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404

  “不能因为有困难就给孩子们上学造成困扰,这不是我们克格勃的初衷。其实我有一个办法。”谢洛夫想了一下把其他的注意力吸引住,缓缓地说道,“把所有学校的校车外面贴上我们克格勃的徽章,事情不就解决了嘛?”
  够直接!所有人都不得不认为谢洛夫的这个办法很不错,盾与剑徽章贴在所有学校的校车上,相信这辆校车在整个莫斯科都没有敢拦截。
  “当然我们要和学校方面打好招呼,不然出现交通事故就不好了。”谢洛夫为这个提议补充道,他的注意是解决问题不是制造问题,万一校方的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不好了。
  今天谢洛夫的一个建议,造成了苏联在后世的一个奇特景象,苏联后来的校车五花八门连颜色都没有统一,但却比其他任何国家的校车都更加安全,就是因为克格勃的盾与剑徽章被贴在了全苏联的校车上,二十年后一次针对学生的袭击事件成了苏联第一次学生团体被威胁的事件,也是那次的惨重的袭击事件让苏联民众对克格勃的印象彻底扭转,当时的克格勃主席团全体成员发誓把袭击者赶尽杀绝,三万克格勃特工云集卢比杨卡广场为遇难的学生默哀,随后出国执行任务。
  据后来克格勃冷战的对手美国中央情报局回忆,二十年来他们一直以为自己的对手在全力和自己对抗,从来不知道对手疯狂起来这么可怕,某个中东国家的总统从那一年之后再也没有出过国,就像一国境线上有一个看不见的墙一样,因为谁都不知道他出国之后还能不能回来。那一年据中央情报局的统计,全球有一千多件凶杀案和克格勃有关,对袭击者同情的不管组织还是个人,全部逃脱不了克格勃的打击。
  之所以包括谢列平在内的所有人都对最近的安全工作这么郑重,不是因为全国安全和治安大会召开在即,而是紧随之后更加重要的大会,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大会。在克格勃的全国安全和治安大会召开一个星期之后,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大会就会召开,到时候全世界所有有点分量的共产党都会在莫斯科露面,这么重要的场合不由得克格勃不郑重。
  中央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负责联系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团,包括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希腊、芬兰共产党、亚洲的越南、印尼和中国,朝鲜、印度等等的党派。这是六十年代的苏联影响力的体现,也是目前为止社会主义的巅峰。
  “尤里,把今天的会议做成报告送到克里姆林宫去吧!”散会之后谢列平拉住了准备离开的谢洛夫说道,谢列平已经知道自己在克格勃的时间可能不会很长了,最近跑克里姆林宫的次数也远远没有这么勤,把很多的事情都交给了谢洛夫,长久以来一直在背后讥笑谢列平应该长在克里姆林宫的谢洛夫,现在则代替了谢列平的工作,成了往克里姆林宫跑最勤的一个部门的干部。
  “知道了!”谢洛夫没有说我很忙这类的话,把属于自己的工作报告交给了卢卡妮,接过了谢列平手中的会议记录,直接驱车前往克里姆林宫直接向赫鲁晓夫进行汇报。
  赫鲁晓夫一点也不比其他人更加轻松,他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马上到来的世界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要知道斯大林时期全世界可没有这么多党派云集莫斯科,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215章
应对办法
  “关于在大会期间的安全防卫计划,克格勃的计划就是这样。”谢洛夫把克格勃中央主席团的决定照本宣科的告诉了赫鲁晓夫,然后等待着吩咐。通常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应该会提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意见,倒不是这些意见多么高明,而是表明赫鲁晓夫对克格勃的工作很关心。
  但今天例外,赫鲁晓夫显然没有什么闲情逸致,这次的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是一个机会,同样是一个挑战,挑战来源于同样的社会主义大国,苏联东边的那个国家。最近一年赫鲁晓夫越来越觉得东方大国和苏联正处在一个危险的阶段,这个阶段他不是第一次看见,那就是当年苏联和南斯拉夫没有分裂之前的阶段,原因虽然略有不同,但趋势上却没有什么区别。
  “尤里,坐吧!你是克格勃十年来最为成功的干部,人们都说你是能看清楚国际脉络的同志,你觉得我们和中国的关系会怎么发展?其实我不明白的是,难道我对中国人还不够友好么?”赫鲁晓夫有些苦恼的问道,在私下的很多场合赫鲁晓夫曾经和不少同志都谈论过关于东方的问题,却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
