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355


第556章
墨西哥革命
“别人肯定是不太合适,但你不同。”谢菲尔德伸出食指摇了摇道,“对你来说,这是在合适不过的选择,等上个一年时间,这件事应该是不难的。”
对一般人来说这种仕途经历是不合理的,但对富兰克林罗斯福来说,这是最合理的选择。因为老罗斯福的从政之路就非常不合理,现在换成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不会有异议。
不得不说富兰克林罗斯福,才不到三十岁的年龄,凭借长相完全可以去负重前行。但却已经有了搞政治的人,应该有的狡猾。对谢菲尔德的提议,又呈现出来一副不赞成也不反对,总之就是不表态的样子,相反还问起了这一次的军售。
这让谢菲尔德十分惊讶,现在的军售话题其实也和海军相关,富兰克林罗斯福没有正式承认是否去海军部任职,却询问了军售问题,足够引人联想。
“除了顾忌日本的反应之外,也要看欧洲那边的情况。”这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看法,十分认真的和谢菲尔德展开了关于军售的讨论。
这说明现在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还有些青涩,如果是二十年之后,他绝对不会询问此类的问题,二十年后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可是二战美利坚合众国的统帅,在战争过程当中把握脉络,最终在合适的时间,等到所有对手都精疲力尽,下山摘桃子,简直就是美利坚司马懿。
“富兰克林,欧洲的情况,现在看来应该是没空管其他地方了。就拿海地的事情来说,哪怕就是十年前,至少我会听到法国或者德国公使抱怨两声。现在两国驻华盛顿的大使都没有出声,事情不是很明显了么?”谢菲尔德淡然的摇摇头,表示不用在意欧洲的反应。
谢菲尔德的表态可以说让富兰克林罗斯福有些惊讶,至少现在,合众国的大部分公民,对欧洲国家还是心存敬畏的,像是奴隶主这样不把欧洲当回事的人,可以说几乎少到了没有。
“好吧,我去和别人聊聊。”富兰克林罗斯福打住了这个话题,显然他并不同意谢菲尔德的狂妄,对待欧洲国家,还是应该重视一些。
谢菲尔德耸耸肩,目送以后的合众国总统去交际,对方高兴就好。没有必要谁一定要说服谁。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都已经摆在全世界面前了,难道这是几个国家的王室喝多了,随便签订的?一战爆发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区别是它怎么爆发。是不是因为刺杀出现,这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
至于现在两个阵营的不稳定因素,是在日俄战争当中败下阵来的帝俄。
俄罗斯帝国自从在日俄战争战败之后,其实比日本恢复的还要快一些,两国的底子也完全不一样,就如同最近几年的大清一样。谢菲尔德不说大清马上药丸,谁都觉得不会这么快就完。大清快完之前的几年,其实趋势远比甲午战争之后的两年要好得多,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坎已经过去了。
不然晚清的摄政王,怎么又觉得可以重建北洋舰队了呢?虽说确实是有些放卫星,归根究底还是手里有钱,觉得可以比划两下了。
帝俄自从东进失败之后,再次掉头向西,三国协约之所以成功签署,在这之前,帝俄因为英、奥匈在巴尔干地区开始立场协调一致,共同致力于维系奥斯曼的统治,避免奥斯曼崩溃导致沙俄势力进入巴尔干。俄罗斯慑于奥匈帝国及其背后的英、德,不敢公然对奥斯曼提起领土要求,试图采取了代理人战争的模式牟利,开始支持塞尔维亚、希腊、保加利亚等国对土耳其攻略。
