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404

  名义上柯西金是政府的一把手,也不能说柯西金没有势力支撑自己。但比起上述三人的势力,柯西金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想要扩大出来似乎也不容易。还有就是苏斯洛夫,苏斯洛夫从表面看上来似乎没什么,也看不出来有多少人拥护他。负责意识形态的苏斯洛夫主要的作用在于自己的威望,而不是手下有多少能人开疆拓土。
  这个威望可以理解为二号人物的威望,对于谢列平集团非常有用,对于勃列日涅夫只能说是锦上添花,只要勃列日涅夫打倒了谢列平和波德戈尔内两人,到时候苏斯洛夫利用威望的制衡能力就会大大削弱,从勃列日涅夫上台十年之后,可以说集体领导已经只存在于全国大会的主席台上。
  从时间上和受到打击的严重程度上来讲,排名的序列是一样的,就是谢列平、波德戈尔内、苏斯洛夫和柯西金。谢列平和波德戈尔内都被迫退休,苏斯洛夫见到已经无法逆转加上身体原因,勃列日涅夫没有像是对待前两个人一样逼迫他退休。柯西金的势力仅限于政府是最好摆平的,所以最后一个受到打击。
  谢洛夫分析了半天,觉得赫鲁晓夫如果保不住,谢列平他们的策略就是拉住三驾马车之一的柯西金,让在集体领导之下的威望很高的苏斯洛夫中立,这样才能顶住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尔内的攻势。找机会一定要让苏斯洛夫知道,他的威望在集体领导之下有用,一旦他们这些不服勃列日涅夫的势力被清除,只有威望的苏斯洛夫也就不重要了。
  这些分析都是建立在少一个人的基础上,那就是现在的二号人物科兹洛夫,他比勃列日涅夫小两岁,入党比勃列日涅夫早五年。由于科兹洛夫与以列宁格勒为主的大型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联系密切,而赫鲁晓夫的几乎各项改革措施,为垦荒而加大对农业的技术设备投入、工业和建筑业的改组、裁军和发展火箭核工业,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科兹洛夫的地位上升很快。可科兹洛夫有病,就算是推迟两年出现发病也改变不了什么。
  一只手摸到谢洛夫的脸上,瓦莉娅依偎在丈夫的怀中不悦道,“在想什么?难道我没有满足你?”
  “没有,我在想你们乌克兰的事情。”谢洛夫打个哈哈准备睡觉。
  这个答案显然没有让瓦莉娅感到满意,耍脾气的拽了两下丈夫的胸毛说道,“推行俄语的计划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比较顺利了,不过谢列斯特还是有些不满意。那边的隐形阻力非常大,这和谢列斯特的工作有关!”
  “慢慢来,我的维纳斯!”谢洛夫低头吻了一下女人的额头,不论是从任何角度来讲瓦莉娅都算是一个美女,真正的美女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出现变化。就算是她们老了也能看出来年轻时候的样子。
  睡觉!该做的都做了,谢洛夫也不能所有事情都替谢列平考虑。不过他模模糊糊的有了一个想法,如果赫鲁晓夫真的保不住,既然大家都说要集体领导,那就到时候提出看看能不能实行,反正就算是拖时间也是对他们这些人有利,毕竟谢洛夫他们的年龄小。
  做好完全的准备,至于结果要交给老天。第二天早早醒来的谢洛夫刷牙洗脸,穿上军服愕然发现自己的腰带似乎到了寿命,转头喊道,“瓦莉娅,克格勃发的武装带放在哪里?”
  一阵匆忙的脚步声,瓦莉娅小心翼翼的把儿子放在床上,有些迷糊的轻抚了一下耳梢金发问道,“哪一种?”
  “就是腰带头是红五星上面刻着党徽的!”谢洛夫想了一下说道,把镰刀锤子刻在裤腰带上,也不知道那些供应企业是怎么想的,可能是苏联没有这方面的忌讳吧。不对,那些企业本身就是克格勃的,这么想不是在说自己么?
