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355


第758章
我的美利坚
在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奴隶主其实就一直做领地变成新国家的准备,这其实也并不容易。国家内部凝聚力,合众国是根本帮不上忙的,移民国家没有历史,而且在合众国没有历史也不算特别重要的事情,不耽误发展。
但是在波斯湾那个地方,历史作为新国家的认同就变得极为重要。以美利坚联盟国的国旗为新国家的国旗,以东正教作为国家的主流信仰,以希腊语和亚美尼亚语通用语言那只是皮毛工作。
不管是亚美尼亚人,希腊人还是亚述人,都是新国家的主要民族,要教就都要教。
这一点对历史的梳理,谢菲尔德只能从中国历史角度上揣摩一下,如何梳理一个算是清晰,但绝对不能过多强调仇恨的历史。
总不能在新国家的历史当中,开篇就是古希腊人记载说亚述人是一个残暴的军事征服者,亚述帝国的衰败,很大因素是古亚美尼亚人的攻击?奴隶主这不是人为制造矛盾么?
什么是中国历史的国家概念,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是自从秦朝建立之后王朝历史,这占据历史的大量篇幅。但这绝对不是中国历史的定义,中国历史的定义,是以一八二零年也就是清朝嘉庆二十五年的地图为准,那张地图上的所有土地各民族上发生过的事情为定义。
为什么要这么定义的原因简单,因为这样最占便宜,那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候。
在这个年代奴隶主非常了解,元朝那张占领整个西伯利亚的地图还没有出现,明朝的地图也和后世不一样,缩水了不少。
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元明的版图和后来在历史教科书上的是不一样的。和其他国家教科书在讲述中国历史的地图差不多。所以二十一世纪很多人,认为是帝国主义污蔑我国历史,这倒是想多了,是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地图被谭其骧修缮过,直白一点说地图开疆。
地图开疆的根本原因,是让元明清三朝不至于领土差太远,同时回击苏联除了清朝,从来没有朝代控制过黑龙江以北的言论,让三朝有一定程度上的延续性。
但是中国历史的定义仍然是一八二零年地图,上面的所有民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在讲述朝代的时候,一定会把吐蕃、匈奴、这些不在当时同期王朝控制之下的土地发生什么也讲述。
以谢菲尔德现在合众国公民的身份,还能揣摩出来另外一个原因,这样讲述历史的后果,一定会引发一部分人至少对蒙古念念不忘,因为少了国家少了蒙古高原,就等于历史缺了一块。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一旦某一天时机合适了,收复蒙古的舆论动员是根本不需要的,想都不想就会支持。
必须要说谢菲尔德早就已经看见任何事情,都从恶意的角度上是揣摩了。所以新国家的历史,肯定会把亚述帝国、亚美尼亚王国、还有古希腊以及罗马帝国的历史编进教科书。
这就像是很多现代国家,往往把本地区第一个出现的势力作为历史源头一样。比如蒙古历史,从匈奴开始讲起。这倒是不算离谱,因为匈奴时期挖掘出来的大墓已经证明,大部分蒙古人确实和匈奴人DNA一致。
但是土耳其人也从匈奴开始讲起就过分了,虽然突厥人是有匈奴别部的称呼,但是在科技的加持之下,大部分土耳其人基因和希腊人没区别,就是一群被突厥文化同化的希腊人。
在哈萨克斯坦呢,一个公认的突厥语系国家,但是历史是从托米丽司女王开始,她率领的马萨盖特人,其实是波斯人的一支,和现代的哈萨克毫无关系。法国历史是高卢,缅甸历史是嫖国,嫖国是羌人建立的。
具体到自己领地的三大族群上面,就需要好好揣摩了,在唤起自豪感的同时,避免引发内部矛盾,中东其实除了伊朗之外,其他民族的历史都不容易梳理。
现在领地三大族群当中,希腊人的工作量是最大的,这涉及到了民族认同感问题。虽然君士坦丁堡大帝之后,东罗马帝国面临了希腊化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的臣民都自称罗马人。
甚至就连刚刚结束没多久的希土战争,大多数希腊士兵也自称罗马人。原因是奥斯曼帝国灭掉东罗马帝国后,对所有原来东罗马帝国的基督徒都称呼为罗马人,比起罗马人这个称呼,希腊王国独立才一百年,希腊人的称呼还没有被希腊人认可。
但是古希腊的历史也不能被放弃,欧美是没有四大文明古国称呼的,而是五大,把古希腊文明也算在当中,而且古希腊在数学几何上的成就,对欧美历史极其重要,谢菲尔德要建立一个基督徒国家,也不能放弃这一点。
在联合公司学者对三大族群的历史梳理完毕之后,谢菲尔德的工作就是和谐。和谐掉一些亚述人、古希腊人和古代亚美尼亚人的冲突。互相的冲突以已经没有直系后裔的族群代替,所以古希腊文献记载的野蛮人,不是亚述帝国。亚美尼亚人的祖先,对亚述帝国的衰亡也没有作用。
奴隶主的工作量还算比较小,因为中东民族众多,想要切割也容易一些。
“亲爱的,又在编辑历史资料么?”安妮依着门框,看着忙碌中的丈夫问道,“这些枯燥的工作很有意思么?不交历史又能怎么样?”