  问题就在于你对中国太好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是不会这么干的,而你还要从印度再来一次,既然第一书记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某些方面的脆弱,谢洛夫不介意在苏联的权力中心做做客,但他绝对不会在中国的问题上主动说话,第一书记问他就回答,不问他就闭嘴。
  “我们已经足够友好了,但我们两个国家的似乎对整个世界的革命态度不同,就目前而言这是最大的问题,根据第一总局对东方国家的言论分析,可以归纳一下几点,从二十大以来,在对待斯大林的问题上我们两国的分析越发的严重,如果我的估计没错,事情会集中在攻击苏联老子党的问题上,问题会职责我们控制东欧。”谢洛夫一边思考一边说道,“还有就是攻击苏联和美国的缓和态度,修正主义问题,因为U2侦察机事件,这件事情会成为我们的痛脚……”
  谢洛夫没有明显的偏向任何一个角度,尤其是后面的修正主义问题,在他看来就是一个闲扯淡的问题,真当后世的中修只是说说么,现在苏联的缓和还有有些改革,后世的中国都做了,步子迈的比谁都远。
  一般情况下赫鲁晓夫不会听到任何有价值的讨论,通常都是他在说,其他的苏联领导在执行,这种情况从今年开始越加的严重,有价值的讨论越来越少,偶尔听到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谢洛夫正经分析问题,到让赫鲁晓夫有了听一听的兴趣。
  “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我要缓和,中国人都很好斗!”赫鲁晓夫很是不满的嘟哝道。
  “第一书记,这个问题有明显的答案,目前中国已经成立了十一年,想想我们成立十一年的时候在干什么?我们当时正在支持中国南方的革命力量北伐,不是么?当时我们的想法是让全世界的无产者都有自己的政府,推翻腐朽落后的专、制政府。”谢洛夫很认真地说道,“随后我们还参与支援了西班牙内战,也是我们帮助无产阶级兄弟的努力?这些事情都很真实的发生过,所以这就很容易理解了,现在的苏联是一个成熟的国家,中国是一个革命的国家,我们的党是一个执政党,而中国的同志是革命的党。他们的心态很简单也容易理解,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就像我们苏联刚刚成立的时候一样,认为作为工人阶级的国家,只要我们去欧洲转一圈,欧洲的那些受压迫的工人就会像是欢迎解放一样欢迎我们,而实际上我们在华沙就遭到了阻碍,这种情况中国同志还没有碰到……”
  “第一书记同志,我们的输出革命大多数都是失败的,但最大的成功就是在东方取得了成功,这是我们最大的成绩。”谢洛夫很快说完了自己的分析,接着坐在一边等待赫鲁晓夫自己的考虑。
  “不错,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分析,这么说中国也处在我们在卫国战争之前的状态?”赫鲁晓夫头一次听到关于执政党和革命党这种分析,主要是自己的情报头子比较了两个国家的历史,这就让赫鲁晓夫很容易就能理解了其中的问题,两个例子一对比就明白了谢洛夫的分析观点,“但中国人已经陷入了很冒险的状态,最不能容忍的是对我们的攻击……”
  苏联至少明面上已经不喊输出革命了,而目前在输出革命上中国投入的力量和苏联是差不多的,但想想中国的经济和苏联的经济对比一下,就明白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是多么的巨大,中南亚的印尼、缅甸、越南、菲律宾、马来亚、如果背后没有中国的支持,都不会坚持这么长时间,现在社会主义运动一片大好和中国的关系很大,相反苏联却没有这么热心。
  “从输出革命的问题上,作为情报和安全部门的第一副主席,我从个人观点必须承认,非常欣赏中国同志的做法,特别是在印尼这个东南亚第一大国的成功。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关于我们和中国的论战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各国的情况非常不一样,我国的革命主力是工人,而亚洲根本没有多少工人,却遍地都是农民。”谢洛夫再次回答道,“所以我们每次和中国人辩论一场,都会各自收获一批支持者,这对我们其实是不利的。如果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做的话……”
  “你会怎么做?”赫鲁晓夫不是在求谢洛夫,而是在寻找击退这轮攻势的办法。作为一个收拾掉了苏联不少威胁的情报头子,谢洛夫的某些想法很有参考的意义。
  谢洛夫也没有在第一书记面前装大尾巴狼的资本,按照赫鲁晓夫的命令,谢洛夫提出了化解攻势的建议,“从这几次论战的结果看来,中国同志说我们保守、而我们认为中国激进,下个星期全国安全和治安大会,华约盟国都会参加,我会和华约各国的内务部同志们开一个碰头会,先统一口径在这方面采取一致的态度。对东方同志方面的消息和论点采取有鉴别的态度进行报道,凭借华约国家的配合,并不难做到这一点,华约国家和我们苏联的情况差不多,东方同志的论断不可能有吸引力,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并不难控制!”
