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355

甚至可以说只要开始殖民了,这种后果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扩张领土哪有走捷径的!
“我觉得黑人没什么可不满的,联邦政府已经提出了重启大利比里亚计划,据我所知所有黑人公众人物没一个赞成的。所以这种跪在地上乞求怜悯的行为,我们为什么要答应?”谢菲尔德点燃了一根烟淡漠的道。
“似乎是一些黑人公众人物,认为她们也是建设合众国的一员,哪怕是作为奴隶。”布莱尔眼见着警车远去才开口道。
“呵,他们还知道自己是作为奴隶被卖到这来的?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谁见过奴隶对奴隶主提要求的?当年要是联盟国赢了,现在哪有什么黑人问题。”谢菲尔德弹了弹烟灰,挥挥手道,“不谈这些没有价值的群体了,普通公民也需要这么一个群体做擦脚垫。”
现在种族问题爆发,对现在的中期选举是有利的,民主党可以展现出来强硬的态度,用来提升自己的支持率。谢菲尔德不知道合众国的民主成色在历史上到底有多高,但他很确定现在的民主党选举策略,根本不需要民主的假牌子来掩饰,就是在挑动民粹。
现在就连很多民主党大佬都发现,把底线放低了之后,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甚至连以前应付起来十分困难的选举,都变得简单了不少。
原来还要用大量的篇幅和共和党比较政策,现在至少省了一半的精力,留出来的精力挑动民粹就行了,比以前选举还要轻松许多。不然莫迪老仙怎么这么喜欢挑动民粹呢,虽然经济一片稀烂,少数族裔拖后腿就完了。
“我和你说的事情一定要抓紧办,范围甚至不仅仅局限在国内,而是全世界的任何地方。”谢菲尔德伸出手指强调道,“尤其是英国势力比较强的地方的德国企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和这些企业的老板搞好关系。”
这么做的原因当然是准备抄底的,世界大战一旦爆发,德国在国际上的企业肯定会失去保护,就和德国在世界上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一样,处在被围攻当中。
尤其是同样在英国势力范围的德企,一定会遭到灭顶之灾,这是不可避免的。以谢菲尔德对英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的了解,随便找一个理由没收,是完全做得出来的。
“老板,你至少要划定一个范围,什么产业,或者是什么区域内的德国企业?”布莱尔听着自己老板无厘头的吩咐,不由得头大了,这个指示太空泛了一点。
“什么产业都要统计,至于第一批的范围,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谢菲尔德顿了一下道,“搞清楚资产结构,以及是否存在强势产业。别到时候被弄了一个措手不及!”
这些公司的产业和资本,与其被英国人给吞了,还不如留给自己,至少他是资深德粉,德国企业家的老朋友,最重要的是收购是要给钱的,没收德国人一分钱都拿不到。
萨拉热窝事件已经过去了几天时间,虽然还是一个重要的事件,甚至在欧洲已经出现了过气的征兆,就连合众国这边关注了几天后,也开始把报道的焦点放在了中期选举上面。进入七月份各州已经出现了集会。
但这不包括这个民主党金主,谢菲尔德还是和德国企业在纽约的经理人频频聚会,明里暗里表达对德国人的支持,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用各种渠道提醒德国人,一定要警惕英国人的小动作。
“英国人是最注重表面工程的,当年很多南方的种植园主也相信英国人,事实证明他们错了,英国人所说的话从来都不能相信。那里面就没有任何一句实话。”谢菲尔德对英国人满满都是鄙视的口气,“如果我是英国人,我自己不会出面做什么,但会挑拨法国人和俄国人这么做。”
“威廉先生对英国人的性格十分了解,我们明白你对德国的支持。诚然现在的局势很紧张,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相信不会打起来的。”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德国经理,首先对谢菲尔德表达了敬意,随后则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谢菲尔德点头,对呼吁和平的想法他怎么也不能开口反驳。性格决定命运,对个人是如此对国家也是如此,有些国家就不适合做某件事。比如说德国人的外交功底,就是出了名的坑,脑海里回忆了德国的历任盟友,就会发现一个悲哀的事实,偷袭珍珠港的日本人,已经算是德国盟友当中很靠谱的存在了,剩下的更坑。
