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355

银行家的话一个美分都不值,现在的公民们只想要拿回自己的钱,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只会让银行更快的倒闭,芝加哥联合银行的门口,本地的银行员工十分纳闷,难道是因为自己的银行因为不够无耻,所以和其他银行格格不入?
第460章
宣布降息
一个行色匆匆的中年男子,正好在联合银行门口经过,忽然停下来看着联合银行的牌子,疑惑的问道,“你们的银行倒闭了?”
“看你说的,我们银行当然在正常的营业当中。”站在门口的银行员工不乐意了,虽然平时因为联合银行的利率很低,生意非常不好,但距离倒闭还很远呢。
联合银行门口的冷冷清清让男人大为奇怪,疑问道,“真的,你们银行有什么业务?”
“可以存钱,可以取钱,目前就这么多。”银行员工面色一肃认真的回答道。
男人看着不远处的另外一家银行,自己刚刚从那一家银行取钱出来,银行门口还排着漫漫的长队,而联合银行门口看起来则十分正常,就如同平时营业一样,两相对比,联合银行这边忽然有种特别的安全感,直接开口道,“我要存钱!”
利率在这个时候已经不重要了,能够存钱取钱成功,比什么利率重要的多。
银行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挤兑,这个理论上拥有无数现金的地方,怕的是储户来取钱。成群的储户或取回自己的钱,或将大量的资金转移到其他更安全的机构。同时,并不仅仅是存款人取走他们的钱,借款人也会知道银行可能还完贷款后不能续贷,而选择违约。
对于那些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来说,流动性危机——尤其是缺乏可用资金,融资成本提高以及减少现金流的不良贷款的增加这些问题也是非常致命的。
第一场挤兑出现在罗马帝国,我美利坚堂堂新罗马,出现这种情况丝毫不奇怪。当货币市场投资者得知,该银行的贷款组合出现问题的时候,热钱忽然离开,银行被迫向政府机构借款得以存活。
理论上这是银行度过危机的最好办法,不过合众国并不存在中央银行,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都存在二十年,就在重重反对之下关门了。所以这种一般其他国家银行可以选择的脱身之策,就单独在合众国实现不了。
史上两次建立中央银行的尝试均遭遇挫折:之后再未有建立中央银行的尝试。因为任何银行改革方案只要涉及中央银行的建立,无不遭到合众国公民反对最后以失败告终。
合众国历届财政部长不断扩大财政部职权,采取投放或收回财政部盈余货币的间接调控方式来干预货币市场。由于联邦财政部本身不是中央银行,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亦不能调动各私人银行的储备金,其采取的间接调控方式往往不足以应对突发的金融危机。事实上,它只具有一定的防范金融危机的功能,而不具有反危机功能。
芝加哥每日时报似乎明白自己的无心之失,造成了芝加哥市民的恐慌,作为一个有态度的报纸,主编艾伯特马上开始进行补救,派出了资深掏粪工稳定情绪。
第二天的报纸就以谢菲尔德联合银行的从容淡定,表示没有什么值得恐慌的。
为此还采访了芝加哥联合银行的经理人,并且进行了专题报道,对这种无故的恐慌让银行的经理人谈谈看法,以及联合银行的应对方案。
“我们联合银行的资金储备无与伦比,至于应对的办法么?利率长期比其他银行少一半,吸收的优质客户。如果说真的有应对的办法,我们接到了总部的电话,利率降低到百分之二,比之前还降低了一个百分点。”芝加哥联合银行的经理人侃侃而谈。
“通过降息维持市场流动性,又因为我们联合银行的资金储备无比强大,如果所有银行都能采取降息政策,市场内的现金就会提高流动性。”
联合银行有什么不敢降息的,本来银行里面就没有多少资金,全靠奴隶主在背后支撑,没有多少资金的同时,还没有多少储户,这样一个背靠联合公司的银行,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都已经这么惨了,还怕降息?
