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355

谢菲尔德不着急离开,又回到了泰戈尔庄园,表示自己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满意。
对于尊贵的客人,罗德里格斯十分的殷勤,甚至准备了两个火辣的拉丁美女,并且深表前几天疏忽才照顾不周。
“太客气了,我可是有家室的男人。”谢菲尔德并不坚定的推辞着,最后道,“那就晚上送我房间吧,到时候我带回国,找个老实人把他们嫁出去。既然这么客气,作为朋友我就说两句,迪亚斯总统已经七十七岁了,我当然是丝毫不怀疑泰戈尔家族对总统的忠诚,不过这个岁数已经比较危险,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我本人并不想看到,总统某一天离开,而我的朋友没有做好准备。”
罗德里格斯一听本来有些警惕,深深的看了一眼谢菲尔德却发现,奴隶主的样子非常的真挚,应该不是有坏心的人。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错误,谢菲尔德做坏事的时候往往是最真挚的时候。
“不知道万一真有这么一天,做什么样的处理最好。”罗德里格斯非常谨慎的问道。
“那当然是民主选举了!完全说得出口,站在道德制高点。那些屁民就爱听这些漂亮话,并且为此神魂颠倒。”谢菲尔德嘴角闪过一抹坏笑道,“稳定的民主选举,对我们十分的有利,因为谁都管不了我们。就算是出现一个强势政治人物,那也是暂时的,政客有任期,但是我们没有,我们一辈子都是老板,已经不可能失败了。击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民主选举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越拖拉就越高效,花费越多越清廉,你赞成的我反对,你反对的我就赞成,最后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选举,不够稳定吧,要是我不喜欢的人上台。”罗德里格斯有些迟疑的问道。
“你看的还是不够透彻,选举出来的洲级议员往上,最多不过千人,他们能够管理这个国家么?”谢菲尔德耸耸肩道,“还不是依靠比议员多上百倍的公务员,这些公务员可不是他们能够拉拢的。”
而在遥远的华盛顿,罗斯福正在筹建一次海军远洋航行,爱丽丝罗斯福的建议已经让总统先生心动了,当然这还需要全体议员的通过,什么都要符合民主程序。
所以罗斯福邀请了民主党的大佬阿尔顿帕克尔来到白宫,在正式宣布之前提前沟通一下,等真的到了国会提出,好取得一呼百应的效果。
来到白宫的阿尔顿帕克尔一听,就知道这是利益交换的绝佳时机,开口道,“总统先生,我可以和民主党内的议员沟通,不过我也会马上进行一个提案,也希望得到你的认可。”
“阿尔顿先生可以先说,我先考虑考虑。”罗斯福倒是没有意外,利益交换是常有的事情,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大家都可以坐下来谈谈。
“哦,是这样的,这一次的旧金山大地震,西南铁路的重要作用已经体现出来了,可是铁路的必经之地,新墨西哥地区,仍然没有正式的行政区,联邦政府对那里缺乏管理。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在新墨西哥地区建州已经可以拿出来讨论了,我们不能重复的犯错误。”
阿尔顿帕克尔便把在阿灵顿庄园沟通的决定,趁着罗斯福需要支持的时候拿出来,强调道,“我个人认为,中期选举之后就可以正式建立州级行政区。新的州长可以参考,六十年前加利福尼亚的建立,由总统任命。”
“在中期选举之后么?”本来一听到阿尔顿帕克尔的话,罗斯福总统心里升起一点警惕,认为这是一个陷阱,是阿尔顿帕克尔代表民主党,想要给中期选举增加一点变数。
现在罗斯福威望这么高,自然是不希望比变数的出现,好的坏的都不行。但是一听到阿尔顿帕克尔是说中期选举之后正式建立,那就不会对中期选举的结果出现影响,就算是出现了影响,也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且阿尔顿帕克尔还主动提出,让联邦政府任命第一个州长人选。罗斯福想来想去,都想不出来一个拒绝的理由,看来阿尔顿帕克尔真的是因为,旧金山大地震发现了新墨西哥地区联邦政府力量薄弱的缺点。
“其实,从这一次的大地震来看,西南铁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罗斯福心思急转,看着阿尔顿帕克尔的表情道,“新墨西哥地区已经是本土没有行政机构的最大一块地方。大地震这一场悲剧的到来,暴露了我们这一个弱点。”