“中东的领地,记着在我没有说话之前,我不管是希腊人还是亚美尼亚人,一定要时时刻刻对奥斯曼帝国表达忠心,必要的时候一旦发现有英国人收买阿拉伯人,先把阿拉伯人给我解决掉,我只想保持自己的领地和平,如果中东的英国人连这都不允许的话。”谢菲尔德冲着杰斯拉一挑眉毛道,“奥斯曼帝国苏丹可是和平教世界的哈里发,奥斯曼帝国虽然没有钱,但是我有,我可以借用伟大哈里发的名义,把有几千万和平教徒的印度搅乱。”
真要爆发世界大战,谢菲尔德还是担忧自己的中东领地,这可决定着几十年后家族的命运,要是英国人敢从自己的手里把领地抢走,他一点不骗人,英国国王也躲不过他的人头悬赏。
七月五号,奥匈驻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亲笔信呈交威廉二世。信上说:奥皇储遇刺,“是俄国和塞尔维亚大斯拉夫主义者直接鼓动的结果;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国同盟,分裂我的帝国。……如果我们容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意味着我的领土将长期遭受危险。……最近在波斯尼亚的可怕的事件发生以后,你一定也认为奥塞之间的敌对想求得友好的解决已是不可能的了;只要贝尔格莱德这种罪恶的煽动根源不受到惩罚,则所有欧洲君主国家的和平政策将受到威胁。”
信中所谓惩罚塞尔维亚,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弗兰茨·约瑟夫恳求威廉二世表态支持他的战争行动。
随后在第二天,威廉二世接连召集高级将领和政府大臣,在波茨坦宫举行会议。他把可能发生战争的信息告诉自己的大臣。
“陛下,我们准备好了。”两侧的高级将领给出了整齐划一的回答道。
“我们将给与奥匈帝国最大的支持,希望我们的敌人能够认清现实!”威廉二世带着冷峻的神色道,“只要俄罗斯帝国接受现实,事情并非不能解决。”
第674章
战前的一抹温情
维也纳皇宫,老迈的奥皇接见了战争部长康拉德,作为一个从平民上位的战争部长,康拉德一直有复兴哈布斯堡皇室光辉的理想抱负,战争和荣耀,是他毕生追求的两样东西。费迪南的遇刺在他眼里是一个机会,一个通过征服塞尔维亚来重振奥地利帝国的机会。
“陛下,外交官刚刚回电,已经得到了德皇的全力支持。”康德拉掩饰住自己的喜色,用严肃的口吻向约瑟夫一世禀报道,“对用皇储殿下的遇刺,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一定要让塞尔维亚人付出代价。”
“嗯!”约瑟夫一世有点呆滞的点点头,“珍惜和平的日子吧,也许以后我们回望一九一四年,会珍惜现在的和平的,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老迈的奥皇显然兴致不高,到了这个岁数他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有些麻木了,皇储自杀,妻子被刺杀,现在竟然连第二个皇储同样被刺杀。
帝国治下,民族构成未尝的复杂,百分之二十四的日耳曼人加上百分之二十一的匈牙利人是主要力量,其次是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以及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伐克人、塞尔维亚人等等。如此复杂的民族构成使得奥匈帝国国内矛盾重重。可以说,是奥匈帝国用各种手段把他们强行拼凑到一起的。
为了维持国家稳定,奥地利为代表的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结成了同盟,两个民族的人口占到了奥匈帝国的将近一半。如此一来,奥匈帝国就稳固了民族基础。奥匈帝国因此建立了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主导的二元制国家体系。
虽然奥地利人掌握国家政权,但匈牙利人在帝国内部拥有特殊的地位。两个民族通过联合来增强力量,以治理其他民族。不过即使如此,两大民族仍然占不到整个奥匈帝国人口的绝对多数,其他民族始终蠢蠢欲动。
