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355

“那当然是听高等选民的话了,我们可以先加入战争,在解释这个问题。”谢菲尔德耸耸肩道,“有太多的手段可以达成这个目的,公民们是想法,还不是取决于媒体的灌输么?当然我不会用国联社这么做,反而会到时候弄出来一些反战言论,阻止加入战争,然后让最高法院抓几个记者判刑,给德国人造成一个我已经尽力了印象,说不定在战后我和德国人还有合作的机会。”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来说,德国并没有被打成内伤,真正被打成内伤的是英法两国,因为德国的国内人口没有出现结构性的重创,也就是说死了一代人。
法国才是真正死了一代人的国家,英国虽然有殖民地的炮灰可以补充,本身国内的人口结构也受到了影响,德国站前战后出生率大体平衡,所以很快就恢复了军事潜力。当然帝俄乃至后来的苏联也是如此。
德国和苏联都是二战时候血拼,造成了人口结构重创!就像是一战时期的英法。
“现在欧洲三大决战打完之后,差不多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谁占上风了。”谢菲尔德想了一下道,“那个时候,差不多就是表露出参战意向的时候了。”
欧洲同时进行的三大决战还在如火如荼,两大阵营都知道这是改变战争走向的一年,都为此竭尽全力,在索姆河战役开始的两个月之后,迟迟无法根本上动摇德军防线的英国远征军,使用了一种新武器坦克。
这个正在试验阶段的坦克出场了。四十九辆坦克被派往战场,结果由于各种原因仅18辆参战。虽然数量少,但是效果不错,德军士兵从来没见过这东西,更没想到所谓的“水箱”竟然会动,还有轻重机枪,连机枪也射不透它。不少德国士兵都吓傻了,有一辆坦克竟然俘虏了三百多德军,一辆坦克直接占领了一个村庄。
这个消息传回到德国,迅速引起了德国总参谋部的重视,一直在陆地上没有建树的英国人,竟然利用这种武器突破了德国士兵的防线。
关于是否马上对坦克进行仿制,和如何了解坦克的弱点,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东西两线的大战都在进行当中,骤然出现的坦克,令德国上下充满了焦虑。
作为德国军工产业的龙头,克虏伯军工联合体首当其冲,古斯塔夫克虏伯苦思冥想当中,一下子看到了谢菲尔德当初送给他的反坦克枪。这种口径巨大、枪管过长的枪支,一下子引起了古斯塔夫克虏伯的注意。
迅速把奴隶主当时作为礼品送来的子弹填充,找人过来进行了实验,实验效果让古斯塔夫克虏伯大喜过望,克虏伯家族的掌门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因为坦克出现带来的恐慌,竟然就这么不经意之间解决了。
有赖于谢菲尔德在农业上对德国的帮助,这个世界的德国并没有出现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国内的拖拉机储备也足够。
到达柏林的古斯塔夫克虏伯,在德皇威廉二世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证,德国马上就会有自己的坦克,同时还把反坦克枪的威力,在皇帝面前展示。
“应该马上量产!”威廉皇储也在靶场亲眼见到了反坦克枪的巨大威力,因为坦克带来的恐慌导致现在必须加班加点,拉平在武器上的劣势。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来了一战时期,德意志帝国全国康采恩的能力,整个德意志帝国是众多康采恩集团合并成为的一个康采恩帝国,从经济模式上确实是如此。
在皇室和军方的支持下,古斯塔夫克虏伯轻易调集到了所需要的支持。着手对奴隶主的礼物进行了大规模的仿制,同时由拖拉机生产线改装的坦克,也在涉及和论证当中。
因为凡尔登要塞一直承受着德军的巨大压力,这一次的索姆河战役和历史上不同,英军必须承担起来绝对主力的职责,英军累计投入了五十四个师加上二十八个印度师,成了单抗索姆河战役的主角。
这样在一九一六年的欧洲战场上,就形成了索姆河战役英国人单抗,凡尔登战役法国人单抗,布鲁西洛夫攻势帝俄主攻的情况。
也因为地中海目前英国皇家海军的暂时退却,法国无法从殖民地吸取殖民军投入战争。必须让英国加大在陆地上的投入。这样三场战役,都形成了各自为主的局面。
而德国这边的情况也出现了变化,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得知战场上出现了大量印度军团之后,考虑到凡尔登迟迟没有进展,法国人拼命狙击,已经萌生了退意。
