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355

通过战争消耗黑人的条件已经具备,第二点就是等着大流感的爆发。
奴隶主知道真正致命的第二波爆发的流感,大流感经过了一次全球航行,并没有让人们形成群体免疫,而是突变成了更加致命的病毒,而且从影响体弱多病者,变成了专门感染盛年的病毒,越是感觉身体素质好,越是觉得自己年轻的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男女,越是会容易感染。
对老弱病残没兴趣的奴隶主,真正期望是第二波流感的爆发。而他手中有关押大批黑人罪犯的监狱托拉斯,可以进行定向爆破。
以今天合众国的黑人总数,谢菲尔德知道凭借战争消耗和传染病,也不会像是阿根廷那样,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只希望能够让黑人族群的人口比例掉到百分之五以下,同时重创黑人的年龄结构。
就如同一战法国那样造成年龄断层,或者是二战苏联那样的待遇,做点这一点,这个族群的人口自然会增长乏力,甚至会持续一段时间,被白人族群甩开的趋势。
“很好,别尔津,这些人类的残渣,从不干好事的罪犯,一定要严密看管。这对整个国家来讲都十分重要。我觉得你海油发展,部门经理远不是你的终点。再过几年完全可以进入黑金理事会,和约翰康纳他们一样成为黑金理事。”谢菲尔德不吝啬的夸奖道,“这样,你等着我的消息,把各大监狱的数据汇总起来。”
“威廉谢菲尔德,给我接康斯坦丁诺维奇。”拿起啦话筒的谢菲尔德,让接线员接通了联邦调查局的私密电话,过了一会儿才听到了康斯坦丁诺维奇的声音,“你也听说布列斯特和约的事情了?”
“那一份合约是苏俄的事情,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着急的是英法两国,然后才轮到我们吧?”谢菲尔德无所谓的开口道,“但我听说你正好派人去一处堪萨斯州的军营,到底是怎么回事?出现了传染病?”
“并不是什么大事,传染的强度倒还可以,但威力并不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松了一口气道,“我以为你是为摩根探听苏俄的消息,原来是这件事,威力就是一场小感冒。我们调查的结果得知,并不耽误远征军参战的计划,不论是总统还是国会,都觉得在这个时候不应该耽误既定计划。”
“对对对!”谢菲尔德一连说了三个赞成,强调道,“就是一场小感冒,现在德国已经逼迫苏俄退出战争,结束了东线的战斗。现在西线的英法算是压力很大,我们不能因为这件小事耽误远征军的运输,不然的话,要是德国人带过头来把英法给收拾了,绝对不会放过我们的。”
谢菲尔德表达了自己非常识大体的态度,同时还表示愿意配合联邦政府封锁消息,当做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国联社永远不会向联邦政府低头?”听了谢菲尔德的话,康斯坦丁诺维奇提及了在最高法院门口,谢菲尔德义正辞严的表态。
“但是涉及到了国家机密一切都不一样了。”谢菲尔德呵呵一笑道,“封锁消息是帝制国家的事情,联邦政府是经过民主决议,最终决定不公布。其实反正就是一场小感冒嘛!”
挂了电话,谢菲尔德端详起来杰斯拉送过来的全国地图,上面标注了密密麻麻遍及全国的黑人社区,再次吩咐道,“太杂乱了,标识出来人口超过十万以上城市周边的黑人社区。”
第744章
皇帝会战
小小的传染病相比较于目前激烈的世界大战来说,无疑是可以克服的障碍。不论是联邦政府还是谢菲尔德本人,都不希望耽误目前的战争进程。
现在合众国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英国赢得世界大战,除此之外什么事情都可以先放一放。就算是内心当中再讨厌英国,真到了英国出事的时候,合众国还是会出手帮助英国人的。
就如同几十年前下令帮助英国进攻大沽口的美军将领说的那样,血浓于水!
就算是后世已经反智已经非常严重的合众国公民,可能对除了国内的事情,都想不出来其他国家到底在哪,但是每每进行民意调查的时候,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提及最多的国家,至于日韩么?对不起不认识,谁知道他们在哪?