  吃完饭谢洛夫就去了第三总局的总部,他已经对这种折返跑式的上班路线感到了厌烦,除了第一总局和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的距离特别近之外,克格勃剩下的单位遍布整个莫斯科,到时候有一点好处,可以在莫斯科周围的驻军没来之前就能控制城内的动静。
  刚到军事管理总局的总部,就迎面撞上脸色冷峻的巴甫洛夫少将,见到谢洛夫之后这位第一处的处长才脸色略有缓和,“怎么了?难道国防部的将帅过来骂你们了?”谢洛夫仔细一想好像最近没得罪红军啊。
  “是格鲁乌的干部过来看望第一副局长!”说到这里巴甫洛夫少将抽抽鼻子,很是冷淡的道,“从走路的样子就能闻出一股熟悉格鲁乌的讨厌味道……”
  第三总局和格鲁乌在某些方面存在职权交叉,所以其中的关系有些不睦。谢洛夫笑笑没有出声,好像这么设计的人就是他自己。
  “好了,格鲁乌也有我们的联络代表,大家都是一家人。”谢洛夫安慰了一下自己的部下道,“你应该知道我们克格勃对格鲁乌是有工作监督权的,他们的涉外情报工作都是由我们安排,都是一个部门的同志,不要带着情绪工作。”
  说完话谢洛夫就去了第一副局长的办公室,本来他还以为是从阿塞拜疆过来的人,进去才知道并不是,所以马上离开进行自己的工作,首先就是年底对中层军官的考核与鉴别工作,这点军事管理总局的意见非常重要,政治上不可靠的同志是不能被信任的“把二十三塔曼师的参谋长伊万巴格拉米杨少将的简历拿过来,我要看看……”
第241章
我的工作
  伊万·伊万诺夫·赫里斯托福罗维奇·巴格拉米扬少将,塔曼师正式名称近卫第二十集团军,第二十三近卫塔曼斯卡亚摩托化步兵师。
  巴格拉米扬少将三十八岁,对于这个大哥谢洛夫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就是正常的从军过程而已,他是巴格拉米扬元帅的二儿子,至于为什么谢洛夫要管他叫大哥,那是因为巴格拉米扬元帅的夫人塔玛拉婶婶在和元帅结婚之前有这么一段过去。
  当时巴格拉米扬因为倾向于革命,而当时高加索地区的宗教氛围非常浓厚,塔玛拉便于一个军人结婚,很不巧的是那名军人在后来的战争死在前线,苏维埃建立以后巴格拉米扬听闻后,赶回村子找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尽管此时塔玛拉已经怀有身孕,但巴格拉米扬还是与之成亲。婚后不久,塔玛拉便生下儿子,取名为莫夫谢斯,巴格拉米扬视同己出。
  所以小时候谢洛夫印象中的大哥其实是两个人,第一个是塔玛拉婶婶原来的孩子莫夫谢斯,另外一个就是现在的塔曼师参谋长,伊万·伊万诺夫·赫里斯托福罗维奇·巴格拉米扬少将,谢洛夫不得不佩服这具身体本来的主人,这么会来事,怪不得父母在基辅会战中战死后,巴格拉米扬对他这么好。
  军事管理总局对红军的军官进行筛选,确保所有的军官都尽量忠诚可靠,这位大哥今年刚刚被提拔为少将,这也和军事管理总局给出的评语非常有关系,至于作为军事管理总局的局长,是否利用职权,谢洛夫敢保证绝对没有,因为他就是局长,可以为自己作证。
  一只手拿着大哥的档案,另外一只手在大腿上有节奏的敲击着,如果这位大哥一直在莫斯科周围服役,很容易被有心人盯上,这不但会对巴格拉米扬元帅的风评造成影响,还可能有人借故攻击谢洛夫。
  过了一会看完档案的谢洛夫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沉思了片刻自语道,“首都目标太大,应该把他送到民主德国的西方集群中做坦克师的师长,能力上也足够!再者就算是裁军,苏联也不会裁到西方集群的!”
  至于其他的方便就更多了,比如谢洛夫和斯塔西的关系,他可是一直在致力于重建九国情报局的,还不是希望特工组织互相抱团取暖,免遭本国政府的打击?他养着勃列日涅夫的女儿不也是为了未来万一没玩过人家,希望勃列日涅夫投鼠忌器放自己一马?至于勃列日涅夫的儿子,谢洛夫已经从特工城挑好了人,准备潜伏在勃列日涅夫儿子的身边。
  克格勃的第三总局职权仅限于中级军官的考察,少将以上的军官就是高级军官了,国防部也不会让军事管理总局管,但谢洛夫可以给出建议提供一个军官适合工作的方向。招呼进来伊塞莫特妮把档案封存,他继续翻看其他人的档案。
  国防部毕竟也是强力机关,对待同样是强力机关的国防部,谢洛夫必须发挥出军事管理总局的最大能力,必须在红军的中级军官中建立广泛的存在感,如果能让军官同时为克格勃服务,那更好。阿厉克赛曾经说,克格勃让人畏惧的地方,就是能在中央主席团和地方干部的中间建立一层隔断感,处在中间的克格勃可以切断苏联领导层和地方干部的联系。
  如果地方干部和中央的联系被克格勃所阻隔,那说明克格勃真的发展到了令人畏惧的时刻,他希望谢洛夫不要往这方面想,就算是可以做到也不要显露出来。一旦被发现克格勃可以阻碍中央和基层干部的联系,贝利亚的下场就在眼前,因为只有斯大林死后贝利亚可以做到这一点,斯大林活着的时候贝利亚都做不到。
  保持中央和地方干部的联系,让中央主席团可以随时和地方干部建立联系是必要的,这样克格勃可以让中央主席团看到他们自认为看到的真相,阿厉克赛的这些话非常有道理。谢米恰斯内时期的克格勃就有这样的能力,这显然和赫鲁晓夫放纵的态度有关系,也正是因为克格勃的反戈一击,让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开始对克格勃再次开始限制。
  身为第一书记亲手建立护卫自己部门的第一副主席,谢洛夫这时候想这些事情似乎不太好。但随着赫鲁晓夫的改革越来越深入,他必须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能保住赫鲁晓夫当然最好,可万一保不住呢?
