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355

“这也是有可能的!”摩根沉默的时候就像是一只野猫,他也在想这个南方的奴隶主来到纽约是为什么?不过拉拢范德比尔特二世那种人,这个操作就算是他也一时之间摸不到头绪,铁路大王的后人还有什么有价值的地方么,“难道是冲着范德比尔特家族的铁路来的?”
似乎现在范德比尔特家族手中,也就只有纽约的铁路系统有价值了,是铁路系统撑起了范德比尔特家族成员的奢侈生活。
“那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父亲!”小摩根一听有些担忧的道,摩根家族对铁路系统的渗透早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渗透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唯一的缺点,就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的铁路网络和洛克菲勒铁路网络。
不过标准石油早就开始发力石油管道系统,当年和斯科特之战当中,就是用石油管道击败了控制铁路的斯科特,让卡耐基的导师惨淡收场。
摩根父子同时想到了,洛克菲勒和卡耐基的恩怨,但是没想到这个恩怨已经解开了。
哈林铁路、哈德逊铁路以及纽约中央铁路,密歇根中央铁路、湖滨铁路、加拿大南方铁路,以纽约为中心的铁路网络,是支撑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基础。
上述铁路当中,已经有不少被摩根通过手段控制在手,不过铁路大王的后代,还是控制着几条关键的铁路线路,万一谢菲尔德是过来和铁路大王勾结挑战自己,这还真是一个麻烦事情。
也是范德比尔特家族,距离创业的故事已经太远了,每次上新闻都是被报道如何奢侈的生活,就连摩根也想象不到,到底范德比尔特家族身上还有什么价值?
太聪明的脑袋就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经过儿子的提醒,摩根也有些怀疑起来。
而这个时候,谢菲尔德已经带着范德比尔特二世的两千万美元的保证,离开了纽约。不知道自己让摩根父子疑神疑鬼了好几天,如临大敌的准备应对铁路系统的挑战。
“约翰根本不知道我来了芝加哥!”谢菲尔德口气当中满是不想努力的苦恼,等着芝加哥第一富婆拉自己一把,活脱脱一个在艰难生活压力下,不得不低头的失败男人形象。
“你要是不带着那个女孩过来,说不定还真能迷惑我!”伊迪丝洛克菲勒撇嘴道,“你和你家老头子差的并不远,难道是过来在我的别墅当中,来一场一对二?”
“你要是不反对的话,其实也不是不行!”谢菲尔德眼珠一转,似乎已经脑补出来了画面,脸上也表情也渐渐地变态起来。
“你想的美!”伊迪丝洛克菲勒气场全开道,“怎么想的?还真想要让我和别的女人一起陪你睡觉?”
“闹着玩呢,伊迪丝!”谢菲尔德摸伊迪丝洛克菲勒的手,感叹道,“这可是第一女首富的手,摸着就是这么光滑,不知道便宜了哪个男人?”
谢菲尔德知道,来到芝加哥,负重前行是少不了的,在说他也确实需要伊迪丝洛克菲勒拉自己一把,如果能够得到小洛克菲勒姐姐的帮助,他套现接盘卡耐基钢铁公司的成功率,就从六成到了九成。
伊迪丝洛克菲勒抹了一把欢愉之后的汗水,似笑非笑的反问道,“约翰找你共同承接卡耐基钢铁公司的股份,你没有钱,就想要从我这里拆借一点?我是不是听错了,你没忘记我也姓洛克菲勒吧,拿我父亲给我的钱,和我们家合伙做生意?生意还能这么做?”
伊迪丝洛克菲勒还是低估了谢菲尔德的脸皮,后者直接点头,表示她猜的完全正确,自己就是这么想的,惦记上了伊迪丝洛克菲勒的三千万美元的资产。
“你也太欺负人了,白吃白睡,还要让我掏钱帮你发展事业?”伊迪丝洛克菲勒不可思议的说道,“我养一个小男人也就是这样了!”
