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355

谢菲尔德的回答没有人她失望,无奈的道,“这和你是不是总统女儿有什么关系,你父亲就算还是总统,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我根本就不需要因为你父亲的职位对你卑躬屈膝,要是罗斯福总统是皇帝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听着这一套标准的小人言辞,爱丽丝罗斯福反而没有怎么生气,对于奴隶主的诚实,她早已经领教过了,总是用最刻薄的语气说最真实的话,听习惯了也还好。
这么想的时候,一回头就被吓了一跳,惊呼道,“你怎么这样,这可是白天。”
“我裤子都脱了,你就和我说这个,感情时间长不交流是不行的。”谢菲尔德的衣服已经散落一地,只有上半身好像一个绅士,没等爱丽丝罗斯福就迫不及待的扑了上去。
一九零八年三月四日,是总统就职典礼的日子,谢菲尔德比更多阿尔顿帕克尔的支持者更加重视这一天,因为这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这个新总统在历史上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法官,唯一一次选举就是做了罗斯福的炮灰。
而今天这样的一个人成了这个国家的总统,标志着谢菲尔德人生的一个新开始。意义绝对是非同凡响,既然是一个新的开始,原来粗糙的就职典礼也一并被摒弃,生活就充满仪式感,列队前往国会山:离任总统陪同当选总统前往国会山出席就职典礼,宣誓就职。
下面也整齐的摆放了椅子,能坐在这里的,除了美国的政界名流之外,从罗斯福总统留下的习惯当中,还准备了不少记者的位置。
联邦政府最高法官主持了这一次的就职典礼,在更外围的地方,群众游行已经开始,不少举着国旗和穿着白袍的人群,让这一次的就职典礼和以往不同。
人们像沙丁鱼罐头里的鱼干一样挤在一起,根本无法动弹,一挪动就像拉锯齿一样痛苦,国会山正面悬挂五面巨大的美国国旗,人潮已经涌动,跺着脚取暖。谢菲尔德在音乐声中和女士们的高跟鞋踢踏声中穿过长廊,走下十来级阶梯,来到户外的东阶观礼台就坐,不断用身体为身后的安妮开路,到达了自己的指定位置。
就职典礼非常热闹但是秩序井然,今年的天气不错,算是一个往年三月份比较少见的温和天气,让阿尔顿帕克尔十分欣慰,谢菲尔德比他更加欣慰,丝毫不亚于自己做总统。
“就好像是看到了你和我的孩子长大成人,成了一个成功人士。”谢菲尔德搂着安妮的肩膀,一双贼眼到处扫描,兼具人群当中有没有灰姑娘,和总有刁民想害朕两项功能。
其实按照习惯来说,谢菲尔德很少参加这种场合的活动,他对集体这个概念有着巨大的警惕心,公民阶层一旦团结起来,约等于他差不多开始有麻烦了。所以自由主义好啊,人民比较难对付,一个一个的人就好对付的多。
随着罗斯福出现,人群热烈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但是今天的主角不是他,谢菲尔德已经准备好了对阿尔顿帕克尔的欢呼,随着新总统和副总统的出现,气氛到达了顶点,穿着白袍的人群不知道从哪拿出来了南方十字旗使劲挥动。
这让一群罗斯福政府,马上就要被扫地出门的幕僚勃然变色,美利坚联盟国国旗出现在了华盛顿,这是一个巨大的挑衅。在非南方区域,这种旗帜出现是非法的,可今天他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出现了。
而阿尔顿帕克尔则像是没有看见一般,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自己的就职典礼当中,冲着自己的支持者问好,威廉布莱恩虽然看见了,却也没有说话。
阿尔顿帕克尔的一只手按在圣经上,宣誓道“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造成这一切的谢菲尔德很开心,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有人不满意的话,下次你们在选回来,安妮却反而有些担心的道,“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很多杨基人心里会不满的。”
“杨基人对我们的不满根本不用分什么时候!”谢菲尔德转头在安妮的耳边深吸了一口气,很是陶醉的道,“互相看不顺眼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今天换成我们羞辱他们了,这就受不了了?受不了可以去死。”
说话的功夫,阿尔顿帕克尔的演讲已经完毕,游行环节已经开始,总统车队沿宾夕法尼亚大道行驶,随行的有三军仪仗队、民间团体、军乐队和各式彩车。
而贵宾席包括谢菲尔德的人在内,已经进入白宫,等着参加就职舞会,这才是他们肆意庆祝的时候。
第511章
愚人节国情咨文
谢菲尔德恍然想起,他好像没有带着安妮来过白宫,想到这一点心中有种愧疚之情,这个女人知书达理,完全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嫁过来之后也尽心操持着一切。要是按照传统观念来说,是根本挑不出来毛病的正妻人选。
走路的过程当中,拽着安妮的手不由得微微发力,引起了女人不满的惊呼,“怎么了?”
