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355

再者说了,游说公司这种产业产值太小,谢菲尔德看不上,但罗伯特帕克尔不嫌小,这样正好可以作为补充。
谢菲尔德喜欢边吃边谈,自然起到了其乐融融的效果,满满都是美国的明天会更好气氛。
路过芝加哥的电影院,上面已经有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海报,就等待正式开映收割票房。
“不是我自夸,整个合众国,只有我有能力,动用大批的印第安人拍摄这一部电影。”谢菲尔德路过海报的时候,在汽车当中自夸道。
“还不是那些印第安人怕你?”路易莎摩根翻了一个白眼碎碎念道,“不然会答应?”
“你错了,亲爱的!”一只手在路易莎摩根的大腿上不老实的游走,谢菲尔德贱次次的纠正着女人的想法,“联合公司那些印第安人的生命,在我眼中远远超过白人的生命。联合公司有很多机密电话都是通过印第安人传播的,别人根本听不懂,自然无法破译。别人也找不到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些印第安人住哪。”
“这样要是让他们加入到军队当中,那不是无敌了。”路易莎摩根捂嘴惊呼,对这件事大为惊奇,同时也是掩饰奴隶主刚刚作怪的手,捅了她一下。
“当然!”谢菲尔德一挑眉,不然他找这些印第安人做什么?当然是为了战争做准备。
随着本次选举的候选人全部出现,选举成了少见的三方选举,选举当中出现独立候选人,形成三方选举其实并不少见,但因为是罗斯福,这个拥有巨大名望的前总统出来竞选,让这一次的选举有些不同。
伴随着对罗斯福本人贪恋权利的攻击和指责,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电影,正式在全美公映,在第一天就出现了火爆异常的场景。各地电影院人潮涌动,赶来欣赏这一部据说是忠实记录了北美殖民地的史诗巨制。
虽说这部电影在谢菲尔德的干扰下,完全可以用兴奋剂里不含一滴尿来形容,但明显公民们就喜欢看这种美化的历史。只有抗日神剧两把刷子的谢菲尔德,在大卫格里菲斯面前,狠狠体现了一把精准把握市场的前瞻性。
“老板,我不得不说你才是真正适合做电影的人。”大卫格里菲斯心悦诚服的开口道。
“不,我还要继承家产,没时间关心这些事,不然我就去做学术了。”谢菲尔德翻阅着恐龙灭绝之谜的著作,封面上署名比一般的作者要大上一圈,毫无疑问落款威廉谢菲尔德。
这部电影上映第一周,就已经到达了七百万美元的票房,就算是百万美元的巨制,也早已经收回成本大赚特赚了,至于参演的演员更是大赚特赚,名利兼收成了成功人士。
这还只是从票房上面考虑,至于合众国的院线体系,不出意外当然也是谢菲尔德亲手建立的,所以很多电影对奴隶主来说,可以说是我投资的这部电影,最后要和我分账。
就这种饕餮一样的作风,也就是电影市场整体上还不引人注意,如果像是汽车行业那样,一年一个亿的净利润,小摩根早过来谈谈了。
大多数电影都是赔钱的,不能把眼光总放在卖座电影上,百万巨制一年也有几个?
“找一些产品让电影里面的演员代言,为了给我创造一点点的利润,他们也是辛苦了。”谢菲尔德把本人的著作放下,还想着怎么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看着今天早上的报纸,上面写着西奥多罗斯福在集会演讲当中承诺,一定会为公民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拆解无法无天的大企业,上面还点名了谢菲尔德联合公司。
谢菲尔德的嘴角抽动了一下,这不是无妄之灾么,这么多企业,标准石油、摩根银行都不存在,非要点自己的名字?
