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355

谢菲尔德要是公平一点说,他觉得主体民族保护自己的办法不能说错误。共和国的人民倒是想这么做,可惜只有非洲一块大陆可以供应资源继续发展,而且因为殖民的关系对欧美警惕心很高,共和国也是捏着鼻子认了。
“合众国不会有任何让华工生存的空间,我也只是敢招工而已,任何排华法案的一条,我都不敢动,但是现在有一个机会,让你跟着新强盗对老强盗复仇,一旦西班牙的殖民地落在合众国的手里,可以操作一下让你们有一个安身之处。”谢菲尔德说出自己的目的,然后下了最后通牒,“给你几天时间考虑一下,如果到时候还不同意,自己找一个地方上吊,我会把你女儿抚养成人。用一句你们的话来说,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作为一个文化水平还可以的华工领袖,张德庆自然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不是三国演义里面曹操说的话么,是准备借自己人头一用了。
事到如今他只能答应下来道,“老板,我会尽量去做。”
“不是尽量是必须,人数越多越好,华工的人数已经多到了,转移视线都没办法的数量了。”谢菲尔德一翻眼皮冷漠的道,事实证明美国优先,就是比国际主义更受欢迎,这是谁都没办法的事情,欺骗一时以后的报复会更加猛烈。
而且谢菲尔德对这些在合众国的华工,并没有太热情的想法,都是一群香蕉人的祖宗,就算他们现在不是香蕉人,以后的后代也大概率是香蕉人。
对合众国的主体民族而言,排斥外来移民本就没有错误,后世合众国就算是为此道歉,其实民间肯定也是不以为然的,不然试试带入共和国的角度考虑问题,共和国人民一样会这么想。
离开合众国找到一块可以勤劳致富的地方,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华工人数降低就会减少被排斥的风险,同样合众国内亚裔的角色肯定在黑人族群之后,华工留下来也不会突破一层层的大过滤器,还会成为里外不讨好的香蕉人。
离开对双方都是利大于弊的好事,现在就看这个自己扶持上去的华工领袖,能不能办事了。而且承担的风险极低,谢菲尔德记得美西战争,美军的损失忽略不计,要是算上西班牙投降被俘的数字,交换比是非常夸张的,第一个日不落帝国以十分丢人的方式离场。
“老板,这些华人能打仗么?”约翰康纳等到那个华人离开之后,才走过来询问道。
“分打谁,你现在让英法不要干涉,他大清还能暴揍越南、缅甸。挨着委内瑞拉、乌拉圭,还是响当当的宗主国。”谢菲尔德撇着嘴,他好像记得清朝都快灭亡了,还讹诈了墨西哥一把,可见要是觉得碰见一个软柿子,他大清也是可以表现出来祖上阔过的姿态。
不过谢菲尔德对东西方的认识是很中立的,两个文明侧重点不同,从宋朝建立之后,历代王朝明显求稳多于进取。对内统治的隐患越来越少。要说还能碾压西方有点扯淡。西方世界有自己的特点,大宪章出现的时候,宋朝都活着呢,那可是十三世纪的东西。
不能用大宪章来证明西方当时就比宋朝领先七百年,同样也不能用人口总量堆出来的财富证明西方国家不行,威尼斯的税收几乎和明清全国差不多,这种比较都太耍流氓了。
“这个国家的皇帝,对海外人口就是这个态度,我也算是做好事吧,对我们国家和华人群体都有好处。”谢菲尔德还记得乾隆在荷兰收拾华人的时候,和万历对西班牙收拾华人的反应差不多,都认为出国就是弃民,爱死死去,杀得好。
谢菲尔德真的是认为自己在做好事,减少了合众国的华工数量,可以让排外浪潮缓解一些,同时还能找到一块地方给华工,现在没有比西班牙更加合适的地方了。
而且菲律宾当地肯定有华人群体,如果能够通过华工带动,可以让吞并菲律宾的行动更加顺利,通过华工认识了当地的华人群体,还可以在抢夺利益的时候,比其他公司更加顺利,怎么想都是好处很多,坏处可以忽略不计。
最为不要脸的设想,还可以通过华人镇压菲律宾本地主体族群的反抗,这样还能减少美军损失呢,还能避免直接拉仇恨。
很直接的说,现在西班牙贵族在古巴、菲律宾的庄园农场、矿山。谢菲尔德越看越像是联合公司的财产,它就应该是姓谢菲尔德的。
在联合公司的高压态度之下,张德庆心事重重的返回了加利福尼亚,一路上都在想着,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这句话。
现在他觉得这个年轻而且懂官话的老板,比其他不了解华工的老板还要可怕。可怕的原因就是他太了解华工了,暗自在心里骂了无数次的洋鬼子,张德庆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上路,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而另外一边,谢菲尔德则开始清算家底,看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合众国。本土不太适合重新组建德克萨斯军团,虽然民间的土壤很适合这么做。不过一旦战争开始国家也会征兵,联合公司不能抢戏。
但作为一个爱国者也是可以的,海外合众国移民和侨胞,愿意帮助合众国政府解放古巴,反对欧洲国家对美洲国家的压迫,这有什么办法?
