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355

清朝一旦崩盘,政权肯定会落入北洋军的手里。这是一定的,清朝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前王朝犯过的错误,它死都不会犯。其中就包括对军队的态度,不管国势如何恶劣,清政府总会想尽办法供养出来一支看得过去的军队,一直到起义之火蔓延南方,北洋军的军饷一直都是朝廷拨款,很多王朝到了中期军队已经成了各地自给自足的小团体,要么快变成乞丐,要么完全成了私兵。
清政府哪怕不相信太平天国之后的一系列地方武装,也总是尽可能的拨款支持。表示朝廷还在,这就导致清朝的军队极少反叛,北洋六镇每一个都有一个炮兵团的编制,每个营都有十八门重炮,而抗日战争时期的常公德械师只有十二门。
有这样的强大火力,北洋军才短时间攻克了十万新军云集的汉口,汉阳。
所以北洋军虽然最终逼宫,但是北洋的军头也知道,清政府没有亏待过北洋军,从清政府到北洋政府可以算是一个和平的交接,这个过程没同盟会什么事。
这两艘战列舰如果时间来不及,落到了北洋的手中,谢菲尔德觉得也不算亏。不同于北洋六镇因为不断扩编,导致北洋军从六镇时期的兵员和素质不断下滑,海军扩编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而且海军作为贵族军种,只要有政府支持武器不落后对手,战斗力能保持很长时间,海军的战斗力衰落,如果不是在变革剧烈的时代,其实比陆军要慢得多。
最后别落在造不如买那批人手里,如果落在那批人手里,带给谢菲尔德的隐形损失会无比巨大,就如同苏联卖给印度战斗机,然后看着印度人每个星期摔一架,这都是妥妥的负面广告。
当着吉米的面发完电报,谢菲尔德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引起了吉米发问,“老板,你似乎非常看好中国的发展,不然不会卖战列舰给他们的。”
“呵呵!”谢菲尔德笑了笑没有回答,还看好呢,马上中国就会迎来自由落体的走势,堪比大萧条时期的纽约股市。不过这话没必要和下属说,只是道,“像是这种古老的国家,内部问题需要慢慢调整,谈不上什么看好不看好。”
“就像是印度一样?”吉米自作聪明的自语道,认为自己已经领会了老板的精神。
“这俩国家不一样,民族内核不同。”谢菲尔德斩钉截铁的纠正道,如果说现在西方的制度或多或少的有罗马共和国,那种元老院的影子存在。未来的中国可以说还是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之上建立国家体制。
至于有声有色的印度,奴隶主不知道能够从印度传统当中提取到什么有用的经验。好几千年的历史不记录,记录下来的都和印度教种姓制度相关,这可太要命了。
和澳大利亚州官员的见面,主要是两个目的,并没有联合银行的业务,银行业务会放在繁华的澳大利亚东侧,在西澳大利亚这边,谢菲尔德开展的业务是农牧业和采矿业。所以他才带着了联合矿业的吉米过来。
首先是农牧业,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种发展潜力建立在地广人稀的基础上,虽然澳大利亚的国土大部分都不是宜居的地方,可剩下的土地仍然可以让稀少的澳大利亚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谁都知道合众国的土地以私有制为基础,土地自由买卖。导致合众国存在无数的家庭农场,一个家庭农场掌管着好几千英亩的土地。
但后市世界上可以称之为大地主的企业,不在合众国,不在同样有庄园经济遗留的巴西,不是地广人稀的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而是澳大利亚。
一百年后世界上的十大地主,澳大利亚一个国家就占了一多半,每一个都是百万公顷以上的面积,澳大利亚才是大地主的天堂,合众国根本排不上号。
谢菲尔德和西澳大利亚州政府谈的一项重要合作,就是建立大型牧场,所以购买西澳大利亚的土地,奴隶主开价以四美元一公顷的价格,购买一千二百万公顷的土地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加工基地,主要养殖牛羊和建造农场。
购买下来的土地归联合公司所有,市场主要面向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出产的羊毛则供应合众国本土,实际上这只是话术。谢菲尔德根本没想这么大的土地要做什么,但是赶上了这个时代,不在人烟稀少的澳大利亚跑马圈地,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
为了增加己方的阵容实力,谢菲尔德是带着伊迪丝洛克菲勒和路易莎摩根一起来的。但是两位女士也明显被奴隶主的饕餮巨口震惊了。一千二百万公顷?三千万英亩的土地?这个男人要做什么?