“摆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给谁看?还不是贪恋权利!”谢菲尔德紧接着就翻阅了另外一份报纸,上面正好是对罗斯福分裂共和党,以及贪恋权利的指责。
这个报纸明显就很对胃口了,一看报纸名字,芝加哥每日时报!原来是自己传媒的报纸。
“这一次选举民主党要是再赢一次,我一定会亲自去罗斯福的家中做客。”谢菲尔德摇晃着身体如同嗑药,“我还会告诉他,我联络了洛克菲勒和摩根家族,共同支持民主党,狙击他的竞选之路,看看他到底是什么表情。”
就在这时,杰斯拉推门而入拿着一份电报道,“老板,是夫人从巴黎发回来的电报。”
“北非的事情,安妮总是呆在阿灵顿,对这种突发情况有些缺乏经验。”谢菲尔德看着电报嘟哝着,原来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爆发了。
谢菲尔德让妻子回到法国,给出了意大利会和奥斯曼帝国开战的判断,现在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还没怎么样,法国和德国似乎又因为摩洛哥危机有兵戎相见的趋势。
电报当中安妮诉说,法国政界对本次摩洛哥危机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做出什么交换,都不会吐出摩洛哥的利益。安妮认为这是和最近在巴黎操纵北非的舆论有关。
谢菲尔德认为肯定是有关的,但是关系不大。安妮表示这一次的突发事件,是不是表明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不会发生,隐晦的问了一下自己的丈夫,你是不是判断失误了?
这倒是没有,奴隶主记得正是因为摩洛哥危机法国取得了实际上的摩洛哥占领,才导致了意大利认为如果在不对奥斯曼帝国动手,后世的利比亚地区就会落入法国人的手中,再等下去就来不及了。
正是因为摩洛哥危机的爆发,意大利才匆忙动员军队进攻奥斯曼帝国。所以摩洛哥危机只能证明意土战争一定会爆发。
英国在危机时支持法国,强化了挚诚协定以及三国协约的紧密关系。由于对德国的扩张更为敏感,所以三国协约渐渐从殖民地协定变为军事联盟。其后,英国更与法国协定,让英国海军防卫英吉利海峡,法国则保卫地中海。
谢菲尔德的回电中写道,“如果英国的反应值得相信,那么这一次危机法国会达成目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意大利才会匆忙开战,因为意大利人怕法国吞掉整个北非。下一步的舆论操作,是畅想对抗胜利之后,意大利人的卑鄙投机。如果你相信你的丈夫,现在就可以分成政界和民间,进行不同的舆论操控,钱不够了直接去巴黎联合银行拿,还不够让伦敦分公司送。”
第602章
两大阵营
在二十世纪初的国际社会而言,合众国对其他国家其实办法不多,别说对可以说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家了,就连对眼皮子底下的拉美国家,也不是十拿九稳的。
这种情况正常来说其实还要四十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很多拉美国家还自认为美国没什么了不起,处在美国行我也行的认识当中。没有一个契机,让这些国家认识到战争的差距。
拉美都搞不定,更不要提面对欧洲强国了,对付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办法,但是最基础的办法,首先要有钱,不管是对付德国还是对付法国,总归是无法脱离有钱好办事。
摩洛哥危机的主动权不在法国人手中,而是在德国人的手中,但好在局势也没恶劣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奴隶主的眼中,属于每一个参战者都没有心理准备的突发事件,正是因为两个阵营都在进行无时不刻的军备竞赛,自认为已经准备好了,所以才认为对方应该知道自己的强大,会冷静冷静。
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冷静下来,理智当然存在于各国首脑的脑子里,只不过表现出来的方式是,“对方应该知道我国的强大,所以不会清启战端。”
这种心理是可以利用的,谢菲尔德给妻子的鼓励可以用,路易十六的日子来形容,“今日无事!”摩洛哥危机本质上还是殖民地的问题,根据阿尔赫西斯会议,法国得到了摩洛哥的很多利益而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相比法国则要小得多。法国自以为在和德国争夺摩洛哥的斗争当中已经获得了胜利,因此变本加厉的掠夺摩洛哥的财富。而这也引起了摩洛哥人的不满。
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摩洛哥苏丹和法国殖民者的起义。起义者冲击皇宫,同时法国侨民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少的起义者抢夺法国侨民的财富,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伴随了杀戮以及奸淫等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起义就蔓延到了整个摩洛哥。
法国一直以来都试图将摩洛哥变成法国的保护国,成为法国真正的殖民地。只不过,因为德国的阻挠法国一直都没有能够如愿。虽然,法国在摩洛哥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一直都想要把摩洛哥一口吞下。只不过迫于当初签订的协议,无法将摩洛哥变成法国的保护国。只不过,法国一直都在等待着机会。而这一次摩洛哥爆发起义,大量的法国侨民死伤,这无疑给了法国一个绝佳的机会!