“那是各大文明并立的中心,古埃及、古希腊、美索不达米亚。你以为是殖民之前的合众国么?一群游牧的印第安人?”谢菲尔德抬头看了一眼,合上了手中的书本道,“我不能让新建立的国家和合众国靠的太近,必须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不然的话没准就会被合众国在以后的时间顺势吞并。”
把他现在的帕夏领地吞并,对整个美利坚合众国以后的世界地位当然是有好处,但对谢菲尔德家族来说全是坏处,奴隶主对这件事看得很明白,所以刚开始就以东正教为主流信仰,再通过历史传承和合众国区别开来。
谢菲尔德知道领地下面的石油,他为什么要和已经有了一亿人口的合众国分享。垄断资本家什么时候这么为国为民了?
他逼着伊迪丝洛克菲勒的儿子取得加拿大身份,不就是为了分摊风险?
未来的新国家哪怕是有一定的亲俄思维都可以,因为苏联好歹有一个主体民族,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有限,合众国是移民国家,对很多普通人是很有欺骗性的。以后石油要是发现的太多,让合众国起了歪心思,不是不存在吞并的可能。
独立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趁着现在谢菲尔德吃了世界大战的红利力量强盛,以及中东现在的局势还算稳定,马上就应该独立。甚至约翰康纳已经邀请了现在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作为独立的重要嘉宾。
一个亲手革了奥斯曼帝国苏丹的领导人,作为奥斯曼帝国帕夏邀请的贵宾,这件事想想也非常的有意思。
凯末尔甚至已经回信表示愿意出席,就这样谢菲尔德这个奥斯曼帝国的帕夏,和现在土耳其共和国的国父,在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
一九二三年年初,谢菲尔德带着安妮和娜塔莉亚,到达洛杉矶,并且从这里出海乘坐战列舰前往波斯湾,这一趟的旅程非常的轻松,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全世界处在和平的环境当中。
谢菲尔德一行人在夏威夷、马尼拉停留一段时日,到达了越南。安妮抱怨战后越南反抗了法国统治了一段时间。
这倒是不意外,出去战后欧洲革命烽火蔓延之外,英法两国的殖民地也出现了不稳的征兆,当然两个殖民帝国实力仍在,最终都扑灭了殖民地的反抗。
“亲爱的,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安妮看着丈夫的脸庞询问道。
谢菲尔德微微摇头,有但是现在没有大作用,比如把十一段线直接划出来。十一段线一经面世,就注定越南以后一定会把中国当成生死大敌,都快划到海滩上了,换谁都不能忍受。
可那是以后的事情,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谢菲尔德摇头道,“没有办法,趁着法国力量还在的时候,尽量推广法国文化,利益最大化。”
要不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奴隶主会用这么长时间,为新国家弄出来一套历史传承么?