“把你们的人手全部集中起来,能不能凑够一万人?”谢菲尔德问向盖尔、麦克海尔这些已经在中美洲国家布局的伙伴们。
“你就算是再把数量提高一倍,我们联系所有同伴,也能拉出来。”麦克海尔非常自傲的开口道,“实在不行,我回一趟巴西,雇佣一些人过来参战。”
“我怕你参战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别把西班牙想的多么强大。”谢菲尔德道,“我说的是本身就在国外的力量,是合众国打仗,我们不能从南方各州征兵,这是联邦政府的职责,但是在我们国外的种植园当中,可以想想办法,同时也是给别人亮亮我们的实力。”
“那一万人也不成问题,就是怎么运过去。”盖尔皱着眉道,“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战争会不会开始,这是一个问题。”
“先把人弄到海地,放在太子港准备,一旦战争开始很快就能运过去。”谢菲尔德当然断定战争肯定会爆发的,不然缅因号是怎么沉没的?
“好吧,我们去通知其他人。”虽然不知道谢菲尔德为何这么急迫,两人还是点头答应,转身准备通过无线电,和在中美洲国家囤积的武装力量联络。
通过用古巴军政府提供的悲惨故事当作竞争的手段。新闻报纸的记者们毫不在乎地使用,夸大业已悲惨和非人道的状况。多数都是编造出来的耸人听闻的故事。这种新闻报道偏向反对西班牙的舆论,也有助于报纸的销售。
谢菲尔德清楚地能通过报纸销量把握住民意,他知道现在民意是准备要求联邦政府进行干涉的,战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开始。所以又是联络华工,又是联络伙伴,准备分头抢夺利益。
“怎么把华工运到菲律宾呢?”谢菲尔德苦思冥想这个问题,这是目前唯一的难处。
第184章
西奥多罗斯福
以联合公司的实力,是不具备把人数过万运到亚洲的实力的,哪怕长期从事国际劳动力买卖也不可能,要说把武装力量运到近在眼前的古巴还有可能。能够把大规模的兵力运到千里之外,还只有联邦政府有这个能力。
谢菲尔德走在休斯顿的港口上,不出意外后面又跟着一列长长的队伍,陪同他的人是正在休假的参议员马克汉纳,而港口则停留了几艘庞大的战舰,其中一个颇为醒目,有鹤立鸡群之态。
“多么漂亮的战舰,令人炫目,只有工业强大的国家才能制造出来这种战舰。”谢菲尔德见到停靠在码头的战舰,心情似乎变得不错起来,转头对着马克汉纳开口道,“只有强国才能拥有这样的战舰。”
平心而论,这些战舰并不漂亮,杂乱的布局是这个年代战舰的通病,尤其是合众国的工业水平远不如欧洲国家,看起来粗糙感十足。不过有何没有就已经是巨大的鸿沟了,能够自己造总比买着强。
“一艘造价可是将近三百万美元呢,自然是合众国的骄傲,威廉要不要上去看看?”马克汉纳饶有兴趣的提议道。
“我只是一个商人,直接登上战舰不好吧?”谢菲尔德略有矜持的拒绝道,当然这只是表面工程,他本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自己可是合众国的主人,跟那些普通老百姓完全不一样。
“有什么不好的,威廉你也是合众国的合法公民!”马克汉纳一眼就看出来了谢菲尔德的虚伪,什么破坏规则?他自己从一个银行家,摇身一变就成了参议员,总统的亲密密友,不一样被一些报纸揣测么,自己都已经破坏规则了。自然之道规则只是约束普通公民的陷阱,对到了一定层次的人来说,规则和约束都是不存在的,至少在某些事情上不存在。
谢菲尔德点头认可,很欣赏这个参议员这么上道,要不说威廉布莱恩输的其实不冤枉,虽然他很贴近底层公民,也得到了不少中西部农民的支持。可是想要从底层撼动合众国真正的主人,还是显得力量有些不足。
有这个参议员的引领,加上德克萨斯最大的地头蛇在,想要登上这艘战舰其实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什么规则,那是根本不存在的。
“我们的海军每一天都在壮大!”马克汉纳十分骄傲的开口道,自从马汉的海权论出现之后,影响了一大批政客和军人,马克汉纳受到影响一点也不意外。
“我本人一样为此感到骄傲。”谢菲尔德心中一动,不着边际的问道,“现在海军的负责人是谁啊。”
自从共和党执政之后,谢菲尔德还真的没有特别关注此类问题,要不是觉得应该在战争分一杯羹,要是和平时期的话,可能一直都不会对白宫有一点兴趣,更不要提关心海军了。
“现在的海军部长是约翰隆!”马克汉纳说出了一个让谢菲尔德非常陌生的名字,但是话锋一转却令人不能不多想,“不过约翰隆身体不好,无法负担太过于繁重的工作,海军的事情一般都是西奥多·罗斯福在管理。”