  “谢米恰斯内怎么在后期像是个叛徒一样?出的都是昏招?”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中国西北的边民逃亡也是他策划的,简直就像是隐藏在谢列平集团中的一个叛徒。
  下午时间谢洛夫则到了第二总局的总部批改报告,关于克格勃进驻企业的代表地位问题,主要面对的是平时负责政府方面工作的柯西金。下午时间谢洛夫陪同着自己的老大来到了苏联部长会议大厦,大厦就在广义上的克里姆林宫中,赫鲁晓夫过来也很方便。
  这件事情在赫鲁晓夫那边已经通过了,所以克格勃方面主要和柯西金讨论的细节问题,那就是负责安全和监察工作的第二书记,到底是归谁管理。
  “企业的第二书记自然是直接向赫鲁晓夫同志负责,柯西金同志。他们毕竟是克格勃的安全干部,如果让别的部门管理总是有些奇怪!我们部门和国防部、外交部历来都是对总书记负责的,从斯大林同志的时代就是这样了。当然这不是对政府工作的不尊重。毕竟两年前开始的欺上瞒下行为已经非常严重,第一书记同志对这件事情非常关注……”考虑到谢列平的盛气凌人,和柯西金的谈判是谢洛夫首先开口的,谢列平是那种对属下很放心的那种人,在有了更好的目标后,通常就不会在意这种谁先谁后的无聊问题。
  如果不是苏联出现了梁赞州那档子事,赫鲁晓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想起来建立监察机构,克格勃的机构直接对第一书记负责,这是传统。柯西金也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坚持,因为这是赫鲁晓夫确定的事情。像是国防部、外交部和克格勃是一级部门、而苏联部长会议下属的类似于石油工业部那种部是二级部,克格勃合并的内务部在赫鲁晓夫时代因为备受打压,在合并之前的级别也是二级部。合并的之后的克格勃已经隐隐有了贝利亚时代超级部的风采,不过在克格勃露出獠牙之前,名义上和国防部、外交部没什么区别。
  当然苏联部长会议下面也有一级部的存在,比如柯西金现在兼任庞大的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主席,作为赫鲁晓夫的助手,柯西金一直都在经济部门工作,加上苏联政府本身就比较弱势,所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谢列平他们争论。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意见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这让谢洛夫不由得暗松了一口气。
  “老书记,你觉得柯西金这个人怎么样?”出了克里姆林宫后,和谢列平一起离开的谢洛夫问道,他很想知道谢列平对这些人的观感。
  “技术官僚,从经济角度上面来讲,没有比柯西金同志更加适合管理经济的人了。”谢列平想了一下说道,“柯西金看起来很好说话,有点和勃列日涅夫同志差不多……”
  “……”对于柯西金的评价按照历史上来讲倒是没错,不过这么评价勃列日涅夫到底是哪来的自信?什么样的老大能教出来什么样的部下,怪不得谢米恰斯内敢把勃列日涅夫派来的第一副主席派出去主管亚美尼亚的安全工作,最后让勃列日涅夫都无法容忍。
  今年的新年谢洛夫一家没有在家过,而是去了巴格拉米扬家过年,一家子的拜访让巴格拉米扬夫妇很高兴,正好两个大哥和一个姐姐也都在,巴格拉米扬的别墅中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尤里,叶卡捷琳娜,你们真是好长时间没来了!”塔玛拉巴格拉米扬很高兴看到两个人来做客。
  “尤里在克格勃工作,总是和国防部的人有摩擦,所以才不能总过来,也是害怕巴格拉米扬叔叔受到影响!”瓦莉娅带着温婉的笑容为自己的丈夫做出了解释。
  “你们对待格奥尔吉的工作确实过分了一些,他已经退休了,你们就不要派人继续骚扰他了!”巴格拉米扬口中的格奥尔吉自然是指朱可夫,在朱可夫下野后只有为数几个元帅仍然敢不在乎压力和他交往,经常去朱可夫家做客,冒着风险与朱可夫保持深厚友谊的只有巴格拉米扬、华西列夫斯基和罗科索夫斯基等几个人。