其实五眼联盟是合众国不可能放弃的国家,敢动其中任何一个,任何规模的战争合众国都会在所不惜,现在的问题是,五眼联盟谁是老大的问题,英国人认为是他自己,显然合众国这边并不这么认为,但现在可以在德国人的威胁下搁置争议,等到战后在谈这个问题。
最近谢菲尔德去小洛克菲勒那的次数明显更多了,主要是询问,伍连德如何扑灭鼠疫的过程,到了真正用到的时刻,奴隶主才发觉需要做的还很多。
在询问了一般的抗疫过程之后,谢菲尔德发挥了没人比我更懂的精神,制定了一份抗疫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人做的事情我们都不做。以群体免疫为基础,以定向爆破为准绳。
为了合众国的长治久安,一定要豁得出去,任何事情都必须要付出代价,谢菲尔德寄希望于引导大流感杀伤需要清除的人群,但从来没想过毫发无伤。因为人口比例的原因,白人族群是不可能安然无恙的,但这都已经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谢菲尔德觉得,就算是一比一的病死,最终受益的仍然是白人族群。这都是为了国家以后的发展,一些白人必须不可避免的要牺牲,反正牺牲的不是他自己。
“为什么爆发的不是黄热病呢?”奴隶主对目前的流感威力其实并不满意,只希望能够通过各地监狱托拉斯的封闭环境,起到病毒培养皿的效果。
如果真的能够通过监狱托拉斯的环境,培养出来超级病毒的话,下一步的操作他已经想好了,等到大流感从全球转一圈之后,有意识的把感染的黑人抓到监狱当中,在从监狱系统完成一次内循环,通过各地监狱观察是否有超级病毒的出现,一旦出现就将这个监狱的黑人罪犯释放,让他们回到自己的社区。
当然这是最为理想的结果,如果不是很理想的话,只能使用历史上的普通大流感凑合着用了。
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谢菲尔德面临着一个选择,拯救世界,或者一脚油门冲过去,现在他选择了后者。相信不会有人指责他的,大流感的出现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虽然这一个大流感会在全世界制造无数人的死亡,但这都是上帝的安排,身为奴隶主不能阻止必然发生的事情,哪怕他有阻止的条件。
“杰斯拉,安排国内黑金公司挑人空降各地监狱,现在我们必须对整个监狱系统了如指掌才行,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稳定的赢利点有所忽视,实际上我们亏欠了这些免费劳动力太多!”谢菲尔德将这几天制定的计划书封好,世界大战已经与他无关了,现在他要解决涉及到南方公民的心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德国人在东线的战斗耽误了太长时间,在从布列斯特和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德国总参谋部才匆忙调集大军回到西线,在美利坚合众国参战的前提下,之前浪费的时间堪称奢侈,结束了东线战争的德国军队,会同奥匈军队、甚至一个保加利亚集团军,浩浩荡荡的从东线撤离。
而在东线德军还没有回到西线之前,德国在西线的军队已经开始进行反攻。在经受了数次协约国军队进攻之后,解决东线战争的德军,开始考虑彻底结束战争的问题了。
在给威廉二世的信当中,刚刚直接指挥东线德军打垮帝俄,大放异彩的鲁登道夫在给威廉二世的信中表示,“不得不考虑新成立的美国远征军在今年春季参战的问题,究竟他们能来多少,不得而知;或许他们能填补俄国人留下的缺口;进一步看,我们在春季的优势要大于夏季和秋季,不过,如果我们能取得一次伟大的胜利,情况有可能会不同。”
大部分的同盟国军队还正在赶赴西线路上的时候,德国军队的反击已经开始了。夜色中德军官兵们的精神开始紧绷起来。这个世界平静的可怕,连月亮都躲到了云层里,车队所有的灯光都已熄灭,行进的速度也谨慎的慢了下来,道路上只有发动机喘息和坦克履带隆唧隆唧在地面碾动的声音。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它们将毫不客气的轰击那些不速之客。装甲车上的士兵大气不敢喘,枪口和目光都小心翼翼的盯着公路两旁的旷野和树林,想到不远处或许有一大群法国士兵在看着自己,士兵们不禁握紧了手里的武器。