  “很好,相信克格勃有这个能力。”赫鲁晓夫满意的点点头,继续等待其他问题的解决。
  “在另外关于我们党权威过大的问题上,可以抓住东方同志理想主义过重的弱点,把东方同志塑造成一个刚刚革命成功,还没有形成成熟国家的印象。对于中国方面的任何攻击,我们都要把姿态放高,塑造成苏联共产党容忍一个还不成熟的革命党。”谢洛夫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了一下道,“其实我的办法很简单,做好前两点之后不对任何东方同志的观点进行反击,我们也一样会胜利。因为现在的事情非常简单,双方的对比,苏联强大,我们说的就是有道理,反过来因为他们的国力不强,说的在有道理也支撑不住他们的论点……”
  “我没有想到,你对这个问题看待的仍然这么透彻,不过话说回来,上次访问美国的时候,在我去中国之前你提出一些问题的预测,事实证明预测都很对。”赫鲁晓夫想起了上次的美国之行,谢洛夫就在他去中国之前说了一些问题的应对,转而问道,“那你认为中国理想主义过重的问题,还会持续多长时间。”
  “至少十年以上不会改变,在这段时间之内,输出革命解放世界将是东方同志的主流思想!”谢洛夫说了半天又绕到了自己的工作上面,谈起了克格勃的工作,“这对我们不是威胁,有的时候我们不能做的事情,中国同志来做很好,反正新出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仍然会主动来找我们,因为我们的国力强大,提供的技术和资源都比中国多。”
  赫鲁晓夫当然不会因为谢洛夫的话就改变自己的想法,但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听到最有诚意的分析,而且对于老子党、修正主义这些批评都采取了应对的办法,现在赫鲁晓夫只是把谢洛夫的看法和应对办法当做是一个参考意见,毕竟还没有和东方同志见面。等到半个月后赫鲁晓夫真的听到了这些批评意见,要和谢洛夫的分析一致,迅速就能应对。
  “尤里,你的分析很有参考价值,对了我有一件事情交给你办。”赫鲁晓夫低声对谢洛夫吩咐一通,谢洛夫浑身僵硬的接收了这个命令,他现在需要找一个时间把斯大林的遗体移走,出了克里姆林宫很远谢洛夫才叹了一口气道,“我来做总比被人做要好,至少我还比较尊重他……”
第216章
真正的考验
  直到深夜谢洛夫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这是他升任第一副主席的时候搬的新家。在此之前他刚刚下令克格勃的技术管理总局制作一个水晶棺,还有通知第九总局的负责尼古拉扎哈罗夫少将做好准备,行动时间定在明年的二十二大之后闭幕之后。而克格勃这边先进行先期准备,用钥匙捅开了房门,就听到淅淅沥沥的水声,头一低见到一双黑色的皮靴,他就知道自己的夫人回来了。
  “幸亏今天没带伊塞莫特妮回来!”听见水声的谢洛夫怎么会不知道夫人正在洗澡?把一双皮鞋放在鞋架上,径直走到浴室的外面带着疑问道,“瓦莉娅?你回来了?”
  浴室里面的倩影瞬间僵直,瓦莉娅狐疑的拉开了门看见自己的丈夫才松了一口气,埋怨道,“吓我一跳,我不是说这两天回来么?吃了没有?等我洗好了给你做饭……”
  “吃了,今天刚到家先休息吧?”因为接了一个相当反感的活,谢洛夫明显情绪不高。说了两句就打开大厅的灯,手里拿着一本革命小说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就算是在怎么样,也要相信理想的存在,不然干部层都不相信共产主义了,还指望人民支持国家和美国对抗么?