“是啊,新墨西哥地区合众国公民已经有不少,也有很多公司进入发展业务,而我们对当地却没有行政管理,处在一无所知的状态。”阿尔顿帕克尔道,“这么一想,就好像是白宫和国会都遗忘掉了那个地方。”
“我相信这是不成问题的!”罗斯福点头,已经同意了这个利益交换。实际上不论是他想要提议的环球航行,还是阿尔顿帕克尔提议的正式建立州行政区,都是为了这个国家更好。
第442章
勇者变恶龙
刚刚到达休斯顿,谢菲尔德已经收到了阿尔顿帕克尔的消息,知道罗斯福并未对正式建立新州的提案反对,换句话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至于德克萨斯这边的好消息,建墙的提案已经通过了,所需物料当然是从德克萨斯州的企业骄傲,联合公司的旗下产业当中挑选,订单已经下达,从德克萨斯州预算当中拨款。
这两件事都算是好消息,虽然还不足以安慰奴隶主孤寂的心,谢菲尔德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企业老板,简直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太多,都有点鞠躬尽瘁的意思了。
吃下了边界墙的工程,等到新墨西哥地区正式建立行政州,还可以继续作为工程承建。理由有的是,就说当地合众国公民,和边界那边的墨西哥天主教徒信仰不同,总是起冲突,一定要把双方隔离看来,对两国都是好事。
许久不见的麦克海尔和盖尔,终于在百忙当中抽出时间,准备和谢菲尔德聊聊了。回过多年两人已经完全适应了国内的生活,都忙着自己生意。
麦克海尔刚从澳大利亚回来,这一次的澳大利亚之行时间还是很长的,可见是新的用心了,不过好像结果并不好,没有达成什么有价值的目的。
二十世纪初的澳大利亚,最为著名的产业仍然是提供羊毛,至于其他地方么?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认为在国际关系领域“大不列颠无论在做什么都是对的,且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盎格鲁撒克逊孝子知名名不虚传。
正式可以独立发展之后,澳大利亚正式提出白澳政策,禁止一切非白人移民进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对大英帝国的忠心天地可鉴,麦克海尔这一次行程自然没什么收获。
其实谢菲尔德心里觉得,可能麦克海尔要和盖尔换一下,说不定怎么也能有点收获,麦克海尔身上还有一点非白人的特征,盖尔则是纯白人。南方迪克西人都因为经常见到黑人,对这种微小的差异不敏感,澳大利亚人则非常重视这一点。
谢菲尔德虽然怀疑这其中有种族的因素,却没有说出来,开口安慰道,“澳大利亚联邦是一个仍然臣属于英帝国的政治实体,所以,这一新的政治统一体既不必要亦不可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外交政策,外交事务留给伦敦的帝国政府来处理。大英帝国是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有形帝国,英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帝国的外交政策;英国的军事指挥系统是帝国的军事指挥系统;英国与殖民地的经济利益合为一体,形成以英国为核心的经济互利区域。”
“所以自然,我们短时间内不可能想做什么做什么,这取决于合众国能够在伦敦争取到什么,得到伦敦方面的认可,澳大利亚人才会改变态度。”
麦克海尔点头同意了谢菲尔德的观点,点头道,“不过我注意到了澳大利亚人,具有强烈的反日倾向,似乎因为建立海军的事情上,和伦敦有些芥蒂。”
“我们的亲戚还是有些警惕心的。”谢菲尔德嘴角浮起微笑,无非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不过这个非我族类是对准了黄种人身上。
日俄战争之后,澳大利亚对日本的警惕心陡然升高,想要建设自己的海军。澳大利亚人内心不安,这种不安是有道理的,谢菲尔德万分赞成,对日本海军的壮大视而不见,那才是傻叉。
澳大利亚心里的忧虑,一定要大白舰队出动才能解决,首先澳大利亚人是英属殖民地当中最认可血浓于水的,一百年后也是五眼联盟当中最忠心的一个。见到大白舰队之后,澳大利亚人首先感到的不是威胁,而是终于有了可以制止日本海军存在的舰队。
认可血浓于水的澳大利亚,假如大白舰队让澳大利亚看到了,还有一只不下于英国海军的力量可以依靠,从此之后澳大利亚从单纯依靠大英帝国,转变成了在英美两国同时跪舔。
麦克海尔还是太着急了一点,早去了一年的时间,自然是毫无所获。