从河内出港之后,在印度果阿进行了最后一次补给,谢菲尔德就到达了波斯湾,他最近十年为之一直奋斗的领地,为了这快地方,他直接参加到了世界大战当中,比合众国参战都更早,为了这个地方他投入了数不清的金钱。
当现在这块土地完全落入他的手中之后,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九二三年,美利坚合众国联邦政府正式宣布,结束在波斯湾的托管状态,让当地人选择自己的未来。
整个科威特城张灯结彩,谢菲尔德的画像被高高举起,城中的居民放声高呼,“圣威廉!”
在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见证下,谢菲尔德当仁不让的宣布,“新的国家名字为美利坚联盟国,意为领地的所有民族在上帝的见证下,团结在一起。看着那面旗帜,那就是我们的国旗!”
十万科威特居民的见证之下,南方十字旗被高高升起,代表一个新国家的诞生。
第759章
出售绞索
美利坚联盟国的制度,是类似威尼斯共和国的寡头共和制,但实际上当然是帕夏说的算,并不存在选举这种拖后腿的东西。在威尔逊总统出访欧洲的时候,谢菲尔德已经亲眼见证了共和党是如何拖后腿的,连巴黎和会都要派出一个共和党的代表。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在这个年代党争就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合众国能够崛起,还真的要感谢工业革命之后,唤醒了北美的潜力。地理优越没有强敌,任何旧大陆的威胁都能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慢慢调整。
和工业时代的大爆发相比,农业社会时期总是被北冰洋寒流收割,导致只能做游牧民族的乐园,都不算一个大缺点了。
好在环地中海文明的罗马帝国,从早期就有元老院这种颇具欺骗性的东西,导致西罗马帝国的子子孙孙,一直让欧洲保持足够的政治多样性。君主专制有法国,君主立宪有英国,神权合一有西班牙,贵族共和有波兰,寡头共和有威尼斯,商业联盟有汉萨同盟。
有这么多可以选择的制度,谢菲尔德的选择余地是很大的,最终从威尼斯共和国的制度上提取了一些有益的地方,又参照汉萨同盟,将联合公司和新生的美利坚联盟国融为一体,弄出来了一个这么具有欺骗性的制度。
在二月二十三日,美利坚联盟国,这个在北美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国家,终于被谢菲尔德这个正宗的奴隶主,再次从棺材上拉了出来。
甚至现在的美利坚联盟国,还有一些地方是效仿苏联,效仿苏联又不丢人。就连现在的土耳其,凯末尔也有一部分政策是效仿苏联,只不过肯定不会承认罢了。
科威特帕夏寝宫,参加完庆典的凯末尔,见到谢菲尔德装束有些尴尬,因为谢菲尔德的装束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帕夏非常类似,虽然也融合了一些西欧的风格。
连奥斯曼帝国的末代苏丹都被他赶走了,现在面前却是一个前朝帕夏,似乎还挺自得其乐,这让凯末尔心中不住的叹息。
“不知道威廉帕夏,对联盟国这个新国家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凯末尔摒弃了脑中的胡思乱想,显然谢菲尔德对土耳其共和国没有恶意,这一点他清清楚楚的能够感受道。
“联盟国尊重国内族群的一切历史,对外语言为英语,但是常用语言因为族群的关系还是以希腊语和亚美尼亚语为主。信仰自然是东正教,名为共和制,实际上是君主制,国内的军队全部由我本人控制。凯末尔先生你呢?”和眼前的土耳其共和国的国父相比,谢菲尔德可以说一点没有站在历史的进步一面,完全一个猛开倒车的角色。
换别人肯定会翻车,谢菲尔德也就是有联合公司撑着,才敢这么干,这都是建立在不断投钱发展联盟国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去的。
“我?”凯末尔眼中露出思索之色,坚定的道,“我要给土耳其人找到一条出路。”
