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404

  “谢洛夫?他好像是一九二七年出生,现在才不到三十五岁!不会这么快吧?”基里连科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一个和国防部、外交部的平级部门,让一个这么年轻人做主席?”
  “这可不一定,别忘了谢列平三年前接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时候也刚刚才四十岁,他后面的那个共青团第一书记谢米恰斯内做第一书记的时候,就和谢洛夫现在的岁数一样大!”契尔年科说话的时候都有些嫉妒了,对面的那批人年轻的程度简直过分。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谢米恰斯内接任谢列平的位置。而谢洛夫继续担任第一副主席,两人在阿塞拜疆就是上下级的关系,如果谢列平这么安排的话,那两个人都不会不满!”勃列日涅夫梳理了一下谢列平那些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定下了这个结论。
  这句话一出口其他人都是一愣,脸上都露出了沉思的神色,勃列日涅夫这个想法仔细一想真是十分有道理,从人际关系上面考虑这种安排是最合适的决定。
  “是的,这是最合理的安排,不知道谢列平是不是也这么想!”安德罗波夫首先同意了这位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分析,这让勃列日涅夫心中很满意,对这种从人际关系上进行布局,本身就是他比较得意的一个能力,他觉得谢列平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因为谢列平成了书记处的书记,今天晚上的莫斯科有很多人没有早早睡觉,而是在考虑过着其中的变化,不要问谢洛夫为什么知道这一点,这都是看到福尔采娃在自己家之后联想出来的,看到和自己妻子聊得很开心的福尔采娃,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连福尔采娃这种没势力支撑的光杆中央主席团委员都能有动作,其他那些人呢?
  “尤里,听说你去谢列平同志那边做客了?”福尔采娃看到谢洛夫回来微笑问道。
  这种态度既不高人一等也不低三下四,福尔采娃毕竟是中央主席团的正式成员,全联盟妇女的偶像,还是彰显男女平等的形象。自然不需要低三下四,但同样她也仅仅只有这些光环,除了这些光环之外,她就是一个没有基本盘的中央主席团成员。什么时候赫鲁晓夫不在信任这个女人,那她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
  “嗯,老书记刚刚送我回来,我本来还想让他进来坐坐的!”谢洛夫一边脱掉披着的军大衣一边回答,拒绝了瓦莉娅上来的帮忙道,“好好养胎,不要做这些没意义的事情!”
  没有几个男人会躲在福尔采娃的羽翼之下,那些想要向上爬的人完全可以选择苏斯洛夫、科兹洛夫、勃列日涅夫这些人,哪怕是选择谢列平也不会选择她。这就是福尔采娃尴尬的地方,不过这对谢洛夫没什么心理负担,他受到了后世男女平等充分教育,从一定程度上都被那种中国男多女少的情况也扭曲了,所以非常尊重女人,只要对方比自己的级别高。
  对于福尔采娃的善意谢洛夫照单全收,怎么说对方也是中央主席团的正式成员,权利是有的,只是没有势力帮助她把这种权利发挥出来。双方聊了相当长的时间,谢洛夫夫妇才把这个女人送回家。
  “感觉怎么样,你们那群人现在已经让其他人郑重对待了!”瓦莉娅熟练的操作着方向盘,一边还不忘了和自己的丈夫聊天,看看谢洛夫有没有得意忘形。
  “这不是什么好事,我们是一群有权利没地位的家伙,而福尔采娃有地位但没有权利,只有老书记真正在中央主席团站稳脚跟,我们的大厦才不会土壤崩塌!”谢洛夫歪着脖子说道,从表面看起来谢列平他们这些人风光无限,都是很多重要部门的一把手,一群人合在一起的权利大的惊人,但实际上呢?权利和地位严重的不匹配,贝利亚没被干掉之前名义上是二号人物,实际上比任何人权利都大。
  而现在的谢列平呢?级别在他上面的至少还有十几个人,权力上确实能超过大多数的中央主席团成员,但地位上还差得远。赫鲁晓夫把克格勃的地位严重的压低了,现在的克格勃安全干部权利还是那些权利,但地位远远不如贝利亚的时候。当年的内务部是二号人物做部长,现在的克格勃主席连十号人物都不是。
  年初的会议让谢列平的级别提升,从侧面来讲开始让克格勃的级别同时也随着提升,这点整个克格勃都是欢迎的,在这次会议结果公开之后,几乎克格勃所有安全干部都在祝贺谢列平,因为从谢列平的身上他们似乎发现了,改变自己权利和地位不相称的希望。
  在克格勃主席团的会议上,谢列平接受了全体成员的祝贺,随后才开始进行这次的会议。
  “为期一个月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运动,全联盟抓捕了屡教不改的释放人员两万八千人,根据全国安全大会定下来的标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人需要重新进入监狱服刑!”谢洛夫把这次运动的全国统计数据念了一遍然后说道,“成果非常明显,整个联盟有些混乱的社会治安为之一新,看来相当有效果!”