等到大白舰队出动,谢菲尔德会在之后派出团队去澳大利亚,这件事不要和麦克海尔透漏,省的对方心烦。
“盖尔,别在监狱要人了。”谢菲尔德对盖尔开口,这件事就点到即止,也不是多么光荣的事情,盖尔这两年有点在黑化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这比较令人担心。
随意扯了两句,谢菲尔德便把新墨西哥地区即将建立州行政区的事情说了,开口道,“现在国内股市都火热的不正常了,你们两个人手中有什么股票,债券之类的东西,要抓紧时间处理一下。”
“威廉,你是说有危险?”对刚刚谢菲尔德提及的监狱,盖尔左耳进右耳出,可这件事让他认真起来了,“难道会出现问题。”
“不一定会发生,但我不想被当成草割。”谢菲尔德模棱两可的道,“可能没有这么快,但是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别到时候来不及。一点一点的偷偷处理!”
“好!”盖尔答应的十分干脆,在这方面对谢菲尔德是无条件的相信。又这么一个聪明的朋友,他从来不想太多,跟在后面赚钱就行了。
“会不会和中期选举有关?我们的总统对大企业不是很友好。”麦克海尔把谢菲尔德的担心引申到马上到来的中期选举上,认为罗斯福地位稳固会造成恐慌,“民主党这边的准备怎么样了,有把握么?”
“额,我如果说没有,你会不会很失望?”谢菲尔德摸着下巴有点难以启齿的道,“现在罗斯福多么受到拥护,不用我说,你们去杨基佬的地盘去看看就知道了。我们这边没有事,只能看中西部了,不过么,一旦新墨西哥地区出现行政区,民主党的日子会过的好一点。”
谢菲尔德想到的翻盘点,也是中期选举之后,新墨西哥地区正式建立州行政区,金融业危机如期爆发,加上煽动一下种族主义,看看能不能终止共和党的三期连任。
现在麦克海尔就问这个问题,他不应该问谢菲尔德,应该去问上帝这件事。
“反正最近两年,尤其是日俄战争之后,民主党人对种族问题越来越激进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受到热烈欢迎,影响力越来越大。”谢菲尔德双手一摊道,“一切的结果等下一次大选就知道了,我特么已经输够了。”
席卷合众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时间点才不过是一个开始,千万不要以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席卷全国,受害者只有黑人。在这股思潮最疯狂的时候,有人提出应该对不合格的白人采取强制手段,强制绝育等,防止这些失败白人有后代。
连对黑人族群都没有这么狠,这种行为也是有道理的,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嘛。黑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黑人,相反失败的白人却不能用肉眼看出来,当然要为了全体白人的利益,先把全体白人族群的失败者先弄死。
谢菲尔德只是提醒两个人,趁着现在火热的股市,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资金抽出来。两人收拢了资金之后,再把这件事告诉其他联盟者。以现在股市的趋势,卖出的债券和股票,根本不缺人接盘。
经济危机爆发必然导致大量失业,一旦失业的人多了,心情一定不好,平时很多正常的问题,就看不顺眼。到时候只需要一个黑人抢了我们工作的舆论出现就行了。
那么共和党和民主党,谁更加保护白人的利益呢,从上一次大选就已经看出来了。
所以金融危机爆发对谢菲尔德来说是好事,他现在热切的盼望着金融危机如期发生,可以作为两年后的全国大选一个助力。
至于现在,合众国的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这可以从其乐融融的国会提案当中看出来。像是大家坐在一起,在友好的氛围下,共同推进提案,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但这一次绝对是一个例外,共和党议员代表罗斯福,提出使用海军来一次全球航行。
民主党这边则提出了正式在新墨西哥地区建立行政区,强化联邦政府的权威。两个提案都很快的获得了通过,两个巴不得对方赶紧去世的政党,前所未有的团结在了一起。
如果平时国会是这个样子,公民们就可以畅想美好的明天了,可惜!这个想法就非常奢侈,“我们把军舰漆成白色,表示这是一场和平的航行,彰显国力的同时,也是表明联邦海军是一支和平的力量,而不是像其他国家,当做霸主,走上扩张的道路。”
呃!可能是吃撑了,看着报纸的谢菲尔德打了一个嗝,看着报纸的脸有些羞愧,这算是联邦政府庄重承诺,永不称霸,永不扩张的美国版么?