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都试图在帝国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和平时期尚且可以用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内部调节来稳定国家,一旦爆发大战还能做到这一点么?现在的奥匈帝国和约瑟夫一世刚登基的时候,又有些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的欧洲,远没有今天的欧洲民族主义气氛这么浓厚。
约瑟夫一世像是雕塑一般久久不言,甚至不知道战争部长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走出皇宫的战争部长,正好碰见了刚从德国归来的外交部长贝奇托德,两人就在皇宫之外闲聊起来,“我相信这一战之后,奥匈帝国将会恢复古老的荣光。”
“我也相信如此!”贝奇托德认可道,得到德国人的保证后他一下有了底气,瞬间变成了鹰派,认为有了德国的帮助,奥地利军队一定可以碾压塞尔维亚,走上辉煌巅峰。
“我会让塞尔维亚人付出代价。”康拉德已经着手准备列出塞尔维亚人绝对不会接受的条款,一旦塞尔维亚人拒绝,奥匈帝国便可以立刻进攻塞尔维亚。
进入七月份之后,因为费迪南大公遇刺的事情,在各国公民的眼中有些许的降温,但实际上升温只不过是没有被公民看见罢了。不单单是能够被报纸报道的外交官,就连包括威廉二世在内的各国君主,也开始利用私人关系和皇室之间的特殊渠道,对费迪南遇刺的事情进行沟通。
认为战争是一个好机会的威廉二世,又陷入到了矛盾当中,一边认可军方将领的战争准备,一边和帝俄皇帝尼古拉二世互相致信,商量着如何阻止战争。
就在这时,法国总统彭加勒和总理维维安尼访问圣彼得堡,这被解释成协约国核心法俄同盟在关键时刻对同盟国显示力量。法国总统和总理同时访问一个国家,足以表明法国人对俄罗斯帝国的重视。
同样俄罗斯人也对法国两个首脑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法俄同盟在民间的热度迅速升温,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两国亲如兄弟的海陆军力量,是保护和平的最重要因素。
尼古拉二世在皇宫中接见了法国总统彭加勒和总理维维安尼,谈及了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进展,法国总统彭加勒和总理维维安尼则首先,对尼古拉二世表达了问候,表示行刺事件是任何人都不愿意见到的,奥匈帝国现在的态度,明显是为了战争爆发做准备。
法国一直以来都尊重帝俄在巴尔干半岛的特殊利益,并且愿意和帝俄共同维护这种利益,两国珍贵的友谊,值得双方共同守护。
随后法俄共同发出联合公报,在稍晚时候的冬宫晚宴当中,席间,彭加勒特地同奥匈大使交谈,要大使转告奥匈政府应当特别慎重处理对塞尔维亚的关系。他强调说:“塞尔维亚在俄国人民中间是很亲密的朋友,而俄国又有盟邦法国,在这个问题上真不知有多少可怕的纠纷。”
这明显是一个让奥匈帝国不要轻易开启战端的警告,表示法国和俄国已经为战争准备好了,在这个全世界都看得见的公报发出之后,在纽约的谢菲尔德掐指一算,觉得基本上指望欧洲皇室利用私人关系阻止战争已经不可能了。
现在就看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作为两大集团的重要成员,什么时候因为塞尔维亚撕破脸,世界大战已经在路上了。
到了这个时候,谢菲尔德觉得应该在世界大战之前,为战前的世界上演一抹温情。主要也是为了让尼古拉二世轻装上阵,以一个好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战争当中。
谢菲尔德拨通了阿灵顿的电话,接电话的自然是阿灵顿的女主人,“亲爱的,可以对外宣布,我们已经找到了尼古拉二世的女儿。”
“你不是想要扣住这两个女孩一段时间么?”安妮有些搞不懂了,但也接受了现实,自己的丈夫从来都是一日三变没有立场,说不定又想到了什么。
“改变主意了!”奴隶主说出了让安妮不出意外的话,“说不定这个好消息,能够让俄罗斯帝国的皇帝开心,不再想着加剧现在欧洲紧张的局势。我可听说你们国家的总统和总理都去圣彼得堡访问了,如果说之前我只是随便扯淡,现在的局势似乎真的非常危险了。”
趁着机会谢菲尔德还是把自己从可疑名单上摘了出来,省的妻子怀疑他在这里面的角色。
“好吧,马上就会对外宣布。”安妮点头道,“至于怎么编故事,你弄出来的事情你自己编,我可没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
“这不是问题,亲爱的!”谢菲尔德呵呵一笑,和妻子说了几句情话后挂断了电话。
七月二十二日,就在法国两个首脑还在圣彼得堡访问的时候,谢菲尔德联合公司对外宣布,终于在德克萨斯的一个密林深处,找到了之前在袭击事件之后失踪的两个女大公。
