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04


第200章
它炸了
  克格勃第三总局和红军的关系就是这样,互相就算是再怎么讨厌对方也已经成定局。第一书记就是这么安排的,就算是换个一个领导人,对克格勃监控红军的举动也会维持原样,既是利用克格勃牵制红军,也反过来用红军牵制克格勃。勃列日涅夫用了十年时间才打败所有对手成为真正的一把手,到底不也是让安德罗波夫摘了桃子么,所以谢洛夫认为克格勃很安全,从来也没有要离开这个部门的打算。
  涅杰林元帅显然没有和谢洛夫谈谈军事管理总局和红军关系的想法,说了两句话直接离开了这里,一副非常焦急的样子,整个过程透漏出一股风尘仆仆的样子。
  “这么着急干什么?赶着去死?”谢洛夫咧着嘴腹诽一阵;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航天发射只是幌子,这次其实他是过来参加导弹实验,过了一会儿他的脸上才重新有了表情自语道,“不会这么巧吧?要不是没想起来炸死的人里面是不是也有我一个……”
  苏联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惨烈的导弹爆炸事件。在场的苏联导弹部队司令米·伊·涅杰林元帅当场丧生,发射台上的一百六十名苏联宇航科学家也全部遇难,现场内所有生物荡然无存,只留下硬币和钥匙。导致这场灾难发生的是一枚“R-16”洲际导弹。
  目前的时间是十月十六日,距离历史上的爆炸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谢洛夫舔了舔干涩的嘴唇,觉得这次之后这个战略火箭军的司令必须要感谢一下自己的救命之恩。问题是那里危险不危险,如果贸然去救人不要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告诉涅杰林元帅火箭有问题会爆炸?人家凭什么相信他?要知道克格勃就算是情报部门也需要情报来源,故作神秘能骗骗外国人,在国内骗赫鲁晓夫不是找死么?难道他告诉赫鲁晓夫自己的情报来源是未来的记忆?时间上也来不及,不然还可以让假情报部帮忙。
  这件事情一定要谋划一下,自己和红军的亲密地长久以来都比较低,这还是因为巴格拉米杨元帅在内的关系,可巴格拉米杨元帅是亚美尼亚人,在国防部不算特别位高权重。可以和国防部的老元帅改善一下关系最好,但这件事必须建立在自己安全的情况下,他只是知道这个导弹爆炸了,谁知道爆炸的威力有多大,万一靠近了把自己也炸死那多冤枉……
  “查查这次的导弹实验的前因后果,如果出了责任找谁?”打了一个响指,谢洛夫做出了一个自认为非常聪明的决定。距离发射时间还有一个星期,作为一个可以切断赫鲁晓夫任何信息通道的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谢洛夫可以利用这点时间好好查一查到底这个火箭爆炸的责任应该归谁。
  等到真正把事情搞明白的时候谢洛夫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毫无疑问的苏联大人物,首先以身殉职的涅杰林元帅肯定跑不了,作为直接负责人他难辞其咎,剩下一直从上半年就开始催促P-16导弹实验的几个人,这几个人的名字是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主管军事的勃列日涅夫还有直接领导导弹实验的部长会议副主席乌斯季诺夫。那么问题来了,谢洛夫又什么能力把任何一个人牵连下水呢?答案就是任何一个都不太可能,目前谢洛夫在苏联的干部阶层中不能说是一个小虾米,但也要分和谁相比,这几个人他是比不了了,目前只有一个选择,救人。就算是他不想救涅杰林元帅,也要把同时遇难的苏联火箭专家救出来,这些人是苏联早期火箭事业的精华,死了这么专家谁知道他们如果不死苏联的导弹会不会发展的更快?然后更省钱?
