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04

  每次想到在哈萨克的对话,勃列日涅夫都不自觉倒吸一口凉气,事情要是真的交给谢洛夫策划,肯定会成功。因为在他的描述中那里简直是被遗忘的角落,没有治安、没有饮水、没有救助、有的只是低种姓的人和不可接触者,和各种易燃物品搭建的窝棚,但就算是这样。因为人数太多,只要是出事了,印度拼了命也要和巴基斯坦决一死战。
  “关于梁赞州的多种经营现在就到这里,叶夫根宁同志、赛利亚同志,梁赞今年的治安情况怎么样了,已经快到了十一月,应该大体上知道了吧?”谢洛夫说完关于梁赞州的发展情况转而问道了治安。
  梁赞内务总局局长赛利亚咳嗽了一下说道,“梁赞州今年的治安案件情况同比比去年上涨了百分之八,刑事犯罪上涨了百分之四,我们内务总局的破案率也在同步上涨……”
  “破案率上涨是必须的,光是犯罪案件涨了破案率不涨说明我们警察部门的无能!”谢洛夫直接打压了梁赞内务总局的表功之心,直接问道,“谈谈具体的情况,这样我们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听着赛利亚的介绍,谢洛夫明白了梁赞的治安问题为什么会上涨,就是赫鲁晓夫释放的那批古拉格的囚犯,几十万人已经遍布苏联各地,目前还处在小打小闹的阶段,而且真正的大家伙都被谢洛夫锁在喀山出不来,所以问题还不算严重。
  但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不能因为不严重就略过去,“对于两劳释放人员,犯罪再次被抓获说明他们不知悔改,这种是我们重点打击的对象。这些人渣自认为蹲过古拉格说明都不怕,不敢明着和我们执法机关对抗,但小偷小摸的也很烦人。有时候我真的愿意他们学学自己的前辈匪帮们,和我们来一场光明正大的较量。”谢洛夫哼哼一声做不屑状道,“我必须要清楚是梁赞的孤立状态,还是因为释放过多的犯人全国都是这样,这样,对于累犯必须严厉打击,年底的全国安全部门大会,我会拿出一个解决办法,抓住一个收拾一个,人渣不怕死,难道我们害怕浪费子弹?”
  这个问题谢洛夫可不敢放松,后世的俄罗斯黑手党能不能形成就看他现在的手段,年底的苏联安全干部大会,等到他把各地的材料全部集齐,就开始专门的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严厉打击,比任何教育和调解都好使。
  把关于梁赞州的所有数据报告打包,加上自己的多种经营计划收集完毕,谢洛夫再次把两个警察头子叫过来吩咐一圈,要他们密切注意社会治安的问题才算给梁赞州的问题收尾。
  等到了莫斯科的时候,赫鲁晓夫已经等在克里姆林宫准备发火了。
  “让罗曼第一副局长把军事管理总局的事情汇总一下交给我,还有谢尔久科同志,国内防谍总局的事情比任何事情都重大,对了,我还有一个计划可以商量一下!嗯,就这样!”谢洛夫脖子上夹着电话,手上不断的演算着第一总局的海外资金账户,验算完毕就烧毁一张,开始接着上次的结果继续验算,这件事必须他亲自来做,这可是保命的东西。
  到了十月底,加上法国人先期的二十亿的订金,今年克格勃的收益真的非常不错,不过这笔钱谢洛夫还要继续投到意大利建厂,还要为了明年留下一笔资金,可以帮助克格勃在今年解决掉三十亿美元左右的经费,是克格勃全年经费的百分之四十多一点……
  欣喜的地方在于股市操盘手团队的初次成功,当然这和谢洛夫让操盘手团队紧盯着法国人还有黄金和美元的关系有关系,但他也仅仅只有这么大的能力了,在高深的真的不懂,未来克格勃的金融力量依靠这些数学高材生而不是他。现在是第一次美元危机,但美元危机打破不了美国的金融霸权,还需要美国人自己跳越南人的坑才行……
第209章
监控全国
  乘车前往克里姆林宫之后,谢洛夫马上就知道自己的预想还是略有乐观,第一书记的气性比自己预料的要大了一点。这时候显然不太适合进入分散火力,回去也不好,谢洛夫陷入了两难之中。
  平心而论赫鲁晓夫只是脾气大了一点,至少不会让人感觉到有生命危险,谢洛夫决定在大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的办公室外面等一下,时不时的听到赫鲁晓夫尖锐的批评声从办公室里面传来,出了赫鲁晓夫的声音什么都没有,看来面对赫鲁晓夫的批评,所有人都不敢反驳。我大苏维埃的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央委员都这么怂嘛?