将主战场转移到了索姆河一线,一方面是因为法金汉认为英军当中有大量殖民地的印度人,印度军团虽然指挥官都是英国人,但是却和英国本土人不能相比,占据比例在整个英军还算是非常巨大,是可以尝试攻击寄希望带来雪崩效应的。
法金汉和奥匈帝国沟通,将两个奥匈帝国集团军放在了索姆河一线,同时增员了十个师的兵力,在九月底发起反击,主攻索姆河一线的印度军团,德国重炮部队对印度军团的阵地进行了一天一夜的炮击,随后迅速进入了进攻当中。
这是从东线的布鲁西洛夫攻势当中,帝俄军队突破奥匈帝国防线的做法得到了启发。
本来已经独立支撑了两个月攻击的英印军团,没有想到法金汉会放弃焦灼几个月的凡尔登,抽调兵力在索姆河杀了一个回马枪。组成小队进行渗透作战的德军士兵,全部都是由战场老兵组成,参考了东线帝俄给奥匈帝国造成巨大伤害的布鲁西洛夫攻势,为在世界大战的陆战上独挑大梁的英国人完美的上了一课。
英印军团占领的德军两道防线被悉数洞穿,在这种英国不熟悉的进攻方式下,尤其遭到重点照顾的印度军团损失惨重。
两个多月所占领的德军阵地,两天的时间就被德国士兵全部重新占领,对印度军团的穷追猛打更是让整个英军战线都出现了动摇。英军战线被不断的压缩,一退再退,索姆河一线的进展让法金汉彻底下定了决心,终止凡尔登战役,留下部分兵力防备凡尔登的法军反攻,主力全部投入到索姆河战役当中。
大量德军从凡尔登一线撤离,加入到对索姆河英军的攻击当中,英军抵挡不住,一方面希望法军追击凡尔登一线的德军,一方面大骂印度士兵无能。
直到德军将所有阵地全部收回,又把战线向前推进了四十公里,狼狈不堪的英军才算是站稳脚跟,英印联军损失大半,印度军团更是几乎全军覆没。
进入十月底,欧洲三场决战已经进入尾声,凡尔登战役德军进攻受挫,但是在索姆河战役上找了回来,至于东线的布鲁西洛夫攻势也早已经终止,帝俄通过东线的布鲁西洛夫攻势击败了奥匈帝国,但是因为意大利也是同盟国的一员,奥匈帝国的损失完全可以弥补。
法国在凡尔登战役顶住了德国大军的进攻,但是在战役的后半时间,德军从索姆河战役上找回了战场主动权,给英国远征军以及率领的印度军团以重创。
“这就有点看不明白了!”谢菲尔德每天都对着地图不断的端详,没想到三大决战打完了,还是看不出来战争的走势。
但这三场决战当中,协约国阵营最吃亏的是英国无疑了,至于同盟国损失最大的是奥匈帝国。
第729章
体检报告
难道是意大利参战的原因么?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欧洲这三场决战打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同盟国阵营仍然占据着战场主动权。
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九一六年三场决战打完后,协约国渐渐搬回同盟国在开战之后,利用快速动员建立的战场优势,开始渐渐让战争天平让自己倾斜不同。现在的局面,至少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
第一点是这场战争时间应该超过历史上的一战时间长度,各国伤亡更加惨重是肯定的了。另外一点,其实是英国人自己的问题,这一次英属印度的动员力度远超历史同期,别说刚刚结束的索姆河战役,就算是在波斯湾的战役,已经远远超过了印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总人数。
奴隶主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人从英属印度动员了一百三十万士兵,阵亡了不到十万人,而现在光是波斯湾被他钉十字架就有将近二十万,索姆河战役,投入的将近三十个印度师,现在就剩下十个,减员三分之二,这两场战役下来,印度士兵就没了五十万。
要是在战后英国反悔,把允诺的自治条件当成没这回事,英属印度应该会乱上一段时间。
当然谢菲尔德相信,只要狠下来心,英国还不至于衰弱到连英属印度都控制不住的地步,无非就是多死一点人。
意大利站在同盟国阵营,带来的改变并不是意大利陆军多么强大,而是可以解放奥匈帝国放在西南方的军队,在保加利亚参战之后,塞尔维亚退出战争,奥匈帝国只需要顶住帝俄的进攻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这就造成了奥匈帝国潜在动员力还没有耗尽,减少了德国人在东线的压力,还有林林总总的问题,导致现在的局势,还无从判断战争的走向。
“大陆均势也是好事!”从桌子上把杯子拿起来喝了一口,谢菲尔德神色轻松,事情也不是特别糟糕,无非就是多打上一个一年两年,又波及不到美洲,怕什么?