  “副主席,哈萨克地区的所有农业报告已经调查完毕,要看看么?”伊塞莫特妮推门进来,说明哈萨克十几个州的农业报告已经核实完毕,这种时候谢洛夫的第一个动作应该马上表功,然而谢洛夫不能这么做,赫鲁晓夫已经确定出访联合国了。
  把各方面的消息汇总谢洛夫恍然大悟,原来赫鲁晓夫在联合国敲皮鞋的时候,正好是苏联第一个战略火箭军司令涅杰林被炸死的时候,这还真是一个讽刺的结果,是不是赫鲁晓夫敲皮鞋太败人品把涅杰林元帅克死了……
  “农业报告?等我活着回来再看吧……”谢洛夫没有看关于玉米运动的报告,相反却对着自己的秘书说了一句奇怪的话,这句话让伊塞莫特妮美丽的俏脸有些迷惑。
  “你和卢卡妮留在阿拉木图,给我接中亚边防军司令库德里亚什少将,让他调集一个边防总队的兵力,带着灭火器材赶往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五号试验场,记住,一秒钟都不能延误!”谢洛夫十分郑重的对着伊塞莫特妮说道,随后看了一眼时间,现在是二十二号晚上八点,谢洛夫闭上眼睛狠狠地攥紧拳头,像是吸取力量一样命令道,“我现在就去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你不要跟着我了,呆在阿拉木图……”
  就这么怕死的一个人前往导弹爆炸的地方,而且谢洛夫还知道导弹将会爆炸,这简直违反了一直以来他自己对本人的评估,这种事情不是有多远跑多远嘛?怎么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看起来像是一个地方,其实作为导弹的实验基地,五号试验场距离通常的运载火箭发射地点足足有上百公里,这里处在一片荒芜之中,整个地方完全只有军事价值,几乎用焦急的心态在赶路,等到了五号试验场的时候谢洛夫几乎张嘴能吐出一口沙子。
  “我什么时候这么伟大了,真是拿自己的命在拼!”嘟哝了一句谢洛夫狠狠地吐了两口吐沫,连飞机都不敢坐的人竟然过来看导弹爆炸,这一点都不科学。
  紧赶慢赶的谢洛夫到了五号试验场,时间是十月二十三日中午,已完成发动机对接的导弹被运出综合安装试验设施,尔后被运到离该设施几公里远的发射阵地——五号试验场四十一号发射坪。从导弹被安装上发射台那一刻起,发射前的准备时间就进入了倒计时。两天来完成了技术所规定的检测和发射前作业,今天为导弹加注了燃料组分和压缩气体。发射准备的关键性阶段已经开始,发射时间则定在了当地时间晚上十九点。整个白天都平安无事。傍晚时分,导弹发射准备进入决定性时刻。
  晚上六点半,传来了第一个危险信号:在进行与一级发动机氧化剂和燃料管路内的高温隔膜爆毁有关的例行检查时出现了意外情况。
  已经赶到五号发射场的谢洛夫,听从了发射计划总指挥的建议,找到涅杰林元帅要求火箭延时发射,“现在事实非常明显,火箭出现了问题,为了在场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火箭发射的成功率,必须延时发射!”
  “这绝对不行,党和国家都在关注我们的胜利消息,我们一定要按时的把火箭发射出去。”涅杰林元帅听了之后立刻大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的问题是立刻检修,保证火箭按时发射!”
  “涅杰林元帅,这是违反火箭发射条例的,出了事情你负责么?”谢洛夫毫不退让咬着牙道,“这里的人都是我们苏联最为优秀的专家,我作为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不能看着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无动于衷!”
  “我是战略火箭军的司令,我是元帅,你不过是一个中将,这里听我的指挥!”涅杰林元帅伸出手指点在谢洛夫的胸口,表示对眼前的新兵蛋子不屑一顾。
  “好,我同意立刻检修,但是所有人必须离开火箭爆炸的范围,躲在安全的地方!”谢洛夫的提议让涅杰林元帅不屑一顾,但仍然同意,结束了两人这次不愉快的交谈。
  距离火箭发射的时间还有一天,谢洛夫一直看着涅杰林元帅,同时等待着库德里亚什少将的边防总队过来支援,心里面谢洛夫很希望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但已经出现的状况表明,至少这件事情没有被他影响到。
  下达了让人看着涅杰林元帅的命令,谢洛夫决定找到一个掩体休息一下,等到被人推醒的时候,库德里亚什少将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睡眼朦胧的谢洛夫看着自己的部下,打了个哈欠问道,“涅杰林元帅呢?看住没有……”
  “涅杰林元帅已经去了现场亲自督战,我们阻止不了!”这个答案差点让谢洛夫跳起来,大声的命令道,“调集内卫军战士把他给我抓回来,出了事情我负责!”