而其他银行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这些银行是有很多储户的,这一点比联合银行强很多。悲哀的地方在于,有这么多的储户,这些银行当中却没有多少现金,可以抵抗储户的套现。
这一天的报道过后,联合银行的门口同样出现了长长的队伍,只不过这些人是过来存钱的,如果是一百年后,合众国一旦出现降息,意味着即将开始放水增加流动性。
而没有美联储的现在,眼见着挤兑风波已经冲出纽约走向全国,联合银行宣布降息根本无法增加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因为联合银行根本没钱。
没钱没有挤兑压力才敢这么做呢,布莱尔在纽约联合银行的总部宣布联合银行在全国的银行全部降息,降到百分之二,并且还呼吁其他银行效仿,这样会增加市场流动性。
谢菲尔德当然是最知道联合银行虚实的人,联合银行的钱都是他自己的,刨除这一部分,全国储户加起来的存款都不到一千万,他甚至不知道这不到一千万的现金,到底有多少是联合公司各产业员工的。
联合银行最大的客户就是联合公司的老板,也就是奴隶主本人,有钱不怕挤兑,是布莱尔在这个时候,成为公敌的主要原因。
其他银行手中的资金和账目资金,不可能有联合银行这样的比例,联合银行几乎是百分之百,还要扣除最大客户谢菲尔德,就只是一个能存钱能取钱的银行。而其他银行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已经算是很高了,很多只有百分之五。
这种比例面临挤兑必然会破产,因为银行里面没有钱,只有很多储户。现在联合银行不同的地方就是,自己没有储户没有现金但有奴隶主,其他银行有储户没现金。
“降息?我说芝加哥联合银行怎么想出来这种操作,看来是布莱尔弄出来的。”谢菲尔德把已经抽到底的雪茄掐灭,对自己的节俭行为十分满意的道,“但现在金融机构和银行、信托公司充满了三角贷的情况下,确实是一股清流。”
“为什么你的银行敢这么做?提出降息不是其他银行债务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成为敌人了么?”伊迪丝洛克菲勒不明白,联合银行为什么要这么提议。
“如果我们国家有一个中央银行,降息是肯定有用的。可我们国家没有!”谢菲尔德一挑眉幸灾乐祸的道,“布莱尔声称降息能够避免危机是对的,至少能延缓,不过联合银行不是中央银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负债巨大,不敢跟降息,因为这些银行的账目上就没钱,只有庞大的储户,怕挤兑都来不及呢,怎么会降息?”
“大家都希望挤兑赶紧过去,你的银行竟然要降息,简直就是把他们往死路上逼!”伊迪丝洛克菲勒听了谢菲尔德的话,大吃一惊道。这简直太疯狂了,自己的男人明显是希望挤兑风潮蔓延全国,让所有有问题的银行都倒闭。
“亲爱的,你可不能这么说啊,如果其他银行的现金流是健康的,大家一起来降息肯定是最快平息挤兑的办法。现在大多数银行反对,只能说明他们现在面临的挤兑是有道理的。就算是这次没有因为尼克伯克信托公司的事情,延后个一两年在爆发的话,问题只会更加严重。”谢菲尔德否认了伊迪丝洛克菲勒对自己的诬陷。
奴隶主怎么会希望国内的银行都倒闭呢?就算真的这么希望,也不能承认呐。
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了偶然和必然的之间的关系,中心点就一个,现在其他很多银行面对的困境,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就算是这一次全身而退,如果不改正问题肯定还会重蹈覆辙,而历史给人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不吸取人和教训。
至于布莱尔让联合银行抢戏美联储的操作,谢菲尔德举双手赞成,反正联合银行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把火怎么也不会烧到自己的身上。让市场决定谁最有资格活下来,这不是合众国一直倡导的竞争么,怎么一轮到这些银行家自己身上,就不行了?
降息的作用是让投资扩张弥补消费萎靡带来的增长动力不足,增强市场预期,抑制经济活动在信心缺乏下的萎缩。可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的银行都是面对挤兑风潮,降息对现在的银行、信托公司和金融机构来说,就是盼着他们倒闭。
挤兑风潮很快蔓延到了其他信托机构,并开始向商业银行扩散,连内地银行和储户也已经开始从纽约提取存款。纽约货币市场的现金供应已经吃紧,股市一片惨淡。悲观情绪在蔓延,华尔街上挤满了提款的人潮。即使声誉最好的银行门外,焦急的储户也排起了长龙。
汹涌的提款人潮都堵门了,现在这个前尼克伯克信托公司的董事,竟然想要让大家降息,简直是疯了,难道想让大家一起死?