实际上谢菲尔德更加习惯公制单位,作为一个农牧业起家的公司,收买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然是为了继续做地主,目的就是这么单纯。
也只有在澳大利亚这个地方,谢菲尔德才敢开口报出这么大的数字,换成任何一个国家,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是澳大利亚现在和合众国的关系,几年前麦克海尔来的时候,如果像是他现在这么说话,绝对不可能达成目的。
但就是这么几年时间,国际环境又出现了变化,当初大白舰队到达澳大利亚的时候,引起万人空巷的欢呼不是假的。作为一个被几倍几十倍亚洲人口包围的一块殖民地,澳大利亚人自己深知对抗的艰难,随时看自己的表兄弟们有没有大腿可以抱。
西澳大利亚州的工党官员并没有直接拒绝,这就表明一切都可以谈。其实就已经算是表态了,虽然四美元一公顷看起来不贵,可架不住总数大。在二十世纪初五千万美元的巨款,谢菲尔德说拿就直接拿出来,对于西澳大利亚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也不是谢菲尔德第一笔谈的土地购买,在路过南澳大利亚州的时候,他就曾经询问过南澳大利亚州官员的口风,询问过当地的土地价格。只不过没有正式表现出来购买土地的意思,如果在西澳大利亚这边顺利的话,他回去的时候就会杀一个回马枪。
这一次的澳大利亚之行,谢菲尔德心里花销的价位是一亿美元,其中三千万美元用来投资铁矿勘探,因为他本人知道澳大利亚的铁矿就在有赖于上辈子在铁矿石涨价风波当中当了一次键盘侠,奴隶主知道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大概位置,在西澳大利亚州皮尔巴拉地区。
当地其实已经发现了铁矿痕迹,不过因为资源太丰富了,所以所有人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西澳大利亚的金矿当中,谢菲尔德则表示一旦发现金矿愿意和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分享,联合公司抽取百分之十的费用,剩下全部交给州政府,但是铜铁矿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奴隶主在合众国从来没有这么良心过,在金矿和铁矿之间,他果断的选择了铁矿。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伪命题,只要联合公司在澳大利亚站稳了脚跟,下一步就是大量资本涌入的时候,现在没有拿下金矿,迟早也会拿下。
甚至连西澳大利亚州的官员都大吃一惊,外国友人都是这么良心的么?
当然可以这么良心,不过对本国的公民绝不可能这么良心。
对谢菲尔德的土地购买和勘探,一些官员表示愿意让联合公司这个企业,为澳大利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寄希望于打开合众国的市场,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
这个表态的基本意思就是,这件事原则上已经同意了,但是需要一段走程序的时间。
面对三千万的勘探投资,四千八百万美元的土地购买资金,二十世纪初还依靠金矿收入的西澳大利亚州政府,无法做到等闲视之。而且看起来是这么的良心!
双方的见面在极度友好当中进行,看在美元的份上,大家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伊迪丝!”走出佩斯的州政府之后,谢菲尔德忽然开口叫住了伊迪丝洛克菲勒,“你能不能接受我们的儿子移民呢?这里的一切以后要有人继承。”
伊迪丝洛克菲勒被这个措手不及的问题问的愣住了,相反路易莎摩根的目光一下炙热起来,就像是玩游戏听到消息,公会会长要发福利。
第585章
负责任的企业
“怎么想起来要移民了?”伊迪丝洛克菲勒有些不明白,合众国内部民主党政府执政,商业上来说联合公司顺风顺水,这个时候谢菲尔德怎么会想到移民?