“就是想起来,好像这是第一次带你来白宫。心里有些不好受!”谢菲尔德又露出了诚实的一面,“这种舞台其实很适合你的,在法国的时候你肯定很开心。”
“我已经忘记那个时候了,现在我只是你的妻子,有着人们想都想不到的财富,有着无数人的命运选责权,只要我想,我就能把别人的人生按下暂停,我没有什么可不满的。”安妮一听心中好像被触碰了一下,自己的丈夫竟然会少见的良心发现?
就算只是短短的一瞬,已经足够她心中为之雀跃了,丈夫还是在乎自己感受的。
外面的庆祝接近尾声,到了属于黑夜的时间,白宫的舞会才刚刚开始,衣冠楚楚人模狗样的贵宾,在这方面并不比外面游行的公民就更加高人一等。
奴隶主是不懂什么叫上流社会的,好在他的女人都懂,而且可以说整个合众国,也没有几个女人比安妮更懂什么叫上流社会。要知道法语曾经是欧洲上流社会的标配,如何展现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就没人比法国人更加专业。
和自己的妻子相比,谢菲尔德如同一个木头桩子,而且奴隶主早已经习惯说话直来直去,在这种虚伪的场合尽量还是少说话,让自己的妻子代劳。
安妮是非常忙碌的,谢菲尔德家族有这个传统,女主人的说话力度并不比男人差,有这个名声在外的影响,安妮自然被众星捧月的包围起来,承受着一些庸脂俗粉的赞美。
“也不是不行吧!”谢菲尔德眨眨眼睛,看着这一幕倒也不是不能接受,被一群女人簇拥,总好过被一群男人簇拥不是么。
谢菲尔德无所事事的闲逛,如果不是碰到了烟草大王詹姆斯杜克,就真的没有一点意思。
“少见安妮夫人来到这种场合!”詹姆斯杜克带着惊讶首先开口道,“威廉,你似乎把自己的伴侣藏得很严实,我认为这样不好。”
“美丽为自己单独开放那叫美丽,交际花可不是什么好词。”谢菲尔德白了詹姆斯杜克一眼,并不认为自己哪里做错了,反而这个烟草大王,挺大个老爷们,天天无所事事,连婚都不结,谢菲尔德真想问问他,你女儿什么时候出生?我还等着让我儿子吞了你的财产呢。
不过话说回来,世纪初的合众国富豪这都是什么毛病?一个个似乎对婚姻都不上心,卡耐基是这样,詹姆斯杜克也是这样。
两人没说几句话,阿尔顿帕克尔就携夫人出现了,作为今天的主角,阿尔顿帕克尔夫妇毫无疑问成了所有人的焦点,趁着这个机会,谢菲尔德又回到了万人中央的妻子身边。
宾客们对阿尔顿帕克尔夫妇和威廉布莱恩夫妇进行恭喜,对方也反过来和自己熟悉认识的朋友闲聊,胜利大会的本质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淋漓尽致的一面。
这种感觉很难形容,但走向人生巅峰应该差不多就是这样,心里不舒服的群体已经离开了白宫,现在留下的都是民主党的高等选民,大家其乐融融,气氛非常的轻松。
虽然目前的经济并不算好,但其实也没有这么糟糕,经济危机分为两种,一种是慢性的经济萧条,它在潜移默化当中产生,普通人有所感觉但日子还能过下去。农业时代中国经常出现这种例子,一个王朝到了顶点开始向下,明清都是典型,工业时代日本陷入停滞算是工业社会出现的例子。
现在合众国的经济萧条也算是慢性的,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而另外一种经济萧条是闪崩,三十年代的大萧条让人记忆深刻,就因为它是典型的闪崩。
过了一会儿阿尔顿帕克尔和威廉布莱恩两对夫妇,就来到了谢菲尔德和詹姆斯杜克的身边,闲聊着一些政策上的变化,所有人都知道随着民主党的上台,肯定会出现变化的,只不过是力度大小的问题。
“我是绝对相信,选民不会白白对总统先生抱有希望的。”谢菲尔德捏着酒杯意有所指的道,“其实对于经济方面,无非就是供需问题,我们一个国家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和别的国家共同解决,外交上的利益均沾,也可以用在经济上。就算是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我也相信,比我们国家庞大的国土和人口,肯定比欧洲那些国家恢复的快。”
