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355

从战争开始白银的价格就在走高,这里面有重要产银国墨西哥陷入内战的功劳,不然不会让谢菲尔德白捡便宜,不过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不会感谢墨西哥人,这都是奴隶主自己的高瞻远瞩应得的回报。
随着战争机器越开越快,大量白银被投入到军工当中,这才是消耗的大头。直到黄金消耗到了必须要白银补充的时候,白银价值再一次升高,这个阶段就是安妮所说的,凡尔登战役爆发前后的时间了。
很巧合,白银和伴生矿都不在这些北方大亨的势力范围内,海因泽倒是打过这方面的主意,但现在和联合公司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利用白银控制权和墨西哥北部一些家族的良好关系,联合公司可以做到站着把钱赚了。
一个月后,谢菲尔德出现在了最高法院进行旁听,同时也是为了给国联社下属接受审判的记者,做一个加油打气的姿态。
然而并没有出现效果,如果有就是反效果,联邦法院九大法官一致以九比零的一边倒态度,裁定国联社以及上面的言论有罪。
在最高法院门外,接受采访的谢菲尔德,义正辞严的道,“国联社绝不像联邦政府低头。”
第734章
德美断交
“可能到了现在,我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对于国家的立场,我可能无力再阻止什么了。”在格雷特蒂森面前,谢菲尔德抹了一把鳄鱼的眼泪,颇为沉重的开口道。
“威廉先生,难道一切都没有机会在争取了么?”格雷特蒂森急切的追问道,“恕我直言,合众国应该严守中立,避免战争的危害,这才是对你们国家最有利的事情。”
“我的朋友,一切都是利益。除了我之外,很多你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和协约国有着说不清楚的关系,我一个人一个企业是无法阻止这件事的。”谢菲尔德暗叹了一口气,直指现在改变立场的目的。
一切都是钱,比起德国人,英法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既得利益者,明显有着更强大的经济实力,这种经济实力就体现在偿还能力上面。
在关键时刻,谢菲尔德自然是把所有责任都推卸干净,并且对格利特蒂森表示,自己会尽量将派遣远征军的步伐拖慢,但是提醒格雷特蒂森,能做到的也仅仅就是减缓其中的速度仅此而已,同时马上一项有利于协约国的证据,会被联邦政府公布。
这一条证据就是,齐默尔曼电报事件。齐默尔曼电报被公认为改变历史进程最深、对时代影响最大的单一电报文。这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德国外交部长发给驻墨西哥大使,提议和墨西哥结盟进攻美国的绝密电报文的泄漏,导致了德国一直力图避免的情形迅速发生:恪守中立的美国加入敌方阵营对德宣战。
实际上这个时空的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已经晚来了将近半年,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导致了这件事发生的时间较晚,一方面是德国在海战方面下了比历史上更大的赌注,大海战接连出现了三次,地中海方向同盟国舰队更是略上上风。
可惜这都被协约国被搬了回来,在英国船台上的战列舰接连下水之后,德国公海舰队的征程不得不终止了,诚然德国公海舰队,给英国造成了远比历史上更加巨大的杀伤。可是本身自己损失却得不到补充的处境却没有改变。
如果地中海的奥意舰队能够做出协调驰援的话,这可能会改变这种局势。可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来什么叫老牌帝国主义的底蕴了,英国通过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将整个地中海变成了一个大澡盆,地中海的同盟国舰队无法为德国公海舰队提供动力。
谢菲尔德虽然一致通过波斯湾为同盟国阵营运输物资,但陆地上的运力和海上没法相比,通过陆地上的运输,沿途损耗颇大。
