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355

至于联合公司这边,这个国家所有的人都是知道,罐头、牛肉两个托拉斯都已经解散了,联合公司够不上托拉斯的标准。
至于杜邦公司也够不上?反托拉斯法的内核是针对不正当竞争,而不是针对垄断。所以可以起诉杜邦公司,不能起诉联合公司。
谢菲尔德自认为是一个能人,但还不是神人,既然不是神人,那就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考虑问题,也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他不可能因为民主党获胜就对阿尔顿帕克尔指手画脚,国务卿是谁,公务员体系怎么处理,是向当初克利夫兰总统大开杀戒,一口气开除二十万共和党人公务员,还是平静交接,这都不是他能管的问题。
这类问题民主党内部一定会讨论,不归他管,他能管什么,只能管管这种官商勾结,公报私仇的小事,人家民主党和共和党党派压榨,政治打压,不是他该管的事情。
但怎么说呢,金主和建制派本来就应该相安无事,合众国也不是如同韩国那样,财阀绝对一手遮天的社会,保持着基本的潜规则,对所有人都好。
一切才刚刚开始,谢菲尔德先暂时收敛自己的贪心,利用这一个任期观望观望,从现在开始他已经让至少合众国的历史,出现了一个支流,但能不能让历史完全改道,滚滚洪流流向完全未知的领域,这还要以观后效。
怎么说呢,有危机就有机遇,经过谨慎而周密的分析,奴隶主觉得还不到嚣张大喊,“还有谁”的时候,先从已经有利于自己的政治环境上,让联合公司继续蛰伏,就如同深潭当中潜伏的鳄鱼,先把已经走到水边的杜邦拉下水,其他的事情可以再说。
斗争本来大多是隐性的,不到最后结局的时候,谁都不知道生了什么。公开叫嚣还有谁的时候,那种情况往往已经是斗争的尾声,或者说是战争的开始,完全是另外一个范畴的问题。
总而言之,以谢菲尔德家族长期以来的坚定立场,本次选举的结果不管结出什么果实,收获都是刚刚开始。谢菲尔德回到伊迪丝洛克菲勒的别墅之后,目前迫切的想要订购纽约时报的文章,看看在共和党败选之后,这个报纸还有什么说辞。
“震惊,知名大学女生夜不归宿,竟然是这种原因。”读了这一天的纽约时报头版头条,谢菲尔德哼笑一声自嘲道,“没错,众所周知做记者的人都是不要脸的,我竟然还以为他们有脸,这个世界上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都是打脸之后唾面自干的高手。”
就在之前的几个月,纽约时报还在无时不刻为共和党摇旗呐喊,和现在安静如鸡,重拾黄色笑话的样子判若两人。
总之这一次被评价为决定政治格局,内战之后最分裂的一次选举,到现在已经风平浪静了,但它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第505章
公报私仇的开始
谢菲尔德希望的是共和党在合众国一家独大的时代成为历史,从现在开始讲进入真正的平衡时代,当然可能部分共和党人还没有做好这个心理准备,觉得有些仓促,但准备接盘的民主党人一样觉得仓促,这对双方来讲都是一样的。
在上一次打破共和党垄断的时候,克利夫兰总统一口气开除了二十万共和党公务员。为民主党梳理联邦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又是十二年过去了,谢菲尔德认为清算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谁规模大小的问题而已,一朝天子一朝臣,放之四海而皆准。
比起民主党人沉浸巨大的喜悦当中,谢菲尔德倒是非常佛系,只不过是赢了四年而已。他都经过多少次选举了,已经积累的足够的失败经验,这一场意义重大的胜利对奴隶主而言没有多大的代入感,就像是之前说的,他只是民主党的金主,民主党又不是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存在这种情况!
“天气冷了,带着孩子去新奥尔良,我先去一趟纽约马上回去。”谢菲尔德冲着手上的高礼帽轻吹了一口气,将上面的灰尘吹走,打点行装准备赶往纽约。
“都赢了,你还去纽约做什么。”伊迪丝洛克菲勒很是奇怪,拽着一对儿女的手发问。
从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童年开始,威廉洛克菲勒明显从社会的毒打当中吸取了部分有益经验,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后果就是他和谢菲尔德最近不怎么亲密。但是听见母亲和父亲的对话,仍然表现出来了求知欲。
“去痛打落水狗,你不会因为我是去做慈善吧。我可是民主党的支持者,现在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本职工作。”谢菲尔德邪恶一笑,“就算我是去安慰共和党人,他们会相信我么?这个世界上会有相信对立面的傻叉存在么!”