土耳其人?谢菲尔德心中不住的叹息,应该会沿着原本历史的路线走了。也就是和中亚的一堆突厥国家,抱团大突厥。
奥斯曼帝国在某些地方算是非常强大,但军事色彩过重。内政可以说一塌糊涂,长期扩张导致类似中国的汉武帝时期,人口不增反减。一战爆发的时候,账面人口连三千万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奥斯曼帝国连一个民族认同都没有,奥斯曼帝国时期,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国族。长期也没人选择土耳其人这个称呼。就连印度都有印度民族的概念,中国自然不必说了中华民族,奥斯曼帝国仅仅只有奥斯曼人的称呼,最终恩维尔帕夏祭出大突厥的概念之后,还导致了以哈希姆家族为首的阿拉伯人离心离德。
在奥斯曼帝国六百多年的历史当中,这个国家没有闭关锁国,反而直面欧洲国家的竞争,最终却落到这个下场,让奴隶主不由得唏嘘。没有明君么?奥斯曼帝国连出十代明君,代代都有类似玄武门事变的故事。
甚至某一代苏丹选好继承人之后,都不愿意等到儿子们互相残杀,直接为了继承人杀掉了所有其他子嗣。而且是法律层面受到保护的,谢菲尔德是没见过任何国家的君主留下遗嘱,鼓励自己的继承人互相残杀,继承人都严苛成这样了,不是明君的问题,不够宽容?米勒特制度保证了治下基督徒的地位,至少比同期的欧洲宽容许多。
比如谢菲尔德现在在联盟国的选择,其实是宗教民族主义。这对无神论为主的国家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从连续好几次的灭佛之后,这种概念在中国就不可能扎根了。但对大部分国家来说,也非常好理解。
独立后的印度斯坦其实就是印度教民族主义。以宗教为纽带团结大部分的公民。还有沙特阿拉伯、连伊朗都算是这种。
这种国家的公民,也认可这种划分方式确保主要族群的利益,现在联盟国就有这种条件,国内的族群虽然不同,但都是东正教徒。而周围东西南北都是和平教徒,从宗教角度来说,联盟国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被和平教徒团团包围了,还处在和平教世界的心脏位置。
但土耳其共和国恰恰没有宗教民族主义的土壤,在凯末尔废除哈里发制度,把末代苏丹赶走之后,就已经不可能实施了。
既然宗教民族主义的路已经断了,凯末尔就只能一路向上追溯,找一个国家公民凝聚的办法,谢菲尔德当然知道这条后来演变成什么,追溯到匈奴的冒顿了。
不过对于土耳其共和国来讲总算是一个解决办法,民族国家最适合现在土耳其共和国的实际情况,总不能按照朝贡体制来吧。奥斯曼帝国也是有藩属国的,连挨着清朝的浩罕汗国都是,很多小国都是对不同的大国称臣,两千年前这叫朝秦暮楚,要都算藩属国不是乱套了?
一百年后合众国在全球几十个国家都有驻军,这些国家控制力度都比农业社会的藩属国严密多了,按照朝贡体系那套理论,日韩和五眼联盟肯定算合众国的领土。
凯末尔在科威特逗留的时间,倒也不仅仅是谈及怎么发展国家,同样也谈论了外交。现在的土耳其共和国和苏联算是蜜月期,帝俄和奥斯曼帝国的继承人,在一战后的几年中算是一对难兄难弟。
但是奴隶主知道这种蜜月期不可持续,帝俄给土耳其人留下的阴影太大了。不会因为帝俄变成了苏联就有所改变。
谢菲尔德对斯拉夫人带头大哥的印象,除了靠谱的时候特别靠得住之外。剩下的就是在发疯的时候真不是个东西。帝俄为了盟友两肋插刀的时候,和翻脸不认人的时候简直就不像是一个国家。
“我准备过一段时间去一趟苏联。”谢菲尔德双手插兜问道,“凯末尔先生怎么看?”
“这个国家很有意思,我也在学习这个国家一部分的想法,不过威廉帕夏,你有这种举动很令我意外!”凯末尔惊异的开口道,“在协约国阵营当中,对苏联的看法似乎都是负面。”
“那是我们要给公民阶层的苏联,但我们这么看就是蠢了。”谢菲尔德带着笑意道,“而且我是去谈生意的,相信列宁先生应该会欢迎我。”
谢菲尔德其实带来了一个人,只不过没有出现在凯末尔面前,这个人就是美国共产党创始人鲁登堡,美国共产党刚刚从封禁当中解脱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