可以说同盟国的内部枯竭,仅仅是比历史上晚到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阵营当然承受的内伤更加的严重,但整体上仍然更能坚持下去。
这种情况下,德国自然又想到了利用墨西哥吸引美国的注意力,让这个唯一游离在主力参战国之外的大国,不要加入到世界大战的旋涡当中。
平心而论德国内心深处,倒不是指望墨西哥真能对合众国做出什么收复失地的举动,现在墨西哥国内还在内乱当中,不是托洛茨基流亡时候的状态。能对合众国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设身处地的站在德国人的角度想一想,谢菲尔德就能猜到德国只不过是在语言上为墨西哥打打鸡血,根本不会有实质性的步骤。从德国的利益考虑,正面的阻止合众国参战,就像是之前那样,利用德国移民表达反战言论,给合众国诉说战争的危害。
而反面就是利用墨西哥,为合众国找点事情做,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当中的设想是不可能出现的,站在德国人的角度上考虑,就算是合众国这边知道了这个消息,首先的选择可能也是会大举入侵墨西哥,而不是马上派出远征军前往欧洲。
等到美国远征军在墨西哥打生打死,德国还有很长时间可以解决自己的对手。
但德国人可能想不到,合众国参战真的就差一个借口了,齐默尔曼电报事件一旦暴露,合众国不会选择入侵墨西哥,而是会直接找这件事的源头德国人的麻烦。
资深德粉,德国人民的老朋友,世界首富谢菲尔德,履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后一次王牌间谍的重任,将联邦政府已经倾向于协约国的消息,告知了格雷特蒂森,让对方告知德国国内早做准备。
“感谢威廉先生的帮助,我真的不想见到我们两个国家的士兵在战场上厮杀。”可能是被奴隶主的鳄鱼眼泪所欺骗,格雷特蒂森的声音竟然哽咽起来。
“我最终还是没有阻止国家进入这一场令人惊惧的世界大战,对不起!”谢菲尔德也想起来了自己资深演员的成分,同样感同身受的道。
真挚的样子就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竭力阻止帝俄参战的德国大使,充满了事不可为的悲凉感,只能在这个场合表达最后的善意。
步履沉重的离开,回到了住所的谢菲尔德直接变了一个人,毫无隐瞒的在路易莎摩根面前活蹦乱跳了起来,幸亏安妮已经回到了阿灵顿,不然就见到了自己丈夫的真面目。
“你为什么要提前通知德国人,我就搞不明白这件事。”路易莎摩根听完之后,狐疑的问着自己的男人,“你是不是内心深处真的对德国人有好感,只不过表面上不敢承认?”
“别说这种小孩话,我这都是为了你们家的贷款考虑。”奴隶主虽然做贼心虚但是矢口否认,一副义正辞严的样子道,“如果你是德国人,现在知道了合众国即将参战,但是又不会马上参战,会是什么反应?”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德国人,你应该问一下伊迪丝,洛克菲勒家族是德国人的后裔。”路易莎摩根没有好气的道,“反正直接打过来不太可能,英国人拦着呢。”
“没错,英国人拦着呢!”谢菲尔德带着肯定的口气道,“德国人能对我们做的有限,但是到了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时间,两个大阵营不断的加码投入战争,三年后的现在双方都已经到了谁都输不起的地步。这个时候为了胜利,他们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就拿这一次的齐默尔曼电报,肯定英国人早就知道了,利用这件事通过没有嫌疑的手段告知了联邦政府,效果上正中下怀,你们这些被协约国套牢的企业,不是就等着这个机会呢么?”
“你直接说重点好了。”路易莎摩根不满的道,关于众多银行家给与协约国贷款的事实,已经被这个男人嘲讽了无数次,最近还越发的频繁起来。
“越是越近胜利的时候,赌徒都会变得更加疯狂,德国人要是知道了这件事,那么在我们即将参战,但是还不会派出远征军的这个时间空当,会变得非常的疯狂。你看着吧,德国人一定会组织起来强大的攻势的。”谢菲尔德用不容置疑的口气道,“我肯定!”