“又是一个勇者变恶龙的故事!”不咸不淡的自语了一句,谢菲尔德就当今天没看报纸。
第443章
大白舰队起航
“你的保镖头子打来一封电报,说旧金山市政府希望在五个月内,让市政初步看的过去。”安妮抱着儿子出现递过来一封电报,开口道,“催促的很紧的。”
“也就是明年二月份之前?过段时间大白舰队起航,绕到南美的话,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拿着电报端详片刻,谢菲尔德撇着嘴道,“面子工程,不过是一个要钱的好机会,告诉杰斯拉,只要钱给够的话,让我们的员工也辛苦一点,都从保险公司赚不少了,不劳者不得,光占便宜会天打雷劈,宙斯都看不下去了。”
安妮捂嘴而笑,不过面子工程这个词挺合适的,直接抱着孩子像是一阵风消失了,这让谢菲尔德心里非常不舒服,那种工具人的感觉又出现了。
这一封电报上面,说来说去就是面子工程四个字。为了在纽约的大白舰队到达旧金山的时候,让旧金山看起来已经完全从地震当中恢复,所以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和旧金山市政府,对保护伞公司要求,尽快让旧金山看得过去一点。
时间是五个月内,根据现在报纸上已经确定出来的航线,大白舰队将会从纽约起航,绕道南美先实践一下门罗主义,在旧金山停靠,然后赶往亚洲,先到澳大利亚再去日本。
这个路线一看就知道日本是重中之重,如果按照强弱划分的话,应该是先去欧洲再到亚洲,最后返回纽约。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大败俄国,一跃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战后的日本自信心急剧膨胀,甚至可以说飘飘然了。日本开始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和欧美列强抗衡的资本,所以在太平洋和亚洲大肆扩充势力,不仅和欧美列强抢夺市场,还和美英在太平洋上进行了势力范围的争夺。
大白舰队本身就是对着日本去的,这没什么可说的,谢菲尔德只能给与回复,刚刚喘口气,就听到管家来报,哈里博格特已经在等候。
哈里博格特是新奥尔良的学者,最为擅长的是种族问题,也是合众国之内比较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的学者,但实际上并不出名,也没有几本傍身的著作。
奴隶主自然对合众国的文学土壤非常了解,亲爹大英帝国的文学就不能和法俄相比,一群底层建立的国家,更没有什么文化素养了。就算在一百年后,合众国也比以文学出名,杰出代表海明威,水平也就是那样。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就是合众国文坛的国情在此。和迅猛发展的出版业相比,这样更显得尴尬。
哈里博格特进入客厅,带着有些讨好的笑容点头示意,充分的诠释了小知识分子警惕政府,大知识分子警惕民众,我们要警惕右,更要防备左的真实写照。
既然是研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学者,仔细想想也属于正常,信奉适者生存的人嘛。
伸手示意请坐,哈里博格特不敢怠慢直接坐下,就如同一个面临大考的学生一样听话,谢菲尔德打量着对方开口道,“哈里先生好,没想到小小的新奥尔良竟然还能有这样的人才,希望你加入我的团队,帮我做一点事情。”
“威廉先生,在学术界我怎么敢和你相提并论,不论是食物链还是板块漂移,我都拜读过,威廉先生常年都是畅销书统计的常客,听说还把稿费用来捐助慈善。”哈里博格特的样子颇为滑稽,有点想要待价而沽,又不能不恭维的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