谢菲尔德毫不在意的伸出手指指向了自己的鼻子,悠哉悠哉的道,“难道我的年龄很大么?现在你的小男人就直说了,现金不够,需要你的帮忙,你给不给吧?你不给我,我在你们标准石油的面前就没有一点威信了,约翰估计也不会高看我一眼。”
“我给你!”伊迪丝洛克菲勒沉默良久,咬着银牙道,“不过你要用你的股份做抵押,别这么看着我,我也是为了儿子考虑,给他留一个保障。能够从一个女人身上得到这么多,你也算是到了一个境界了。”
谢菲尔德脸色不变,他也觉得,自己在某个领域已经超越了老头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算是软饭界的王者,美利坚第一软饭王。
第271章
政治布局
“连女人的钱都骗!”伊迪丝洛克菲勒不断的进行着碎碎念,这个男人实在是太没有底线了,似乎是吃定了自己。
“其实想想,你手里那些股票的产业并不多么有发展,至少和钢铁行业比起来没什么发展,不是么!”谢菲尔德还真就进入了被包养的小白脸角色,爬上了富婆的床,一副不想继续努力的样子深情道,“我会害你么?度过了这个难关,我就能一跃成为和真正大商人并肩的存在,可以少奋斗好几年。”
“关键你也的继续继续努力啊!”伊迪丝洛克菲勒坏坏一笑挑眉道,“关键你的本钱还是非常丰厚的,令人迷恋。”
没有一点丰厚的本钱,敢对决实战利器么?谢菲尔德一听这种夸奖,微微一硬以示尊敬。
“看来也真是给您难住了,都能把主意打到范德比尔特二世身上,不过也怪你自己太贪了,竟然想要不依靠被人独立筹钱接盘,卡耐基的钢铁王国,就算是标准石油想要吃了,想要独资控股也是不可能的。”伊迪丝洛克菲勒被睡服之后,也开始设身处地的为谢菲尔德考虑问题,“就一点没有考虑过融资?”
“融资的话,你认为摩根父子会给我钱么?这是约翰和我的对手好吧?我本身没对钢铁行业感兴趣,是你弟弟找的我。其实钢铁行业对我来说并不是十分迫切,只是我这个人对劝说没什么抵抗力,特别这个行业本身还赚钱。”谢菲尔德一点都没有掩饰自己贪婪的弱点,实际上巴拿马运河工程也是这样,要不是盖尔和麦克海尔一顿劝说,他本身也没有介入的准备。
然后介入的行业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刚开始谢菲尔德考虑到在没有别人关注的新兴产业布局,这样投入少回报大。可万一基础行业的霸主和自己不对付,这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现在谢菲尔德明白了,这并不是脑子里一想能停下就停下的事情,如同标准石油硬顶着反托拉斯法,有时候大环境不允许这样做。
谁不想要自己的企业无懈可击呢?就拿联合公司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大地主,可农牧产品没有太高的附加值,于是他就弄出来了连锁超市,需要一个拳头产品,就收购了两大可乐的品牌,为什么要收购两个,让他们两强向斗打死其他饮料厂商。
联合机械公司需要稳定的原材料,就需要一家自己的钢铁厂,有了钢铁厂可以压低成本,有成本优势他又开始制造汽车,制造汽车是因为德克萨斯油田一半在自己的手上。就这样一环套一环的继续下去,涉及的产业越来越多。
归根究底就是想要在最难的时候留一手,防止被别人发现疏忽卡住脖子。钢铁大王卡耐基当初就是一个疏忽,差点被洛克菲勒利用铁矿石打死。要不是反托拉斯法天天找麻烦,说不定早就被工业资本当中最大的标准石油给吞了。
卡耐基没有像是自己的导师斯科特一样,倒在标准石油的铁骑之下,到了今天又给了摩根父子机会,今天他又必须和标准石油站在一起,想办法让金融业对工业的吞噬停止。
“你和那个老女人是什么关系?”返回南方的列车上,眼见着谢菲尔德操劳过度,娜塔莉亚面色不善的质问道,把半梦半醒的谢菲尔德召唤回了现实世界。
“老女人?伊迪丝洛克菲勒?她的年龄其实也不是很大,当然和你是没法比。你正处在人一生当中最为美好的年龄。”谢菲尔德打了一个哈欠,脸上虽然已经有些疲惫,脑子里面已经开始想着对策,想着怎么迎接接下来一轮的攻防。
竟然想趁着自己迷糊的时候,问送命题?小毛妹的想法绝对不会实现。
“她很漂亮么?我一点都没有看出来,和我比呢?”娜塔莉亚非常自信的反问道,“而且我能看出来她的年龄肯定比你大,她哪里比我强了?就是身材比我强一点,我还在成长,以后不一定比她弱了。”
现在就已经不弱了!谢菲尔德暗吞了一口吐沫,带着悲凉之色艰难的开口道,“没办法,现在我有求于人,你也知道一个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除了能出卖自己的身体还能出卖什么?伊迪丝洛克菲勒能够帮助我渡过难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她从我这里也只能得到这个了!”