其实谢菲尔德说的大多数全都是废话,只有一个选民不会白白抱有希望,是真正想要对阿尔顿帕克尔说的,既然上台了就要拿出和共和党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因为支持者分布的不同,肯定要在政策上进行侧重,优先照顾自己的基本盘。
很显然阿尔顿帕克尔听明白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前任法官,他对各种各样的话术都能了如指掌,能够清楚的辨别官方说法之下的真正含义。同时也心照不宣的表明,自己一定会尊重公民阶层的重要意见,带领国家完成经济危机。
“这毕竟是一个比烂的世界,其实我们只要让国内的公民知道,其他国家的人更加不好过,就显得我们很好过了。”谢菲尔德呵呵一笑,想要开眼看世界,自己旗下的舆论传媒一定要肩负好这个责任,为阿尔顿帕克尔的总统之路保驾护航。
别的国家在合众国公民眼中,形象必然是负面的,如果人家过的好好地,国内公民知道了真实情况,这就会提高统治成本,哪怕是造谣也没关系,反正梅毒英国人说是法国病,法国人说是英国病,奥斯曼人就不用区分这么细了,欧洲病!互相造谣这么多年不也过来了么。
对于作为副总统的威廉布莱恩,谢菲尔德同样没有怠慢,聊了很长时间,十二年前两人还联手绝地反击过,只不过威廉布莱恩的敌人太强大,最终功败垂成,双方也是有交情的。
几天之后,谢菲尔德就携夫人南下,当然是准备扩建港口的事情。既然出口再次提上了日程,原来比较原始的码头,就不能肩负起来这个责任,港口需要变得更加现代化一点。集装箱码头才是符合奴隶主心里标准的东西,而不是码头工人扛大包。
工作岗位固然值得珍惜,可有些工作岗位也必将随着时代而淘汰,旧的工作机会没了,新的工作机会自然会被创造出来,谢菲尔德公开宣布将进行一场码头革命,并且已经在进行当中,至于一些码头工人的不满和牢骚,自然有合众国秩序的守护者警察来对付。
对于码头工人的呼吁,奴隶主是不会退让的,对外表示社会的变革不会因为这种阻挠而停下,码头工人可以学习如何开车,如何操作机械,如何进行维护,推广机械可以让人们从原来的繁重劳动当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这边谢菲尔德调整走私让位于出口的时候,阿尔顿帕克尔也在制定自己的施政纲领,同时也询问威廉布莱恩的意见,在保护农场主利益的方面,两人的观点一致。民主党的支持者当中,农业人口占据比重很大,应该得到重点照顾,兑现选民们的承诺。
准备了将近一个月之后,在四月一日愚人节这一天,阿尔顿帕克尔带着整理出来的纲要,进行了作为总统的第一次国情咨文,国情咨文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点为了国内竞争的公平性,承诺将会继续延续罗斯福总统的反托拉斯法,同时处于对法律的尊重,反托拉斯法实施的时候,更加尊重法官们的意见。
这一点可以算是对罗斯福总是通过社会舆论施压的一种修正,让更加专业的法官主导这一切。这一条毫无疑问得到了认可,紧接着阿尔顿帕克尔进行到了第二部分,打着关注弱势群体的幌子,在种族问题上进行操作,“我们不能漠视一个群体的生存,那就是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后代,这些群体被一些白人和黑人的极端人士所排斥,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出于这种客观事实,我们引进拉丁人的概念来称呼这个混血群体。新的种族划分法案,将这个群体区分开来。”
这个划分法案,是谢菲尔德和一些南方的农场主在讨论之后,弄出来的法案。要对一些南方州的一滴血原则进行修正,在他看来一滴血原则白人太吃亏了。有黑人血统就算黑人,只会让黑人越来越多,白人越来越少。
混血族群可以不算白人,但也不算黑人,算什么呢?拉丁美洲不都是混血么,就算拉丁人,这样分出来混血族群,和一百年后说西班牙语的拉丁人是不同的。而且靠近墨西哥的边界,谢菲尔德塞进了众多东方教派的移民,阻挡拉丁人越过边界。