  因为骤然的刺激谢洛夫的声音变的尖锐无比,非常像是传说中的太监,但他现在管不了这么多,没想到涅杰林元帅真的没有把自己的保证当回事,去了现场亲自监督检查。
  “快去!给我把他抓回来……”谢洛夫一把把库德里亚什少将推出了这间屋子,同时拿出望远镜通过观察孔看着火箭发射架的动静。
  二十分钟之后,被两个克格勃按住的涅杰林元帅进入这座掩体之中,对着谢洛夫骂骂咧咧威胁一定要处理它,就听哄的一声,从发射架那边传来一阵巨响,随后庞大的火焰伴随着然后像是摧毁一切的冲击着四周,毫无疑问涅杰林元帅如果还在那边肯定会被火化。
  骤然的接连爆炸和滔天的大火让涅杰林元帅也瞬间变得寂静,过了好几秒才问道,“这是怎么了?”
  “它炸了,现在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关于元帅你违反火箭安全条令的事情了,我记得你说过你要负责,你没有忘记自己的话吧?”谢洛夫脸庞在火光中显得格外阴森。
  “库德里亚什少将,让属下边防总队马上救火,统计伤员!”谢洛夫命令完了之后重新把目光放在眼前的元帅身上,良久之后开口道,“作为一个老军人,我没有资格批评你,但这次在发射台上被烧死的工作人员,必须由涅杰林元帅你来负责。我想你应该没有意见……”
  “是的,我应该负责!”事实很明显,如果什么事情都没有,涅杰林元帅一定和谢洛夫没完,但现在导弹爆炸出现了重大伤亡,涅杰林元帅不但要负责,还必须要感谢谢洛夫坚持原则,外加上救命之恩,就这么简单。
第201章
救火队员
  剧烈的爆炸,大火将发射阵地变成了喷火的地狱。火柱同心波迅速从发射中心向四周蔓延,吞噬着所掠过之处的一切生命。爆炸性燃烧如同雪崩一般,不到一分钟时间就已经散扩到几十米之外。
  油箱里的燃料不断进泻到近旁的试验人员身上。人们瞬间便被火焰吞没。空气中弥漫着致命的有毒气体。惊恐的人们四处奔逃,竭力想远离燃烧中的导弹。但身上的衣服很快就在灼热的高温下冒出火花,没来得及跑几步,整个人便燃烧起来。得以逃进安全地带的人,有的试图爬过有刺铁丝网却又怕被刺伤,有的则跳入流淌着泄漏燃料的壕沟,被聚积在里面的酸烧伤。
  燃料组分烧尽之后,大火仍持续了几个小时。所有能烧着的全都化为灰烬:部件和设施,设备和电缆管线……所有的导弹燃料箱都被熔化和烧毁,保存下来的只有用特种热强钢制造的一、二级发动机。
  具体这次的爆炸谢洛夫也不知道死亡了多少人,但有一点很明确,涅杰林元帅既然没有死,那他周围本身就有安全意识的苏联专家,自然不会陪着他呆在导弹边上显示自己的英勇无畏。让库德里亚什少将指挥中亚边防总队的人灭火,这个时候是捞政绩的时候了。
  为了显示新任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果敢和担当,谢洛夫推开了掩体的铁门,投入到了救灾当中,“咳咳……幸亏里面没放核弹,要不傻子才过来解救你们,就算是苏联火箭专家都在这里,也不值得我冒着核弹爆炸的危险过来装救世主。”刚出了掩体的大门,谢洛夫就被剧烈的浓烟呛了一个跟头,导弹当中的燃料不是一时半会能烧完的,空气中一些化学燃料的奇怪味道也令人难以忍受。
  早有准备的谢洛夫直接前往五号试验场的指挥塔,当然这里的玻璃已经被震碎,一些工作人员听力可能会暂时受到影响,或者被震碎的玻璃划破了皮肤。比起在发射架上被活活烧死的检修人员他们还是幸运的。踩着一地的碎玻璃,摘掉防毒面具的谢洛夫试了一下广播设备发现还能用,“五号试验场的同志们,不管你现在是否安全但一定要保持冷静,国家安全委员会边防军中亚边防第二十九边防总队正在竭尽全力的灭火,不管你们能不能听到我的声音还是处在伤病当中,呆在原地不要让自己的伤口恶化,克格勃安全人员会找到你们治疗,在此之前你们要自救!”