自从斯托雷平改革以来,帝俄开始了快速的工业化,为换取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乌克兰粮仓粮食的大规模出口成了其重要的资金来原。因此,帝俄为了保障自己的出口,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就从之前想象中俄罗斯帝国的生命线变成了俄罗斯帝国粮食出口的必经之路。因此帝俄内部最好战的部长其实是农业部长克里沃舍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迟早要爆发的,而且不会晚上多长时间,最多也不会拖过五年。随着帝俄的实力在膨胀,帝俄和法国首先对德国先发制人也是可能的。
“我竟然想要帮助一下伟大的奥斯曼!”谢菲尔德离开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庆祝酒会之后,竟然觉得应该为奥斯曼帝国做点什么。这自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苏丹,也不是因为科威特帕夏,就仅仅想要让酝酿当中的巴尔干战争更加激烈一点。
两三个月完事就没什么意思了,不管是卖粮食还是卖火药,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回到联合银行总部,正准备歇息的谢菲尔德被保镖叫了起来,“老板,是夫人的电话。”
“不会啊,安妮一般很照顾我的作息时间。”谢菲尔德只能万般无奈的起床,强打着精神去接电话,“安妮,什么事情。”
谢菲尔德的声音有些疲惫,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酒会上,从来对酒精没脸没皮的奴隶主,不出意外又觉得自己酒量很高,现在则是付出代价的时候。
安妮也听到了自己丈夫声音当中的疲惫,可是她现在说的不是小事,只能委屈一下谢菲尔德了,尽量用平稳的声音道,“家里接到消息,墨西哥城打起来了,好几支不同的军队正在交战,我觉得你应该马上知道这个消息。”
谢菲尔德的目光顿时犀利起来,说话也再也没有半点疲惫道,“这种邻国内战真的令人讨厌,德克萨斯议会那边应该加紧对边界戒备,这件事总统也应该知道了,通过我们和白宫关系还不错的幕僚打探一下情况,最重要的是千万别波及到我们,这些老墨不想活了可以自己去死,不知道一点基本的礼貌,不要给邻居添麻烦么?”
听到墨西哥出事的谢菲尔德心情极差,甚至连结果还不错的中期选举,都觉得高兴不起来了,这种心情就像是,如果没有喜马拉雅山的存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涉及到二十亿人口规模的战争爆发了,中国人会是什么心情。
“我不管,反正敢有打着躲避战乱越界的,我沿着边界准备了几年的州民兵可不是吃素的。”谢菲尔德咬着牙道,“墨西哥还有联合公司和标准石油不少产业,现在约翰还没有回来,我必须要想办法减少损失。”
“我都听你的!”听到丈夫恶狠狠地口吻,安妮本来就温柔的声音变得更加温柔了。
挂了电话,谢菲尔德掐着腰再也没有半分睡意,想了半天忽然笑了起来,“要是能够趁机弄死个几百万墨西哥人,这样德克萨斯大本营不是会变得稳固许多么?”
多年以来奴隶主以一想到边界的另外一侧,就想到墨西哥人口的膨胀速度超过合众国,德克萨斯又紧挨着这个国家,种族复杂不符合奴隶主维稳的初衷。
当然是种族越单一,统治成本越低,不信的话就看印度,加上选举制度碰到种族成分复杂的国家,简直就是王炸。到了穆迪老仙的时候,终于撕破脸要用印度教凝聚人心了,因为确实已经没办法了。
不过印度教么?这是谢菲尔德觉得最落后的宗教,和印度教相比,连和平教都显得如此先进,而且印度教在印度的敌人就是和平教,可印度不远的中东,又是一水的和平教国家。
穆迪老仙要是能做成这件事,他的能力简直远超德国元首,苏联钢铁,绝对的天降伟人。
在离开纽约的路上,这个和中期选举几乎前后脚的突然性事件,消息也越来越明晰起来。
迪亚斯想第七次连选连任总统,引起弗兰西斯科·马德罗以反对连任党领导人身份宣布自己为候选人。迪亚斯逮捕了马德罗,于六月举行选举,然后宣布自己获胜。
奴隶主不得不批评墨西哥公民,墨西哥总统迪亚斯已经八十岁了,就算是再做一任总统又怎么样?还能活几年时间?
最重要的是马德罗是跑到德克萨斯,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反对伟大总统的第七次连任。
这让谢菲尔德心里非常之腻歪,他本来就对墨西哥没有好感,对方还主动惹到了自己头上,“托拉斯坎贝尔州长怎么说的!”