  “这么多人?看来我们的教育真的很不成功!”谢列平很是感叹地说道。
第246章
科学的力量
  谢洛夫站起来摇头感叹道,“这不关我们的事情,党和国家已经在教育上花了足够的功夫!我们教育体系每天都在告诉人民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教育部已经把人类的美德每天都在灌输给人民,已经多到了让人民厌烦的地步,甚至人们已经对这种说教产生了逆反心理。事实表明通过强大的教育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犯罪的发生,还是通过法律收拾这帮人比较好,这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这种情况让谢洛夫想起了他在民主德国修墙的时候,共青团那份未来苏联建设成功共产主义的描述,里面就畅想了监狱已经在苏联绝迹,人们不会在有犯罪的欲望,这怎么可能。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都阻止不了犯罪的发生,更何况美国式那种养猪教育。
  同为警察国家,谢洛夫对美国是敬畏的,敬畏美国人那种成功,两国监狱里面关押的人数差不多,甚至美国可能还更多一点,但人家就能把自己洗的白白的。
  “好吧,这两万人都是你这次运动的成果,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些人?”看着自己的部下,谢列平也是蛮头痛的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苏联刚刚释放了古拉格的犯人还没有多长时间,还不到一年就被谢洛夫抓回来两万人,当然两万不全是释放人员,但也足够说明问题了。谢洛夫这次的全联盟严打的成功表明,一次性释放这么多人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着谁也不知道。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都杀了,嗯,开个玩笑!”看着骤然变色的同事们,谢洛夫示意稍安勿躁道,“我们的法律体系原则上是不杀人的,而是让犯罪分子创造出来价值弥补国家在他犯罪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本来我们有这种机构,就是古拉格。但现在第一书记已经废止了古拉格的存在,所以简单来说,我也没有办法,先关监狱里面再说吧……”
  抓回两万人的谢洛夫也不太敢在这件事情上犯浑,真要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重开古拉格把这些人劳动改造,当然这些人也不都是犯罪分子,比如还有三百多个阿訇以及卡德波夫少将辨别出来的大概不到五千的极端份子,这些人来自高加索和中亚地区。抓捕宗教份子在苏联就是政治正确,谢洛夫自认为还是比较仁慈的,至少没让这些脑子里面都是真主的家伙去死对不对?
  谢洛夫对于地球上所有的宗教都是一视同仁的,有用的时候就用一用,没用的时候就收拾一下,比如在这件事情上谢洛夫就本着尊重所有宗教的原则,考虑到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有的不吃猪、有的不吃牛、有的不吃狗、有的不吃鱼等等,确定没有触碰到所有忌讳后,谢洛夫给卡德波夫少将的命令是,让这些宗教份子给我吃素,大家公平一点,一视同仁。
  这次的克格勃主席团全体会议还决定了一项新的任命,就是任命克格勃秘密警察总局局长阿厉克赛中将为内务总局的局长,也就是内务人民委员。秘密警察总局由苏联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席卡德波夫少将接任。接到任命后阿厉克赛中将对克格勃全体主席团成员表示感谢,内务人民委员会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当中处在一个不好确定的地位中。
  比起一般的总局单位,内务总局的编制太大了,全联盟几十万内务警察都是归内务总局管理,各级的内务总局、内务局、内务站都是这个部门的下属单位。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人民委员会合并之后,内务总局就相当于全苏联的警察力量被吸收进了克格勃这个安全部门当中。
  阿厉克赛很谨慎的对谢列平和谢洛夫表示了友好,同样出席的列宁格勒克格勃主席和乌克兰克格勃主席也随着众人鼓掌,但两人的掌声明显要热烈一些。
  “这几天你总是在技术管理总局呆着,出了什么事情?”散会之后谢列平把谢洛夫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虽说马上就要离开克格勃进入书记处工作,但只要在年底之前把工作交接完就行了,赫鲁晓夫没有催促他。就像谢洛夫说的那样,谢列平已经感受到了这种超乎寻常的信任。
  “马库斯沃尔夫从联邦德国偷了,不对,获得了一批电磁灶作为样品!我让技术管理总局进行仿制,结果总是不过关!”谢洛夫相当不客气地说道,“都已经一个月了,现在我似乎要重新评价一下技术管理总局的工作态度了,很令人失望!”