老罗斯福?这个名字让谢菲尔德肃然起敬,合众国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出身一家子的总统,亚当斯家族,后来的布什家族都是。不过亚当斯家族时间有点久远,现在已经成了波士顿第一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什家族含金量逊色不少。
两代都是厉害人物的总统,罗斯福家族绝对算是一个,大小罗斯福在总统排名都非常靠前,现在海军处在罗斯福的影响之下,想要把华工运到亚洲,还需要找这海军的掌控者帮忙。
罗斯福的两个舅父都曾在南北战争时期服役于联邦海军。罗斯福后来结识了美国海军上校马汉,后者研究了制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关联,海权至上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各国领导人,也强化了罗斯福的信念,只有急剧扩张海军力量才能与欧洲列强平起平坐。威廉·麦金莱做总统任命他为海军部副部长。
已经打定了注意谈谈这件事,谢菲尔德便和马克汉纳在军舰上游览起来,众多客人登舰的消息,很快引来了这艘战舰的舰长,面对足以称之为大人物的客人,舰长并没有表现出来排斥,非常高兴的道,“欢迎我们尊贵的客人登上缅因号战列舰,这是我们合众国的骄傲,在休斯顿补给之后,我们将会前往哈瓦那,撤离合众国在古巴的侨民,相信这是一场愉快有不失刺激的旅途……”
缅因号战列舰?去哈瓦那?谢菲尔德身体一下子僵硬起来,看向马克汉纳,这个混蛋是不是被杜邦联合体收买了?想要拉自己垫背,挤出一丝微笑道,“那真是打扰了,耽误了海军的行动真是我得罪过,这样吧,我马上就下去,正好我还有点事。”
打了一声招呼,也不管马克汉纳是什么反应,谢菲尔德急匆匆的走下战舰,就好像身后的战舰随时都会爆炸一样。
在面见西奥多罗斯福之前,谢菲尔德还想着是不是带点什么礼物,可以增加一下彼此的交情,但是一想到西奥多罗斯福本人出身富商家庭,应该是不缺钱的,谈及政治抱负远远比金钱上的来往更加有用,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什么也不带。
在这之前他也找到了一个中间人来和西奥多罗斯福联系,这个人就是委内瑞拉危机当中的国务卿奥尔尼,这就不得不说联合公司的交际面的局限之处了,政界的人脉都是民主党人。总不能直接找上一任总统,还需要一个身份合适的中间人,奥尔尼就落入了视线当中,算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原来是著名的青年学者和企业家,威廉先生你好。”西奥多罗斯福虽然很是礼貌的和刚刚见面的谢菲尔德打招呼,但心中其实对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不感冒。他知道这个人身家已经超过三千万,不过这一切都是在联合公司基础上做到的,难免心里有些轻视。
出身好一点就是会遭受到这些困扰,除非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之前的积累,否则在别人面前底一等,如果能选择的话,让谢菲尔德再选一次,他还是愿意出生在这种家庭……
“好不好的,都是虚幻,对我而言每天都是一样的。海军实际上的部长你好!”谢菲尔德伸出自己的手和西奥多罗斯福握在了一起,坐下之后直接开口道,“我这个人比较直接,国内公民好战的情绪越来越高涨,估计时间不长就会和西班牙开战了。只是不知道罗斯福先生是不是能够顺应民意的人,我有一个想法希望部长帮忙。”
“威廉先生,战争不是一件小事情,而且和一个欧洲国家开战,风险是十分巨大的。西班牙是资深的帝国,而且……”西奥多罗斯福组织了一下措辞道,“也有人害怕大英帝国干涉,或者是其他国家出来捣乱,虽然我本人不一定这么想,但是战争面前,我不能说其他人的考虑就不对。”
“罗斯福先生是一个聪明人,其他怕英国干涉的人是蠢货。连国都没出过,一点都没有国际观。”谢菲尔德懒洋洋的后仰靠在椅子上,伸手道,“什么叫国际观啊,就是应该具备基本的国际常识,现在英国目光都在南非身上。”
“就算英国没有在忙,我们和西班牙开战,英国人为何站在一边西班牙人要打我们,合众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一样,和英国同属于一个文化,血浓于水。英国会因为合众国和一个说拉丁语的国家战争,站在敌对方?”