“分摊风险,这有什么奇怪的。如果你不喜欢太远的话,加拿大居住也是可以的。”谢菲尔德笑了笑,资本家没有祖国嘛。
对合众国来说什么人和国家最值得相信?其实还是那句老话,血浓于水。不要看白左好像挺得势的,但在关键时刻五眼联盟的国家还心里明白要和谁站在一起。
从白左到白右又不是多难转换?以种族构成来说,比起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后世的合众国反而更加危险,有可能出现白人群体被边缘化的可能。
但在合众国的白人群体没有被边缘化之前,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绝对不会出现问题的。
在美日贸易战之后,虽然一部分日本人感叹,五眼联盟本质上是一个国家,要挑战就等于是同时挑战,但在谢菲尔德以东方的标准来看,五合一言论有些站不住脚。
他想要让这种五合一言论更加的名副其实一些,当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面积资源加在一起,就是地球三分之一的资源。只要守好移民标准,别脑子一热什么人都放进来,几乎什么样的挑战都能应对。
像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两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谢菲尔德要大力开拓的地方,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而且以后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后代移民过来。
至于发力农牧业完全是冲着农业帝国目标去的,在工业领域合众国并不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存在,后来的苏维埃就曾经在大多数的指标上超越过合众国。
可以说只要能用数据表达出来的工农业指标,除了苏联地处寒带,很多热带产品无法生产之外,合众国都居于劣势。
但是一方面合众国的盟友英法德,远超什么罗马尼亚、波兰,另外一个方面合众国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农业帝国的优势,挟持住了一些粮食不能自给,但地理位置很重要的国家,比如埃及。
一百年后合众国虽然不是指数上最强的农业国家,却有着最多的出口余力。而且这种余力还可以提高,合众国根本不需要把所有农业潜力都压榨出来,就已经能够决定很多国家生死,而且还不是合众国自己能做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存在大量没有开发的土地。
相反东亚的日韩粮食自给率低的可怜,更加不要提中东一些国家,只要离开合众国控制的粮食渠道,几个月就会爆发危机。
在返回墨尔本的途中,谢菲尔德又在南澳大利亚登陆,收买了四百万公顷的土地。这样一来这一次到达澳大利亚,他已经购买了一千六百万公顷的土地,手笔之大让伊迪丝洛克菲勒和路易莎摩根都不由得吐舌头。
“联合公司手里攥着多少土地啊?”路易莎摩根惊叹的问道,“来一趟澳大利亚就购买这么多土地,国内呢?”
“国内的情况和澳大利亚不同,合众国的人口也多多了。我其实不知道国内联合公司手中有多少土地,不过我估计这一次购买的土地,已经超过了在德克萨斯州的农场了。”谢菲尔德实话实说,他从来就不知道国内联合公司名下有多少土地,这不归他管。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在加利福尼亚的数字,因为那是他本人亲自购买的,数字和在南澳大利亚本次购买的土地数字差不多,也是四百万公顷。
合众国内部的土地,已经通过出租的方式,交给很多认可的家庭农场了。但是在澳大利亚这边又有所不同,在澳大利亚不用这么做,完全可以成立一个食品公司,作为食品加工基地的土地使用。
“总有一天我会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知道,他们想要吃什么,都要经过我的同意。如果他们想要在这件事上反对,我就用便宜的粮食冲垮他们的农业,等到他们发现种地不合算,放弃种植粮食的时候,我在断粮饿死他们。相信在死亡的降临面前,很多国家的民众会明白,和谁做朋友才能活下去。”谢菲尔德在两个大家族之女面前豪情万丈,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
在他看来除了寥寥几个国家能够抵挡之外,谁以后都不可能在这个领域上和联合公司作对,能够保证本身粮食安全的也就这么几个。欧洲的传统农业强国法国,粮食自给率百分之三百三,俄罗斯,共和国几乎就没了。