  看了一会小说觉得脑子越来越乱,抬头看向头顶的吊灯都相当刺眼。这还是首先得知了赫鲁晓夫的想法,谢洛夫狠狠把小说扔在沙发上,闭着眼睛仰面对着吊灯,希望用强光的刺激让自己不要胡思乱想。
  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根本就不会成功,无论如何带领苏联打赢卫国战争,建立起来社会主义阵营的都是斯大林不是他。赫鲁晓夫这种反对斯大林的办法做得太绝,而且根本不会有作用,造成的影响只有撕裂了苏联的精神寄托,既然斯大林都不值得崇拜,那谁还会崇拜赫鲁晓夫呢?别看现在的干部批判斯大林喊的比谁都欢,但其实根本没几个人是真心的,从历史上就能看出来,其实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都对斯大林没什么恶感。现在喊得欢只是因为一点,赫鲁晓夫是第一书记,那等到他不是第一书记了呢?
  谢洛夫可以断定苏斯洛夫是最坚定的斯大林主义者,赫鲁晓夫可能都不会想到,他提拔的大部分干部其实还是更觉得斯大林更不错一点,尤其是这两年苏联的内部问题开始越来越多,不是粮食出问题就是肉类供应出问题,谢洛夫只是暂时遏制住了一两年恶化的情况。
  “尤里,今天怎么了!”脸上传来一片冰凉的触感,睁开眼睛就看见女人很是担心的神色,这种神色让谢洛夫心里一暖,嘴角扯出一路微笑有气无力的回答道,“接了一个心里有抵触的工作,心里不好受……”
  这时候谢洛夫才看见瓦莉娅真是豪放的穿着自己的深蓝色军大衣,目测里面应该什么都没穿,有鉴于此谢洛夫站起来拉着妻子的手上楼。
  瓦莉娅解开大衣上的扣子,玉体横陈的躺在大床上,一直玉手拖住自己的脑袋,就这么看着自己的丈夫,和谢洛夫估计的一样,洗完澡的她里面什么都没穿,只是披着大衣赤脚从浴室走了出来。
  “夫人,你这样很想令人犯罪啊,要不是说我的眼光好呢?”谢洛夫脸上带着讨好的神色凑到瓦莉娅的旁边,亲吻了心中的女神道,“有了你才有家的感觉……”
  瓦莉娅露出一抹浅笑,直接起身跪在床上,拍着自己的肚子道,“生产车间好,营养好!”一双玉手从胸前放到腰间挑衅般的道,“最主要的是柔韧性好,什么姿势都能做……”
  不知道纠缠了多长时间,把卧室折腾的一片狼藉后,都宣称自己胜利的两人紧紧地搂在一起,压在谢洛夫身上的女人柔柔的问道,“碰到什么事情应该和我说,憋在心里都难受?你不是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你不能解决的事情么?”
  “当初随便说说,你还当真了?”谢洛夫有些苦笑道,捧着女人的脸颊重重的亲了一口道,“以前是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但这次我和我们的国家碰到了最大的危机?如果度不过去,冷战的结果我都不敢去想,每每想到我们可能是失败者那一方,我就头疼的睡不着觉!”
  冷战苏联能不能赢?能赢,这个前提必须建立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完整上面,就算不能中苏亲如一家,也要让中国在苏联和美国的争斗中保持中立,因为中国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算是中立天然上也不会倒向美国。他知道自己折腾了七八年真正的考验马上就要来了,这个考验度不过去,战胜美国的希望就没有,失去了中国,苏联最大的胜利就是打平冷战,但因为苏联是弱势的一方,最终局面还是会越来越不利。
  历史上冷战的结果不是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也不是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原因就是非常简单,实力!从二战刚结束苏联阵亡将近三千万人,双方的实力就不在一个层面上,美国的盟友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前帝国主义列强,苏联这边一些诸如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这种国家,很多人认为这些国家穷是社会主义的原因,谢洛夫很想知道在社会主义之前这些东欧国家有多好?可以和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相提并论么?
  把东欧国家的落后扣在苏联的身上,就像是把苏联的解体扣在斯大林身上一样可笑,有些人认为苏联是斯大林体制的问题,可斯大林从当上苏联领导人之后,发展经济战胜德国,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可能唯一没做到的就是灭了美国。后来的领导人把所有家底败个精光,然后指着斯大林说,我们输了是因为斯大林没有把美国灭掉?