这支突击部队由经历了四年战火的精锐老兵组成,如果谢菲尔德也在协约国的指挥部当中,就会为英法的将领们科普一下,这支后世被称为暴风突击队的德军突击队,到底是如何作战的,但是现在,因为当世圣人并不在,英法只能在战场上领教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将要面对的敌人。
比起东线漫长的战线,西线的阵地突破起来明显难度要大得多,本地上的法国人警惕心也不能和帝俄士兵相提并论。德军士兵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一阵清脆而响亮的枪声在炮弹爆炸声的遮掩下从树林中传出。
突击队的行动被发现了,直接就被果断的法国士兵点名。剩余的德军步兵很快跳了出来,但他们随即遭到法军火力无情的射杀,对于这些德军士兵来说,空气仿佛都在呼啸而来的子弹中沸腾起来,大地随着他们的快速运动而颤抖起来。
四年战争活下来的精锐德国士兵,虽然面对突然的炮击却丝毫不乱,马上针对性的展开了反击,并且相互掩护进行撤离。这一次西线德军展开的反攻计划开局不利,但是马上大规模的交战接踵而来。
柏林德军总参谋部,围绕着如何终结战争的讨论还在如火如荼,“必须在美国远征军大部队到达欧洲之前,终结战争,为此集中所有兵力进攻,此次进攻计划名为皇帝会战。”
在战线上分散兵力,发动火炮袭击,之后突然全面进攻,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但是西线并不是如东线一样由长而宽松的战线组成,后方复杂的坑道和密集的机枪堡垒,观察哨,临时指挥所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显然不能直接将勃鲁西诺夫攻势的经验直接应用,由小规模精锐步兵在短暂的火炮打击,摧毁了敌军的火力点,观察哨,指挥所。之后迅速进攻,冲入敌军战壕,然后用手榴弹打击战壕内的敌军之后,立即突入下一道战壕,之后重复上一个过程继续突破,直到目的地。
三月中旬,随着东线的德军士兵,以及奥匈军队、保加利亚军队到达战场,皇帝会战正式开始,一万多门大炮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在经过十二个小时的炮击之后,进入黑夜由老兵组成的突击队立刻投入作战,对协约国阵地展开突袭,在德国士兵的身后,德军大部队大步向前,同盟国其他军队紧随其后,突击队真的如一团团风暴一样,席卷着英国第五军团的阵地。英国方面第一天就有两万人战死沙场,三万五千人受伤。
皇帝会战开始第一天,德军就以暴风一般的气势,将英军一线阵地悉数摧毁。
“我们平均每个月可以讲五万远征军士兵送到战场。”小牛顿在华盛顿谢菲尔德庄园中,对着整个庄园的主人道,“德军攻势十分猛烈,英法那边催促的非常急切。”
“所以我们不能去!”谢菲尔德捏着酒杯道,“简直是疯了,现在德军刚刚结束东线的战事,想要一鼓作气结束战争,然后英法联军做出的抉择就是让我们尽快把士兵送到欧洲?我记得刚开始战争部的计划,不是在明年进入全面战争模式,英国人和法国人也是同意的么?那样更加的稳妥,可以消耗掉同盟国最后一点积累。”
“其实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整训出来的士兵和真正战争中的士兵是不一样的。不管英国人哈法国人怎么想,我们应该按照自己的计划参战。而不是他们要求我们什么,我们就照做,远征军又不是澳新军团,都独立多久了。”谢菲尔德的话让战争部长频频点头。
第745章
恃强凌弱的施压
“就是怕英法联军顶不住这一轮德军的攻势,现在德军占据了兵力优势。”小牛顿虽然同意奴隶主的看法,却仍然不免忧心忡忡。