说到这奴隶主微微一个停顿,刚刚说的好像太死了,某些时候也是存在这种白痴群体的。
后世苏联末期,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很多俄罗斯人就有着这种几乎与白痴的天真,他们看来,太平洋对面的人类灯塔就是俄罗斯的救世主,俄罗斯要想走上复兴之路,就必须多听听来自大洋对面的声音。
这些人将美国想象成了一个高效的资本主义典范,一个乐于帮助俄罗斯展经济并逐步走向成功的友好国家。基于这种想象,一个怪诞的逻辑便顺理成章的出现了:如果俄罗斯要变得和美国一样富有,那就必须听从美国外交家以及经济学们的提出的建议如果俄罗斯变得富有了,那自然最好不过,如果国家还在受穷,那只能说明问题的根源,在于俄罗斯人没有足够认真的采纳西方提出的建议。
这些人也不想想,自己国家和美利坚合众国是什么关系?倒退二十年在全世界快把美国逼入墙角的国家,竟然认为之前的敌人会不计前嫌。
当青壮年去欧洲刷马桶、科学家穷困潦倒,国家重金培养的运动员去卖身。俄罗斯人终于稍微清醒了一点,但已经太晚了。
其实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里根做的事情和房地产商人大同小异,强提一口气打出七伤拳,当年勃列日涅夫听闻嬉皮士文化从合众国蔓延,欣喜若狂的认为合众国已经距离完蛋不远。在苏联末期,克里姆林宫是老人当政,难道白宫就不是老人当政了么,里根七十岁当上总统,八年后主政的老布什很年轻?
“共和党怎么就不出一个戈地图,带领民主党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呢。”谢菲尔德看着车窗外面的快速向后拉的景色,觉得命运对自己如此不公。自己努力十二年才取得这么一点成绩,还要小心翼翼的。
纽约大都会,合众国当之无愧的中心,车水马龙的街道,衣冠楚楚的人群,无一不在证明着这里的光鲜亮丽,至于阴暗角落的流浪汉,乞讨的弱势群体,他们也算人?
谢菲尔德的到来让小摩根十分重视,从企业规模上来讲,联合公司本身就值得重视了,更何况现在对方正在春风得意当中,不知道会从阿尔顿帕克尔那得到什么承诺。
小摩根想错了,除了得到一个可以公报私仇的承诺,谢菲尔德可以说是什么都没得到。关税问题他只不过是受益者之一,利益均沾的事情不能算在他的头上。
小摩根十分亲密的举动,谢菲尔德没有推辞,他这一次过来本来就有求于人,自然是放低姿态,两人显得十分的熟络,体现着垄断资产阶级的友谊坚不可摧。几乎是以勾肩搭背的姿态进入摩根大厦。
“就这个视角,这座总部的价值就非同一般。”谢菲尔德在摩根父子经常俯视纽约的窗口,满脸的感叹道,“站在高处的心情就是不一样,我想我可以考虑在新奥尔良建立一座大厦,也体会一下这种感觉。”
“这对你来说,根本就不算是难事。”小摩根倒了两杯红酒,递给了谢菲尔德一杯,这才开口道,“这一下你可是满意了,以谢菲尔德联合公司和民主党的捆绑关系,未来四年肯定不会有联邦政府找麻烦。”
“我一个农民的后代,赚一点辛苦钱,为什么要找我的麻烦?”谢菲尔德呵呵一笑接过小摩根递过来的酒杯一饮而尽,赞叹道,“你们这些银行家就是会享受生活,怪不得纽约人都把你们当成是成功人士的代表。”
寒暄了两句谢菲尔德突然问了一个问题,“普尔曼公司是你旗下的产业吧?”
“制造火车车厢的公司,没错,有我一部分的股份。”小摩根一听表面上不动声色,在刚刚选举结果出来没几天的时候,对方来到纽约开口就询问自己手中的产业,这是什么意思?