谢菲尔德满脸的无奈,如果不是手指上刚刚点燃的雪茄有点出戏,完全就是一个被生活压垮的失败男人杰出代表,走投无路之下不得不牺牲身体,换一点残羹剩饭。
“可你明明都这么有钱了!”娜塔莉亚没有相信这种片面的说辞,因为她并不知道谢菲尔德急需要用钱的数额,这么有钱的人也会因为资金问题低头么?
“就像是穷人想要有钱一样,有钱的人也希望更有钱,别指望有钱人因为有钱了,就不再赚钱。”谢菲尔德打了一个哈欠,“我有一笔大买卖,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也是为了生活,有的时候我也要低头。”
再者说伊迪丝洛克菲勒虽然说不是什么绝世大美女,可也能看得过去。谁敢说她是个老女人?自己的老婆都长什么样?心里没点数?
不过眼前的娜塔莉亚确实有资格这么说,因为在纽约的时候谢菲尔德和小毛妹去了一趟照相馆,已经确定了一个基本事实,她已经扛住了时代照妖镜的威胁,丝毫没有因为时代技术的缺陷造成颜值下跌。
也许是谢菲尔德疲惫的脸色具有迷惑性,娜塔莉亚一见到这副无奈和疲惫的样子,心也不知不觉的软了下来,也许男人在奋斗的时候确实会碰到很多无奈。
要是娜塔莉亚知道,现在的低头和无奈,完全是因为谢菲尔德太贪非要吃独食弄出来的,估计心中的后悔之情就会减少许多,可惜,在这之前谢菲尔德已经见好就收,直接脑袋一歪继续迷糊着了。
今年是选举年,虽然在年初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威力,但是按照惯例不到年中的时候,选举就会成为各方报纸的焦点,也就是因为是选举年的原因,很多地方政府都是奔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宁可什么都不做,也不想影响到自己党派的选情。
合众国就没有中庸这个词么?自然也是有的,尤其是选举年,在涉及到选举的问题上,各方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在政府层面,就把中庸这个词汇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传统上,尤其是内战之后,选举对于民主党绝对痛苦的,不管让谁出战民主党也是没戏的。共和党就算牵着一条狗上去竞选,总统的宝座也轮不到民主党人。
不过自从克利夫兰总统突出重围之后,这种局面正在被撼动,内战之前几乎没有挑战者的民主党人,也渐渐地恢复了实力,不用像是从前每次选举,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赢。
那个时候甚至共和党的初选激烈程度,都比和民主党进行全国大选激烈得多。共和党的候选人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党内,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在共和党内部取得候选人提名,几乎就是他奶奶和乔丹在一起都能得到总冠军。
民主党这边根本就是不堪一击,只是今年虽然是选举年,谢菲尔德也不想让选举耽误自己的计划,这一年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让州议院两党比中庸,把自己的事情耽误了。
“罗斯福州长,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我的建议!”马克汉纳看着眼前的罗斯福缓缓开口道。
马克汉纳这一次专门来到纽约,目的就是和纽约州州长罗斯福见一面,希望罗斯福能够作为自己的密友威廉麦金莱的副手,参加这一次的大选。
马克汉纳和威廉麦金莱对美西战争开始时候的态度,过于犹豫和被动,此举其实和后来的战争结果对比,其实是一个减分项。更重要的是共和党内部,因为罗斯福坚定的战争态度,造成了罗斯福威信的大大提升,这在马克汉纳眼中其实是一个威胁。
纽约州又是合众国的经济中心,留着罗斯福在纽约经营的话,说不定会对威廉麦金莱造成挑战,所以马克汉纳这一次的策略就是,拉拢罗斯福和威廉麦金莱共同选举,成为威廉麦金莱的副手。