  就谢洛夫以前学到的教材之所以把问题归结于斯大林身上,那是因为改革了。但绝对不能说斯大林体制不适合苏联,苏联的斯大林体制完全可以补充,而不是拆了它。像是戈地图那种千年一见的伟人,很不凑巧的落在了苏联,但他不一定只会落在苏联。美国如果像是苏联的这种环境,面对一个云集帝国主义列强的集合体,说不定比苏联跪的更快,都撑不到九十年代。
  “你是说社会主义阵营有分裂的危险?”瓦莉娅很聪明,对于一年以来的事情她又不是不知道,再考虑到自己丈夫的工作,很容易就能想到丈夫的担心。
  “我们想要赢,就必须拉住中国,单独一个美国不可怕,可怕的是美国身边的那些国家,现在美国还没有意识到盟友的力量,但只要我们国家和美国的实力接近,迟早会逼着美国开始借用这些盟国的!”谢洛夫无奈的摇摇头,把自己的头塞进瓦莉娅的胸口低声道,“如果失去了中国,西伯利亚那边至少需要百万军队警戒边界,毕竟那边的边界太长了。”
  “你不是策划了不少行动么?不能想想办法?”瓦莉娅咬着银牙提议道。
  谢洛夫倒吸一口凉气,很是惊讶抬头看了自己的妻子一眼,但马上解释道,“对付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集结军队硬推。除了这个办法之外所有的压力都不起作用,因为我们苏联构建的这套政治体系稳定的不像话,而且特别适合能力超强的领导,比如说我们的斯大林总书记。对付西欧的国家很容易,他们的制度容易让我们插手,但面对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无法给我们插手的空间,连南斯拉夫我们都没有办法,更别提对方是一个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了。”
  “我的丈夫不是一直以来自称无所不知又无所不能么?”瓦莉娅撑着自己的脑袋,一只手伸到了男人的胸口,调皮的拽着谢洛夫的胸毛。其实她也就是随便说说,苏联现在连阿尔巴尼亚都对付不了,更别提别的国家了。
  最后谢洛夫把自己接受赫鲁晓夫命令,迁移斯大林墓的事情告诉了瓦莉娅。听到这个消息瓦莉娅也是一阵黯然,现在他明白了谢洛夫为什么今天情绪这么低落了。谢洛夫和瓦莉娅生长的年代,斯大林是广受尊敬的各民族之父,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赫鲁晓夫竟然对斯大林这么过分,没几年的时间出现了这么令人不适应的变化,连他们这些人都这样,那些苏联的民众可想而知受到了多大的冲击。
  “我们会赢的,我们一定会赢的,这是你说的,你说的一定会实现!”瓦莉娅翻身把台灯拉上,在黑暗中诱惑道,“事情还是要做,就像你说的,只要不是打起来,一切都可以弥补,我的丈夫,从来都不会放弃目标……”
  第二天一早,瓦莉娅拿出换洗的衣物给谢洛夫换上,因为两人长时间工作岗位不同,所以瓦莉娅每次回来总是很殷勤的帮着男人换衣服,最后把大檐帽给丈夫扣上,靠在谢洛夫身上对着镜子道,“我的丈夫,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自信……”一切尽在掌握中?这个比喻谢洛夫不喜欢,在后世这不是说自欺欺人的鬼岛的话嘛?
第217章
三千人大会
  “大势在我,给我十年时间,十年后的世界将大不一样!”被妻子灌了一晚上心灵鸡汤的谢洛夫再次恢复了自信,在瓦莉娅把他的深蓝色军大衣给套上后,看着眼前的女人谢洛夫情不自禁摸着柔顺的金发低头亲了妻子的脸颊,“我要让你过上好日子,让我们的国家,人民要有尊严,社会要安定,人们懂得善良的涵义却不会无原则的妥协,我可以做到?”
  “你当然可以做到,你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内务人民委员会委员,你是内卫军的司令,你怕什么?整个苏联的警察都在你的手里,你是安全干部也是内务干部,我们国家的任何部门你都有权提出建议,我的丈夫今年才三十四岁,我有什么理由相信这就是我们理想的终点!”瓦莉娅同样抱着谢洛夫的头,话语中的神色比谢洛夫自己还要相信他。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执政水平要真的相比的话,可能勃列日涅夫交出的成绩单还要比赫鲁晓夫更好,反正就谢洛夫看来,一年来的问题已经说明了赫鲁晓夫的水平真的是有限,勃列日涅夫至少没有出现过这么多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中国和苏联的分裂是从赫鲁晓夫时代埋下的,如果勃列日涅夫执政的话中国和苏联根本不会分裂,很简单,勃列日涅夫的性格和赫鲁晓夫不一样,如果勃列日涅夫执政的话,根本不会对斯大林进行批判,中国和苏联因为这方面争执的起因就不会存在,以勃列日涅夫的性格也不会热衷于辩论,直接玩谢洛夫所说的国力碾压,把嘴巴闭上派克格勃争夺影响力。赫鲁晓夫可能也就仅仅在节操上面比勃列日涅夫要强一些,可关键节操不能当饭吃,赫鲁晓夫治理国家出现了这么多问题,人们还会忍耐多久?