像是很多看起来粮食自给率还可以的国家,完全经不起四大粮商一个冲击。光是涨价诱惑对方出口,掏空之后再采取粮食倾销,就能干掉类似阿根廷,委内瑞拉那种条件还不错的农业国,除了真正的强国之外,唯一怕的就是印度斯坦那种不把人当人的作风,四大粮商再厉害,使用的也是正常的商业手段,和有声有色的大国,毕竟没有办法相比。
总的来说谢菲尔德这一次澳大利亚之行,自我感觉还是非常成功的,将两大块总共一千六百万公顷的土地收入囊中,还得到了西澳大利亚铁矿的控制权。不枉在海上颠簸了这么长时间,关于移民的事,伊迪丝洛克菲勒还想要询问一下儿子的意见。
这一点让谢菲尔德十分不满,心里已经决定了,到底是移民加拿大还是移民澳大利亚,这是可以选择的,不移民是不行的,虽然威廉洛克菲勒的童年时代已经过了,他还可以从亲爹这里收获一个完整的青少年时代。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路易莎摩根这几天似乎粘人了许多,可能是想要公会会长给她也发点福利,有事没事总是创造二人独处的时间。
奴隶主是一个对什么都不好奇的人,但两个女人并不是这样,两人对澳大利亚一些本土的生物十分好奇,尤其是对本地的袋类生物十分好奇。
本杰明巴克的庄园中,还真的养了几个袋鼠,虽然大袋鼠完全称不上是憨态可掬,可小袋鼠看起来还是非常可爱的。
路易莎摩根正在使用谢菲尔德教的招数,在小袋鼠面前撑开了一个口袋,看着小袋鼠一跳一跳的倒了进去,笑的前仰后合。
“我想要捐赠二十万美元,发起保护袋狼的运动。”谢菲尔德收回目光,和本杰明巴克顺着小路一边走一边道,“可以在澳大利亚成立一个基金会,发起对一些濒危动物的保护。”
“这倒是一个新奇的想法,好像澳大利亚这边还没有类似的主张。”本杰明巴克一愣,笑着道,“说实话,这真不像是你的风格,你对动物竟然比对人好。”
“人本质上是另一个人的竞争者,动物不同,它们对我又没有威胁。通过保护动物获得廉价的爱心,是一笔非常合算的买卖。”谢菲尔德耸耸肩笑道,“最重要的是,这种获得爱心的方式,不影响任何人的利益。如果我说因为水污染关闭矿山,关闭工厂,就会威胁到一些同行的利益,保护动物就不会。”
“我建议你和我一起做!”谢菲尔德对着本杰明巴克提议道,“这种不损害任何同行利益,不至于制造对手的廉价爱心,我们花费不了多少钱,还能够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为什么不去做呢?”
本杰明巴克点头,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谢菲尔德心里就觉得,如果真的要保护动物,没有比澳大利亚更适合的地方。不保护澳大利亚的动物,根本不算是一个动物保护者。因为本质上澳大利亚的本地很多动物,就是哺乳动物赶尽杀绝的幸存者。
完全就是因为澳大利亚隔绝的地理环境,才一直苟延残喘到了今天,有袋类动物之前同样遍布于世界各地,但是随着更高等级的真兽类,哺乳动物的崛起,有袋类哺乳动物在生存竞争上开始处于劣势,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成为真兽类食肉哺乳动物的捕食对象,这样就逐渐导致有袋类动物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大陆相继绝迹了。
后世动物保护者最扯淡的一点就是,明明这些澳大利亚附近的远古后裔更加容易灭绝,甚至都竞争不过普通哺乳动物,这些动物保护者却跑到非洲指手画脚,可见后世的动物保护者们也欺软怕硬,对澳大利亚这种涉及到了全球供应的资源国家连屁都不敢放,就知道跑到非洲站着说话不腰疼。
现在谢菲尔德已经决定了,该保护谁他这个奴隶主说的算,只有联合公司这种负责人的企业,才能做到开发澳大利亚的同时,保护当地脆弱的动物生存环境,小公司做不到两者同时兼顾。
负责任的企业,这就是悉尼和墨尔本当地的报纸,给与谢菲尔德联合公司的评价。可以说这一次奴隶主来到澳大利亚,短短时间比上一次麦克海尔足足呆了八个月,都要成功的多。
“没想到动物保护也能够引起反响,这一下所有澳大利亚的动物们可能会感谢你。”本杰明巴克也对报纸的热烈响应吃了一惊,有些揶揄的开口道。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而是我挑选出来的动物。”谢菲尔德淡淡的纠正道。
第586章
我的摩根士丹利
“像是你们澳大利亚的面积,不需要多么努力就能够过上很好的生活,这一点甚至我们合众国都无法和你们相比。”谢菲尔德颇有推心置腹的口吻,见到本杰明巴克点头又开始道,“光是你们澳大利亚的基础条件就已经足够好,但还需要做到两点,控制人口规模,从这一点来说排外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你已经试着阻止过了,并没有成功。还是就是我们两个国家质检需要合作,做到了这两点就成问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