应该明白,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原本的行业同样发展,比如钢铁业,只有铁矿石而没有焦炭的技术,生产出来的钢铁不一定会被接受。”
乔治·伊士曼点头,承认谢菲尔德的话有道理,开口夸奖道,“如果哈里知道他的儿子有这样的格局,肯定会感到非常高兴的。”
“嗯,就不要提我父亲的事情了。如果他愿意辛苦一点,我不会这么早就承担不是我年龄应该承担的一切,负重前行!”谢菲尔德一听对方提及老头子,脸上略微有这么一丝尴尬,继续道,“所以我的目的很简单,电影专利公司和柯达胶卷合作,共同主导电影市场的一切,不知道乔治·伊士曼觉得这个建议怎么样?”
先行的垄断者,差别在于新进入者进入的难易程度,可口可乐如果大幅提价导致毛利大增,其他行业投资商可以进入分一杯羹。事实上,如果可口可乐定价策略有一些思想:按照中小饮料商轻微亏损的价格销售,这样就没有几个竞争者能够与之竞争。
现在的柯达公司在胶卷领域上就是这样的地位,它已经是胶卷领域的头部企业,自然就会有合作者上门,第一个人是谢菲尔德更是非常正常,因为他的电影专利公司,就是胶卷业的相关行业。
对于谢菲尔德而言,电影领域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事业,毕竟要喂屎只能我喂屎的成就感非同一般,一旦取得了在电影领域的霸权,潜移默化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对公民阶层进行洗脑,实在不行可以学学韩国同行,你能找到一部韩国电影,财阀就是最大反派,最后财阀锒铛入狱,集团崩溃的电影么?
相反,大多数的财阀都是正面角色,就算是反面角色也是个别的,普通人眼中的财阀,真正财阀眼中的普通人。
对于柯达公司来说,好处就是柯达公司可以从电影行业当中抽取一些额外好处费。
果然,乔治·伊士曼对此十分有兴趣,可以说他现在有一种被馅饼砸到的幸福感,有人主动邀请给钱,还有比这更加令人幸福的事情么?
被巨大的幸福感包围,乔治·伊士曼甚至觉得只要有专利费,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开口道,“威廉先生主动提及专利费用,真是令人感到惊讶,如果我们的国家都是威廉先生这样的诚实商人,国家一定会更好的发展。”
会说话就多说一点!谢菲尔德对乔治·伊士曼的夸奖照单全收,甚至还嫌不够,自夸道,“谁都知道,联合公司在商业领域上,一直都是遵纪守法的典范。我们对知识是无比的尊重,知道每一份专利都凝结着很多研发者的汗水,怎么能够视而不见呢?再说联合公司是一家大公司,本身有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更是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出现错误。”
这大道理谁不会说,而且苏联体系的国家连人民有能出来拽上两句,谢菲尔德当然是自我夸奖的行家,明明是看上了伊迪丝洛克菲勒的身体曲线,一定要说是负重前行。
“我准备以盈利电影的百分之一票房,作为专利费,希望柯达公司能够对电影行业这个新崛起的行业进行支持,同时排除其他的竞争者出现。”谢菲尔德大义凛然的开口道,“电影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现阶段的盈利不高,需要一些保护,可能现在的专利费不多,但是考虑到美好的前景,柯达公司却并不吃亏。”
整个好莱坞去年的总票房是多少呢,是四百万美元,也就是说柯达公司按照去年的票房,能够获得四万美元的专利费,实际上根本达不到,因为很多电影根本没赚钱。谢菲尔德说的是,盈利电影的票房分成,大多数电影都是赔钱的,也就是说柯达公司也就能收个不到两万美元的专利费。
以现在柯达公司在胶片领域的地位来说,这个数字真的不算多,和卖出去的照相机对比,更是一点杯水车薪的感觉。
果然,乔治·伊士曼一听到这个数字,心中喜悦就被冲淡了不少。现在的他早就不是攒了几年的工资,怀揣着三千美元创业的时候,一两万美元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对柯达公司来说,不算什么特别大的盈利,有是更好,没有也没什么。
“对于新兴行业的扶持,我也是讲道理的,这并不是不能谈。”乔治·伊士曼沉吟了一声,一抬头忽然想起来这是洛克菲勒庄园,竟然光想着专利费,把这里到底属于谁给忘记了,话锋一转道,“好吧,就以威廉先生的提及来敲定合同,也算是我本人对电影行业发展的看好。”
“乔治·伊士曼先生,真的非常感谢你。我必须说明,电影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好的。”谢菲尔德也不管乔治·伊士曼到底心里怎么想,开口道,“有了柯达胶卷的支持,这个小树一定会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给与你丰厚的回报。”
虽说他对好莱坞的霸权并没有多么高看,合众国世界第一的国力和经济,开出的待遇都是最好的,当然会吸引很多国家的人才来到这个国家发展。
一切都是钱的原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好莱坞有这样的国家做后盾,当然应该成为世界电影的霸主。在谢菲尔德眼中,二十一世纪的好莱坞各种漫改,和当年各种经典电影的时代相比,应该说是相对衰落了。
这也和合众国的经济出现毛病密不可分,但是现在,是合众国的上升期,好莱坞只会越来越水涨船高,吸引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抱着一夜成名的俊男美女前来。
在洛克菲勒庄园当中,谢菲尔德和乔治·伊士曼两人,代表谢菲尔德电影专利公司和柯达公司签订了,关于胶卷专属使用费的合同。在使用柯达胶卷的同时,提供另外的使用费用,要求的条件则是,柯达公司不能给与其他电影人和好莱坞电影的同等待遇。
合同签发完毕,双方都对此表示十分满意,这又是一个消费者和使用者结盟的合同。
现在谢菲尔德可以说,电影行业将会成为他目前控制力最为强大的行业,不过他不会竭泽而渔,用电影赚钱这种事有最好,没有也没什么,电影最大的好处还是对公民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这一点他的认识从来都没有变过。
“你好像非常高兴!”伊迪丝洛克菲勒见到谢菲尔德带着笑容返回,一猜就知道肯定是商谈的十分顺利,“怎么,现在是准备去阿灵顿还是洛杉矶?”