  整个五号试验场上空浓烟滚滚,从爆炸开始到现在还不到二十分钟,因为航空燃料还没有燃烧完毕,这给灭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整个五号试验场广播完毕的谢洛夫,回头就看到了这次导弹发射的总指挥,这位总指挥同志脸上多了一个长达五厘米的伤口,不过显然这个人不像是涅杰林元帅这么无知,这点从他脸上的伤口已经缝针就能看出来。
  “马上启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灾难应急计划,边防军不是专业的灭火队,只能起到救治伤员的作用!至于事情是否上报到哈萨克苏维埃,我要和涅杰林元帅商量一下。”拿着防毒面具的谢洛夫有些怅然的看着已经烧成废铁的发射台,很是可惜地说道,“钢铁和航空燃料我们损失的起,但一个成名的航空人才哪怕是死掉一个,都是对苏联无法估量的损失。钢铁可以重铸、可死掉的同志他们脑子里面的知识我们可抢救不回来……”
  “我知道了,谢洛夫副主席!”五号发射场的总指挥敬礼,这一点也不奇怪,和军事发展的很多专家都是有军衔的,作为五号发射场的总指挥他的军衔是上校,完全可以和谢洛夫用军人之间的方式进行沟通。
  带上防毒面具,谢洛夫开始就近监督边防军战士搜寻伤员,从五号发射场的消防人员也在源源不断的赶来,相信时间不长附近的其他发射场就会派人来支援。
  “统计出来死了多少人么?”再次出现在库德里亚什少将面前的时候,谢洛夫换了一个造型,带着防毒面具的人太多,这让他没有鹤立鸡群的感觉。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的第一副主席同志此时带着一个防风镜。
  “发射塔上面检查的工作人员一个都没有活下来,其他不在发射塔上面的专家都已经撤离,我们不知道发射塔上面的工作人员有多少人!”库德里亚什和谢洛夫眼前不到二十米的地方还在燃烧着熊熊烈焰,他们的前方是五号试验场的消防人员,边防军战士虽然不是专业的救火队员,幸亏边防总队人数很多,可以帮助这些消防人员打打下手。
  本来的沙地上因为航空燃料泄露,就像是贴地前进的火龙,在发射塔周围百米之内遍地都是导弹的碎片,超出一百米之外也不是没有,只是少了一点而已。这颗洲际导弹的价值谢洛夫不知道,但相信发射塔上死去的专家一点都不比导弹的价值低。
  “所有受伤的发射场专家立刻包扎之后送到阿拉木图,抽调一些兵力护送他们去,重伤员联系空军护送,速度一定要快。”谢洛夫简单的看了几个烧伤的人员,迅速的命令道,“给哈萨克克格勃主席卡米亚金发电,伤员到了阿拉木图由克格勃接应,记住,一定要封锁消息!”
  不断的按照保密条令规范发布命令,让库德里亚什少将去照办。谢洛夫第一个决定性的动作就是封锁消息,目前赫鲁晓夫正在联合国敲皮鞋,要是国内这个时候告诉他洲际导弹爆炸在发射台上,那不是在打第一书记的脸么。
  谁敢这么做?但谢洛夫只是对地方党委封锁消息,防止出现一些不利于国家的谣言,对于莫斯科那边,谢洛夫仍然要采取上报的态度。把火势控制之后,谢洛夫将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五号试验场洲际导弹爆炸的消息写成材料,通过电报发给莫斯科,其中包括自己的顶头上司谢列平、还有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
  已经回到了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谢洛夫,对五号发射场采取了封锁动作。伤员救治完毕,已经送到阿拉木图去治疗,死亡人数也已经统计出来,二十二人失踪。以当时那种冲天的烈焰和航空燃料四处流淌的情景,这些失踪的人一想就知道,肯定是被烧的尸骨无存,连骨头都被烧的干干净净。