  “电磁灶?什么样子的东西?厨房用品么?”谢列平听了也很感兴趣,似乎自己这个副手从厨房辩论之后就像是着魔了一般,开始对各种厨房用品进行收集和仿制,不但利用克格勃收集这方面的民用情报,连盟国的情报组织都被动员起来。成果谢列平倒是看见了,目前苏联最为现代化的厨房就在第一副主席的家中。
  “是这样的,我给你画出来!”谢洛夫很快把后世电磁炉的形状从画板上画出,指着电磁炉道,“理想中的改进样本就应该是这样的,不过似乎技术管理总局的技术储备不够,弄不出来令人放心的产品,我准备去一趟其他单位找几个专家来!”
  谢列平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其实并不关心这种东西的出现。想要把电磁灶变成这么小的电磁炉谈何容易,自己的主要助手似乎真的和厨房用品干上了。一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总是去偷民用科技,似乎很有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
  把脑海中奇怪的想法甩出去,谢列平想起了一件事情问道,“你曾经对第十总局下令,封存一批档案,有没有这回事?”
  “卡廷森林的档案么?还有乌克兰消灭富农运动,哈萨克的城市化档案,这批档案是我下令封存的,其实我想像是古拉格的档案一样都烧了。”谢洛夫心中一动,明白了自己的老大也知道这批档案的存在,而且看起来很相当的关心这件事情。不然也不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早在两年前我刚刚接任克格勃主席的死后,就看到了卡廷事件的档案,当时我还建议第一书记把这些档案全部销毁,就像你销毁古拉格的档案一样。不过第一书记没有回应。”谢列平叹了一口气,告诉谢洛夫自己早就看出了这方面的问题建议销毁档案,但赫鲁晓夫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谢列平给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的报告。报告核实卡廷惨案中被枪杀的总人数为21857人。报告强调档案馆继续保留这些人的人事档案对苏联和对波兰朋友已无必要和价值,而且“一旦泄密,必将危害国家”,因此建议全部销毁。
  幸亏赫鲁晓夫也知道这件事情对苏联的影响重大,不然把卡廷事件当做是斯大林罪证可就麻烦了,在这个问题上克格勃的一二把手意见是一致的,涉及到两个国家大事绝对不允许有一点马虎,迟早一定要销毁这些档案。
  正常情况来讲,就算是政权出现了更迭也不会出现这种危及国家的档案泄密的情况。这点谢洛夫不得不佩服戈地图和契丹人这对世纪组合,在两个人的配合下,经济情况远远比同时期中国要好很多的国家被弄解体,而且还泄露了这种要命的档案。
  “等一等吧,等我在书记处的工作顺畅了一些,在和第一书记说销毁档案的事情!”谢列平刚刚进入书记处工作,还不能这么快就表达意见,说到这谢列平看了一下时间,觉得自己应该回去了,吩咐了一下谢洛夫组织卢比杨卡的工作,自己马上离开了克格勃总部前往克里姆林宫。
  在谢列平没有卸任、谢米恰斯内还没有到来的这段时间,卢比杨卡的权利处在一个真空期,甚至这座总部大楼的干部都认为谢洛夫会刷新克格勃一把手的年龄纪录。刷新是刷新了,不过刷新的这个人不是他,而是谢米恰斯内。
  谢洛夫听到这种传闻后严令各部门不要造谣,等待新任主席来到卢比杨卡工作,自己只是在这段时间暂时代理一下克格勃的工作。像是这种组织严密各司其职的部门,其实除非大事发生,不然一把手消失几天也没什么关系。
  其实谢洛夫很想去一趟古巴看看,当然在这件事情之前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这件事以谢洛夫的知识水平是搞不定的,毕竟不是蔬菜大棚这么简单,目前他手中有立方氧化锆的样本,立方氧化锆后世被称为苏联钻,为了克格勃的经费问题,谢洛夫不得不把这个脑筋打到假钻石的身上,这就需要科学家的帮助了。
  目的地是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列别捷夫是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列别捷夫活着时候最大的贡献,就是在那个苏联被全球封锁的时代中,合成了丁钠橡胶作为自然橡胶的代替品。把立方氧化锆交到研究所的科学家手中,表明法国科学家制成的样品后,果然引起了一个叫做希科夫的科学家兴趣,表示自己愿意试试改良法国人的技术。
第247章
加加林