  “我知道这对朱可夫元帅不公平,巴格拉米扬叔叔,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服从中央的命令,”谢洛夫叹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一家人,低声道,“我可以保证不干扰元帅的私人生活,凭借我的能力也仅仅能做到这些了……”
  巴格拉米扬元帅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和朱可夫是同学,其中的深厚友谊很难有人理解,但就像是谢洛夫说的那样,这件事情没有人能帮得上忙。
第242章
一家人
  从波兰和匈牙利事件之后,本来绑在克格勃身上的枷锁正在逐渐崩开,这是因为赫鲁晓夫在反对斯大林之后,要开启自己的改革计划。在这个过程当中赫鲁晓夫需要克格勃这个强力机关保驾让可能出现的反扑势力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赫鲁晓夫改革的动作越来越大,克格勃本来已经套上的枷锁崩开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个过程随着赫鲁晓夫废除内务部,重新和克格勃合并到达了今天。但第一书记信任不是白来的,赫鲁晓夫是准备克格勃收拾掉阻挠改革的势力,目前克格勃的基本力量已经恢复到了内务部时期,那作为赫鲁晓夫收拾掉的朱可夫元帅,哪怕谢洛夫知道朱可夫元帅冤枉,也不能表达一点的同情。
  一个标志的转变,就是赫鲁晓夫在未来建立监察制度的时候,把苏联部长会议和党与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交给了谢列平,没错,克格勃最终也没把独立审判权收回来,但谢列平个人却通过监察委员会执掌了苏联的司法体系,可以说赫鲁晓夫帮助谢列平绕过了这个问题。
  在这之前,谢洛夫还是要替赫鲁晓夫打掉一个接一个的敌人,不管敌人是谁。
  “叔叔,我在军事管理总局看到了大哥的档案!”这句话让巴格拉米扬元帅和巴格拉米扬少将都是一愣,错愕的表情配上硕大的鹰钩鼻子倒是挺好笑的。
  “我觉得大哥很适合去西方集群服役,嗯,就是这样!西方集群是我们红军的精英部队,肩负着最重要的使命,能够更好的对我们的红军进行建设。”谢洛夫的语气很是轻描淡写。
  这只是通知一下巴格拉米扬元帅第三总局的推荐,原则上来讲,对于中层军官的推荐克格勃的调查报告还是很管用的,国防部可能目前不会理解,但相信世界长了国防部的大佬们会慢慢习惯的,就算是换了勃列日涅夫上台,这种条令仍然不会改。
  “来了,我们的土豆炖牛肉!”随着塔玛拉婶婶的声音,这道共产主义招牌菜被端了上来,时间不长一道道饭菜都被端上来。还有一些酸黄瓜之类的罐头作为点缀。酸黄瓜在这个严冬中的莫斯科到处可见,是一道常备的腌菜。苏联的食品一般样子都不太好看,但从数量上来讲还是蛮良心的,一玻璃瓶的酸黄瓜让谢洛夫吃的话,能吃一个月。
  记得前世的谢洛夫曾经看过一本七十年代批判苏联的书,里面批判的书是这么写的,有权有势的去西欧渡假,有点小权的去东欧或者土耳其印度什么的,老百姓只去黑海海滨和在森林里的度假村瞎搞男女关系。当时还觉得苏联人好无耻,竟然连度假都分成三六九等,后来长大了才发现,这不是从侧面说苏联的生活很不错么,谢洛夫都没有享受到过社会主义的好处,连度假都没有过,更别提是一年度假一次了。
  苏联人还算不错,至少算是享受到社会主义的好处了,虽然只持续了二十年。其实把这些福利都砍掉,拿来做军备竞赛完全可以在顶上二十年。
  酒足饭饱之后,喝了一点伏特加身上有些冒汗的谢洛夫和自己的便宜大哥决定出去走走,反正外面也不冷,还不到零下二十度。
  “我敢保证,明年冬天莫斯科的市民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我不能保证多好吃,但绝对新鲜,不用再储备土豆和腌菜过冬了,至少不用储备这么多了。”带着棉帽子的谢洛夫打着哈哈,和巴格拉米扬少将在路灯下散步。俄历新年虽然被剥夺了东正教的含义,但对苏联人来讲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节日,尊重的是传统。