世界大战可以有很多爆发的方式,但是谢菲尔德不相信,会因为一块殖民地爆发。
用今日无事这种忙碌乐观的报道进行舆论引导,奴隶主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如果不行怎么办?能怎么办,世界大战爆发,虽然有些仓促,奴隶主也只能凑合着过呗,对着两个阵营做生意,能怎么办?
“陛下,我们绝对不能够在继续忍让下去了。法国人在摩洛哥的所作所为,完全无视我们在摩洛哥的利益,这是对德意志帝国的利益的损害,是对德意志帝国的主权的践踏,我们绝对不能够再妥协了。必须要用我们强大的军事实力,让法国人看到我们的决心,让他们知难而退。”威廉皇储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办公室呢回荡。
在摩洛哥问题上,威廉皇储的态度是非常强硬的。因为他知道,这代表了民众的声音。军方的立场,也同样非常的强硬。他这么做的话,无疑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使得他的皇储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稳固。
“不要认为战争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威廉二世说道。对于是否对法国开战,威廉二世现在都还没有下定决心。并不是威廉二世惧怕法国,而是他担心法国背后站着的英国。英国人向来在欧洲大陆实行平衡战略。当初法国崛起的时候·英国就联合其他国家围剿法国。在俄国开始扩张的时候,英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围堵俄国。而现在,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再一次的发展成为了世界顶级强国,这使得英国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他们主动和法国以及俄国人勾结起来·共同对付德国。如果德国攻击法国的话,英国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参战的。德国有能力同时对付英法两国吗?
这一点,连向来都狂妄的德皇威廉二世也不敢保证!
恰恰是因为殖民地的问题所引发的,威廉二世才会变得这么谨慎,如果真的是因为欧洲内部的利益,反而不用想这么多了,因为德国公海舰队虽然不能说弱,但没有英国皇家海军强大,而殖民地的问题恰好是比拼海军实力的领域。
在德国海军有了动作之后,英国皇家海军立刻有了反应,立马从地中海舰队派遣战舰到摩洛哥,防止万一法德两国因为摩洛哥问题引起战争爆发了。英国对法国的支持向德国表明了协约国的力量。
这样是不是非常不公平,不用说威廉二世,就连隔了一个大西洋的奴隶主都毫无问题的认为是的,非常的不公平。
不过比这种反应更加不公平的反应还有很多,换做是奴隶主的话,同样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对,打压潜在竞争对手本来就是正常的,什么招数有可以用,不管是正义的还是不正义的,贸易战、冷战甚至直接下场开战都可以。
身在巴黎的阿灵顿女主人,有谢菲尔德在安慰。可已经回到了俄罗斯帝国的拉斯普京却没有这个待遇,作为皇室的宠臣,大张旗鼓的做了预言之后,却因为北非传来的冲突,是法国和德国人之间的争端而被揶揄。
“哦,我尊敬的先知,北非确实出现的争端,但是却和意大利人无关,不知道能不能指引我们这些无知的人,如何应对这一次的危机。”尤苏波夫到达皇宫,见到了自己眼中的神棍,眼底闪过非常明显的厌恶,作为一个君主主义者,他对这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骗子十分厌恶,几乎是毫不掩饰的敌对态度。
其实在爆发摩洛哥危机之后,拉斯普京也觉得自己有些鲁莽了,不应该在金钱的诱惑之下大放厥词,但这件事也不是没有补救的可能。首先爆发的地点仍然是北非,这就有可以擦屁股的可能。
再者皇后对他的信任没有减轻,超然的地位仍然没有被削弱。这就有了撑下去的资本!对于种种质疑不回应就是了。
“尤苏波夫王子,很多事情都需要站在一边观看发展。”拉斯普京虽然和谢菲尔德的发展方向不同,但有一点是差不多的,那就是都是话术大师,善于用没有特定的词汇来维持人畜无害的真面目。
但是这对付一般人有用,就如同谢菲尔德碰到小摩根和小洛克菲勒的时候,从来不施展话术,因为这是没用的。小洛克菲勒和小摩根知道谢菲尔德在撒谎,谢菲尔德同样知道对方在撒谎,只不过大家都在假装没有撒谎,也不戳破对方的谎言。