  所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现在谢洛夫觉得这句话简直无比有道理。英法不就是因为科技的地步玩殖民帝国么?不然就他们本土那点人口怎么可能会成为全球大国?现在的世界以道德包裹住了帝国主义的内核,但千万不要以为世界就真的和平了。和平是建立在双方实力对等的基础上,比如美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但不代表苏联和土耳其也可以保持和平。
  历史上的库尔德工人党在八十年代成立,当时的苏联确实处在巅峰期,至少在一九八七年戈地图开始疯狂改革之前,没有任何人能预测出来苏联解体,就算是有也会被当做疯子。现在提前了大概二十年,谢洛夫指挥克格勃开始对传统意义上的库尔德斯坦地区进行了探查。在这个共产主义战斗力爆表的时代,苏联随便扶持起来一只武装力量加以思想上的武装,基本上就可以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吊打对方。
  常凯申同志曾经让美国人无比的失望,美国人做梦也不会相当自己这么大的支援力度,武装起来的部队竟然连一群叫花子都打不过。但进入到六十年代美国人就不会这么失望了,很快他们就会发现,在两只武装受到美苏双方同样力度支持的时候,美国人支持的武装通常都是处在被吊打的那一边。如果以六七十年代的对抗作为标准,人们能得出来一个结论,那就是美制武器似乎不是苏制武器的对手。
  南北朝鲜、南北越南都证明了通常情况下有思想加成的一方战斗力比较强。既然是这样,那问题就是简单了,这个世界的共产党还是有些少,广阔的第三世界国家共产主义运动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谢洛夫决定和黑叔叔们好好谈一谈,反正死的又不是苏联人,苏联最不缺的就是地面战争中的各种武器。
  他也不怕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发现,如果美国人非要架势战斗机带着导弹去炸拿着半自动步枪的黑叔叔,谢洛夫表示十分欢迎,你有钱你就炸。
  “库尔德斯坦地区共产主义小组报告!”拿着这份从亚美尼亚克格勃交上来的调查报告。谢洛夫边看边在脑海中推演,凭借库尔德人的力量拆了土耳其似乎不太可能。更何况在关键上的达达尼尔海峡问题上,库尔德人对苏联没什么帮助,他们聚集在土耳其东部,不过却可以作为一直辅助力量。
  “按部就班的发展就行了,告诉亚美尼亚克格勃主席伊格尼斯扬同志,我们有的是时间,要么一直都不动手,要动手就要成功!在此之前哪怕是装死也不能暴漏!”谢洛夫把关于库尔德斯坦共产主义小组的报告收起来,专门叮嘱了一下亚美尼亚的克格勃主席。把自己的意见让伊塞莫特妮发出去。
  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仇恨比天高比海深,但仇恨最大两个民族还不是俄罗斯和土耳其人,苏联境内的民族和土耳其人仇恨最大的是亚美尼亚族。到了今天西亚美尼亚还在土耳其的手里,伊格尼斯扬听名字就知道是亚美尼亚人的名字,谢洛夫害怕这个亚美尼亚克格勃主席一时被仇恨冲昏头脑暴漏了克格勃的谋划。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要是一不小心打乱了克格勃的部署,这个损失可不是一个共和国克格勃主席能负担的起的,这点谢洛夫必须和对方先说清楚。要不是伊戈尔离开了高加索,他肯定不会让伊格尼斯扬盯着土耳其的情况,哪怕是暂时盯着。
  西亚美尼亚在谢洛夫谋划中已经是苏联的一部分,只要现在土耳其的核导弹还有美国进入越南战争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就可以付之于事实,不过在这之前,他还需要找到更多力量支撑自己的计划,苏联亲自下场收拾土耳其毕竟风险太大,索性土耳其并不缺乏仇人。应该说每个民族都不缺乏仇人。
  最让谢洛夫惊讶的是土耳其的粮食竟然能自给自足,暗道,“这年头是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在农业问题上对苏联指手画脚?哦,人均只有苏联的三分之二,这还可以令人接受!”一个粮食能自给的国家在面对封锁的时候有抵抗力,谢洛夫很是可惜的放弃饿死土耳其人的计划,最后下令克格勃一定要调查清楚土耳其的产粮区在什么地方,未来可以吞并或者把这块地方送给库尔德人。
  要不说美国人确实是一个好老师,通过经济封锁禁止这个国家进出口真是一步好棋。后世美国人接连用这个手段封锁了伊拉克和朝鲜、至于两个国家因为粮食不能自给自足饿死多少人,这怎么会和人类希望自由灯塔有关系呢?明明是因为两个国家独裁的关系,人类希望封锁你们国家让你们的人民饿死,那是为了你们好,不饿死你们的人民你们危害世界和平怎么办?