第461章
既得利益者的阴谋
“让我想想什么时候还有得利的机会!”谢菲尔德还在想着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面孔出面,在布莱尔提出降息政策之后,肯定会遭到不少攻击,怎么维护什么时候维护,这都是有讲究的事情。
虽然脑海中已经想过一万遍,在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当中怎么得利,可脑补和现实终究有差距,如何捞好处还是一个非常高难度的问题,什么时候下场。
“约翰的电话!”伊迪丝洛克菲勒接起电话之后,捂着话筒冲着谢菲尔德道,“找你的。”
身后接过来话筒,伊迪丝洛克菲勒则老实的坐在一边听着两人的对话,“联合银行的经理人在这个时候出来表态,没有你的授意是不可能的,没想到你也提早感觉到了。”
“没有你早!”谢菲尔德飒然一笑,带着玩世不恭的口气道,“其实我当时就有点意外,海因泽和摩尔斯两个投机客,怎么会在铜矿上打主意呢?现在看来他们两个肯定是得到了一些人的默许,甚至是鼓动,亲爱的约翰,能让他们有这么大的信心,如果不是摩根的话,你猜是谁呢?”
话筒那边沉默了一下,小洛克菲勒才说道,“是我,但不是我鼓励的,今天他们两个落到这个下场都要怪自己,而且我知道你的实力,不会让两人的投机行为成功,但是现在看来,你想要的绝不仅仅是给两人一个教训。”
“谢谢这么看得起我,约翰!”瞄了一眼伊迪丝洛克菲勒的愁容,谢菲尔德空闲的另外一只手放在了伊迪丝洛克菲勒的腿上摩擦着,示意不用紧张,口中不停道,“布莱尔的降息呼吁是我认可的,在维护自己员工的事情上,我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劝告。”
“我只是想要给这两个投机者一个教训,但是现在看来,事情好像搞大了。”小洛克菲勒也没有想到,只不过是耍了两个投机客一把,似乎已经超出了一个公司倒闭的影响。
“经济繁荣或者是经济危机,对我们这种公司来说,都没有大影响。至于那些实力不够的个人和团体,就应该被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不变的道理。我不会同情他们,所以这一次的风波,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能接受。”谢菲尔德从头到尾没有要收手的意思,只不过用这些话术搪塞一下小洛克菲勒。
“你到底有什么目的?”这是小洛克菲勒的疑问。
对于这个问题谢菲尔德的回答是,“目前局势不明,谁都不知道接下来往哪走。谈及目的不觉得有些太早了么?企业老板当然比公民们掌握信息多的多,但没有多大预言家的程度!”说的真有道理,简直可以去外交部上班了。
不管小洛克菲勒问什么,谢菲尔德来来回回就是那套车轱辘话换着说,终于让标准石油的掌门人明白了,在奴隶主这里是套不出来话的。
最终无奈的小洛克菲勒决定和自己的姐姐伊迪丝洛克菲勒聊聊,这当然是可以的,谢菲尔德和伊迪丝洛克菲勒换了一个位置,等到伊迪丝洛克菲勒接电话的时候,直接躺下,脑袋枕着伊迪丝洛克菲勒的大腿,满满都是要平躺的独特气质。
伊迪丝洛克菲勒聊了几句就放下了电话,低头小声道,“你是不是心里怪约翰,他不过是给两个投机客一个教训,这两个投机客属于纽约的新贵,而且对一些大企业不太尊重,至少约翰只是想要单纯给两人一个教训。至于知道两人对铜矿感兴趣,而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主要也是因为矿产上联合公司的实力强大,不会因为投机受到影响。”
伊迪丝洛克菲勒把小洛克菲勒的话解释了一遍,说完之后看着奴隶主的反应,以联合公司和标准石油的关系,隐瞒这件事确实有些过分了,伊迪丝洛克菲勒心里甚至做好了,被奴隶主家暴一顿的打算,只要他不生气就好。
“他说的话半个字我都不信,但是因为是你转述的,我就当他说的是真的。”谢菲尔德还维持着平躺的姿势,冷淡的笑着安慰道,“伊迪丝,其实没有什么可解释的,就像是约翰所说,虽然也是被利用了一下,但两个投机者从头到尾就没有能赢我的可能。因为你存在的关系,联合公司和标准石油的关系总体和睦,但我们两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公司负责,所以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这种隐瞒我可以理解,所以我不生气。”
伊迪丝洛克菲勒听着谢菲尔德的话,眼泪在眼窝里面直打转,直接低下头吻住了还没说话的奴隶主,发丝挡住了两人的脸,只能听到啵啵亲个不停的声音。