  今年他可以利用克格勃压下一九六零年的问题,可万一明年的问题仍然不断的出现,谢洛夫还能做多久的救火队员呢?要不是自己所在的谢列平集团面对勃列日涅夫真的没把握,谢洛夫要也是第聂伯罗帮的成员,绝对二话不说立刻相应勃列日涅夫,把赫鲁晓夫推下去修复和中国的关系。可他不是,他是勃列日涅夫看不顺眼的谢列平集团中一员。
  如果他是勃列日涅夫那边的人,中国和苏联分裂的问题就很好解决。反过来他保持对赫鲁晓夫的忠诚,苏联的干部终身制问题就很好解决。比较令人难堪的是,这两个操蛋的问题无法同时解决,归顺勃列日涅夫干部终身制就会到来,维护赫鲁晓夫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就会越来越恶劣,而这两个问题都很重要。
  就算是谢洛夫提前给赫鲁晓夫打好预防针,以赫鲁晓夫的脾气,可能也忍不了太长时间就会命令苏联反驳。要是勃列日涅夫的性格就容易多了,他很可能对批评装作没看见。
  赫鲁晓夫可以说已经给了谢洛夫充足的时间准备,足足一年的时间。二十二大的召开时间是明年的这个时候,一年的时间可以让谢洛夫做好很多事情了,他要保存住斯大林的遗体,为了将来做准备,赫鲁晓夫反斯大林注定会失败,苏联也只有斯大林战胜第三帝国的巨大威望适合作为人民的联系纽带。首先第一步,让技术管理总局的人制作出来一副水晶棺,就是斯大林水晶棺的复制品,这要慢慢来,尤其不能让赫鲁晓夫知道。
  忙完一天的谢洛夫把这次国外采购的福利搬回家,毕竟不能让自己的老婆总是用手洗衣服,看着妻子过苦日子作为丈夫他也舍不得,大包小包的把一堆电器运到别墅,让新家看起来终于不在看起来太空旷,搬完东西瓦莉娅冲了几杯咖啡让几个战士休息一下,然后把谢洛夫拽到一边问道,“尤里,是不是太张扬了?你刚升任第一副主席才没多长时间……”
  “一个人享用的叫特权,全体都能享用的叫福利。不用担心,意大利迟早被我渗透成筛子,这些产品迟早我们都能弄出来。明年克格勃的主要方向转向亚太,日本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地区,滨海地区正在招募朝鲜人,所有的技术我都要!”谢洛夫安慰着自己的夫人道,“就算是一卷卫生纸,我也要搞明白为什么人家的为什么这么柔软。”
  “这是什么比喻啊,脏死了!”瓦莉娅嫌弃的推了自己的丈夫一下没有在继续说什么。这些家用电器都是给她用的,在她从乌克兰的时候,谢洛夫一个月都不会回来一次,直接在总部住,那里还有几个秘书照顾他。换言之谢洛夫根本用不着这些东西,要不是她回到莫斯科,说不定这些电器就被谢洛夫送给别人了。
  “今年给克格勃福利,一共花了六千万,涉及到二十万特工!”谢洛夫压低着声音道。
  看见瓦莉娅的小嘴长大,考虑到家里还有别人在,谢洛夫忍住了一亲芳泽的欲望。
  当然随着莫斯科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正式名称为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内务总局干部在源源不断的赶来,谢洛夫的工作视线暂时从国外拉回来,身为一个肃反工作者首要的问题还是解决国内的隐患,倒不是谢洛夫对肃反工作者这个名称多么喜欢,只是这个名称从来没有变过,什么安全干部、内务干部都是在面对别的部门时候的称呼,克格勃系统内部的沟通,从来都是自称肃反工作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