到达华盛顿短暂下车休息的谢菲尔德,再次和阿灵顿联系上了,这就是各城市都有房子的好处,安妮一五一十的回答道,“州警备队已经得到了消息,甚至连阿拉莫卫队都已经知道了,现在边界地区的情况还算平静。”
“还算平静,有我他们平静不了。”谢菲尔德冷笑着道,“马德罗非要跑到德克萨斯反对迪亚斯总统,通过一些言论宣布,马德罗本人是美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想要破坏墨西哥的稳定,号召墨西哥人拥护迪亚斯总统的统治,不要落入美国人的阴谋当中,把类似的消息在墨西哥散发,我要在华盛顿待几天。”
“散步这种消息?”安妮有些不确定的反问道,“挑拨战争。”
“当然,没人比我更懂战争。”谢菲尔德干脆的回答道,“他们自找的,谁让他们给我找麻烦。”
第557章
单纯的奴隶主
像是墨西哥这种邻国,在奴隶主的眼中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就如同共和国旁边的印度一样。现在墨西哥内部出现战乱,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像是这种不弱的邻居,只能期望它自己内部出现问题,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将墨西哥和合众国的关系,比成印度和共和国的关系,是因为谢菲尔德知道,如果抛弃移民的数量增长,合众国的人口增长对墨西哥是没有优势的,既然知道长期形势对己方不利,现在人口还不多的墨西哥出现混乱,这个机会一定要介入进去。
蜜汁自信的结果只会掉坑,后世很多共和国的人认为,如果没有喜马拉雅山,印度那块土地早就是共和国的天下了,举例是王玄策,可能他们觉得王玄策带的吐蕃兵不算人,是王玄策自己赤手空拳把中印度打下来的。
还有历史的起点是从唐朝开始的么?谢菲尔德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早期文明南亚那块地方历史是比东亚长的,这种蜜汁自信的心里就是,用秦国比较马其顿,却不用西周比较波斯帝国一样,因为知道后者不能比,专挑自己强的时候比。
不过这一切对于一个老双标来说不是问题,恰好奴隶主就是一个老双标,他只知道现在合众国比墨西哥人口对,国力强,邻居正在烧房子,合众国就应该马上帮忙倒两桶油。
合众国的战争部长丹尼尔皮克,时隔没多长时间,再次迎接到了谢菲尔德的上门,常规性的对选举结果表示满意,奴隶主也没有绕弯子道,“不知道部长先生知道墨西哥发生的事情了么,白宫是什么态度?”
“现在一切都不明朗!威廉怎么又关注这个问题了?”丹尼尔皮克有些惊讶,上一次两人见面谈的是入侵海地,现在对方有找上门来了?不会是想要入侵墨西哥吧,哭笑不得的道,“你不会是想要介入进入吧?”
“当然了,昭昭天命,民主党人天生就应该知道怎么打仗。”谢菲尔德干脆的承认,摆弄着手指自言自语道,“现在邻居家的房子起火了,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帮忙救火,第二种是让邻居的房子赶快烧完,第二种办法还有另外一种操作方式,打着帮忙救火的名义,让他的房子赶快烧完,邻居的房子烧完了,我的房子就安全了。”
听着奴隶主像是绕口令一样的逻辑,就算是丹尼尔皮克也废了挺长时间才理解。后面的不理解没关系,理解昭昭天命这个口号就行了。
听到这个口号,丹尼尔皮克更加的不安了,这是要吞并墨西哥?
“部长先生,想什么呢,我只是说一个衰弱的邻居是好事。”谢菲尔德点燃了一根烟,悠然道,“他们要是强大了,难免不会想起来合众国不少领土本来是他们的。所以不强大的邻居是联邦政府的潜规则,利用这一次的内乱,甚至都不应该讨论,就应该介入进去。尤其是对于我来说,更应该这么做。”
“战争多好啊,可以减少人口,靠着墨西哥的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人口都很稀少,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现在机会来了,墨西哥要自己减少人口,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将烟头按灭,谢菲尔德用拼单的口吻叙述道,“内战这个东西是无法推卸责任的,不管怎么说,这个责任都要墨西哥人自己负,那我们还客气什么。”
虽然说得过于直白,丹尼尔皮克也知道,谢菲尔德的话从道理上没错,只不过不好公然流传,但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事实是可以公然流传的呢?其实就算是之前海军陆战队登陆海地,在欧洲当地的舆论里面对合众国的指责也很多,哪怕国际舆论霸权,合众国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舆论霸权到了今天已经确立了四十年,法国哈瓦斯通讯社、英国路透社、德国沃尔夫社和美国美联社通过签署联环同盟,将世界新闻的采访与发布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国际舆论这个事物应运而生,欧美对国际舆论的垄断也随之确立。