众所周知,除了华盛顿总统当年的副手亚当斯之外,往后的副总统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权利的,存在感几乎为零。这样就可以把罗斯福晾在一边,不会对这一次的选举形成干扰,而且有一个战争英雄做副总统,也会让威廉麦金莱对战争不热衷的弱点得到弥补。
明升暗降就是马克汉纳的目的,罗斯福看着上门的总统密友,不太确定这是代表谁的意思,便开口道,“我需要时间考虑一下,过几天会给马克先生一个答复。”
第272章
谢氏骗局
以马克汉纳和总统先生的关系,罗斯福必须要想想这个问题,如果他没有政治野心的话,就不会千里迢迢的去古巴,然后回首掏竞选纽约州长。
现在自己在共和党的地位水涨船高,有了一批忠实的拥趸,同样也引来了总统先生的注意,是抛开一切和总统打擂台,还是作为一个合作者,等到羽翼丰满之后独立单干,这个问题要好好想一想。
罗斯福知道现在距离真正的选举时间还早,他还有机会判断如何抉择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这一次的见面只不过双方的一个试探,如何磨合还要看对方是什么条件。
至于民主党这边,候选人呼声最高的仍然是威廉布莱恩,历史在这个时候给谢菲尔德出了一个两难的选择题,他十分讨厌威廉布莱恩的主张,但是这个人十分受到民主党人的欢迎,他又不能做出分裂民主党的举动。
南北战争之后,民主党本来就处在弱势,想要赢本来就不容易,他不能不考虑大环境上的团结,不能破坏民主党本身就不强的基本盘。可对面的共和党人,威廉麦金莱似乎是一个好的人选。
谢菲尔德记得威廉麦金莱是遇刺身亡的,接任者就是副总统罗斯福。谢菲尔德一直希望尽量维护已知的历史,对不认识的人物有着一种排斥感,因为他现在还没有从熟悉的环境当中捞够足够的好处,不到跳车的时候。
出乎维护历史秩序的考虑,别让历史出现大的变动,如果没人刺杀总统,谢菲尔德都想要自己动手。可罗斯福是一个对托拉斯企业十分不友好的总统,罗斯福一旦成为总统,几乎和威廉布莱恩成为总统差不多。
对大企业都是不利的,可比起不太了解的威廉布莱恩,他宁可罗斯福上台。因为他知道罗斯福的一个特点,这个人对权利十分贪婪,曾经想要挑战连任潜规则。第三次竞选的时候,为了摆脱共和党的钳制,单独以新党派的名义参选,造成了共和党分裂,这才给了民主党机会。
那一次的选举对民主党来说,比第一次打破共和党垄断政治的克利夫兰总统选举都要重要,合众国的两党政治才算是恢复了正轨,不再是民主党想赢一次千难万难的局面了。
从这点来说,罗斯福的贪权反而激发了合众国的政治平衡,没有他分裂过一次共和党,民主党就一直要偷鸡选举。
今年的选举对于谢菲尔德来说,就是他不得不看着一个混蛋和另一个混蛋去竞选。就没有心中中意的人选。
“终有一天我会有跳车的实力!”谢菲尔德拿着没有对外公布的,但已经从州议会新奥尔良改建计划草案,开口对着盖尔和麦克海尔感谢道,“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到了选举年,这些政客就像是脑瘫一样,人还在那里,但是灵魂早就被抽空了。实话实说,这一次想要推进项目的时候有些不对,但总算还是拿到了。”
四年一轮选举带来的怪相,因为这是我大美利坚自有国情在此,谢菲尔德就不提了。他知道这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个弱点,幸亏没有碰上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打贸易战,不然光是这个弱点就足够让合众国哭都哭不出来。
曾经某一个人评价苏联和美国的优点和缺点,政治上认为美国四年一次选举的弱点太明显,形成政策连贯很难,只要苏联一直按照自己的目标前进,总有一天会取得对美国的胜利。
可苏联末期出现了一个比较著名的投降派,把苏联的缺点暴露出来了,那就是他想要投降的时候,没有人可以阻止他投降。美国总统想要自己投降,还要看其他人是不是愿意。
在猪一样的对手承托之下,已经略显吃力宰了日德推行广场协议的人类灯塔,没有发现自己的体制问题,就先看见了对手的轰然倒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