但拉斯普京在尤苏波夫的眼中,显然没有这样一个地位,虽然得到了不少贵族少女的初夜,但显然拉斯普京在贵族中间的地位,远不如他的天赋异禀这么所向披靡。
换做是一般人的话,在皇帝和皇后面前大放厥词,肯定不会有好下场。但是有了皇后的宠信,拉斯普京却并不慌。
拉斯普京有恃无恐的样子,如果尤苏波夫认识谢菲尔德的话,奴隶主倒是可以给出答案,据说这个长鞭神棍天赋异禀,再者听说听说他会催眠术。很多日本电影里面都演过,肯定是对皇后做了一点什么,就怕尤苏波夫不敢去查。
这个神棍还处在众多帝俄贵族的怀疑当中,另外一个方面法国政坛的舆论风向,已经到达了第五层,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站台,在关于摩洛哥这个殖民地的争夺上,法国政府已经心里有底,明白以德国海军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对英法海军轻举妄动的。
现在的局势不是会朝什么地方发展的问题,而是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满足德国人的胃口,让法国吞并摩洛哥的行动不受干扰。
最近有传闻意大利可能会站在德国人的那边,对法国的北非政策形成困扰,这倒是一件不能不防的事情,奥斯曼帝国不过是明日黄花,但是剩下的遗产还算丰厚。不少国家想要分一杯羹,可别的国家也就算了,意大利人凭什么?
法国的盟友英国、帝俄,纷纷支持法国,赞同法国在摩洛哥的行动。而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也支持德国,认为法国人不应该破坏当初的决议。
意大利虽然措辞十分谨慎,但也算是站在了德国人的立场上,这也是有着意大利人自己的考虑,德国在北非没有殖民地,而且德国是同盟国的成员。而法国在北非大举扩张,已经到达了破坏平衡的程度。
“这一次意大利人还没令人失望!”谢菲尔德则知道意大利人表态之后,感到非常欣慰。
第603章
塞尔维亚的角色
安妮每天都能接受到跨越大西洋的爱意,为阿灵顿的女主人加油打气,言之凿凿德国人一定会退让,因为英国人的海军会让德国人冷静下来,所以摩洛哥危机看起来危险,但不会成为大战的导火索,德法再次开战只会因为欧洲内部的事情。
还有就是帝俄的表态十分重要,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小看俄罗斯帝国的,这个国家在那什么都不做本身就已经是威胁。这不是谢菲尔德自己这么认为,而是遍及世界各地的很多人都这么认为。
铁血宰相俾斯麦这个人够不够出名,他这个一手规划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人,眼里只有两个世界大国,其中没有德意志帝国本身。铁血宰相眼中的世界大国是大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虽然日俄战争有些拉胯,却仍然有很多人相信俄罗斯帝国的强大,日俄战争只不过是小概率的翻车事件,连在日俄战争中支持日本的英国人,也这么认为。
所以认为一战之前的俄罗斯帝国是外强中干,并不是世界上普遍的看法,而是纯粹的少数言论。
英俄两大强国站在法国人的背后,法国人是没有理由慌的,实际上法国政界也确实不慌。在奴隶主的亿点点钞能力加持之下,舆论都已经向别让第三国捡了便宜的方向走了。
每天收到肉麻的电报,已经成了安妮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很多内容都是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法国必然会度过这一次的危机。危险和机遇从来都是并存的,如果操作得当,并不是不能获得巨大利益。
当然这个前提是不要盲目听从英国人的话,对英国人的表态要从是否对法国人有利这个角度来筛选,“英国人对欧洲国家的策略就是,找一个弱点的盟友,针对强势的那个。英国人对团结的欧洲从来都不感兴趣,只对欧洲人自相残杀感兴趣。”
“英国人最怕的是什么?执行大陆封锁政策的拿破仑,虽说大陆封锁时期英国依靠殖民地的支持度过难关,但他们绝对不想旧事重演。”
“现在德国人的势头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海军,对本土是岛国的英国威胁巨大,在面对德国的问题上,法国和英国是绝对平等的,所以法国政界心里绝对不能有求助英国人的心态,而是表明,如果德国人强大起来,法国失去的利益,绝对不会比英国人失去的多,英国人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