  包括试验场第二局局长、作业领导人、中校工程师帕·米·格里戈里扬茨,试验场副主任、上校阿·伊·诺索夫,试验场第一局局长、中校工程师叶·伊·奥斯塔舍夫,这一个接一个的名字证明了,就算是总比历史上把苏联航天专家一锅端了强,能够陪同战略火箭军司令涅杰林元帅站在一起的苏联专家,可想而知这些人在苏联航空领域当中的地位。历史上却陪着涅杰林元帅显示自己的英勇,结果被整体的消灭了。冷战几十年,谁会想到苏联航天遭受到的最大打击,是来自于自己的洲际导弹。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主发射场休息室中,谢洛夫手里拿着库德里亚什少将递交上来的名单,眼睛直勾勾的落在涅杰林元帅的身上,两人之间的气氛充满了凝重。手上的报告被谢洛夫捏的变形,旁边的烟灰缸已经堆满了烟头,“涅杰林元帅,十四个专家被烧死,八个克格勃内卫军军官阵亡,你觉得这个负责的人是谁?你凭什么违反安全条例,就因为你是元帅?我是中将?”谢洛夫站起来压低着声音逼问道,“你向我保证过呆在安全的地方,结果却亲自上阵监督,距离导弹还不到二十米,这个情况我会写到报告中……”
  “尤里,我必须向你表达感谢,你救了我的命!”事实就是导弹爆炸,涅杰林元帅本人的命都是谢洛夫救的,不然的话死亡名单中必然有他一个。
  “可惜没有救更多的人,我觉得作为一个元帅不适合亲自在一线监督工作,这会给我们的科研人员带来困扰,希望以后战略火箭军方面不要阻挡我们克格勃的安全保卫工作。”谢洛夫伸出手指了指自己道,“我是军事管理总局的局长,导弹作为一个武器理所应当的应该由我们克格勃进行安全护卫工作,从科研的角度来讲,洲际导弹则是克格勃第六总局、也就是国防科技保卫总局的工作范围,我碰巧救了元帅的命,但仍然会把你这次越权的行为写进报告当中……”
  一方面谢洛夫提醒对方,你这个元帅的命是我救的,没有我让内卫军战士把你抓回来,你现在连碳水化合物都不是,另外一个方面谢洛夫也告诉涅杰林元帅,关于这次你的越权和违反安全条例的事情,他仍然要保持上报的权利。
第202章
勃列日涅夫
  “不错,这次我确实违反了安全条例,导弹爆炸的事情我必须负责,但对你救了我命这件事我还是要感谢,这是两个问题!”涅杰林元帅雪白的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深蓝色元帅也显得十分笔挺,一点都没有手忙脚乱的感觉。
  正常情况下这个气势是比较慑人的,不过据他所知,如果不是这次自己恰好出现,眼前的所为元帅能剩下一个钥匙都算是好结果,历史上涅杰林元帅尸骨无存,只剩下一个元帅肩章和一把被烧变形的钥匙。谁会敬畏一堆不知名混合的物体?至少谢洛夫是不会,涅杰林元帅又不傻,当然知道不过不是被谢洛夫命令的士兵抓回来,连尸体都找不到的失踪名单上面肯定有他一个。
  “既然涅杰林元帅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从今天开始所有隶属于克格勃第六总局的范围当中的工作,不在接受红军方面的干涉。在保卫国家安全的方面,红军还是略微不太专业,为了避免以后此类的事情发生,我需要先取得国防部的谅解,这是我的工作,国防部方面也许不是很理解!”拿着钢笔一边写调查报告,谢洛夫一边没忘记把一个签字的落款空出来,这是要给涅杰林元帅签字的。
  涅杰林元帅现在知道,自己之所以被克格勃的士兵抓回来,完全是因为谢洛夫下的命令,捡了一条老命的涅杰林元帅,对军事管理总局的恶感在悄无声息的消失。对于一个救了自己一命的人,是很难再起恶感的。这点涅杰林元帅也不例外。
  基于这种心理,现在才出现了谢洛夫收拾工作,他一个元帅却在旁边干看着的情况。事情本来就是这么简单,军事管理总局是赫鲁晓夫设立的,只不过局长是他,国防部的那些元帅对第三总局的敌意本身就很莫名其妙。赫鲁晓夫要裁军,他就领导第三总局看着红军裁军,赫鲁晓夫要打击波拿巴份子,他就领着克格勃收拾和朱可夫元帅交好的将军。他只是个执行人,赫鲁晓夫才是问题的根源。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洲际导弹发生爆炸的事情,通过电报无线电报传到了莫斯科,因为赫鲁晓夫还没有敲完皮鞋,在莫斯科的勃列日涅夫成为善后行动的总指挥,得到洲际导弹发生爆炸的消息,勃列日涅夫立刻找到谢列平,两人连夜乘坐飞机到达阿拉木图,第二天一早就到了拜科努尔航天中心,这个时候谢洛夫把各种收尾工作都准备完毕,正在撰写事故的调查报告,让卡米亚金把伤员保护起来,让库德里亚什少将收集导弹的碎片,自己则调集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监控,把监控封存作为记录证据,同时准备交给苏联的火箭专家准备着手研究导弹的改进工作。