  站起来走到大楼外面,谢洛夫摆摆手招呼过来一个卫兵问道,“今天克里姆林宫都谁接到了第一书记的召见?”克里姆林宫的卫戍部队就是谢洛夫在马林科夫集团失败之后训练的,当年的警卫在马林科夫发难的时候显然有些立场不坚定,没有给予第一书记安全感,所以在之后由克格勃警察总局,也就是第九总局重新考核,这里的保卫力量对于谢洛夫来讲根本就不是秘密,里面有多少克格勃的特工没人知道。
  这个卫戍部队就出自于克格勃,这就是谢米恰斯内可以轻松切断赫鲁晓夫求援的原因。政变这个东西,从底层向上挑战通常都不会成功,勃列日涅夫他们想要赢,不搞定克格勃根本不可能,历史上赫鲁晓夫也不是没有一点反抗的机会,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中央委员的支持应该是四六开,支持赫鲁晓夫的不是没有人。当然这个反抗的机会被谢米恰斯内给掐灭了。
  “副主席,勃列日涅夫、涅杰林元帅和乌斯季诺夫在里面,已经有一个多小时了!”对于自己的上司,卫戍部队有了自己的司令部,但克格勃的副主席对于他来讲仍然属于长官,因为那个司令部都没有拜托克格勃的影响。
  一个多小时了?谢洛夫对赫鲁晓夫的精力感到十分惊讶,让卫兵回到自己的岗位上。谢洛夫仍然回到赫鲁晓夫的办公室外面等待,回去之前他没有忘记在抽颗烟,不然在里面不是很自在。
  “尤里,进来!”伴随着赫鲁晓夫的声音,谢洛夫进去之后面对着是勃列日涅夫冷漠的脸色,显然赫鲁晓夫的指责和羞辱不是一般人能熬下来的。
  “第一书记同志,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内卫军司令谢洛夫向你报告。”谢洛夫十分正式的来了一句开场白,同时对着赫鲁晓夫敬礼道,“作为一个晚辈,和一个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干部,我有一句话想要提醒第一书记……”
  “说……”从赫鲁晓夫的口气中显然看出来余怒未消,声音都有一股硬硬的感觉。
  “不要再我们这些年轻干部的面前批评中央主席团的其他成员,因为有损于其他干部的威信!”谢洛夫这句话让勃列日涅夫他们瞬间变色,他们从来没有敢反驳赫鲁晓夫的话,没想到谢洛夫就敢,果然赫鲁晓夫说了半天应该批评的地方,同时指出自己是为了这些干部好。
  怕什么,谢洛夫就不明白有什么好怕的,怎么勃列日涅夫他们就这么害怕赫鲁晓夫,是不是被大清洗吓破了胆?可惜谢洛夫就没有经历过那种恐惧,反而有些无知者无畏,主要是历史书的功劳,赫鲁晓夫不会采取这么极端的手段对付反对者,而且赫鲁晓夫算是苏联领导人当中最像一个人的,要是碰到斯大林他也不敢。
  “好了,谈工作吧,尤里你为什么不阻止涅杰林元帅的违规行为?嗯?”赫鲁晓夫确实没有继续指责勃列日涅夫他们,只不过转移到了谢洛夫的身上。
  这不是倒霉催的么,谢洛夫发挥了自己一贯的优点直接承认,“作为在场的克格勃第一副主席,我必须承认自己失职的地方,不是我找借口,涅杰林同志是元帅,我是中将,意见向左的时候我本身就应该听从元帅的命令,而且军事管理总局和红军的关系已经非常恶劣,我并不想和一个元帅起冲突,但经过这次的爆炸事件后,我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出现类似情况,不管对方是谁,我都要坚持相关的规定……”
  到时候再说的想法不能说给赫鲁晓夫听,但谢洛夫干净利落的承认错误让赫鲁晓夫不在指责他,指责一个比自己小了三十多岁的年轻干部,赫鲁晓夫也没有多大的成就感。
  “这是全国的农业报告,第二总局和第五总局的调查核实结果,这是梁赞州今年的发展规划,以及我本人对肉类供应的解决办法。”谢洛夫从公文包里面不断的各种文件掏出来,暂时解决了勃列日涅夫他们几个人的尴尬,令赫鲁晓夫暂时没有搭理他们的时间。
  苏联的粮食问题一直都是短板,这点赫鲁晓夫本人比谁都明白,不然也不会首先动手对农业问题开刀了,闹出玉米运动的笑话。至少人家明白问题敢于解决,不像勃列日涅夫就知道用石油换粮食,想到这谢洛夫偷偷的瞄了一眼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没让他们离开,几个人就一直在这里等候着命令。
  “这群混蛋!”赫鲁晓夫狠狠地把谢洛夫上交的文件摔在桌子上,谢洛夫本人只去了梁赞和哈萨克两个地方没错,可克格勃又不是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工作。第二总局和第五总局同时在全国清查农业问题,到了现在赫鲁晓夫怎么会不知道苏联的玉米运动已经失败了。开垦荒地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扩种玉米主要是为了解决畜牧业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苏联家庭的饭桌上才会主食丰盛,副食充足。然而缺乏更为全面普遍的调查就产生的轻易产生的决策,最后使得苏联人民的口粮都收到了威胁,这不能不说是为政府失灵,决策复杂性做了一个生动的诠释。