“德国的军力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战争到了这个地步,各国动员的兵力已经都出来了。”谢菲尔德耸耸肩道,“对我们合众国最好的结果,德国人和英国人两败俱伤是最好的。虽然我们不得已因为一些原因加入了协约国阵营,可是大家应该心里明白,这不代表英法两国就是好人,我们帮助他们,他们也不一定会领情。从威尔逊总统的宣言当中就能看出来,当今英法两国在全世界广泛的殖民地特殊地位,必须要终结。他们在战争当中付出的代价越大,战后我们才能更加容易达成目的。”
如果世界上注定要有一个国家成为既得利益者,身为一个美国人,谢菲尔德当然是希望美国有这个地位,英国不行,日本不行,苏联不行,共和国也是一样。
现如今的最大对手是英法,在掀翻这些既得利益者之前,哪怕是苏联那种魔鬼,谢菲尔德也愿意和对方和平共处,甚至历史上合众国对待苏联的态度就堪称失误,虽然主要原因是合众国一直希望逼迫苏联承认摩根家族的贷款有效。
在合众国参战之后,也是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当然因为东线德军大破帝俄,导致罗马尼亚和希腊等国一直采取中立态度,但是在其他德国够不到的地方,效果还是显现出来了,比如巴西和葡萄牙这两个葡语国家,就加入到了协约国阵营当中。
巴西在对待本次世界大战的问题,几乎就是合众国的翻版,巴西早就做好了参战的打算,而他准备支持的是跟自己有着密切经贸往来的英法协约国集团,只不过此时战局尚不明朗,巴西还没有参战的把握。巴西希望,自己作为南美洲首屈一指的大国,理应参加一场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来获得欧洲列强的尊敬,获得他们对于巴西实力的承认。
而巴西自然可以在战后,作为列强在南美洲的合作伙伴,来增强自己在南美洲的影响力。而且,参战也可以让巴西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战争与军事的发展方向,不至于在军事上落伍。
战争对于巴西支柱的咖啡产业形成了冲击,却也让巴西工业得到了发展。
“我们从巴西合众国身上想想办法,在运力有限的情况下,让巴西分担我们国家往欧洲运送兵力的责任,巴西不是想让几个大国承认它的实力么?总不能就拿二十四个人糊弄人吧!”谢菲尔德双手一摊无奈的道,“亏巴西人想得出来,二十四个人都敢号称远征军,比起巴西,潘兴那两千多人都显得无比良心。”
“联合英法同时对巴西施压么?”小牛顿明白奴隶主的意思,只不过是开口确认一下。
“不然呢?巴西的宗主国葡萄牙都已经在英军的阵地上了,它就派二十四个人,也好意思?”谢菲尔德噗嗤一笑道,“得到英法认可二十四个人就够了,那中国人早就得到认可了,从任何方面我都觉得中国比巴西强多了。”
这个问题恨早以前谢菲尔德就已经想明白了,我大清末期虽然混的挺水。可也要看对手是谁,英法德俄这种,别说我大清了,合众国碰上一样低头。敢登门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弱国也不可能打上门。
奴隶主一直以意大利作为衡量真帝国主义的标杆,那么问题来了,意大利和巴西谁的实力更加强大一些,这不是明摆着的,穷光蛋帝国主义也是帝国主义。
“我们和英法一起表态,让巴西马上派出远征军,这样我们每个月运送五万士兵到欧洲,加上巴西的远征军,半年之内就可以把五十万人送到法国。”谢菲尔德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觉得数量也差不多了,但随即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你是战争部长,也不能先把黑人师送过去?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次的战争,看看黑人对国家是不是足够的忠诚。”
说的是冠冕堂皇,本质目的无非就是请让黑人先死,人家黑人现在也憋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小牛顿要是不给这个机会,那不是很令人失望?