看了一下时间,谢菲尔德穿好衣服,带着伊迪丝洛克菲勒和路易莎摩根出席美国海洋研究协会的成立典礼,范德比尔特家族已经准备好了酒会场地。
最近谢菲尔德总是在出席类似的事情,北美动物保护协会,气候研究协会,世界考古协会等等的机构,欧洲那边战火连天,美洲这边风景独好。
“你都出席多少个协会了,最近比尔蒙庄园倒是非常欢迎你。”路易莎摩根幽幽一叹道,“这有什么意义?一点不像你,不但不能盈利还要投入。”
“成立这些协会的目的,是创造就业岗位。”谢菲尔德用手指肚在路易莎摩根的耳垂上拨弄两下,引起一阵娇嗔才道,“为本届联邦政府的友好人士,提前创造一个发挥余热的机构,而且这样可以占有良好的道德标准,像是虎鲸这么聪明的动物,应该保护起来,说出去也好听。”
“虎鲸?那种动物很聪明么?”伊迪丝洛克菲勒一听疑问道,“从来没听说过。”
“哦,忘了!”谢菲尔德一拍脑袋解释道,“和五大出版商那边的沟通一直都是伊芙琳做的,差不多两个月之后,你就会看到我的著作出版,研究鲸鱼的社会性,以及应该对海洋当中的鲸鱼采取保护,对了,你们洛克菲勒家族应该在这上面投入一点精力,因为标准石油淘汰了鲸油照明,这就是科技进步的力量,这是站在历史进程上的好事。越缺什么越是要宣扬什么嘛,总要找到自己产业的闪光点,包装起来才更好剥削,不然那些社会主义份子会找我们麻烦的。”
谢菲尔德身兼美国古生物研究协会名誉会长,印第安原住民保护协会名誉会长等等,二十多个协会名誉会长的职务,这些机构的共同点就是不具备破坏力,就如同五大湖污染严重,奴隶主却从来不提环境保护一样。
得罪别人的事情他不做,只做占据道德制高点,但一想也不会太过分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他已经做了二十年的美国奥委会主席,副作用就是这个机构里面全都是白人至上者。
“你成立了这么多机构,真会有人去?那些退休的联邦政府高官,会研究古生物?”路易莎摩根不解的道,“无非就是多领一份薪水。”
“还可以拿着我的钱去全世界公费旅游!”谢菲尔德歪着头老神在在道,“带着黑金公司的人去埃及挖文物,这是考古协会做的事情。去非洲崩了大象拿走象牙,这就是古生物协会的事情,这都是为了了解过去和未来,科学进步总是要牺牲一些东西,但我们不能因为微小的副作用就不做这件事。”
“说一些简单的话。”伊迪丝洛克菲勒、路易莎摩根异口同声的道。
“官商勾结!”谢菲尔德言听计从,不再用话术糊弄两个巨富家庭的女人。
奢华的比尔蒙庄园当中,纽约上流社会的人们济济一堂,对谢菲尔德的到访,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成员十分欢迎,虽然本质上这种酒会和从前是一样的,但现在从名义上,笼罩上了学术的光环,就又显得不一样了。
“叔叔!”哈罗德范德比尔特乖巧的喊道,对家族十分重视的贵客到来十分高兴。
“哈罗德!”谢菲尔德微笑着摸着小孩的脑袋。
“威廉哥哥和玛格丽特姐姐都没来么?”哈罗德范德比尔特看向谢菲尔德的身后,没有见到照顾自己的哥哥姐姐,难免失望的问道。
“哦,可能有事情吧,哈罗德你有一天也会长大的,到时候就不用呆在家里,可以出去找自己的同龄人玩了。”谢菲尔德一听,原来是在等着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上一次他确实是带着威廉洛克菲勒和玛格丽特卡耐基来的。
“那个孩子问什么了?”伊迪丝洛克菲勒开口询问道。