  不过就谢洛夫来看,除了上面的一点还有一点令赫鲁晓夫震怒,那就是作为第一书记的他竟然对下面的整个事情的进展不了解,而很多州委书记对只顾着迎合自己,却不把真实的情况报告给自己,到头来还是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亲自下去查清楚问题。
  这点谢洛夫必须说一句,他到了梁赞的时候只是一个排名靠后的副主席。赫鲁晓夫愤愤不平的咒骂了半天,诸如撤职、审判这种词汇不断从嘴里面冒出来。只有谢洛夫相当不自觉的站在一边全当没听见,反正又不是骂自己。
  “各地州委书记的觉悟呢?他们欺骗了我,这些混蛋。我要把他们都送到监狱里面去,换成斯大林时代他们统统都会被枪毙!”赫鲁晓夫起伏的胸口表明了自己的心情是到底多激烈,一个超级大国的最高领导人,却被下面的干部蒙骗。这已经超过了赫鲁晓夫自己的承受能力,“尤里,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欺骗中央这方面么?”一直以警察头子兼情报头子面目出现的谢洛夫想都不想就直接说道,“司法方面的体系在加盟国和州一级的权利显然有些不协调,地方在司法体系的权力过大,让中央无法得知地方干部的具体动静,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全国各地的国营农场和工厂的机构中应该有属于中央的监察力量,我在阿塞拜疆的时候,直属上司就是负责安全工作的第二书记谢米恰斯内,在区委级别的企业当中设立第二书记直接对中央负责,随时随地把当地发生的事情向我们克格勃报告,保证我们对全国企业的监视,杜绝地方蒙蔽中央的可能性。”
  “好,就这么办!在全国区委级别的工厂和农场设立专门对克格勃负责的第二书记,保证中央时时刻刻都对地方的动静了解!”赫鲁晓夫想都不想的答应道。
  这让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两人脸色大变,这相当于全国的企业都在克格勃的监控范围之内,但面对盛怒的赫鲁晓夫两个人都没有出言阻止。谢洛夫看到了两人的表现,有些奇怪,这不是苏联本身就有的东西么?怎么像是看见洪水猛兽一样?
  谢洛夫忘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现在是一九六零年,苏联全国企业都有安全干部对克格勃负责的年代,是安德罗波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之后的事情,上台之后的安德罗波夫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掌控力度,才扩大了克格勃的对地方企业的监视,哪怕就是贝利亚时期的内务部,也没有对全国的国营企业有这种监控力度。谢洛夫出现了一个错觉,就是认为赫鲁晓夫时代因为玉米运动欺上瞒下才采取这种让克格勃监视企业的决定,实际上不是这样。
  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两人对视了一眼,觉得还是等赫鲁晓夫冷静下来之后,找个机会劝劝赫鲁晓夫,让第一书记把这个影响巨大的命令收回来。
  “我回去之后马上把克格勃改组,确保以后不会再有地方干部出现这种欺骗中央的事情发生。”相当无知的谢洛夫一口答应下来,准备回去之后马上开会进行改组。
第210章
粮食会有的
  “其实最让我担心的还是我们苏联的粮食问题,今年西伯利亚六成的土地颗粒无收,粮食供应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政策对农业问题进行调整,但是这需要时间!”赫鲁晓夫用一种沉重的目光看着勃列日涅夫和谢洛夫,另外两个人和这方面没有关系。
  由于谢洛夫把历史上的玉米问题提早清查了,没有让粮食问题继续恶化到两年之后,报告上面写的非常明白,西伯利亚气候寒冷日照不够,就算是种植玉米也什么都不会收获。赫鲁晓夫虽然一直倡导为意志论,可也拿苏联的天气没有办法。