想到这小摩根也不淡定了,联合公司的名声在真正的上流社会眼中,其实并不比杜邦公司强多少,一个在火药领域和杜邦公司肩并肩的好朋友,名声在强能强到哪里去?
小摩根想着,谢菲尔德不会得意忘形之下,仗着民主党胜选就过来敲诈的吧?这才几天啊,就算是想要敲诈,也太早了一点吧?
心思急转当中,谢菲尔德直勾勾的看着小摩根,嘴角微微抽动道,“我不是过来抢劫的。”
“威廉你真幽默,以我们的关系,怎么会想到抢劫上面呢?”小摩根强笑着,心中腹诽道,谢菲尔德肯定是心里这么想了,不然不会一眼就看出来自己的想法。
“那倒也是,上流社会的抢劫能算是抢劫么,这叫重整行业秩序。”谢菲尔德老神在在,看破不说破道,“普尔曼公司是国内车厢制造的巨头,摩根家族在铁路领域影响力巨大,在相关衍生产业上布局非常的正常,我手里又没有铁路,连德克萨斯铁路都是别人的,对这个车厢制造公司没有兴趣。我来只是请求我亲爱的朋友你,帮一个小忙。”
“我不明白,你有车厢缺口么?联合公司不是主要发力在海运上么?”小摩根把酒喝掉放下空酒杯,不明白眼前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把普尔曼公司的总裁叫过来,解雇他,这就是我求你帮的小忙。”谢菲尔德嘴角含笑道,“这个人存在耽误我们之间的合作,看到他我就不烦别人。”
“普尔曼公司的总裁是……”小摩根说到这皱着眉,停顿了一下,“罗伯特林肯?你要做什么?”
“他有什么才能?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他就成为助理副团长;没有完成法律学业,他就获得了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成员资格;没有军事方面的资历。他就被任命为军务部长;对外交一窍不通,他却成为驻英国公使?”谢菲尔德哼笑一声自语道,“这种白痴做矿工都是浪费,就凭他是总统的儿子?”
“就算是这样,你知道林肯的威望么?我如果这么干了,共和党人怎么看我?”小摩根双手一摊无奈道,“他是合众国总统的儿子。”
“那我就代表美利坚联盟国请求你,把这个前总统的儿子解雇。”谢菲尔德撇嘴自语道,“我还是奥斯曼的帕夏,我也没把这个身份挂在嘴边上。一出现就做副团长,我告诉你也就是林肯死的早,不然说不定合众国都变成帝国了。”
“你是在报复南北战争!都过去四十年了。”小摩根满脸都是你有没有搞错的表情。
“是啊,你可以这么理解。”谢菲尔德懒洋洋的回答道,“四十年怎么了,我看我祖母的身体,罗伯特林肯的命都没有她长。”
小摩根的眉头紧紧地拧了起来,公报私仇?清楚感觉到小摩根意识流的谢菲尔德郑重的点头作为回应,没错,就是在公报私仇。
“叫罗伯特林肯先生来我这里一趟。”小摩根拿起来电话,权衡之后他做出了选择。
第506章
垄断资本家的友谊
解雇罗伯特林肯是小摩根应该做的事情,谢菲尔德不会抢戏,旁观这件事的发生就可以了,毕竟对于这个人,他觉得没有值得特别关注的地方,唯一的关注点就是对方是林肯的儿子,如果不是摩根父子给了罗伯特林肯一个养老的地方,就凭对方十七项科目挂科十六项的超强实力,奴隶主不弯腰的话根本注意到对方的存在。
但是在这之后的事情,则是谢菲尔德应该亲自动手的,比如放对方提早去见上帝。杜邦公司通过官商勾结是可以搞定的,但是对于一个实力不俗,也算是非常重要的公司。一旦进行诉讼肯定是影响广泛,耗费时间。
那就需要另外一个好消息讨得老佛爷的欢心,亲眼见证过地下金库的谢菲尔德,早就在那个时候开始,就决定做一个孝子贤孙了,罗伯特林肯的命作为礼物非常的合适。
奴隶主已经决定了,就用罗伯特林肯的生命,作为一个合格继承人的必要条件。
小摩根用一个非常正式的借口,在谢菲尔德面前让这个前总统之子滚蛋,谁知道去年的金融危机对各行业冲击巨大,普尔曼公司的业务自然也是出现了下降,在大环境不好的环境当中,这是非常正常的。
同样,因为公司业绩的下降,一个老板要解除下面总裁的职位,也是非常正常的。
谢菲尔德坐在小摩根办公室当中靠近墙角的沙发上,手里拿着自己旗下纽约日报的报纸,听着小摩根施展话术,如何让罗伯特林肯滚蛋。