“找我们的儿子,还有他的妻子,说到这我算了一下,其实它们两个可以结婚了。卡耐基现在身体还不错,这件事还是别拖下去了。我对玛格丽特观感还好,小威廉和你们家学的像是一个清教徒一样,但她不一样,说不定可以会成为儿子很好的助力。”
“算一下是到了结婚的岁数了。”伊迪丝洛克菲勒一听,态度也前所未见的认真起来,但随即开始不满道,“和我们家学成什么了?就是话少了一些,谁敢否认我们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
“你们家一直财富就超过摩根家族,但在公民阶层的观感上是反过来的,这还不能说明问题?”谢菲尔德一瞪眼睛一副你还有理了的扑克脸道,“一个没钱但是有名望的人,我可以把他当成空气,因为双方不在一个层面上,可两个家族处在一个阶层,却有明显不同的风评,这里面肯定还有要改进的地方。”
“是这样么?”伊迪丝洛克菲勒陷入到了怀疑当中。谢菲尔德偷偷轻呼一口气,又一次涉险过关,原因当然非常的复杂,不仅仅是摩根家族会包装这一个问题。
摩根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的此消彼长,要放在历史的不同背景来看,全球化顺利的话,摩根家族就水涨船高,全球化力度不够,或者主要市场在国内的话,洛克菲勒家族就能够压过摩根家族一头。
摩根家族之所以在一战之前比洛克菲勒家族名气大,是因为英国作为世界第一殖民帝国,建立了一个全球化的市场链条,当然现在已经被打破了。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当时资本阶层相互之间的竞争,主要以民族国家产业托拉斯间互相搏杀的形式出现,一个资本家要与另一个资本家展开竞争,必须依托本民族的国家机器为自身的竞争提供安全担保。
以蒂森联合公司为代表的德国资本进入美洲,也是因为德国的军事力量有目共睹。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会更加爱国,哪怕谢菲尔德这种垄断资本家,也知道自己今天活蹦乱跳,是因为呆在合众国不出去,因为合众国可以保护自己。
所以在这个年代,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的是谢菲尔德这种人,喊着无产阶级没有祖国的是各国的劳动者。
这个年代垄断资本家喊的是国家主义,劳动阶层喊的是国际主义。但是垄断资本家里面,也有一部分一直就尝试变得国际主义,这一部分就是银行家团体,银行家团体比工业资本团体更加热衷全球化。
这和二十一世纪是相反的,一百年后的全球化环境,高喊着工作不要被别人夺走的是劳动者,执掌全球化大旗摇旗呐喊的变成了垄断资本家。
“时间定在年中吧!”谢菲尔德摇晃着手中的钢铁公司股权转让书,对着威廉洛克菲勒和玛格丽特卡耐基道,“正是一个好时候。”
“父亲,我听说现在民间有加入战争的声音,我可不想结婚之后,他就上战场了。”玛格丽特卡耐基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很出乎奴隶主的预料。
谢菲尔德的闻言一笑道,“我儿子小时候被我打过一次,留下了后遗症,走路时间长会屁股疼,无数医疗机构会证明,小威廉不具备适应战场的高强度环境。”
第730章
彼得格勒的骚乱
“老板!少爷还有少爷夫人!”杰斯拉推门而入,冲着威廉洛克菲勒和玛格丽特卡耐基打了一声招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