  很快,谢洛夫就接到了通知,导弹爆炸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勃列日涅夫就拉着谢列平赶到了拜科努尔航天中心,让卡米亚金把这个消息通知他的时候,谢洛夫的表情相当奇怪。这个两个人也能在一起出现?但不管怎么说,里面有自己的老大,另外一个则是俄罗斯联邦的副主席,从名义上来讲谢列平的权利可能还要比勃列日涅夫更大一点,但架不住人家的资格老,各方面的履历都很整齐。
  “怎么回事,尤里,你在现场,把事情详细的说出来!”谢列平刚刚见面就一点不兜圈子,直接问整个导弹爆炸的原委。而勃列日涅夫则不同,先是对涅杰林元帅和谢洛夫表达关怀,然后对因为事故发生死去的火箭专家表示哀悼,同时让谢列平不要着急,事情的解决不是态度急切就能完成,大家先不妨坐下来商量一下。
  只是刚刚见面,两个人截然不同之处就明显的表露出来,比起盛气凌人的谢列平,勃列日涅夫做事的方式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自己应该是第一次和勃列日涅夫见面,可勃列日涅夫的表现却不像是这样,怪不得后来勃列日涅夫迅速就团结了大多数的人,接连把谢列平、波德戈尔内、苏斯洛夫和柯西金接连收拾掉,这种手腕谢列平真的比不了,勃列日涅夫每次出手的时候都保证自己处在大多数人支持的环境中。
  而到了七十年代其他领导人在联合起来准备对勃列日涅夫进行制衡的时候,发现国防部的元帅们早已经站在了勃列日涅夫那边,而唯一能和军方抗衡的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早已经被勃列日涅夫换掉了。
  谢列平的司法体系、苏斯洛夫宣传部门、柯西金的政府、波德戈尔内的乌克兰本土派,一个一个被勃列日涅夫攻陷,像是切香肠一样一点一点的收拢着苏联的权利。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勃列日涅夫已经成了党和国家说一不二的领导人,集体领导不过是一个空谈。
  相比较勃列日涅夫,谢列平不但一点都没觉得自己盛气凌人没什么不好,相反还处处表现着自己强势的一面,成了其他领导人首先打压的牺牲品,庞大的共青团加克格勃体系,也无法阻止所有人合力的进攻。
  越想谢洛夫就觉得自己好像上了贼船一样,谢列平辛辛苦苦拉扯起来的庞大势力,没有庞大到让人不敢抵抗的地步,却因为他本人的性格问题,迅速就成了其他势力的眼中钉。
  对于自己这条船的优势和劣势,谢洛夫都有着明确的判断,优势和劣势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年龄,以他们的岁数都可以轻轻松松活到苏联解体的年份。优势是赫鲁晓夫非常看中他们这些年轻干部,劣势就是他们这些年轻干部资历不够。如果赫鲁晓夫按照历史上的时间下台,他们这些年轻干部仍然非常危险。
  勃列日涅夫一点都没有第一次见面的尴尬,本人虽然不善言辞,可态度决定一切,勃列日涅夫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从来都不盛气凌人,而是用商量的办法表达自己可以尊重别人的意见。
  “叶菲莫维奇,导弹的爆炸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悲剧,造成的人员损失也让整个苏维埃感到痛心,这点我感同身受。但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的最要紧任务就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留恋过去,早日让受伤的伤员康复,至于涅杰林元帅的问题,我们等待第一书记回来之后再说,好不好!”把谢洛夫交上来的整个调查报告看完之后,勃列日涅夫没有说好还是不好,而是把事情往后推,等到赫鲁晓夫回来在处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