  “好了,今天的行程是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来吧,我们去拜访一下未来的太空人!”把亚美尼亚的事情先放在一边,谢洛夫让卢卡妮准备汽车,时间不长便离开了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前往目前处在绝密的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后世的尤里·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
  在这座目前处在绝密当中的星城当中,谢洛夫见到了苏联目前最为卓越的航天专家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科罗廖夫是乌克兰人,这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第一个金星探测器、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名女宇航员上天。可以说冷战时期苏联除了在登月上输给了美国,在任何方面都是赢了美国一筹。
  但后世一提起航天工程人们总是能想到登月,所以美国的知名度更高一点,这也很正常,苏联解体了,连国家都没有了,自然所有的成绩都不会被宣扬。但谢洛夫这个时代,苏联的航天是可以把美国人吓出尿的存在。科罗廖夫唯一的小瑕疵,可能就是对洲际导弹没什么兴趣,远远不如后来的继任者对苏联洲际导弹的贡献大。
  “科罗廖夫同志,看起来还算不错,我们的第一位宇航员选好了么?”谢洛夫看着忙碌的科罗廖夫问道,其实就是想看看人选是不是后世的加加林。
  “选好了,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他对我们的飞船很珍视,同时严谨和敬业精神都很好,相信一定能完成我们苏维埃的理想!”提到这个问题科罗廖夫显然很是兴奋,似乎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满意,“谢洛夫第一副主席,你想见一见这个小伙子么?”
  “哦,为什么不呢?未来这个人说不定我想见都要排队呢?”谢洛夫带着笑意调侃道,随后脸色转而一正,“我们都明白这次的载人航天旅行事关重大,不看看我们的太空人,总是有些不放心!”
  “好的,去把加加林叫过来……”科罗廖夫通过话筒对着楼下的离心机喊道。谢洛夫眉毛一跳,果然还是这个熟悉的名字最终被科罗廖夫选中。
  没有五分钟,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加加林就来到了控制室,这身着装让谢洛夫好感顿增,因为前世他在工厂上班的时候,也是这么一身打扮,只不过他只是一个蓝蚂蚁,对方则是人类第一个宇航员,虽然这套工作装都是一样的土。
  “谢洛夫!”谢洛夫等着加加林敬军礼完毕首先伸出了自己的手,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载人航天的项目,换句话说加加林上天是非常有风险,哪怕是真实历史中他已经成功了,也不能成为这次必定成功的评判标准。
  “加加林,你好,谢洛夫同志!”加加林的目光从谢洛夫的肩膀上一扫而过,今天他穿的并不是礼服,肩膀上没有象征着军衔的肩章,相反则是克格勃的俄文字母缩写。
  “哦,我是克格勃的安全干部,你可能更理解另外一层意思,我是一个肃反工作者!”谢洛夫笑了一下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看到加加林他有一种自己老了的感觉。眼前的加加林毫无疑问是个年轻人,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因为宇航员训练的健壮身体和昂扬的斗志,让谢洛夫这种终年干着阴暗勾当的家伙有种排斥感。
  招呼加加林过来,两个人坐在角落的椅子上面对面的聊天,看起来加加林对即将到来的载人航天充满了憧憬,谢洛夫忽然说了一句,“你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相信你也知道其中的风险,我是说如果,你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了么?”
  “是的,我已经好了一切准备,哪怕是为国捐躯!”加加林表示自己清楚的知道风险。
  “你一定会成功的,你才是我们这个国家的英雄!”谢洛夫深深地看了对方一眼,重重的敬了一个军礼。这是表达对真正舍生忘死的航天英雄足够的敬意,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载人航天,从目前的试验结果来看,苏联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保证一定能成功。加加林能够承担风险冒死上天,足够让所有人尊敬。
第248章
假宣传部
  人类第一次载人航天即将成为现实,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科罗廖夫还没有定下最后的日子,但深刻了解目前苏联国内气氛的谢洛夫知道,这个日子是越快越好,一定要赶在美国人的前面完成。以目前冷战中美苏之间双方深刻的敌意来看,一旦苏联首先完成壮举,美国立刻就会不计血本的投入巨资追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