四家通讯社对世界新闻市场的瓜分垄断体系最终确立以及后续条款,确立了合众国在加拿大、墨西哥、中美洲和安的列斯群岛自由发展。现阶段合众国的霸权其实就在北美洲,不能介入其他三大通讯社的势力范围。
联环同盟确立之后,一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打破,其后苏联曾经短暂的冲破了欧美的舆论霸权,在软实力上同样是冷战两极之一,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挑战者。
后来联环同盟名存实亡,是由于挑战者不断出现,第一个出现的挑战者不是别人,就是被谢菲尔德利用在民主党的优势,和威廉麦金莱遇刺收拾掉的赫斯特传媒。
当然就目前来说,属于合众国的舆论霸权更多是象征意义,当今世界的舆论霸权属于欧洲的英法德三国,合众国实际上处在等……那个范围当中。
但是在北美洲确立舆论霸权在这个时候已经够用了,在国内现在谢菲尔德已经确立了对美联社的优势,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引起国内公民对墨西哥内部的关心。
和战争部长丹尼尔皮克讨论完这个问题之后,谢菲尔德再次上了火车回家,和墨西哥一河之隔的德克萨斯,只有在大本营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再者和家乡人讨论这个问题,和华盛顿这边的人讨论是不一样的,哪怕现在是民主党联邦政府。
这就如同全国支持和俄罗斯开战,黑龙江人不愿意。全国支持打越南,广西人心里不舒服一样,相反这两个地方都支持在对方的旁边开战。这就像是一个笑话,一个老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帝都有房子,二儿子在魔都有房子,大儿子说去魔都,二儿子说去帝都,就是这么的真实。
两天后,谢菲尔德已经到达德克萨斯州府奥斯汀,见到了德克萨斯州州长托拉斯坎贝尔,一个老派的民主党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托拉斯坎贝尔留着标志性的大胡子,就像是世纪初很多保守派人士一样。
这个年代的政治人物倾向性,竟然能从外表上看出来,难道欧美也流行过一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然这都不是问题。
“没想到我没离开家多长时间,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刚刚见面谢菲尔德就直奔主题,长吁短叹的道,“马德罗竟然跑到德克萨斯号召民众推翻现任总统,说实话,我是一个很怕麻烦的人,这让我非常不舒服。”
谢菲尔德并不确定马德罗到达德克萨斯,是不是和某些本州的政治人物有关。虽然奴隶主的家庭是德克萨斯州最大的商业公司,理论上应该和德克萨斯的政治人物亲密无间。但这是一个假象,搞政治的人和赚钱的人永远不可能亲密无间,就算都是既得利益者,双方的利益也不是完全一样。
当然现在问这个问题,好像是要发难一样,谢菲尔德也就是随口一说。
德克萨斯州州长托拉斯坎贝尔却主动的解释了这个问题,“马德罗曾经在合众国留学过,可能是觉得德克萨斯亲切,容易躲避迪亚斯的追捕吧,这件事可能是一个巧合。”
“好吧,我就当是巧合。”谢菲尔德接受了这个解释,旋即问道,“现在墨西哥出现了混乱,作为墨西哥的邻居,我们是不可能一点不受影响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早做一些准备,万一打大了,我们也好早点做出防备。我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应该早做一些准备。”
这种担忧得到了正面回应,谢菲尔德没有判断错误,在涉及墨西哥的问题上,还是德克萨斯的本地人更加值得相信一些,华盛顿太远了,那边的联邦政府担忧,和奥斯汀的担忧完全不是一回事,有句话说的很对,谁的娃谁心疼。
像是边界管控,命令州警备队戒备,然后是静观其变,说实话谢菲尔德对此并不是很满意,只不过托拉斯坎贝尔是政治人物,需要考虑的多,这可以理解。
谢菲尔德对墨西哥其实没什么深入的了解,只是知道后世墨西哥是一个文化输出很厉害的国家,电影领域后世合众国一家独大,但是在电视剧领域,全世界是多强并立的,文化输出无非就是那几个领域,墨西哥长期都是世界第一电视剧出口大国,不相伯仲的是土耳其,亚洲范围内,别说共和国,日剧韩剧也辐射不了多远。
几十年后拉丁美洲开始形成一种被称为“电视小说”的电视剧传统。“电视小说”的特点是拥有每集不超过一小时的时长,也很少短于半小时,用几十集的内容完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