整个国联社体系的报纸立刻调转枪口,开始把焦点转移到了尼古拉二世的两个女儿身上,安妮将两个女大公的照片给了,还滞留在德克萨斯的帝俄使团当中,已经失踪了将近一个月的皇帝女儿被找到,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这甚至惊动了在华盛顿的帝俄大使,听到了这个消息的帝俄大使迅速把消息传回了给了国内,同时立刻动身南下,想要亲眼看看找到的两个女孩,是不是皇帝陛下的女儿。
而在报纸上关于皇女历险记的假新闻已经开始连载,“尼古拉二世的两个女儿,通过非凡的皇族智慧,寻找到了脱身的机会,并且一直藏在圣安东尼奥的密林深处,我们不得不惊叹,作为俄罗斯帝国皇帝的女儿,两位尊贵的女大公竟然有如此丰富的生活经验,显示了俄罗斯皇室良好的教育和勤俭的品格。”
“这些报纸写的太肉麻了。”爱丽丝罗斯福也看到了关于尼古拉二世女儿的报道,有些不相信的道,“这是在编故事吧。”
“你不懂,我们国家的公民就喜欢这种报道,真假不重要!”谢菲尔德早已经把合众国的公民了解的透透的了,首先是崇欧媚外,再就是十分相信阴谋论。
很多报纸已经猜测关于这一次的袭击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了,反正肯定是要破坏合众国和欧洲强国的关系就对了,怀疑对象从英国一直排到共和党,甚至到了谢菲尔德本人身上。
奴隶主必须说一句,这些编织阴谋论的小报纸,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时隔一个月失踪的尼古拉二世的女儿被找到,甚至已经有传闻帝俄使团的成员,已经见到了女大公本人,一个月的失踪,以及再次出现足够称得上是传奇。
女儿失而复得的消息漂洋过海,传到了圣彼得堡的冬宫,让刚刚送走法国政要的尼古拉二世欣喜若狂,“陛下,美国人说要对女大公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健康,一个月后派出船只送回国内。”
谢菲尔德觉得一个月后战争肯定已经爆发了,尼古拉二世的女儿根本回不去。现在大可以做出一副守法公民的姿态,反正也做不到。
不得不说,尼古拉二世女儿的出现,马上传遍了欧洲,甚至冲散了欧洲关于战争爆发的担忧,算是给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带来了一抹温情。
第675章
最真的假情报
“威廉,帝俄皇帝的女儿找到了,算是挽回了国家的名誉,合众国不会受到这么大的压力了。”富兰克林罗斯福刚刚回到纽约休假,便来正好见到谢菲尔德,“对了,你最近一直在做什么?我以为会一直呆在阿灵顿的。”
“我们国家压力就算是找不到女大公,也会马上消失的。”谢菲尔德一语双关的说了一句,至于他最近在纽约做什么,当然是效仿范德比尔特家族,不断的召开盛大酒会,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成员还来了不少呢,谁让人家专业呢。
有了范德比尔特家族成员的帮助,奴隶主和外企的关系正在急速升温。不管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成了奴隶主的朋友。
就是略微出现了一点后遗症,酒会参加的太多,加上爱丽丝罗斯福的需要。最近精力有些跟不上了,当然这也没有必要让座位堂兄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知道。
闲聊之下,又聊到了中期选举的事情,不出意外的是共和党又发难了。认为在法律范围当中的种族隔离,会有损于合众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希望民主党拿出不这么招人抨击,却效果一样的办法。
在谢菲尔德看来这就是在没事找事,在野党除了在抨击之外,根本拿不出来解决的办法。指责这指责那当然简单了,关键是光张嘴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却也没什么办法。
富兰克林罗斯福哑然失笑,摇头道,“威廉你说的没错,在野党或多或少都是这样的,容易提出一些高大上却没有具体效果的问题。”
你要知道一百年后的民主党就是这样的,会不会气死?谢菲尔德脸上快速闪过一丝玩味之色,房地产商人上台的时间,对合众国的白人族群真的已经非常危险了。在总选票人数上,共和党早已经落后民主党,甚至随着时间流逝,双方的差距还在拉大,每过一年共和党的支持者占比都在下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