这个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德国单独从战场形势来说,比原本时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更好一些,在去年的索姆河战役当中,英国人诠释了我自己独立面对德国人还能五五开,加上印度人就一泻千里的经典操作。
导致了索姆河战役的结果,德国占领法国的土地还扩大了一些,对法国的高压态势还在继续。至于东线,现在谁看不出来帝俄是在咬牙坚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完全崩了。
这个时候要是传出来合众国要参战的消息,德国人一定会孤注一掷榨干所有的潜力再次加码,在美国远征军到达欧洲之前尝试结束战争。
这就是奴隶主首先赶在联邦政府之前,将要加入协约国阵营的消息透漏给德国人的原因,顺便卖个好。因为一般人还在第一层,有着真实历史对照的奴隶主已经在第五层了。
要是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战败,别的谢菲尔德不敢说,战后德国内部如果元首还存在的话,更会一口咬定我们本该胜利,是阴谋将德国拖入战败的旋涡,复仇火焰还会继续燃烧下去。
一九一七年八月十号,美利坚合众国联邦政府,正式以齐默尔曼电报为借口,断绝和德意志帝国的外交关系,已经被奴隶主通风报信的德国,对此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只是表达了遗憾。
仅仅几天后,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首肯的无限制潜艇战再次启动,德国潜艇开始纵横大西洋,一九一七年九月,德国让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派出军队,帮助自己防守和英法联军对峙的西线,大批德国主力部队通过国内发达的铁路网被转移到了东线,连同东线的奥匈帝国军队,开启了疯狂的秋冬作战,在美国远征军正式登陆之前,德国人彻底疯狂了。
第735章
美联储成立
德国总参谋法尔金汉来到皇宫,面见德皇威廉二世,在等候了许久之后,神色冷峻的德皇威廉二世才姗姗来迟,美国和德国断交的消息,让威廉二世本人心情沉重,根据秘密渠道消息,通过民主决议反复综合考量的认真抉择,美利坚合众国从断交到宣战可能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当然后续美军还需要训练多长时间,才能赶赴欧洲战场,这谁都不知道。
一个周旋于两大阵营之外,而且还准备要加入到敌人的阵营当中,这无论如何都算不上一个好消息,最终可能的结果会让德国付出沉重代价,想到这里威廉二世就愁眉不展。
“陛下!”法尔金汉见到威廉二世的样子,欲言又止最终发出一声叹息,他自己又何尝不知大战略上,德国已经把路走窄了呢?
“总参谋长,你来了,什么事情?”威廉二世强打着精神,维持着皇帝的威严开口道。
“有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希望陛下首肯。”法尔金汉面色郑重的道,“我希望这一次的进攻能够挽回战争形势。”
“哦?还是要在西线发起进攻么?从年初开始,我一直都听到了英法联军主动进攻的消息。”威廉二世不置可否,显然对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总参谋长性格有些了解。
如果不是德军在战场上一直比敌人损失小,加上索姆河战役英印军团丢了一把大人,法尔金汉今天无论如何也不能还在总参谋长的位置上指点江山。
“我相信在这一次攻势开始之后,英法联军很快就会进攻的。”法尔金汉打起精神,“从接替毛奇做总参谋长以来,我想的无非是如何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终结战争,今天我愿意在陛下面前毫无隐瞒的说出心中的想法,我这一次非常支持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想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东线发起攻势,让帝俄退出战争。”
“哦?这倒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威廉二世倒是有些惊奇,法尔金汉和之前的态度可谓是大相径庭,东线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两个将军,一直主张在西线采取守势,集中兵力重点联合同盟国的力量打垮帝俄,这和法尔金汉的想法相反。
见到总参谋长和前线重要将领合拍了,威廉二世脸上少见的露出了笑容,做出了听听看的样子,法尔金汉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在西线以一点五比一比一的防线布置,分配德国军队和奥匈军队、意大利军队的阵地,德国除了分配一段阵地之外,剩下的军队以弹性防御的姿态,等待英法联军的进攻。主力汇合东线的奥匈帝国军队发起进攻。
此次东线一共投入一百三十万士兵,连同奥匈帝国的百万大军对帝俄发起决定性攻势。
“自从接任总参谋长以来,我无时不刻不想着如何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结束战争。陛下,请给我一次全部支持,为了帝国,为了陛下,即将进入战斗的士兵们一定会浴血奋战。”法尔金汉说到这微微欠身,非常真挚的开口道。
“希望你能够团结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两位将军,情况已经到了你们必须团结的时候了。”威廉二世考虑良久道,“忘掉从前你们东线为主和西线为主的争论,进展最大的地方为主。”
对于德国士兵而言,三年来的战争早已经让不少士兵适应了战争的高频率调动,从东线跑到西线,再从西线跑到东线,甚至一些部队都已经不是第一轮折返跑。在九月中旬,七十万德军士兵已经到达东线。
德军将主力调往东线的消息,没有瞒过西线的英法联军,在得知美国准备加入协约国阵营的乐观之后,英法高层认为德国已经战败成为定局,耗尽德国最后的进攻力量,到时候由不得德国不投降。但是两国高层也知道,东线的帝俄其实就是他们眼中的德国,开战以来一直处在同盟国阵营包围当中的帝俄,何尝不是已经快要油尽灯枯?