  今年西伯利亚几百万公顷的土地上面都不会收获,只会结上光秃秃的棒子。至于处理多少干部不管他的事情,这件事情要赫鲁晓夫自己背锅。如果抛开玉米的问题,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其实应该是让粮食产量略有增加的,但加上玉米运动就完蛋了,玉米种植面积已经占据了苏联耕地的六分之一,这方面的巨大损失让其他方向的亮点想显现都显现不出来。
  “没什么,如果情况不恶化下去的话,我有办法解决粮食的问题。”谢洛夫轻飘飘地说道,这句话瞬间吸引到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注意力,尤其是勃列日涅夫,要是换成别人勃列日涅夫已经准备提前准备好明年枪毙的名额了,但因为刚刚从解决肉类问题上感觉到了谢洛夫的逆向思维,他可以看在刚刚在哈萨克谢洛夫还算比较努力的面子上,晚点在开始准备棺材。
  摆在第一书记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苏联的农业问题,具体一点就是粮食,农业问题一直都是苏联的短板,当然俄罗斯帝国时期农业也不强,现在比起那个时候,苏联少了波兰平原,人口却多了两千万,而且还面临着劳动力不足,二战之后生出来的男人还没有成年,苏联的人口不足以同时抓紧工业的同时,还把农业搞得很好。有的国营农场竟然会出现农用机械没人使用的情况。
  没管勃列日涅夫怎么想,赫鲁晓夫作为第一书记最为挂念就是农业问题,马上说道,“尤里,你要知道我们的农业问题很严重,我们的粮食缺口很大,你真的有办法么?”
  “在我国推广玉米运动的同时,我因为和苏丹军政府阿布德将军的私人关系,所以同时在苏丹全国同步开展了玉米运动,根据苏卡切夫院士的报告,苏丹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是四百八十万公顷,因为苏丹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气温,今年的玉米获得了大丰收,两个月前我已经申请对苏丹北部的干旱地带作为苏丹仓库进行援助,所有粮食沿尼罗河而下都在北部的沙漠地区储存,距离我们的阿斯旺军事基地不到一百公里。”谢洛夫把整个事情的前后详详细细的说明,还没忘记说自己是在赫鲁晓夫的影响之下,坚持着第一书记的命令对苏丹进行了援助,才会取得苏丹粮食大丰收的结果。苏联确实不是农业强国,但也要和谁相比,至少比苏丹那群刀耕火种的土人要强,何况谢洛夫不断派人鼓动苏丹的军人,几乎让他们用刺刀逼着农民照看土地,终于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苏丹的玉米丰收可以用谢洛夫想拍马屁来解释,也是最为合适的解释。算是歪打正着,苏丹的气候十分适合玉米生长,而且今年的天气不错算是风调雨顺,正好让谢洛夫瞎猫碰到死耗子成功了。这比谢洛夫自吹高瞻远瞩争夺功劳更加容易让人相信,而且也容易令人接受。
  “有没有报告?”赫鲁晓夫是高兴的,对于现在苏联的情况来说,苏丹玉米丰收的消息无异于给苏联的农业问题打了一针强心剂,至少证明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不是完全失败。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这个肯定的地方没有在苏联国内。
  “有,关于苏丹的报告不是很详细,但也差不多相当于我们苏联五百万公顷的玉米产量,苏丹方面的优势是气候,当然我相信如果换做我们苏联人拥有同样的土地和气候会做得更好!”谢洛夫又恢复到了情报头子的本色,开始为赫鲁晓夫分析什么苏丹会丰收这个问题。从苏丹的一年的降水量,到了日照,到雨季分布以及国家的地形。
  一份又一份的报告从谢洛夫带着的黑色公文包当中拿出来,勃列日涅夫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赫鲁晓夫这么有耐心的听从一个干部做汇报,从来都没有。仔细想想也很简单,成绩至上。当赫鲁晓夫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甚至动用外汇来买粮食的时候,谢洛夫出现告诉他其实可以不用这么干,我们有粮食。关于苏丹的各种情报分析,这一点都不让勃列日涅夫意外,毕竟面前的人就是克格勃的第一副主席,年龄虽然不大,经历绝对可以够得上老牌情报头子。
  谢洛夫从水纹到天气、一份接一份的分析文件摆在赫鲁晓夫的办公桌上,没有直接说明为什么苏联会失败,而苏丹会胜利,但这些报告赫鲁晓夫自己看就能明白一切。知道为什么苏联不能大规模推广玉米。只是介绍苏丹方面的消息,自然可以令赫鲁晓夫自己进行对比,不需要进行任何劝说,哪怕是曲线救国。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字提及苏联,更加可以让苏丹接受。