在这一期的纽约日报上,报纸分析了共和党的众多失败之处,其中有一条就是罗斯福本人是制造共和党内部和睦的罪魁祸首,同时提及了很多大企业对罗斯福本人的指责,认为是联邦政府总找大企业麻烦,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一个新闻真实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就算是当中大多数的亲历者,不会相信报纸上的规划。但是随着时间的影响,谎言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就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公民的判断。
现在的大多数公民不相信大企业对罗斯福的指责,不代表以后就不会相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调查当中,二战刚刚结束,冷战高峰和苏联解体的时间段当中,关于谁拯救了世界的民调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件事。
二战刚刚结束欧洲七成公民都认为,苏联是拯救世界的决定性力量。冷战高峰时期,这个民调已经成了美苏都是决定性力量,到了苏联解体的时候,大多数的人已经认为美国才是单独拯救世界的国家。
到了二十一世纪更不得了了,苏联已经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罪魁祸首之一。也就是炮党烂泥扶不上墙,不然的话,谢菲尔德很怀疑二战根本不是轴心国挑起来的,而是苏维埃和共和国这对难兄难弟。
所以说罗斯福还在总统的位置上还好说,一旦他从白宫出来,谢菲尔德的舆论追杀只会越演越烈,不断的让相信大企业的公民,成为民意的主流。
翻了一页报纸,继续听着小摩根和罗伯特林肯的交涉,谢菲尔德没有引起两人的注意,同时也是想近距离观摩一下罗伯特林肯的表现,结果大失所望,在南北战争之后罗伯特林肯成了差点被提名的总统候选人,他曾三次入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名单,一把八零年年甚至被提交该党全国大会选举,但只得了四票。其后他又有两次被共和党提名,希望能借他早已逝去的父亲的公众形象获得支持。
共和党要是像是这一次罗斯福强推塔夫脱那样的头铁就好了,说不定民主党还会更早的取得执政权。
“罗伯特,你也知道现在国内的环境不景气,我们必须要从多种渠道思考这个问题。”小摩根还在施展九曲十八弯的话术,不直接指出目的,而是不断的进行暗示,“不单单是国内的经济环境不景气,就连国际上也是如此。”
谢菲尔德都快报今天纽约日报对共和党内涵的内容看完了,小摩根才从国内到国外,从经济到政治的话术说完,表示要对普尔曼公司进行调整。做出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准备让罗伯特林肯另谋高就。
在谢菲尔德和罗伯特林肯之间,小摩根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然也不会打电话。
其实养着一个前总统的废物儿子,对摩根家族来说是一个非常合算的事情,还可以利用林肯的影响力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毕竟林肯带领共和党走向巅峰,之后虽然死的不明不白,却死的恰到好处,死了才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可是这一次不同了,比起罗伯特林肯这个老头子的价值,谢菲尔德以及联合公司的价值,更加值得摩根家族珍重,如果谢菲尔德坚持这样做的话,作为联合公司最为珍贵的朋友,他当然最做出对朋友有利的抉择。
罗伯特林肯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不管是怎么挣扎都没有用,成为小摩根释放善意的砝码。
眼见着罗伯特林肯带着迷茫之色离开小摩根的办公室,一句高举着报纸的谢菲尔德才把手放下来,小摩根一眼就看到了旁观者的动作,叹息着开口道,“现在我的朋友,你满意了。”
“满意了!”谢菲尔德带着笑容,昧着良心的撒谎,这才哪到哪,解雇罗伯特林肯自己得到一美元的好处了么?没有,这还远远不够。
只不过之后的事情和小摩根已经没有关系了,谢菲尔德适当的表现出来了出口气成功的表现。解雇罗伯特林肯,小摩根做出这个决定不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