德国士兵大量出现在东线的消息,通过英法在西线的侦察和帝俄发回来的电报,被英法联军所熟知,到了现在他们当然能够猜到德国人的想法,在德国士兵刚刚到达东线,西线的英法联军再次发起攻势,拯救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帝俄。
九月初联军向当面德军发起全面进攻。英第五集团军担任主攻;法第一集团军和英第二集团军担任助攻。当日,联军以沉重代价突破德军第一道阵地。九月十六日,联军发起第二次进攻,在主攻方向上进攻受阻。德第四集团军组织“弹性防御”,将主要支援放在德国阵地和奥匈阵地中间的意大利人战线上,在前沿阵地构筑一系列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碉堡群,配备部分兵力阻击敌人,主力部署在纵深相机反击,迫使联军每前进一步都需付出重大代价。德军的新战术和恶劣气候再次迟滞了联军的进攻。
经过了五天的进攻,英法联军损失惨重,这个时候英国再次调集了两个印度集团军维持攻势,无数印度士兵进入战场,暴露在同盟国士兵面前。
在西线英法联军吹响进攻号角的同时,帝俄皇帝尼古拉二世同样明白同盟国阵营准备给自己来一下狠的,和尼古拉大公和以及俄军西南方面军司令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将军会面,询问能不能先发制人,打乱同盟国的进攻步伐。
身为一线将领的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将军忧心忡忡,表示前线士兵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进攻是不现实的。尼古拉二世大失所望!
“难道等他们打上门么?”尼古拉二世愤怒的道,“现在需要的是坚持,我们已经站在胜利的前夜。”
最终布鲁西洛夫答应尝试一次进攻,提振俄军士兵现在低落的士气。战役方向定在西南前线,布鲁西洛夫把夺取加利西亚重镇伦贝格作为阶段性目标,这里是维系奥匈军队与德军的交通、联络中枢。攻势力求对加利西亚的奥匈军队造成尽可能大的杀伤,若有可能,则尽量迫其退出战争。
美利坚合众国首都,这一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不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但对某些人来说,这一天比什么世界大战重要得多。
谢菲尔德连同纽约银行团,以及各地的银行代表,加上梅隆杜邦,还有小摩根和小洛克菲勒,和联邦财政部长威廉·吉布斯·麦卡杜进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谈判。
麦卡杜早年在田纳西当律师,后来迁往纽约,组建两家公司并开凿哈德逊河河底隧道,在一九一零年新泽西州长竞选和美国总统竞选中,他都支持伍德罗威尔逊,任财政部长时,深得威尔逊总统的信任。
谢菲尔德其实也很信任麦卡杜,虽然在某些问题上,比如对协约国的贷款问题上,麦卡杜同样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而不是和他一个立场。最近一次对协约国的贷款已经提上日程,正在和英法沟通,一旦募捐成功的话,算上前三次的贷款,合众国已经为协约国发放贷款到达一百八十亿美元。
这是一笔天文数字,如果抛去奴隶主在波斯湾的花费,这几年联合公司都净利润都达不到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
出席大事奴隶主,必然带着伊迪丝洛克菲勒和路易莎摩根,就像是无时不刻的提醒宵小之徒,我身边可还有两个狠角色,给与其他心怀不轨的人以震慑。
美联储的成立,得到了联邦财政部长的大力支持,甚至都顺利的过头了。
“我对国内的金融历史有些了解,几个财政部长都在国民银行的事情上翻车了。”路易莎摩根唏嘘道,“这一次却这么顺利。”
“人脉在这呢?”谢菲尔德不以为然的道,“麦卡杜这个人和各大银行家关系都很好。”
“当然和你的关系就更好了。”伊迪丝洛克菲勒笑道,“你在民主党的根基,谁敢得罪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