  “好,很好!伊里奇,你们也过来看看!”赫鲁晓夫已经没有生气的理由,他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生气的时候可以把别人讽刺的不如一头猪,事情过去了就会忘掉。
  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还有涅杰林元帅都过来看着谢洛夫的电报,关于农业的情况涅杰林元帅虽然没什么发言权,但毕竟是被谢洛夫从死神的手上拉了回来,所以也很有兴趣近距离观察一下谢洛夫在情报领域的工作,看看是不是有克格勃内部传闻中那样,哪里出事去哪里,什么棘手的问题都能解决。
  能解决么?当然能,谢洛夫提早几年就在准备着苏联农业出现困难,利用克格勃这个权力最大的部门进行操作,用了这么长时间如果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不是太无能了么。
  “援助苏丹的基本原因是因为,苏丹的本身条件和潜力,身为非洲国土最大的国家,而且国土十分有价值,地处非洲北部,又不像是埃及那样百分之九十七的国土都是沙漠,说多了,首长们抱歉。”谢洛夫告罪一声道,“当年阿布德将军希望推翻亲英的政府,是我亲自从埃及出发进入苏丹首都进行联系,我和阿布德将军的私教还算不错,当然和很多军政府的将军关系都很好!”
  谢洛夫先说了一下关于苏丹的前因后果,把事情都解释清楚之后说道,“我给了很多苏联二战后的军事物资和埃及陆军淘汰的武器装备,支持阿布德将军对南苏丹的分裂势力采取强硬的姿态,同时因为苏丹是一个农业落后的国家,正好因为很多科学院的生物学家因为李森科的原因被我放在军事管理总局,所以派出了苏卡切夫院士为首的农业顾问。”
  赫鲁晓夫频频点头赞赏道,“办得很好,你在情报领域的专业态度谢列平同志曾经不止一次的提到过,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收获,这样我们可以从苏丹手中卖玉米度过这次的难关!或者用援助的方式换取这批玉米?”
  “第一书记同志,我没有打算用哪怕是一个卢布来买这些玉米!”谢洛夫笑眯眯的低语道,“当初对苏丹军政府的扶持仅限于一些武器装备和农业两块领域,任何工业援助都没有,埃及也不缺粮食,苏丹周围的邻国都没有面临粮食问题。这批粮食苏丹没有渠道可以出售,除非是卖给沙特,但苏丹的海岸线很短,港口也不行。只能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才能进行大宗交易,而埃及的纳赛尔总理、内务部部长阿里姆、共和国卫队司令拉赫曼、很多埃及高官和我的私交都很不错,只要我们在一些援助上松口,埃及绝对会配合我们行动……”
  “尤里,说说你的计划吧!”勃列日涅夫也加入到了讨论当中,他毕竟是苏联有数的几个领导干部,如果一直听着赫鲁晓夫说话不发表意见,也不是很合适。
  粮食最为重要,人离开粮食就会饿死,同时也是价值最低的产品。国家层面需要石油,毕竟那才是一个国家的血液,而人需要粮食,离开粮食国家就会动乱。在座的都是苏联的掌权者,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当然希望苏联的农业也强大无比,这样和美国竞争的时候才会底气更足。
  “同样的粮食、同样的鱼甚至同样的水果,在不同的场合在价值上也是不一样的,一只螃蟹在渔民手里只能当做果腹之物,在法国厨师的手中却可以变成价值不菲的法国大餐。”谢洛夫想了一下道,“苏丹的工业几乎等于没有,粮食在他们手中就只能作为食物,如果我以援助的方式,帮助苏丹建设食品工业,帮助苏丹的农作物获得高价值,以苏丹的玉米作为交换……”
第211章
蔬菜也会有的
  “我所需要的国家支援力量只有整个苏联才能给予支撑,因为只有中央主席团的各位首长才有这个能力,如果光凭借克格勃的力量可能会走漏消息。我需要的支援就是封锁关于今年一切农业减产的消息,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谢洛夫很是郑重的请求道,“这种涉及到全国粮食的问题,只有中央主席团才能办得到……”
  既然是一个骗局,首先作为一个骗子一定要表明苏联不需要粮食,甚至要表明对苏丹的不屑一顾,克制住自己心里的冲动,绝对不能流露出来一丝对苏丹玉米仓库感兴趣的意思。就算是有也不能承认,最好推到保加利亚或者别的什么国家。