黑人想要证明对国家的忠诚,谢菲尔德通过战争部长给他们这个机会,这怎么也不能说是一个错误。至于巴西希望英法正视巴西在南美洲的地位,那合众国联合英法对巴西施压,让巴西尽早派出远征军也是合情合理的。
而且英法两国有这个能力,英法是战前巴西最大的投资国,其中英国是十一亿美元,法国是六亿美元,至于合众国只有零点五亿,一部分还是谢菲尔德为了拿下伊迪丝洛克菲勒投的,连比利时投资巴西的钱都过亿了。但奴隶主相信战后的情况会不一样,英法一定会抽离投资弥补本国国内债台高筑的现实,战后才是合众国在全世界大展拳脚的机会。
政客的生命无非就是取决于下一次大选的结果如何,大选的结果小牛顿并不知道。而谢菲尔德却可以不断的施加影响力,所以不出意外,战争部长觉得奴隶主说得对。
纽约港口的码头上,一排排黑人士兵正怀着对合众国的无限忠诚,一个接一个的登船,踏上前途未卜的旅途,而就在港口上空,一个鲨鱼嘴蒙皮的飞艇上,谢菲尔德正在看着这一幕,面带笑容的嘟哝道,“如果上帝他老人家还珍视和我的友情,最好是让黑人部队把第二波流感带回来,这样找到责任人就可以贴标签了。”
在美国远征军正式开启运兵模式的同时,欧洲战场德国军队的进攻仍然如火如荼。皇帝会战的第一天,德军就前进了八公里。
英国第五集团军背后的阵地,那条用了无数协约国将士生命换来的防线,那个条被加固了半年的防线,居然就在一天之内被突破了。英国指挥官看着德军如潮水一般的架设浮桥冲入了索姆河对岸。当第五军团溃败的时候,南方的英国第三集团军的命运就注定了,没有侧翼支援他们也被卡在中间,前线部队遭到巨大损失,被迫向第戎转移。
此时的英国远征军指挥部,就像是一九一四年法国在边境战役失败后,面对德军长驱直入一样,气急败坏,陷入绝望。远征军指挥部全力的在组织英军重建防线,至少要保卫英吉利海峡的港口。但是德军的强大比英国人想象的要大得多。
英国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让法国人帮忙,法国人则表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卫巴黎的问题,对于作为主要突击方向的英国阵地,法国只能提供让英国远征军撤退到法国防线上这一个方案。
关键时刻,还是英法两国的高层进行沟通,在面对同盟国以德军为先头部队大举进攻的时候,两国还是要更加的团结。就在这一片混乱的时候,美国远征军已经登船的消息让伦敦和巴黎松了一口气,同时到达的还有国务卿罗伯特·兰辛的倡议,集合英法美三国之力,要求巴西立刻派出远征军,这样才能弥补美国远征军在运力上的上线。
这一封电报来的时间特别合适,正好是英法两国面对皇帝攻势焦头烂额的时候。
已经有些病急乱投医的两国,几乎立刻就同意了罗伯特·兰辛的倡议,可以让合众国以英法美三国的名义,对巴西施压立刻派出远征军,将现在巴西陆军的六万名士兵都带过来,不然战后就会从巴西抽离投资为威胁。
得到了英法两国首肯的罗伯特·兰辛,在给巴西的施压电报当中就变得极为强硬,首先以英法两国的名义,认为巴西之前派出二十四人还名为远征军的行为,是对协约国的羞辱,同时也表明既然巴西已经参战了,就应该和合众国一样,派出合适的军队投入战场。
罗伯特·兰辛甚至用了一般在最后通牒上的词汇,让巴西合众国必须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给与答复,很快里约热内卢方面就给与了,愿意马上派出作战部队赶赴欧洲的回答。
“说实话,一些欧洲国家被帝俄崩盘吓到了。美洲国家就显得冷静了许多,从合众国参战之后,巴西人应该很明白,这一场战争协约国是必然胜利的,虽然时间上可能还早。”谢菲尔德冲着罗伯特·兰辛举杯,感谢国务卿先生的出面。
“英法两国也是着急了,德国人的进攻确实十分猛烈。”罗伯特·兰辛抿了一口,感叹道,“如果德国要不是已经进行了四年战争,该是多么可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