别说联合公司和标准石油的关系了,后世合众国和日本的关系够盟友了吧。钻石公主号的事情一出,合众国就逼着日本让钻石公主号靠岸,但实际上这是合众国的船,把风险和检测都留给了日本,只把没有感染的公民接回国。
日本人的应对也丝毫不含糊,形式比人强没关系,没法明着反对,就在检测上敷衍,直到合众国把人接走,走了一个正常程序,告诉合众国接回国的公民,有几个检测报告才出来,里面仍然有感染者。
以两国的国力强弱悬殊,尚且可以互相下绊子,更别提联合公司和标准石油,都是实力强大的企业了,所以这件事非常的正常,谢菲尔德也没有怪罪小洛克菲勒的意思,奴隶主发自内心的说,对自己负责理所应当的。
这倒让伊迪丝洛克菲勒产生了愧疚,反过来奴隶主还得安慰她,“这么大的企业,能被私人感情所左右么?换做是我也不会。”
都是常规操作没什么稀罕的,就如同后世西班牙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但却要两日后正式执行,意思用大喇叭喊着说给两天公民逃跑的时间,直接后果就是让国内感觉不安全的公民,赶紧逃离西班牙,把欧盟其他国家也传染。
但这会公开宣布么?绝对不可能,在程序正义的手续下,做出了一个坑别人的决策,这有什么稀奇的?别说小洛克菲勒自称是无意的,就算他是故意的,谢菲尔德也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公司没问题,被算计只能说有的公司确实有问题。
是不是无意现在已经不重要了,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互相隐瞒的两个公司,都已经介入到了这一次的危机当中,尼克伯克信托投资公司在坚持了三天之后,终于对汹涌而来的挤兑低头,海因泽两人顶不住了,两人分别行动,一人安抚挤兑的储户,一人马上向纽约清算中心求援。
纽约的银行家们借鉴伦敦清算所的做法,组建了纽约清算所,纽约清算所建立的宗旨在于消除双边清算,银行之间的分别清算的成本,以及在纽约市的银行数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提高清算效率,降低风险。纽约清算中心建立以后,除了提供同业清算服务之外,还承担起了对银行业进行风险管理与反危机的重要职能。
纽约清算中心已经表现出对恐慌加以有效控制的能力,多次成功化解金融危机,反危机机制主要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清算所通常要求其会员定期提交资产负债表,并通过清算所或州监管当局予以公布。
因此,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以会员制动作的清算所能及时展开调查,获得会员行的资产负债信息,并据此判断遇险会员行的偿付能力,决定是否救助。
在确定救助后,清算所即着手组织其会员行合作行动,统一调配各银行的储备金,为遇险银行提供贷款救助。如果清算所的储备金不足以应对危机,清算所就发行清算所贷款凭证,作为临时性应急货币在会员行之间流通。纽约清算所的贷款凭证是一种临时发行的信用证,贷款凭证借贷方须支付利息,并在短期内偿付,逾期则被罚以高利息。清算所则担任中介,并担保借贷方会按时偿付。
但这一次海因泽和摩尔斯的期望落空了,小洛克菲勒已经首先和纽约清算中心的银行家打好了招呼,以尼克伯克信托投资公司的挤兑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其他银行为理由,阻止清算中心给两人援助,明白地说,清算中心的成员银行并不想继续援助。
两个投机客的求援在源头上,已经被小洛克菲勒掐死。海因泽不得不继续公开宣布,“尼克伯克信托投资公司的资金没有问题,自己的银行也非常健康。我手头的股票没卖出一股,我仍然控制着商业国民银行。目前的糟糕状况都是由清算中心委员会的举措造成的。他们没有在声明中说这家银行是完全有偿付能力的,而是对它的借差夸大其词,从而引发了挤兑,这伙人其实是希望把储户都吸引到他们的机构中去。”
走投无路的海因泽和摩尔斯,把矛头对准了纽约清算中心,认为这是清算中心的阴谋。
“这都是既得利益者的阴谋!”两人对着挤兑的储户大声疾呼道。
第462章
华尔街内战
平心而论,两人的指责是非常正确的,尼克伯克信托投资公司在纽约的金融机构当中,绝对算是一个后起之秀,十年前才刚刚成立,十年时间就成了合众国的三大信托公司之一,发展的迅猛,超过了很多前辈,公司历程就是一个美国梦的典型代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