  “你能保证可以解决苏联的粮食供应,那作为苏联的第一书记,我有什么理由不给于一个年轻干部应该需要的支持呢?那些犯了错误的地方干部可以押后处理。”谢洛夫在思考时间,赫鲁晓夫也在思考时间,距离下一次的代表大会还有整整一年时间,距离下一次的中央委员、会开幕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时间控制在三个月之内赫鲁晓夫倒是不着急。
  “以升级食品工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作为交换应该问题不大,毕竟苏丹也需要一定的工业,如果阿布德将军不同意?我就干掉他,没人可以让苏联人民饿着肚子,他也不行!”谢洛夫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目光中流露出可怕的神色,显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这个时候的谢洛夫才显示出来一个克格勃应该有的本来面目,如果觉得人民的问题太多怎么办?答;把所有有问题的人民解决掉。当年抗拒苏维埃收购粮食的乌克兰富农,宁可烧毁粮食也不愿意把余粮交给国家完成工业化,斯大林的办法就是,把对抗国家的乌克兰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整体的消灭掉,西乌克兰一直都是苏联不稳定的地区,一直在仕途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如果这些乌克兰总是不老实,等到了那一天,谢洛夫可以让乌克兰除了种地,剩下什么都没有。
  也许是因为看见了农业问题解决的曙光,赫鲁晓夫没有在乎谢洛夫这种不太令人愉快的表情,对于年轻干部他是非常信任的,从年龄结构来看这些年轻干部对他应该不会有威胁,而且整个苏联的领导人没有比自己更加愿意让年轻人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不论是谢列平、谢米恰斯内还是谢洛夫,都没有反对他的理由。赫鲁晓夫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能活多长时间都没准,完全可以在干几年就交班……
  “不过速度还是要快,在明年秋收之前一定要把苏丹的玉米弄到手,我给你半年的时间进行操作,要保证最大的成功。”到了现在赫鲁晓夫总算是松了口气,终于避免了利用外汇买粮食的尴尬,唱出一口气道,“冬天马上就要来了,蔬菜供应和储备也是个问题,不过没有粮食的问题严重,玉米的推广也不顺利,我们的粮食问题真是令人操心。”
  蔬菜?这也算是问题?那就算是吧,谢洛夫脸上漏出奇怪的表情,让一直观察谢洛夫的勃列日涅夫注意到了,开口问道,“尤里,你是克格勃十年来最为杰出的安全干部,相信克格勃之内没有比你更加了解世界上的所有信息,既然粮食供应你可以解决,蔬菜呢?”
  蔬菜?那不是水果蔬菜部的问题么?水果蔬菜部的名字很土,只是和石油工业部这种部门是平级的部门,隶属于苏联部长会议下属的部门,当然,这对谢洛夫而言仍然不是不能解决的,他这个时代的人多见过很多事情,就比如解决苏联冬天蔬菜的一种种植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应用在中国北方的。
  “是的,不是没有办法,但今年已经十一月份,我的想法实施以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可以现在说一说具体的方案,荷兰本世纪初开始利用蔬菜大棚进行种植,利用调节温度和日照的办法种植蔬菜,我们苏联的土地就很寒冷,很多地方种了粮食收获剩下的时间无法在种植蔬菜,只有有限的几个品种的蔬菜可以种植。”谢洛夫想了一下,决定吓唬一下眼前的几个大人物,用美国作为靶子最合适了,在他的印象中美国的蔬菜大棚推广就是在六十年代,直接说道,“美国目前正在农业上推广这种技术……”
  觉得这么光说有点令人无法理解,谢洛夫请求赫鲁晓夫准备纸笔,他的美术课也不是白学的,虽然只学会了素描,但也足够了。蔬菜大棚这个东西,在黑土地上到处都是,谢洛夫前世的家乡粮食自给率是全国最高的百分之三百七,也就是说全省将近四千万人口,能养活一点五亿的人,好吧,就算是苏联人没有中国人在粮食上花了这么多心血,但乌克兰的黑土地比他的家乡都大,百分之三百总应该达到吧,事实就是乌克兰的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简直愧对了这个好地方,如果苏联在乌克兰的经营失败的,那么独立之后的乌克兰再次刷新了下限,民主一直在胜利,乌克兰每年都在迎来新的失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