“看看再说吧!我还是送你回芝加哥,也不是不行!”谢菲尔德笑着开口道,“我这个人其实对新兴行业的兴趣,远远大于传统行业。电影行业就是如此,现在我终于在一个行业当中,到达了无与伦比的地位,虽然这个行业目前还很小,可我相信未来在我的手中。”
电影霸权在和柯达公司的合同之后,已经在谢菲尔德的手中了,这是他第一个做到无懈可击的行业,要说还有什么弱点,那就是任何资本家都应该避免的弱点,贪心!别仗着垄断竭泽而渔。
第241章
汽车公司成立
资本家的最大敌人并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贪心,在已经很赚钱的基础上,总想要多赚一点,百年后的合众国就是太过于贪婪,为自己营造了什么都不能放弃的格局。但合众国的金融业又比其他其他行业的大公司更贪。
如果不是华尔街太过于贪婪,以二战甚至冷战之后的基础,合众国只要自己不犯错,其他国家想要形成威胁还是很难的,毕竟五眼联盟在手,北约在手,适当的分享利益压住某个单独国家的挑战者,难度其实并不高。
但合众国的掌控者太贪,难度就从并不高变成极高了,一美元都不想出,别人怎么会为你卖命?谢菲尔德现在对待电影产业,就在收敛自己的贪心。不能像是爱迪生在摩根的支持下那样,把新生的电影业血抽干。
有第一个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谢菲尔德有着充足的耐心,等待电影行业给自己带来回报,这个回报不一定是钱,也可以是别的东西。他其实还真想要试试,后世韩国同行的待遇,拍出来电影抨击资本家,又必须为资本家赚票房,垂死挣扎又无能为力的待遇。
但是考虑到合众国这么大的国家,不太可能出现十大财团垄断全国的格局,总有空间让屁民蹦跶,这个很有诱惑力的想法还是暂时搁置起来。
“果然,有这么大的家产继承还是克制不住自己的贪心,总想要做终产者的梦。”谢菲尔德为自己的贪心忏悔,就是挤不出鳄鱼眼泪。
最后谢菲尔德想明白了,不论是合众国还是资本家,都不会控制自己的贪心,一旦处在安逸的状态当中失去贪心,就会成为不进则退的范德比尔特家族。他就不相信后世范德比尔特家族看到自己的家族的衰落历史会无动于衷,为了让自己的后代不骂自己,终产者这个梦虽然不切实际,但还是一个值得努力奋斗的梦想。
很多人年轻时候有着丰厚的收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得不面临裁员,最后勉强找到一份收入低得多的工作,很多人想起从前的待遇,都会出现心理落差。
换成谢菲尔德也是一样的,等到范德比尔特家族真的掉出了上流社会,这种惊人的落差只会让人痛不欲生,所以他现在必须要保持贪婪的本性。
“约翰,你们标准石油的产品,是不是也会根据气候不同,相应的调整制作工艺?”谢菲尔德询问着自己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舅哥小洛克菲勒。
“这是当然的,你也知道北方寒潮每年出现的时候长短不定,和南方各州的气候并不一样?怎么?又想问哪边比较冷的问题?”小洛克菲勒回答完自己的问题反问道。
“那倒是没有,伊迪丝这点上就比较了解我,知道我在吹嘘的时候和做事的时候是两个人,干冷湿冷不过是涉及到迪克西人的尊严,温度计是不会撒谎的。”谢菲尔德面色严肃,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吹牛逼难为情,毕竟每年冬天共和国的常规问题,他有着充分的经验,“我的意思是冬天标准石油的产品应该考虑防寒问题,如果不是我的家在阿灵顿,我就直接组织研究团队来进行试验了。”
“怎么了?”小洛克菲勒不明所以,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标准石油最重要的大头还是油灯,虽然拖拉机的使用量也正在节节攀升,但是似乎也并不需要考虑到冬天的防寒油质问题。
谢菲尔德点头,自己推行大农业计划,拖拉机带来的石油使用量确实不用考虑到冬天的问题,毕竟也没有几个人会大冬天开着拖拉机到处乱转,挺费油的。
“我个人建议你,马上采取类似的研究,这是我个人的提醒,也是为了双方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展准备,联合公司已经准备发力汽车行业了。”谢菲尔德实话实说道,“这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内燃机甚至刚出现的柴油机一旦进入大规模的应用,石油的用途会更加的广泛,如果作为行业霸主的标准石油不做好准备,对石油帝国的霸权也是不利的。”
要是北方一到冬天,卖出去的汽车都趴窝,连启动都成问题,那一定会影响到联合公司的汽车销量,最重要的是耽误时间和金钱,谁都知道现在合众国的人口分布,有点类似宋朝之前的中国,北方人多南方人少,这也是民主党每次选举十分吃力的原因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