  “是嘛,我希望早点看到那一天,你们克格勃总是能弄出来一些古怪的东西!”巴格拉米扬少将拍着这个弟弟的肩膀哈哈笑道,虽然和小时候在一起时候相比有些陌生,但他相信这个人就是小时候跟在自己身后玩的弟弟,是那个基辅会战消息传来强忍泪水的小男孩。
  “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这个嘛?”谢洛夫从口袋里面拿出一个烟盒递给巴格拉米扬少将,无所谓的解释道,“送给你了,碰到危险的时候记得用来防身。”
  “对了,里面的雪茄蓝色的那支是雪茄枪、红色的那支是探测器,探测器能检测出来百米内任何的生命体,不过里面的电池只能用半个小时。而烟盒本身是一个照相机……”打开烟盒谢洛夫很是详细的给自己的大哥介绍其中的功能。
  巴格拉米扬少将一脸的愕然,过了好半天才苦笑道,“你们这些情报机构的特工,真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看起来倒是不错……”
  “特工机构?那只是我们一部分的责任!”谢洛夫呵呵一笑没有多说,克格勃职责么,具体可以涉及到什么方面,他现在也说不上来。但要说更像特工机构的部门,其实格鲁乌远远比他们要专业集中的多,同行是冤家,格鲁乌的决策层有一个克格勃的中将作为代表,负责的就是联络格鲁乌。
  两人边聊边往回走,对于巴格拉米扬少将本人来说,他是很喜欢去西方集群服役的,在莫斯科总有一种被盯着的感觉,从这点上巴格拉米扬少将和谢洛夫的感觉是一样的。和苏联红军的将军们不同,苏联党和政府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少有让自己的子女也进入政府工作,第一因为政府很不安全,斯大林的阴影还没有离太远,来一场运动再把自己的子女搭进去就不好了,第二让子女成为作家、编辑之类的轻松工作不比做干部差。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这种便宜大哥目标就显得特别显眼,在留在塔曼师总有些不自在。
  不一会两人就回到了别墅中,饭菜已经收拾完毕,大哥的儿子十岁的伊万和七岁的卡琳娜在地毯上摆积木,自己的儿子则拽着卡琳娜的衣角爬来爬去。瓦莉娅在和巴格拉米扬元帅夫妇聊天的时候,还时不时的看自己儿子两眼。
  “这个女人怎么比我还重男轻女?”有时候谢洛夫都有些奇怪,瓦莉娅怎么比自己还要有封建思想,难道是因为自己原来是独生子女的关系?从小到大见惯了独生子女不太适应苏联的特色?可能也和苏联的男女比例有关,一多了就不值钱了,只不过中国和苏联多出来那块不一样,苏联是女人多,中国是男人多。
  新年是一家人难得相聚的日子,从实践的角度来讲,瓦莉娅评价谢洛夫某些地方和废物无疑的论调一点都没错,如果不是恰好混进了克格勃工作,在一个普通的岗位就能比出来和一般苏联人差在哪里了,苏联从小学开始的纸工、木工、实践功课、随着升学会这类课程会越来越多,这方面谢洛夫发挥了自己尤里一般的记忆力,发现上辈子这类的功课他好像只上过有数的这么几堂,好像还是在室内上课。说好的素质教育呢?
  有鉴于此,目前在车库的情况是这样的,巴格拉米扬少将拿着扳手对着分配的摩托车上下其手,同时带着疑惑的口气问谢洛夫,怎么小时候还能帮他摆弄拖拉机,现在却丧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
  “你到了克格勃之后连摩托车都不会修了么?”巴格拉米扬少将很是可惜地说道,“连我儿子现在都知道一些基本原理,你竟然什么都不知道。把扳手给我!”
  “时间长忘了,我现在天天盯着文件看,早就没机会了!你要问我一些军事秘密,当然我一样不会告诉你!”谢洛夫很快就找到了烙着九号印的扳手递给了巴格拉米扬少将。
  扳手的钢印不是扳手的型号,而是这套工具的价格,苏联几十年不变的物价,后来出产厂家为了省事,直接就把钢印印在了产品上,就比如这个扳手,意思就是九戈比,如果按照卢布来算,就是九分钱,那套工具箱的工具加起来不到一卢布。
  这是个很操蛋的规定,每年的工作效率和产量都不一样怎么能这么干呢?竟然不涨价?当然毕竟是一个扳手,扳手又没有保质期,苏联在粮食这种有保质期的东西上还是这个原则就有些令人不能容忍了。
  “我很奇怪,严冬中有人要骑摩托车么?”谢洛夫很是白痴的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