关于种族细分法案,在国会引起了一阵议论,但最终大部分议员也认可了这种修正。阿尔顿帕克尔打着关注弱势群体的招牌,让人们无从反对。
至于最后的一部分国情咨文,则是围绕着一个都不知道存在多久的来问题,关税。
第512章
三大提案
反托拉斯法、种族细分法案以及最后的关税三条,构成了阿尔顿帕克尔就任总统以来的第一篇国情咨文,平心而论,每一条都不可能照顾国家的所有公民。但这一篇国情咨文全部篇幅都是这样,尤其是最后一条关税问题尤其如此。
长期以来,尤其是共和党执政的时候,提高关税让本国的工业发展壮大,已经成了约定成俗的事情,但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样。
都二十世纪了,合众国南北方的经济基础倒不像是内战之前剑拔弩张,却也没有大的变化,问题没有这么尖锐但也没有消失。
对于南方公民和中西部的公民来说,关税降低有好处,至少让他们出售农牧产品的时候多了一种选择,至于工业企业能不能经受住外来工业产品的冲击,这管我屁事。
就连谢菲尔德也赞成降低关税的决策,哪怕联合公司已经成了国内工业联合体当中的强大存在,正常来说是反对关税降低的。
奴隶主自然有自己的考虑,作为一个康采恩模式的大企业,联合公司抵抗冲击的力度,肯定比其他企业要强得多,可以施展借刀杀人的手段,联合外企绞杀国内的竞争者。
这肯定是对国内不利的,但不一定对联合公司不利,在民族工业和自己公司的利益之间,谢菲尔德果断选择了自己公司的利益。
“你不是说这种联合外企对付本国企业的行为,是非常低端的手段么,叫买办?”安妮也知道华盛顿那边,正在进行关税调整的争论,民主党降低关税得到了中西部和南方很多人的支持。
“手段是真的低端,但人家做那叫买办,我这么做叫提高竞争力,进行产业升级。”谢菲尔德脸不红心不跳的对着妻子扯谎,“只是做事的过程有些相似。”
“有什么不同?”安妮有些迷糊的追问道,她觉得自己的丈夫应该有一个答案。
“其实没有不同的地方。”谢菲尔德非常干脆的给了答案,“就是欺骗一下普通公民而已,反正我的企业比绝大多数的杨基人企业都强大,他们死了市场就空出来了。”
不同当然也是存在的,谢菲尔德好歹合众国新兴产业之王,推动产业升级是责无旁贷的事情,任何一个社会转型都会出现阵痛,不能因为有人反对就不做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工业人口发挥国家主人翁的精神,咬紧牙关先牺牲一下。
一些老旧行业的破产和困难,如果能够换来新型技术的推广,这不是好事么。
如果只是谢菲尔德自己用联合公司攻城略地的话,挤垮其他企业的责任就非常明确,就是联合公司这个企业,这样说不定联合公司会成为合众国公敌。
但是降低关税就不同了,引进一些外企进来厮杀,你的企业竞争不过外企只能说明你无能,你看联合公司怎么就活得好好的呢。有这些外企拉仇恨,谢菲尔德就轻松多了。
说出去不好听,就好像印度式强拆,专门雇佣和平教和锡克教的打手屠村灭寨,这样一来没有心理负担,毕竟不是政府自己干的,第二这些异教徒肯定不会手下留情留下活口。到时候地方政府随便宣布因为自然灾害,这个村庄消失,然后把土地收归国有,完全的一举两得,可惜随着科技进步,到了二十一世纪,印度政府已经不敢这么干了,再强拆的时候只能动用国民警备队。
虽说不宜过度宣传,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非常符合谢菲尔德又要好名声,又要对手死的想法,所以关税必须降低,联合外企对国内进行收割,自己捞好处外企担责任,想想就非常完美。
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无法对安妮解释。解释完了又会引来后面的问题,达成目的联合公司如何在对付这些外国资本?谢菲尔德总不能告诉自己的妻子,欧洲会打起来,外国资本威胁会自己消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