别看英美打过仗,加拿大当年帮着英国火烧过白宫,但涉及霸权利益,同出一源的几个国家还是会心照不宣地团结在一起对付所有外来威胁,在联合同族打压其他文明这方面,真的没有比盎格鲁—萨克逊人更有大局观的了。
后世合众国虽然篡了英国的领导权,同样遵循着五眼联盟的利益。把盟国等级分得很清楚,这一点日本打过一次真正的战争,打过一次经济战争,对五眼联盟的认识就很到位,很多日本学者认为,英美加澳新五国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当美国自己一个国家应付不了威胁的时候,威胁越大,五眼联盟的整合度越高。
五眼联盟包括了面积世界第二的加拿大、第四的美国,第六的澳大利亚,加起来领土接近三千万平方公里,资源上完全可以应付任何威胁的挑战。所以世界大战美国绝不会站在德国一边,国内最大的单一族群是德裔,还有不下于英国移民人数,和英国有仇的爱尔兰人,这都没有用。
随着谢菲尔德的话,西奥多罗斯福渐渐地放下了对这个富二代的轻视,轻声道,“这么说就算是开战,也只是合众国和西班牙的战争。”
“甚至合众国还能得到英国人的理解和外交支持,不过这是国务卿的事情,在南非的英国人需要同样的支持。”谢菲尔德瞥了西奥多罗斯福一眼,“用西班牙的战争换取对南非战争的支持。”
第185章
打仗就是爱国
谢菲尔德记得,出于英美的特殊关系,明里暗里合众国都是对英国在南非大动干戈是支持的,当然谁也想不到大英帝国动用将近五十万大军,竟然被打的灰头土脸。这一点就连经过南北战争,已经有过一次动员决战经验的合众国联邦政府都没有想到。
要是没有布尔战争,合众国篡位的过程可能没有这么顺利,英语系的内部霸权更迭没这么顺利,可见就算是世界霸主,对战争也要慎重一些。布尔战争之后英国直接改变了帝国政策,放弃了光荣孤立认识到了盟友的重要性,本质上还是虚弱了。
之后的合众国也曾经经历过打出内伤的战争,越南战争的惨重损失,就让合众国不得不想到英国在布尔战争的困境,果断采取收缩姿态,面对苏联的全球进攻有心无力,要不是当机立断下手宰了德日补血,里根全力反扑,最终的结果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越南战争给合众国提了一个醒,虽然又连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开战,但是面对最后一个伊朗,却怎么也不愿意下手,要是短时间搞不定,可能重现布尔战争之后的英帝国走势,最重要的是,又有一个国家达到了合众国设置的百分之六十的警戒线。
用对西班牙战争换取布尔战争的互相谅解支持,这一点分析西奥多罗斯福眼前一亮,然后又疑惑道,“这样对德国和荷兰可能没法交代,会不会引起两国的不满。”
西奥多罗斯福要是在心里做一个选择,那肯定是站在英国一边的,就像是谢菲尔德说的血浓于水,但是合众国还没有资格在美洲之外发挥影响力,和英国取得互相谅解会不会得罪其他欧洲强国。
布尔人之所以敢和当今世界警察大英帝国摆好阵势,那还是因为背后有人。布尔人建立的政府常年和大英帝国不和,关键原因就是南非的统治权问题。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结成了永久友好同盟,得到了德国人的支持,也正是由于德国人的支持,布尔人才放心大胆的和英国对抗,由于南非金矿的发现,这种对抗越来越激烈,引发了布尔人的不满,为了对抗英国人,布尔人决定从血浓于水上想想办法,把以铁路和炸药的垄断权为诱饵,拉来了他们的母国,荷兰和德国,在布尔人的帮助下,德国势力迅速入侵到南非。
“德国很强大,但是英国更加强大,自从委内瑞拉危机之后,合众国已经英国和解了。过去的恩怨都过去了。”自从委内瑞拉危机之后,英国已经承认了合众国在美洲的特殊利益,英国想的是自己统治世界,美国统治美洲辅助自己。
虽然英国国内有张伯伦那种精德存在,但是显然认同英语系的民意,比认同英德同属日耳曼的民意要强大许多。张伯伦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虽然谢菲尔德自己都认为张伯伦的办法比丘吉尔高明许多。
张伯伦做成了,德国还是夹在法俄之间的世界老二,还需要仰仗英国的帮助。丘吉尔死磕下去,英国不过是五长老之一。
谢菲尔德和西奥多罗斯福探讨着关于对西班牙战争和布尔人的联动关系,有种相见恨晚的样子,这一番交谈让西奥多罗斯福,明白谢菲尔德自称,什么叫有国际观的资本家啊。这就是有国际观的资本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